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有效性

2018-04-08 09:09李玉红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高年段有效性

李玉红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兴趣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学科,也是小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需要教师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入手,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操作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这样习题设计才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有效性

小学数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数学兴趣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学科,也是小学课程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需要教师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入手,准确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抓住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操作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得到提高,这样习题设计才更具有效性。

一、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习题的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小学高年段数学习题设计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几下几点。

(一)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练习是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后给学生进行实际练习的,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还可以让学生检验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方便学生及时调整自身的学习方式,将掌握不好的地方再详细地弄清楚,直到在实际的习题操练中获得该知识点的经验积累。这样,学生在反复的实践操练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数学习题的设计也就发挥了它应有的功效。

(二)易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小学数学教师在习题的编制时要根据教授的知识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学生在学习了知识点后及时进行习题巩固,给教师反馈出有效信息,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实施个别和有针对性的辅导,就容易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教学中就更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接受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

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需要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举例说明如何有效设计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

(一)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习题

首先需要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深层次的剖析,要深刻把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堂习题。而高质量课堂习题的设计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达成,还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人教版的五年级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章节中,首先需要学生认识长方体,让学生自由探索它的特征,然后正确说出它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这个环节后就可以设计小节习题,即让学生自由去探索正方体的特征,并将探索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这样,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适宜的习题让学生加深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后面章节的学习。

(二)依据学生发展的水平和实际情况设计问题

依据学生发展的水平和实际情况去设计习题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对学生多加关注,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在设计习题时根据本班级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情况进行。例如,六年级上册中“位置”章节里,学生在学习第几列、第几行时经常容易弄混淆,在记录时也容易写错位置。于是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去设计习题,让学生掌握行和列的表示方法,从而获得对“位置”更明确、清晰的概念,这样习题才能发挥它的有效性。

(三)根据教学内容实施基础、分层练习

教师在设计习题时首先要考虑学生知识的基础性,然后再将题型分层,针对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这样习题设计才更具效果。例如,口算、应用题和图形等的基础掌握,教师针对学生设计基础练习就可以了,但是有的学生不满足于“表象”想更深入,教师就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然后设计“图形变换”“轴对称”等让吸收性强的学生练习。这样的基础分层设计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挑战性和全面性,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四)根据学生反馈情况及时巩固

教师设计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和练习中熟练掌握这个知识点。教师在获得學生的习题反馈信息后,可整理和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反馈再去设计习题,让掌握不好的学生继续练习巩固,让已掌握的学生深入练习,使其达到设计习题的初衷。例如,在学习“比例”时,经过习题的练习得出:学生刚开始对“比例尺”这个概念理解不清晰,有的学生由于以前接触过这类问题就很快理解了。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反馈信息后再设计更加细致的习题,帮助不懂的学生加深理解,让已经理解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印象,这样教师设计的习题才能达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高年段习题设计要想达到有效性的目的,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设计习题对学生和自身的必要性,其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的内容,有步骤、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设计习题,学生才能在不断地实践操作中实现经验的积累,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高年段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未成曲调先有情
以数据分析观念引领统计习题的设计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初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研究
高年段习作多元化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