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现代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

2018-04-12 19:00:09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3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护理人员

李 芝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 武汉 4300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就医的过程中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度越来越高[1]。另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工作压力的增加,很多人们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担忧或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可影响其康复。针对患者存在的上述问题,护理人员不仅要帮助其从生理上减轻痛苦,更要从心理上去关心、理解和尊重患者,给予其人文关怀,消除其心理上的不适感,使其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从而达到内外兼治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仅就现代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进行研究。

1 简述现代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

世界著名护理专家、近代护理教育创始人、护理学奠基人南丁格尔女士为护士职业立下誓言:“余谨以至诚,于上帝及会众面前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2]这誓言表达了一位护士对患者的仁爱之心,并蕴含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在我国古代,也对医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做出了相应的表述,“医者父母心”、“仁心仁术”、“悬壶济世”等对高尚医德的赞美之词史不绝书[3]。由此可见,我国医学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进步,医学护理中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丰富,但其核心仍然是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其服务对象始终是患者,其落脚点始终是护理人员良好的心态和专业的职业技能[4]。护理人员是实施人文关怀的主体,其个人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文关怀的水平。因此,各级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的水平。

2 我国护理工作中在人文关怀方面存在的不足

2.1 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

2.1.1 护理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起步较晚,且其发展历程曲折 与国外护理教育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护理教育起步较晚,而其中人文教育的起步则更为迟缓。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马医院首创近代护理学校,标志着现代护理教育的开端。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的医学院校就已开始在护理专业中开设人文课程,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怀的培养,强调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女士在我国的福州医院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标志着我国正规护理教育的起步[5]。但在当时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环境下,护理教育的发展历程十分曲折、艰辛,其发展速度十分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护理教育也经历了规划、整顿、停滞等阶段。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才重新获得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并开展了关于人文关怀的教育工作。

2.2.2 人文教育意识不足,人文关怀课程缺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学专业也开设了相应的人文关怀课程。但限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和社会意识的偏差,人文关怀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且其课时较少,知识点较为陈旧、老化。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护理教育仍然是重专业技术培训而轻人文素养教育。另外,人文关怀教育的形式也大都局限于“老师课堂教授知识,学生埋头记笔记”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影响。而在再教育方面,受“唯学历”论的影响,大多数在职的护理人员返校进修学习主要是为了弥补自己在学历方面的不足,而忽视了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

2.2 医院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

2.2.1 “医生主导、护士辅助”的医疗模式限制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个体,但在我国当前的医疗系统中,其工作职责大多是围绕医生治疗工作的需要而展开的,常会被动地完成护理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进而可影响医院人文关怀工作的开展。正是护理人员所处的这种“辅助”地位,使人们对她们的职业认可度不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职业尊重度远不如对医生的信任度与职业尊重度。部分患者片面地认为护理人员只是做一些打针发药、伺候病人的事情,有时其甚至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部分护理人员出现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从而会进一步增加开展人文关怀工作的难度。

2.2.2 医院在人事制度安排方面缺乏弹性,护理资源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都存在护理人员不足的情况。公立医院受工作人员编制的限制,无法进行大量的人员招聘,而雇佣临时的工作人员又会加重医院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不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许多公立医院的护理人员经常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而与护理人员不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医院收治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因此,护理人员的精力大多花在繁重的基础护理及辅助治疗等工作中。繁重而重复的工作使护理人员始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导致其不能及时关注患者的情感需求及心理需求,进而使其无法给予患者足够的人文关怀。

2.3 社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2.3.1 我国的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医闹事件频发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但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医疗人文领域的发展却有些滞后。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医院都盲目地追求治疗手段的精准性及治疗效果的快速性。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就不得不经常采取一些应急、短视的护理方法,这种护理方法在短期内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其中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容易给患者的健康埋下隐患。另外,在现代的医疗环境下,医院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不管是患者家属还是新闻媒体,都会首先把责任推向医院和具体的医务工作者身上,进而导致医闹事件频发。受医闹事件的影响,不少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时都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会进一步降低其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人文关怀工作就更加难以开展了。

2.3.2 医疗科技迅猛发展,对治疗设备的依赖性严重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上的诊治手段也越来越专业化、技术化。这一方面能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使治疗手段更加科学,使疗效更加确切。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医护人员更加依赖这些医疗设备,反而忽略了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对患者康复的影响。另外,过度地依赖医疗设备也会导致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及情感交流的缺失,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医患之间的关系。

3 提高人文关怀工作质量的建议

3.1 重视护理人文教育,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疗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同时也肯定了人文关怀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应将专业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医学院校要重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向其灌输以人为本的护理观念,培养其仁爱之心、博爱之心,同时使其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感和荣誉感。

3.2 合理调配护理资源,打破护士职位晋升的瓶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各级医疗单位护理人员的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这一情况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的缓解,但在医院内部,通过内部调剂、合理排班等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医院应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度,合理调配各科室护理人员的数量,且同一科室的护理人员应分批次地进行轮岗。各科室可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工作年限及护理经验等建立高年资、低年资及辅助护士三位一体的护理轮岗制度。另外,医院还应打破护理人员职位晋升的瓶颈,为其建立公开、透明、可量化的职位晋升制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归属感及工作的积极性,以便为人文关怀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3.3 加强医院内部的文化建设,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医院应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人文关怀,关注其工作的态度与工作的积极性,并在各个科室内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对于刚入职的护理人员,科室的领导应在生活方面和工作方面给予其关怀和帮助,从而使其迅速地适应护理工作。另外,在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加强对其进行护患沟通技巧方面的培训,以便增强其进行护患沟通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文关怀工作。

3.4 打造舒适的就医环境,构建家庭式病区

对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除了要为其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外,还应为其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患者只有在舒适、温馨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其心理需求与生理需求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有研究指出,为患者营造家庭式的病区环境,能大大降低其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可显著缩短其住院的时间,促进其早日康复。而为患者创建良好的就医环境,往往需要从细微处着手,如在病区的走廊内设置扶手、在湿滑的地面铺设防滑垫、在窗台上放摆放盆栽等。

4 讨论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已逐渐成为现代护理工作发展的主流方向,也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各级医疗单位必须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在增强其专业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人文素养,使其将“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奉献社会”的人文关怀精神发扬光大。

[1]王玉霞.临床护理人文关怀的现状与展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4):6-7.

[2]皮红英,王建荣,张黎明.开展护理人文关怀营造和谐护患关系[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4):2584-2586.

[3]运玉萍.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J].医药前沿,2016(10):302-303.

[4]赵铁燕.人文关怀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运用[J].2016,10(1):256.

[5]李敏,蒋云,谢国怀,等.浅谈护理人文关怀[J].2012(10):233.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护理人员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