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的非遗保护实践
——以广州“周末非遗课堂”为例

2018-04-14 16:59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惠民服务体系广州

董 帅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广州510220)

一、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非遗保护体系的“同轨”化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构建非遗保护体系,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两个新亮点。在2016年发布的《“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对构建非遗保护体系指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振兴传统工艺,传承发展传统戏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非遗保护体系二者很大程度上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一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从目标看,都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一条开宗明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非遗法》第一条亦指出立法宗旨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实践看,非遗资源成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资源,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非遗保护的重要方式,二者在各自的实践进程中存在诸多交集。如渭南市形成了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360”联动机制[1],该市“一元剧场”“四进零距”“青春之梦”等重大文化品牌中均有非遗项目参与;乌兰浩特市将非遗项目通过“保护+转化”而为民众输送公共文化新产品[2];广西将山歌、民族节庆等非遗资源与旅游予以创新整合[3],推出“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充满地域非遗色彩的公共文化项目。这些实践,都印证了二者“互嵌”[4]的可能性。

从工作机制看,二者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在政府层面,都是由文化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协作,尤其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和非遗保护的负责部门基本均为文化站。这保证了二者“同轨”前行的机制统一。

从理念看,二者都重视普及性、公益性、地域性和文化多样性。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人人都是非遗的主人”都是对于普及性的追求;公益性不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在要求,也是非遗保护事业开拓的重要策略;非遗在活态流变中因地而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同样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应“结合当地特色”;文化多样性理念是非遗保护的重要观念基础,“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要求之一。理念一致,决定了二者“同轨”方向的一致。

二、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非遗保护路径拓展

目前,我国非遗保护已形成了以《非遗法》为纲、多种保护方式并举的体系:抢救性保护注重濒危项目和高龄传承人的抢救记录;整体性保护注重非遗与区域整体环境和生活的依存;生产性保护注重将传统手工艺转化为可消费的文化产品;数字化保护注重用数字手段保存和应用非遗。而以上保护方式皆可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中。如将濒危非遗项目列入文化扶贫项目,将致力于非遗抢救记录的文化工作者纳入“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促进抢救性保护;将非遗活动和设施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促进整体性保护;将非遗作品纳入公共文化产品,促进生产性保护;将非遗资源纳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和数字文化产品列表,促进数字化保护。如此诸般在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上加强非遗保护,将为非遗保护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引入“源头活水”。

此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另一些举措,并未与现有非遗保护方式整合,而可看作新拓展——有学者对此提出非遗的“服务性保护”概念,即“通过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联动互促机制,实现二者相互融合,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5],笔者认为有一定启发意义,但定义太过宽泛,未能充分界定这类新的保护方式。那么,公共文化服务视角下对非遗保护的新启示侧重哪些方面呢?

笔者认为,“文化惠民”和“共享”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词之一,包括文化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等单位都长期致力于文化惠民共享工作;而“共享非遗”却是当前非遗保护的“难点”,政府工作多囿于顶层设计、名录建设、财政支持等更偏重管理的层面,在民众间的共享工作则相对落后。

围绕文化惠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1.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即统筹城乡、老少边穷地区、特殊群体等的公共文化服务。2.以惠民项目激活民众文化消费。即开展公益性文艺活动、文创产品、惠民演出及相关的教育、会展、旅游休闲等产业。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包括建立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提供“订单式”服务、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等。4.开展全民主题系列活动。比如全民艺术普及、“我们的节日”等。5.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应用。包括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保障机制、推进馆际合作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等。

以上举措,为推进非遗的惠民共享式保护,实现“人人都是非遗的主人”提供了契机。比如非遗在各社群的均等化传播、用惠民项目带动非遗消费、非遗类公共文化品牌建设、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传统民间艺术普及、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中增强基层非遗传习所的建设,等等。

三、非遗的惠民共享式保护——广州市“周末非遗课堂”的生动实践

具体而言,该如何依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非遗的惠民共享式保护呢?在广州,广州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与非遗保护相融合的机制,打造出百姓培训班模式的广州非遗学堂、非遗集市模式的文化遗产日非遗展、深度游模式的广州非遗体验游、多点开花的广州非遗开放日等,从而多层次地让非遗活跃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

2015年起,广州开启了单次体验课模式的“周末非遗课堂”,截至2017年9月已进行50场,已成为广州市一项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品牌。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笔者现以“周末非遗课堂”的经验,来探讨非遗的惠民共享式保护。

(一)区域文化共建:非遗保护中心搭台+社会共建

通过馆际合作,实现区域文化共建共享,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容之一,对非遗保护也极具适用性。广州“周末非遗课堂”并未囿于文化馆较完备的设施,而是不断推动馆际乃至社会企业的合作,联合广州地铁集团、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广州市少年宫等单位,从而惠及更多民众。以广州地铁为例,其官方微信关注量达数百万,每期课在地铁公众平台推出时都有数以千计的阅读量;此外,一些课堂在录制后,还在地铁电视循环播出,数以万计的乘客通过电视得以关注非遗;在2016年,还于地铁站厅内专设场地,每月开设一课,吸引了大批乘客驻足体验。

(二)传统与当代共融:内核层面的传统+策划层面的创新

让逐渐远离民众的非遗重新实现共享,就需在其表现形式上加以创新。近年来,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的提出,为非遗创新打破了思想桎梏;而公共文化服务则为非遗创新搭建起践行平台。广州“周末非遗课堂”秉持“内核层面的传统+策划层面的创新”原则,给传统的非遗技能以新的呈现方式,深受市民欢迎。如在乞巧亲子体验课中,并没有让小朋友们制作现代流行的玩偶、公仔,而是请传承人来教巧姐们摆贡常做的谷花、米花等传统制品,再辅之原创小品《拜七姐》、乞巧文化小讲堂、“争当穿针小能手——穿针比赛”等活动,将最传统的拜七姐、摆巧、穿针乞巧等巧妙贯穿于课堂之中。而针对“晦涩难懂”的传统中药项目,也有新的策划点,如陈李济陈皮文化课上小朋友们动手学剥柑,岭南天灸课上互动辨穴位识草药,潘高寿中药课上教大家养肺健身操,都在传统知识中凭添趣味。

(三)多样需求共存:认知+体验+消费+保育

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文化需求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指向,也为实现非遗共享提供了指南。“周末非遗课堂”将民众了解非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欣赏、体验、消费非遗等多样化需求结合。比如一堂客家山歌体验课,就包含了讲解客家文化、山歌表演、山歌教学、小歌王评比、客家美食品尝等活动;广州珐琅体验课则包含珐琅文化讲解、画珐琅体验、掐丝珐琅体验等,完成的作品还可自费烧制后带回家留念。而且,“周末非遗课堂”还引导民众进一步收获文化保育之乐——这也是构建参与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指向。

(四)多元共享:青少年+成人+专业群体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打通“最后一公里”,即对各类群体实现均等化服务。非遗也应面向不同群体,更均等化传播,才能使其获得更多的生存土壤。多元群体共享是“周末非遗课堂”的原则之一。50次课程中,有20堂面向亲子,20余堂面向全体市民,还有数堂专门面向摄影师群体、广绣从业者等专业群体。课程设计均按照不同群体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而定制,可算是“订单式”服务的尝试。如面向广绣从业者的粤剧艺术体验课,众广绣艺人不仅参观了粤剧艺术博物馆、体验粤剧文化,还与广州粤剧院就粤剧与广绣相结合的文创研发进行座谈,从而为广绣艺人寻得新的创作灵感和素材资源。

从以上经验可以看出,非遗保护在“自上而下”的进程中,随着顶层设计渐趋完善,依托公共文化服务来实现基层民众共享,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活力的进程。广州“周末非遗课堂”正因秉持着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原则,方成为让民众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保育非遗的共建共享平台。

四、从惠民共享走向文化消费

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除了寻求新的保护路径,也需认识到其“边界”。在民众对非遗认知度较低、非遗消费意识较薄弱的当下,依托公益惠民活动推进非遗传播是必然之举,比如周末非遗课堂已有课程均免费,已举办的两季广州非遗体验游也基本免费,许多地区的传统表演艺术剧场展演也常免费赠票。通过此类惠民共享举措,已培植起一批“非遗粉”,重新构建起非遗与民众生活的联系。不过,非遗唯有恢复自身造血机制才能真正振兴。因此,今后应重视培育民众的文化消费意识,重塑非遗的市场机制。在推进惠民共享式保护的过程中,切勿将“惠民”或“公益”当成万能钥匙,而应当做促进非遗文化消费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赵建兰.渭南市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实现“360”联动[N].中国文化报,2016-01-14(10).

[2]冯哲,董新国.以普惠的文化民生助推少数民族地区非遗项目普及推广——乌兰浩特市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工作纪实[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5(8):48-50.

[3]喻虹.民族文化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推动作用[J].图书馆学刊,2010(1):33-35.

[4]解胜利.互嵌——非遗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相结合的渭南实践[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1):1-5.

[5]王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性保护研究——陕西省渭南市的调查与思考[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7-20.

(编辑 张 瑛)

猜你喜欢
惠民服务体系广州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家中电器要“焕”新 这波惠民操作别错过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多彩广州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坚定不移抓教育 践行初心惠民生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初具规模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