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的临床治疗

2018-04-13 02:37
大医生 2018年4期

冯 迎

(世博高新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淄博 25508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00例恶心呕吐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其中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9~75岁,平均年龄(32.3±5.0)岁,病程3~40 h,平均病程(12.8±1.2)h。全部患者经临床检查均有呕吐前服药史,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其中十二指肠溃疡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1例、急性胃炎20例、癌性腹水14例、胆结石10例、急性胰腺炎7例、阑尾炎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5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神经系统疾病13例、急性肠炎5例。按随机性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9~72岁,平均年龄(30.9±4.5)岁,病程3~40 h,平均病程(12.6±1.1)h;实验组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0~75岁,平均年龄(36.2±4.8)岁,病程3~38 h,平均病程(13.1±1.0)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消化内科100例恶心呕吐患者入院后,由医师对患者的病症、病因和病情进展等相关情况作综合分析,根据患者描述实施临床检查,确诊后实行治疗[1-2]。

对照组50例患者进行常规止呕药物治疗:患者口服止呕药物治疗,服药时间为餐前、餐后1 h,药物缓解恶心呕吐的肠胃刺激。医师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和恶心呕吐临床症状,控制和调整强镇吐药物的服用,防止患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出现药物损伤。

实验组50例患者则进行针对性病因治疗:患者中主要为胃肠道疾病患者,胃肠道痉挛和炎症较为普遍,临床治疗中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以人体补液方式缓解患者炎症、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痉挛患者,1次/d肌肉注射东茛菪碱,剂量0.3 mg;胃肠动力功能障碍患者口服莫沙必利,5 mg/次,3次/d。其他患者根据疾病类型、病因分析,针对性的给予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症情况,随时调整、控制药物剂量和服药方式。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治疗情况,将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3个等级。治愈: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全部消失,无其他不适感;治疗有效:患者恶心呕吐症状减轻,恶心呕吐频率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无效: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无缓解,甚至出现加重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5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经常规止呕药物治疗后,患者治愈21例(42%)、治疗有效17例(34%)、治疗无效12例(24%),治疗总有效率76%;

实验组50例消化内科恶心呕吐患者接受针对性病因治疗后,患者治愈28例(56%)、治疗有效18例(36%)、治疗无效4例(8%),治疗总有效率92%。

实验组患者在针对性疾病治疗中,患者治愈和治疗有效情况优于对照组,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效果及恶心呕吐症状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性止呕药物治疗效果。两组患者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与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由不同病因导致,临床治疗中,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根据发病原因合理给予药物治疗,促进患者健康恢复[3]。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症状由不同病因导致,对于胃肠道疾病患者,根据肠道痉挛和胃肠道炎症、胃肠动力功能障碍类型及发病原因分析,分别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精神因素、神经因素导致的恶心呕吐,可以组织颅脑科和外科医师会诊,必要时转科治疗;胆道疾病、肝脏疾病和胰腺疾病导致的恶心呕吐,需要给予药物为患者进行接触胆道梗阻、保肝治疗、降低患者的胰液和胰酶分泌,使肠胃减压[4]。

[1] 王晓维.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98-100.

[2] 许秀珠.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3):97-98.

[3] 吴彦钊,刘星星,朱志欣,等.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69,71.

[4] 罗英.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及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