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费洛伦斯·南丁格尔曾说:“护士其实就是没有翅膀的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如果把护士比喻为白衣天使,那么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就是为这些天使插上翅膀的摇篮。
北望松花江,南临市一院,西接兆麟公园,东靠百年铁路桥,独特的地理位置中,坐落着黑龙江省建校最早的卫生职业学校——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它是一所具有70多年办学历史的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多年来,历经几代哈卫校人的辛勤努力,从建校初期的“支援正义行为,为了志愿军战士的健康安全”为办学宗旨,到建校中期的“院校结合,分段施教”办学理念,再到现如今以“育仁爱之心、树立德之人、强专精之能、明致远之思”为特色育人理念、构建“护理见长、康复专攻、涉外特色、药剂补缺、检验应用”的专业布局,学校始终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强化内涵建设,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中职卫生技能型人才,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重点中等专业学校、黑龙江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哈尔滨市三育人先进集体、哈尔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成为中国职教学会卫生职业教育专委会常务理事单位,并有3人分别担任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护理类专业、康复治疗类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三
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三年来,学校就业率99%,超过部分高职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深受社会认可,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人数年年递增。学校70多年来累计培养了万余名合格人才,遍布全国各大县市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以扎实的业务基础和职业素养,赢得了用人单位良好的口碑,学校也因此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摇篮。
医术乃仁术,仁术乃仁心。“白衣天使”是善良和温暖的象征。医者仁心,一线护士更需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为此,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多种形式践行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和热爱,将德育化为生活的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在校的生活和学习中。
学校德育应与时代同步,和学生同步,如此才能把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在德育内容上不走过场,重在形成实效的创新思维和严谨科学的作风体系,保障德育工作机制的落实,并通过寓教于乐等教育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打造了一个又一个魅力德育活动。学校的升旗活动,是对全体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形式。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体验式教育,哈卫校一改过去升旗手只让几个学生(国旗班)参与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让全校学生都能有机会体验做升旗手的感觉,在国旗下讲话不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专利”,在无形中激励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努力做一个品德优秀的人。
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感受成功的广阔舞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活动的主体,这也正是哈卫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德育过程中,学校始终注重根据学生实际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之中,以活动为载体,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学校开展了网上评选“十佳魅力教师”“十佳护士”活动,使人人都参与到“争创十佳”的过程之中,让每一个师生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争做“十佳”的活动中。通过活动,每个人都以极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学校还开展了“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用文明礼仪评比的形式,让学生争做文明有礼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为学生搭设了展才艺、学道德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学校还根据校区分散的实际情况,在党员和中层干部中选聘副班任,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从而落实了全员德育思想。
“我志愿献身护理事业,奉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遵守护士的职业道德规范,像南丁格尔那样,以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以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随着铿锵整齐的宣誓声,哈尔滨市卫生学校一年一度的“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拉开了序幕。庄严的大会现场,全体在校学生身穿白色制服,整齐划一地站在学校的操场上,没有嘈杂,没有嬉闹,有的只是认真和严肃,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上多了誓为医护事业献身的坚定。每年的授帽仪式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和职业理想教育的品牌活动,学生用心聆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他们手捧象征南丁格尔精神的红烛、举手庄严宣誓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灵再次得到了净化,灵魂也仿佛得到了升华,在被感动的同时,学生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白衣天使的责任感、使命感。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孙琳、马艳霞式的好学生,她们光荣地入选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成为学校的骄傲。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教发展强大的内驱力,是职教发展的灵魂。”邓向伟校长表示,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双师型“四有”教师队伍,“我认为学校能够走到今天,不光在于培养学生,更在于培养教师。”师资队伍的好坏,直接关系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关系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哈尔滨市卫生学校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创新,全面提升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教师参加香港华夏基金会急救培训
>>学生参加全国护理大赛获得三等奖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是学校发展生命线”的治校理念,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育人的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了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学校在全校教师中深入开展“读书汇”活动,定期开展分层次的读书感悟汇报会,督促每一位教师自觉读书、自我提高,提升自我修养,以身作则地带动学生的读书热情。在今年的全国第三届职教活动周中,学校开展了以“生命礼赞”为主题的读书朗读会,再一次点燃了师生的读书热情。朗读会上,师生全情投入,用慷慨激昂的朗诵,抒发着对生命的赞美和热爱。
>>学生志愿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逐渐提高,医院对护理人员素质、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对养老护理、家庭护理人员等的需求进一步加大,这都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得起学生,对得起家长,对得起社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是邓向伟校长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哈卫校的庄严承诺。长期以来,学校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老师们提供培训机会,开阔教师的视野。“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派出几十名教师参加国培和专业培训,派出人员远赴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地区,开展交流学习。20名青年教师赴企业实践,7人参加国际护理课程师资培训,4人参加华夏项目学校协作会急救培训。仅2015年就派出教师参加培训学习117人次,占全体教师的167%,极大促进了教师观念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
近年来,学校分别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主编了15本中职“国规”教材,参与完成了中职、五年贯通制、中高职衔接中职教材共计51本,其中主编31人,副主编32人,占教师总数的77%,参编者达教师总数的80%;完成 “十二五” 省级重点及规划课题9项。“十三五”国规教材目前已启动,多家出版社主动与学校合作,教师的科研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学校以“赛”促学,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各层次的教师比武大赛,通过参赛培训,查找不足,融大赛技能于平时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哈卫校选拔教师广泛参与国家级教学竞赛活动,共有10余人次获得全国教师比武大赛一等奖,不但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更锻炼了队伍。同时学校还组建了信息化建设团队、护士资格考试培训团队、教师教学比武团队等八个团队,实施教师专业研修团队化建设。2016年9月,在全国涉外护理教学比武中,学校英语教师孙璞荣获一等奖。2016年10月,在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教师检验技能竞赛中,学校原英老师获中职组“细菌分离技术和革兰染色”项目三等奖。师生同台竞技,同样硕果累累。去年5月,哈卫选派3名检验班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检验技能竞赛,经过指导教师的全程跟踪培训和精心指导,学生在全国大赛中获得了五个项目的一等奖。同时,学校也获得了优秀组织奖。7月,在“全国涉外护理英语技能大赛”中,在模仿朗读、演讲、英语短剧比赛中,学校均有选手摘得桂冠。同时,英语教师王玮获教师比武大赛二等奖。
冠名培养职业人才,把“双元制”落到实处。临近7月,又到了学生毕业的时候。毕业后不知道干什么,或者是所学专业跟就业方向八竿子打不着,或者毕业等于失业,这或许是应届大学毕业生面临的最普遍现象。然而,对于哈尔滨市卫生学校的学生来说,这并不是问题。该校深化“校企合作”,通过“产教融合”“订单式招生”“菜单式培养”等方式,助力学生实现“毕业就业无缝对接”。
“传统口腔护士定义与现代护士有着本质的区别,现在是向新型口腔助理转变。在发展定位方面,护士长并不是口腔护士唯一的出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属于自己的道路。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邓向伟校长说。为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哈卫校将“双元制”教育落在了实处。学校试行“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牵头,寻求与一些有影响力、知名度高的企业合作,举办订单班,加强与企业及其他用人单位的联系,让学生实现高质高薪就业。2016年学校实现了“冠名”培养。圣安齿科医院在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去年,哈卫校与其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并且成立了首个“圣安班”,订单式培养短缺的口腔护理专门人才;学校还成立了“巍阁班”,助产、母婴保健专业与北京巍阁产后休养中心建立实习就业和人才培养基地;近日,哈卫校又将与哈市第一专科医院白鱼泡医院开展“双元制”培养合作,订单式共同培养精神科护理和老年护理人员。
学校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推动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鉴定等功能的整合,促进教、学、做的统一,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学习内容与岗位需求对接,实习与就业岗位对接。
“3+N”打造高才生,大力发展涉外护理专业。哈卫校不仅为学生的顺利就业铺好了道路,更是想学生之所想,为他们的未来做好了规划。医疗卫生工作是需要高学历、终身学习的,升入高一级的专业学校学习,是进入大型三甲医院的唯一选择。在对教学课程进行深入调研后,哈卫校调整教学计划,设立了“3+3”、“3+4”班,为那些想提升学历的学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有付出就有回报。近三年来,学校升入高校的学生人数从252增至315人,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超全国中职学校平均通过率40个百分点。
>>校企合作签约
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世界性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为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哈卫校抓住时机,以专业布局的及时调整拓宽了就业渠道,让学子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学校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涉外护理专业,配备专业教师和外教,培养国际护理人才,以出国和在国内外资医院就业为培养目标。目前,涉外护理专业已成为学校品牌专业。几十名学生已经踏出国门,到国外去进修、工作。虽然仅是中专起点,但他们中有人年薪已达40万元人民币,2016届毕业生张菡更是以雅思6.5分的成绩赴澳大利亚留学。
摸准市场调整布局,为就业探寻新出路。摸准市场,敏锐发现短缺专业,及时调整方向,是邓校长对学校发展的新思路。哈卫校积极创新专业布局,结合学校自身实际,遵循地域经济和现代产业布局发展与学校自身特点,本着建设规模数量和在校生的人数要适度、特色专业要做精、长线专业要做强等原则,调整校内教学机构,布局学校专业建设,为向“专业群”方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针对社会老龄化的趋势,2016年,养老护理专业被遴选为国家首批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康复、医学检验专业被评为市级重点专业。同时,学校还加快专业(方向)建设,在护理专业开设了口护方向,取得良好效果。在中职就业率持续走低的大背景下,哈卫校的“独辟蹊径”为学生就业探索出了更多“生机”。
桃李芬芳满天下,春华秋实又一年。从哈尔滨市卫生学校走出来的白衣天使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她们用无私的爱默默奉献,用平凡的工作诠释着自身的价值,用实际行动履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哈卫校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以积极的行动开创着更加美好的未来,以深沉的职教情怀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灿烂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