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王江涛,王雪,杨林
[摘 要] 我国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专业每年的报考人数占整体考生数量的比例很大,每年都会有大批的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毕业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然而大多数毕业生的专业素质却不是很高,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上的建筑行业,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素质势在必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需求,因此新工科理念的产生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新工科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土木工程方面的素养,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 键 词] 新工科;土木工程;高校;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08-01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现今社会对土木工程方面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如今我国绝大多数的建筑类院校重点还是放在理论知识的教授上,学生缺少动手实践的能力,这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上的弊病。不仅是土木工程专业,其他专业也是如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新工科的出现就变成了必然,它不仅能够完善土建类专业的教育体制,也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发现问题,为今后的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一、新工科的由来
(一)新工科引发的重要意义
新工科主要包含三方面:(1)随着工程教育的不断发展,不仅要建设新产业和新专业,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也将成为重点。(2)对人才的需求,新工科是新社会形态下产生的新需求,对不同领域、不同能力、不同层次的人才都有需求。(3)新工科的发展范式也是学者讨论的重点,由于目前科学范式与技术范式依然影响着工程教育,使其无法回到以设计、实践为主要核心的轨道上来,所以工程教育的主体性很难体现出来。从产业进步和技术发展方面来看,市场需求对新工科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在创新程度、融合程度以及适应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对新工科能力框架的构建和人才的培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新工科的发展道路
作为教育的一种门类,工程教育受科学、人才培养、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影响,有优势同时又受到制约,工科教育是以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核心;对教学内容主要要求的是更新,即对企业技术进行创新,再者是要有新的跨学科产生的知识以及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对课程设置主要有新专业的设置和旧专业的淘汰,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对教学方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开发,运用发现式和探究式的教学类型。有学者提出:教育需要从市场方面进行考虑,但也不是完全跟随市场,工程教育改革的发展道路应该是多元化的。
二、新工科的传统教学与工程教育
(一)传统工科与专业工科的差异
以湖南某工程院校土建专业为例,该校工科特色较为鲜明,拥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和输送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土建专业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主要从事房屋、公路、地下建筑、城市道路、隧道、铁道以及桥梁等部门的施工与管理工作,因此对土木工程的毕业生而言必须能够掌握初级的项目开发能力和规划能力,为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该专业的毕业生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结构。现在许多高等院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不重视实践的教学环节,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对学生的工程素养以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都将会有很大的阻碍。而新工科与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前者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使毕业生具备工程专业方面的素养,新工科以实际工程作为主体,为学生创建工程实践的平台,将重点放在工程设计以及分析能力上,实现素质和能力的共同提升。
(二)新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
对新工科理念的产生,传统土建工程的课程体系和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相对落后,为了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土木工程人才,我国高等建筑类院校应该将新工科的建筑理念融入现在的创新教育中,大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实践型人才,从而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总之,新工科理念的产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过去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都是理论强于实践,理论知识较强,实际操作能力较弱,毕业之后无法快速地融入建筑行業中,这使我国早些年的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慢,新工科理念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的建筑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发展速度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工科类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建筑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不仅有一套专业性较强的理论,还能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上产生的问题做出快速的反应,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1-6.
[2]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17(2):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