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维洁
[摘 要]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不是传统产业的附加工具和交流媒介,而是知识创新园地信息与物质相融合的物联网平台,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大学生毕业后从象牙塔走出,真正融入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必须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236-0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普及,网络技术已经深入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不是传统产业的附加工具和交流媒介,而是知识创新园地信息与物质相融合的物联网平台,是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毕业后将从象牙塔走出,真正融入社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高校就业创业教育需要索新思路、新方法,从而适应新时代的经济要求,为社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一、“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教育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加速,世界瞬息万变。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也不能故步自封,一成不变,必须顺应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潮流,搭建与现实对接更紧密的课程体系。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网络教学新模式,传输学术专家,业界精英的教学课程,导入在线互动模式,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最新的资讯和动态,将社会热点融入网络课堂,化为教育资源,紧跟社会变革步伐。
高校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分享新经济时代下的创业故事,结合情景演示等手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开展教学工作。深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托网络平台,利用交互式课堂,提升就业创业教育的渗透性和有效性。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中最大的群体。互联网富含大量就业创业信息,使毕业生不再只是依靠校园寻求工作岗位或者创业机会。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寻找与自己专业、兴趣等相匹配的工作。互联网虽然信息丰富,但是也要加以甄别,对不诚信,甚至不合法的企业招聘就要敬而远之。因此,高校需要协助毕业大学生对这些繁杂的信息加以筛选甄别。比如很多高校的网页中,都会有“就业指导”版块,发布一些优质企业的招聘信息,这些就业信息的公布一定要真实、合法,并随时更新。同时还可以在就业指导的专栏里,加入在线服务,让就业办的指导老师加入在线答疑队伍,学生有任何就业创业方面的疑问或者难题都可以得到回答和解决。甚至还可以和企业合作,作为校外导师,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招聘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在创业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指导。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平台建设
“互联网+”时代,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其资源的共享性以及受众广泛性、演示直观性都证明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网络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网络平台给予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个性化、多元化的人才。目前,淘宝、微信、易趣以及京东等电商平台已经在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有了很大的影响力,高校完全可以依托这些平台,进行就业创业基地的建设。通过就业创业平台的实践,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提前与社会接轨,更直观地了解社会对新时代人才的需求,从而明确目标,不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依托于互联网,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远程视频面试、职业测评等一系列招聘工作的网络运用,建立高校与企业的良好沟通机制,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平台。
“互联网+”时代,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正是新时代经济的产业特征,急需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高校必须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网络平台,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改革,就业办应做好调研和就业服务的指导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高效的就业体系和创业平台,不断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工作的深入改革,适应新时代经济的要求,才能为社会输送更多优质人才,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朱仙颖.“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8):135-136.
[2]张海燕,钟晓辉,吴倩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有效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7(13):50-54.
[3]石娟.“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D].四川师范大学,2017.
[4]高政.“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20):265.
[5]汪端德.大学生在“互聯网+”时代的创新创业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