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凤玉
[摘 要] 主要通过对教育手段的概念界定、教育手段的发展历程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活动,正确选择教育技术手段,有效促进教育教学。
[关 键 词] 教育手段;发展历程;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89-01
一、教育手段的概念界定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说,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1]李秉德在《教学论》中指出:“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2]《现代汉语词典》中释义:“手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具体的方法。”[3]王策三的《教学论稿》中说,教学手段通常是“指某种物体、工具,是师生教学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4]因此,从广义上来说,教学手段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学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又有所不同,教学方法是对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本文所写的教育手段是特指发生在学校场域中的一切关于教学的工具、方式及方法等。因此,在此文中教学手段等同于教育手段。
二、教育手段的发展历程
“媒体”一词源自于拉丁语“Media”,意为“两者之间”,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源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当媒体用于传递以教育为目的的信息时,被称为教育媒体。教育媒体作为沟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桥梁,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为教育传播系统的三大要素之一。这种教育媒体也可以称为教育手段。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教育手段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在人类历史上,教育手段的发展历程包括以下五个不同历史阶段:非言语阶段、口头语言阶段、文字与印刷媒体阶段、电子媒体阶段和数字传媒阶段。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非言语阶段。原始社会,语言产生以前,原始人主要通过肢体语言传递信息,进行日常沟通与交流。那时,凭借模仿和象征能力所产生的物化的东西是被先民所使用的一项主要交流媒体与符号,比如,现在世界范围内所发现的原始人壁画等。这些图画和符号在当时不仅是先民传递思想、生产生活经验及交流情感的主要媒介,更充当着记载氏族部落大事件的工具与符号。同时,最早的象形文字的雏形也来源于这些朴素自然的图画符号。但这一非语言阶段在原始社会持续的时间长度已无从考究。
2.口头语言阶段。约公元前三十世纪以前,经过长期的劳动生产,口头语言作为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符号产生了。语言的产生打破了非言语阶段肢体语言的局限性,使“言传”成为比“身教”更为重要的教育手段。迄今为止,人类交往的最佳手段即为语言,可以说语言打破了“沉默世界”,将人类带入了“有声世界”,成为人与人直面相对时最直接的交流工具。交流过程中信息量损失最小是语言相较于其他媒体而言最优越的特征。这一时期先民的生产生活经验主要就是通过“口耳相传”这一典型的教育手段传递下来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语言的局限性在于传递过程中受制于人物、时间、场所的限制,使传播范围受限。
3.文字与印刷媒体阶段。在口头语言盛行数十万年之后,另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教育手段——“文字”诞生了。口头语言阶段“口耳相传”的单一教育方式被文字和随之应运而生的书写技术所代替。文字更是学校教育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将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直接经验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进行广泛传播,对人们文明的进化及社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当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后,使信息的储存、复制及传播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从这时起,教科书作为知识的载体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媒介。文字与印刷媒体的出现在更大程度上加快了教育发展的速度,进一步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见,文字印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标志着人类发展史上的又一次跃进。
4.电子媒体阶段。教育发展史上的第四次变革发生在十九世纪末至今。这一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计算机、电视、电影、录音、广播等电子媒体的出现使教学手段的发展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这一系列电子媒体在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使便捷成为信息传播最突出的特点。与此同时,更是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师生交互方式,大大丰富了学习资源,减少了学习成本,使师生关系跨越了时空,实现了实时和非实时双向互动,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可能。
5.数字传媒阶段。北京大学郭文革博士在原本教育手段發展四阶段的基础上,添加了第五个阶段——数字传播时代。当今正处于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是其基本特征。我们可以将这一时期称之为数字传播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不仅使教育从简单的“书写”行为转变为“网络互动”行为,更进一步使教育手段多样化、便捷化,为中国未来教育指明方向的同时为时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以上教育手段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一次教育手段的革新都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的。众所周知,教育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因此,教育自然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其发展具有社会制约性。从最开始的口耳相传到后来的文字、书本、电子媒体,可见,每一次教育手段的发展变化都会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使教育呈现出新的面貌。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50-151.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83.
[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245-250.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198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