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基于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

2018-04-11 02:33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激情创业者意愿

(吉林大学商学院)

大学生创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5年5月,国务院下达《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表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被国家提升到战略设计层面。Shane& Venkataraman认为,创业活动既可以因为经济中的要素投入激发市场创新,又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推动经济增长。高校创业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从而提升成为企业家的意愿,并且将成为具备相关技能的准企业家,即创业教育能对创业意愿产生积极的影响。Izedonmi指出,为了适应快速变革时代的需要,应当激发年轻人的创业激情,提供创业教育以培养其创业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创业意愿。那么,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中,创业激情与创业环境的具体作用如何?值得深入探究。

然而目前的研究并不能完全解答上述问题,仍然存在着以下局限或不足:第一,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和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影响的研究彼此脱节,围绕创业激情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理论模型中起中介效用的研究匮乏。一些研究认为创业激情是潜在创业者的不太容易变化的人格特性,这表明对于潜在大学生创业者而言,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是广泛存在的,但较少研究将创业教育和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联系起来。第二,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激情中介作用的研究极其匮乏。我国属于效率驱动经济体,根据麦克斯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我国大学生创业率2015、2016、2017年连续三年均仅为3.0%左右,远未达到创新驱动经济体20%-30%的比例。而大学生由于其独特的主观能动性的特质,更可能在接受创业教育后产生创业激情,从而激发创业意愿。第三,现有研究对创业环境在创业激情与大学生创业意愿的调节作用机制探析不明。Schwarz在奥地利学生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创业环境和创业教育同等重要,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中起调节作用,从而提升创业意愿。从而可见在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作用中,创业环境起着较强的调节作用,但相关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创业教育、创业激情、创业环境、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创业激情在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正向作用中具有中介效应的假设,通过建立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模型,证明通过改善创业教育,以及激发创业激情,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学生创业意愿。为高校制定创业教育培养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我国创新型驱动经济体的建设。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的内涵。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教授相关知识并增强创业相关技能。Curavic提出,创业教育使大学生逐渐拥有一种把想法变为实践的能力,这些能力涵盖创造新事物的才能、不畏惧风险以及统筹策划一项目标最终达到计划的能力。毛家瑞等认为,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拓展潜在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内容为提升潜在创业者的整体素质,宗旨为培育创新型社会主义建设者。郭洪等指出,创业教育广义上主要是指使大学生培养起创业的基本素质,将其培育成拥有开创性特质人才的教育体例;创业教育狭义上主要是指开发大学生的相关技能,即通过创办课程、提供融资和战略咨询等途径使学生拥有建立新企业的能力。

创业教育的测量。Franke & Luthje测量创业教育的手段是大学生所感知到的高校创业教育环境体系,分为启蒙、开发和支持三个维度。李明章以大学生在高校的受教育形式把创业教育划分为两个构面:一是系统学习,指高校对大学生提供的有关创业知识和相关技能的系统正规的培训;二是非系统培训,主要是通过其他非规范化形式的教育,如创业企业者的讲座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来培训潜在创业者对创业的兴趣。

(二)创业激情

创业激情的内涵。基于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创业激情的定义主要有如下三个视角:第一,个体特质视角。Baum等提出,企业家人格特性由激情与持之以恒、积极主动组成,并深入探究了这些特质和创业企业的成长之间的关系。初玉霞认为个体特质是不容易轻易变化的人格特征,该人格特征使得个体无论在何种境遇,都做出相同的反应。第二,动机视角。Chen等认为个体的观念和行动能被创业激情所激发,是特定范畴的动机结构。然而,学术界对动机视角有其他观点,Laaksonen等提出动机效应,认为创业激情与动机是高度相关的,这很有帮助,它具有激励效应,激励创业者克服障碍,坚持下去,有助于创新和机会识别。第三,情绪视角。Cardon等提出三种创业激情,分别是创新的激情,指个体对与辨认与发掘新机会有关的活动的激情;创建的激情,指个体对联合创办新企业和利用机会的活动的激情;发展的激情,指个体对创业企业的成长壮大等充满激情。随着创业激情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学术界对情绪视角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创业激情的测量。创业激情是多维度的,目前较为成熟的仅有Cardon等的实证研究,他们明确提出测量创业激情的两个维度是积极情绪和身份认同,并首创性的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量表。第一,积极情绪。Breugst等认为通过情感传递理论,积极情绪可以由创业者及其团队传递给企业员工,从而提升组织承诺和员工对目标的追求。第二,身份认同。Cardon等认为创业激情不仅包括情绪强度,还包括对情绪客体的依附。身份认同不仅包括自我认同,还包括他人认同。

(三)创业环境

创业环境的内涵。对创业环境内涵的研究,国外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类:其一,环境决定论认为组织环境包括组织发展的所有的外部环境因素;其二,战略选择论侧重于能对组织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而国内学者对其内涵的看法主要有三种:第一,平台论,为促进创业活动的开展,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搭建起一个公共平台,这就是创业环境;第二,因素论,创业环境指所有影响创业企业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由政策、经济、企业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元素组成,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而变化;第三,系统论,其认为创业环境是将各种创业环境子元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朱燕空等根据均衡与非均衡理论、系统环境理论和内生性理论,构造了一种依托于系统环境理论的创业环境研究框架。

创业环境的测量。创业环境是创业管理研究领域常用的调节变量,也是研究较为成熟的变量,其测量维度和评估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流派。第一,Gnyawali & Fogel的五维度模型认为,创业环境由社会经济条件、创业与商业技能、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这五大部分构成。第二,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报告将创业环境划分为创业融资、政府相关支持政策、政府税收和管理体制、政府创业计划、学校创业教育和培训、离校后创业教育和培训、研发转化、商业与法律基础服务的可得性、内部市场动态性、内部市场压力与准入管制、物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以及社会与文化规范这十二大项。第三,Lundstrom & Stevenson的M-O-S六维度模型包括创业教育、启动支持、启动融资、创业促进、减少进入障碍、目标群体政策。

(四)创业意愿

创业意愿的内涵。Bird提出创业意愿是一种想要成立新的组织和企业的心态,并鼓励个体创造一系列的创业行为来实现他们的目标。Kruger指出,创业意愿可以预测创业行为,是个体对是否实施履行创业行为的自我倾向,是对创业态度与创业能力的一般描述,可以引导个体行动向某个特定目标前进。吴启运等将创业意愿定义为一种促使潜在创业者采取创业行为的个性心理倾向,是一种个体将创业行为付诸实践的内生原动力。

创业意愿的理论模型。Krueger提出,建立创业意愿的理论模型能帮助我们理解创业的全过程。在所有的创业意愿模型中,研究最为深入的是创业事件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

1.创业事件模型

创业事件模型(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vent,简称SSE)是由Shapero & Sokol提出的创业意愿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认为创办新企业是一个事件,创建新企业是首创精神、能力、管理、自主性和风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创业事件模型认为创业主要取决于三个变量: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为倾向。感知期望指潜在创业者对于创建新企业的情感倾向,体现出创建新企业对于潜在创业者的吸引力;感知可行性指潜在创业者对自身创业的能力的感知;行为倾向指潜在创业者将创业活动或创业计划付诸于真实实践的意向。感知期望、感知可行性和行为倾向是直接作用于创业意愿的三个前置变量,Shapero还提出,特殊期望和自我能效分别影响感知期望和感知可行性。

2.计划行为理论

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简称TPB),由Ajzen提出,该理论模型认为核心变量创业意愿决定特定行为的形成,用主观规范、创业态度和可感知行为控制这三个变量来解释创业意愿和行为这两个变量。主观规范指创业者重要的参照个体对自身行为的赞同与否最终决定是否执行某项行为 ;创业态度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建新企业的情感倾向,它类似于Shapero&Sokol的创业事件模型中的感知期望变量;可感知行为控制指的是潜在创业者对于成为自我雇佣所具有的能力与状况情形掌控的感受程度,表明个体对实施某一行为感知到的难易程度,Bandura指出,它等同于Shapero创业事件模型中的感知可行性。此外,Ajzen& Fishbein提出,该TPB理论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假设加入了可能发生的后果的理智地、有计划地行为。

二、理论模型构建

(一)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

Falkang & Albert提出,大量实证调查发现,创业教育是培养创业意愿的关键设备之一。Lorz,Mueller& Volery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有促进作用,通过创业教育可以传授大学生成为具备准企业家的相关技能,也提升了其成为企业家的意愿,即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的作用。以创业教育为自变量,创业意愿为因变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李静薇提出,高校创业教育进展的越频繁,方式越多样且内容越丰富,大学生的创业意愿就越高。

不少实证研究也验证了创业教育能够促进个体创业意愿的提升。第一,基于创业事件模型的实证研究中,Peterman & Kennedy在对澳大利亚国际青年成就组织(YAA)的志愿者的研究中发现,接受创业教育的学生的感知期望和感知可行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从而促进了创业意愿,而未接受创业教育的对照组并没有变化。Ali借鉴全球创业观察(GEM)的理论框架对创业事件模型进行了探索,验证了假设:创业教育可以通过提升潜在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能力、减少对失败的畏惧以及增强个体的社会认同与地位来增加感知期望,以及假设:通过创业教育提供给个体的充足的创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增强潜在创业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升对创业的感知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接受创业教育后学生的创业意愿提升了1.3倍。第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研究中,在对TPB理论的优化模型研究中,Solesvik发现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大学生的创业动机相较未接受过的更高,而主观规范、创业态度、知觉行为控制在创业动机和创业意愿中起中介作用,即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Heuer& Kolvereid发现计划行为理论中创业意愿的三个前置变量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中并无中介作用,即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直接作用。李明章认为,创业教育有系统培训和非系统培训两个维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1a:系统培训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1b:非系统培训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二)创业教育与创业激情

张艳丽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创新意识。高园等的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系列课程除了能够给予潜在创业者创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的关键。周小虎等提出高校创业教育对创业激情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教育对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具有显著的作用。Cardon认为,创业激情有积极情绪和身份认同这两个维度。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创业教育对创业激情具有正向影响。

H2a:系统培训对积极情绪具有正向影响。

H2b:系统培训对身份认同具有正向影响。

H2c:非系统培训对积极情绪具有正向影响。

H2d:非系统培训对身份认同具有正向影响。

(三)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

Baron认为,创业激情是产生创业意愿的核心因素,是解释创业意愿产生的关键。Chen等指出,创业激情伴随创业认知的产生,是个体情感表现,其将创业激情内化为创业意愿,从而进行创业活动。Vallerand等提出,激情是一种可以解释潜在创业者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意愿的动机因素,而创业意愿的强度在初创期直接作用影响创业企业未来的走向,因此,创业激情是潜在创业者是否愿意将意愿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3a:积极情绪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H3b:身份认同对创业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四)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

张艳丽指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丰富其创业经验,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从而培养创业意愿。商界风云人物乔布斯、马云等向来不否认创业激情的重要性,创业激情搭建起了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桥梁。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创业激情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

(五)创业环境的调节作用

创业环境是研究创业意愿不可或缺的因素,创业环境是创业者和潜在创业者在进行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对创业活动活跃性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对创业意愿有着很大的影响。Schwarz在奥地利学生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创业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而良好的创业环境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中起调节作用,从而提升创业意愿。Linan指出,潜在创业者若意识到周围环境适合进行创业实践,就会有更高的创业意愿。Gnyawali & Fogel研究认为,创业环境有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与商业技能、资金支持、非资金支持五个维度。我国学者季丹在Gnyawali & Fogel提出的创业环境五维度的基础上开展实证研究,发现该五维度均对创业意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创业环境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创业环境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H5a: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H5b:社会经济条件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H5c:创业与商业技能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H5d:资金支持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H5e:非资金支持越好,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向影响越强。

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我们可以构建创业教育、创业激情、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模型,理论框架如下所示: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还没得到完全证实,各个研究结果之间不一致。多数研究是关于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两者关系,创业环境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等,大多为研究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是对单一变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没有将创业教育、创业激情、创业环境与创业意愿多变量放在一起研究的模型,对创业激情的研究尤其之少。所以,本文以创业激情为中介变量,以外部创新环境为调节变量,提出全新的关系模型,探讨创业教育、创业激情、创业环境及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阐明创业教育对于创新激情和创业意愿的影响,并解析了创业环境在创业激情与创业意愿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而提出了五项假设和十三项子假设,丰富了创业管理理论,为未来的深入研究夯实了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重点如下:

第一,探索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创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创业相关技能,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意愿。根据Franke& Luthje(2004) 的观点,创业教育有启蒙、开发、 支持三类。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优质人才,高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启蒙类创业课程,对有兴趣创业以及创业意愿强的大学生继续给予开发,并对准备或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支持来创业教育,从而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效果,优化创业教育课程的资源配置,对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探索有重要意义。全国创业观察2016/2017报告指出,我国创业教育得分低于亚太地区平均值,因此,探索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优化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对加强我国创新型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探究创业激情在创业活动中的效用。一是要从自我感知与他人认同两个构面来探寻创业实践中创业激情的作用机理,探讨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影响,并且深入探索其影响路径,理清自我感知与他人认同如何作用于创业激情,创业激情又如何作用于创业意愿。二是创业激情对创业意愿的正负效用。研究表明创业激情对创业活动具有正效用和负效用,那么如何减少负效用、增加正效用,以及创业激情的负效用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对创业激情进行有效管理使之对创业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这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三,探究其他中介变量的作用。目前的高校创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激发其创业激情,但是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机制中,存在其他的中介变量,这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例如,作为创业意愿产生的关键要素,创业机会识别至关重要,且创业机会识别也能通过创业教育的实施而提高,从而影响创业意愿,但是其作用机理如何尚不明确,这都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第四,探究创业环境不同维度对创业意愿的作用。根据全球创业观察2016/2017报告,创业环境由创业融资、政府相关支持政策、政府税收和管理体制、政府创业计划、学校创业教育和培训、离校后创业教育和培训、研发转化、商业与法律基础服务的可得性、内部市场动态性、内部市场压力与准入管制、物理基础设施的可得性,以及社会与文化规范这十二大项构成。我国属于效率驱动经济体,此类经济体中,研发转化、政府政策、税收和政府管理体制被认为是限制创业最突出的因素。那么,这几个维度究竟如何作用于创业意愿,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改善产生深远影响。

第五,跟踪大学生潜在创业者的实际创业结果。创业教育能作用于创业激情,并在创业环境的调节下提高创业意愿,但是其实际创业行为与创业结果如何,高校创业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创业意愿之后,能否提高其实际创业绩效,其作用机理如何,目前研究鲜有涉及。如何测量创业教育在将创业意愿转化为实际的创业行为,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Boyd N G,Vozikis G S.The influence of self-efficacy on the development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and action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4,(4) :63-77.

[2]Breugst N,Domurath A,Patzelt H,et al. Perceptions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and employees’ commitment to entrepreneurial ventures[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2,(01) :171-192.

[3]Cardon M S.The impact of perceived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on angel investing[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09,(02) :1-15.

[4]Cardon M S.Is passion contagious?The transferenc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 to employees[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8,(2) :77-86.

[5] Cardon M S,Wincent J,Singh J,et al. The nature and experience of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9,(3) :511-532.

[6]Fayolle A,Gailly B.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n entrepreneurial attitudes and intention:Hysteresis and persistenc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15,(01) :75-93.

[7]Ho V T,et al.A tale of passion: Linking job passion and cognitive engagement to employee work performance[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11,(01) :26-47.

参考文献:

[8]Krueger Jr N F,Reilly M D,Carsrud A L.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0,(5-6) :411-432.

[9]Murnieks C Y,et al. Pathways of fire: An empirical look at entrepreneurial passion[J].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2011,(4) :2-13.

[10]Zhang Y,Duysters G,Cloodt M. The rol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predictor of university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J].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4,(03) :623-641.

[11]方卓,张秀娥.创业激情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吗——基于六省大学生问卷调查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7) :41-54

[12]葛宝山,宁德鹏.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满意度对创业行为的 影响研究——一个以创业激情为中介的大样本实证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3) :103-114.

[13]郭洪,毛雨,白璇,曾峥.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2009,(09) :69-74.

[14]廖娟.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与 创业影响的价值评估——基于首都高校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2,(2) :48-57.

[15]马占杰.国外创业意向研究前沿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4) :9-15.

[16]谭力文,曹文祥,宋晟欣.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 :34-39.

[17]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02) :120-124.

[18]谢雅萍,陈小燕.创业激情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4,(5) :3-10.

[19]张秀娥,张坤.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作用机制研究回顾与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6,(4) :104-111.

猜你喜欢
激情创业者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互联网创业者
创业者要勇敢地喊出“我要”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