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04-08 09:08郭力杰
魅力中国 2018年5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工专业中职学校

郭力杰

摘要:顺应着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洪流,创新成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内容。而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教育环境,如何适应新的变革、如何根据变革做出教学调整,从而继续在教育的前线奋斗,如何管理教育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们,使他们获得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获得职业自信,这些问题都与中职学校教学息息相关。如何对中职学校课程教学进行革新,使学生积累到更加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经验,是当前中职教学方面应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就以化工专业的课程为例,对当前中职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些许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今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一些特点以及学校的办学、教学理念,从实践操作引导理论学习、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叙述化工专业课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化工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引言:

中职学校化工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众多化工企业提供一线操作人员以及技术后备人员,这就需要中职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用较短的时间适应和熟练相关工作内容,并且往后在企业内能够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以适应更高级的工作岗位、更复杂精密的化工工艺。而这对中职化工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化工专业课程应重视理论实践相结合,将化工专业课程的革新改良与专业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而不是仅以课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为目的。参照培养目标与未来岗位的需求选择一些专业核心知识课程进行革新并配合实践。同时,为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对化工专业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中职学校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成为了化工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朝着专业培养目标发展以及学校完成对学生培养教学任务的阻碍。如学生自身问题、学校基础设施问题、教师学科水平以及课堂问题、教材问题等,接下来就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分析[1]。

(一)学生自身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中考落榜且都处于十几岁的年纪,这其中有许多是家里的独生子、独生女,在家中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负责吃喝,不洗衣不干活的类型,犯了错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可能也会不舍得批评教训。这样一来,就很容易造成他们将一些错误和坏习惯坏毛病积累下去,在学校的表现也不会太好。加之他们中的一部分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成绩不好、习慣不好、一些学生的素质不过关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给学校的教学培养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麻烦和困难。

(二)教师水平以及课堂问题。

一些中职学校化工专业的教师从当地的一些初中选择聘用,而初中的化学教师对中职化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其中的实践操作都不够熟悉,单一的知识理论不足以达到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其次,一些教师是从一些高校招聘的应届毕业生,其缺乏教学经验以及理论与化工实践的经验,从而可能造成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2]。

(三)基础设施落后。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认为学生应从初中考上高中接着再读大学,认为中职是一个不好的选择,而这也就导致了社会对中职教育的不重视。这样一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经费资金就不充裕,造成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而对化工专业而言,与课程学习有关的实验室也仅有相关实验药品和一般器材,一些配套设备则没有,也就造成这一专业的学生不能亲自参与一些化学实验,从而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化工的实践应用能力[3]。

二、中职化工专业课改革措施

中职化工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输送一线操作人员和后备技术人员,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化工专业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基于中职学校存在的问题,对化工专业课教学的改革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化工专业所学习的众多课程中,化工原理这一门课程属于主干必修课程,其主要涉及到化工应用中的一些基础操作,如沉降、过滤、离心、搅拌;加热、水浴、蒸发、冷却;蒸馏、萃取、干燥、膜分离等。由此可知,化工专业的课程内容繁多复杂,涉及宽泛,加上学生自身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不足以及教师存在的问题很容易造成学生无兴趣、课堂无内涵的现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1.培养学习能力。中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够好、学习能力不足,多数学生在初中养成了上课不听讲甚至捣乱的恶习,而想让这样的学生悬崖勒马回头学习,就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下功夫进行革新。首先,需要让学生们提起对化工专业课程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当今素质教育也要求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兴趣爱好,因此在课堂上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改变教学形式、提出教学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调动班级内不爱学习同学的积极性。如“流体流动”教学中,让同学们思考并提问“为什么一般液体在管内流动速度范围是0.5-3m/s”、“长距离传输液体是否需要增压泵”。通过这些并不是特别书本的知识内容引发所有学生的思考,从而带动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4]。

2.注重实验环节。对化工专业的学生来说,化学原理实验是他们学习化学、巩固理论知识、探索化学工艺的重要途径。因此,实验是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的重点环节。因而要加大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引进并不断完善化工专业学习实践所需的各类实验设施,并在实验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训练。针对水平层次不一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训练,同时将演示实验、一般性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不同内容有机结合,为学生全面提高化工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化工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将其培育成能够在化工企业进行一线操作以及后备技术支持的人才。这就需要学校克服当前学校以及教学等各方面的不利因素进行化工课程方面的改革,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作兴. 浅谈中职化工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8):241-242.

[2]黄斌. 浅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科研, 2016(12):00044-00044.

[3]强叶东. 浅谈中职化工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J]. 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6(9):00174-00174.

[4]陈书辉. 浅谈中职教育中基础化学的教学方法[J]. 商品与质量, 2016(29):296-296.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与实践化工专业中职学校
化工专业气相色谱实验教学思考和改进
农业院校科技孵化园对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用研究
化工类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研究
德育工作浅谈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C语言课程教学探讨
构建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体系 提升化工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