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思想品德“双主课堂”教学初探

2018-04-08 06:19古战兴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生活化创设

◎古战兴

“生活化”的思想品德“双主课堂”,其实质是运用生活中的时政例子、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中的生活信息来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创设情境、社会实践等让教学回归生活。“双主”是强调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所谓“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是指那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息息相关,以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能够触发学生情感、丰富学生体验的生活内容。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将学生的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1.开创更加丰富的生活教材 《思想品德》教材的每一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整合相关内容;每课由“探究园”、“学海导航”、“实践与评价”和“阅读与感悟”四个既有功能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板块组成。如《科教兴国战略》教学中,“探究园”通过材料透视“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向学生展示了我国的科技发展现状,但是由于只有图片和文字说明,吸引力相对不足,而且跟学生的生活也有一段距离。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深刻了解到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呢,我们除了以视频的形式动态地向学生展示外,还把高铁发展的例子引入到了课堂中。让学生分享自己坐高铁的体验,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极大作用,进而明确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处理既丰富了教材,也使教学内容更生活化。

2.选用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 学生生活在现实中,其学习激情,来自学生本身的需要,当学习成为实现其需要时,学习就成为了动力。如《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教学中,我们需要让学生明确的一个知识点,是文化创新的基本点就是“全面认识民族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回想清明节祭祖的一些经历和见闻。例如有些人为了表达自己对祖先的敬意和心意,会焚烧大量的祭品,如IPhone手机、银行卡、仆人等五花八门。抛出问题:你认为这样做有没有必要?这个话题学生很感兴趣,他们纷纷展开激烈的讨论。有些同学认为这样做能够表达自己的心意,而有些同学则认为没有这样做的必要,焚烧大量的祭品不仅污染环境,甚至造成安全隐患,而且纯粹是封建迷信的思想作祟。我继续让学生思考:如果让同学们把这个传统活动进行创新,同学们有什么新点子吗?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讨论,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的新想法也有很多,如植树纪念、鲜花祭祖、网络祭祖等等。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明确了文化创新的基本点这个知识。

3.关注现实中的生活信息 思品教材每一课都安排了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例子作为教学内容,但往往一采用就是几年的时间,因此显得与时代有点脱节,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在教学环节中增加了“窗外晓声”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的生活信息,把能够与课文教学内容相符合的生活信息搬进课堂。腐朽、落后文化使我国的社会价值出现缺失或偏离,需要一个正确的核心价值来规范和引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情境的创设要讲究体验性,使情境生动富有感染力,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体验最深的就是源于他们的生活。在讲授《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我国文化的精髓,以及怎样把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下去,我运用了多媒体的手段,在《青花瓷》作为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把我国的旗袍和景德镇的青花瓷的照片一一放映出来。音乐加上精美的画面,让整个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学生迅速融入到老师创设的情境当中,静静地欣赏和品味。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适度、及时,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有针对性,重在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不是充当“外衣”的角色。

2.开展“生活化”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体验创新,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八年级《关爱社会》一课中就有倡导学生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在课余时间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例如我们的“关爱残疾人行动小组”就把重点放在关注残疾人公共设施的设置上,他们通过实地的社会调查,把调查发现的问题,各种调查的数据,活动的照片等生成调查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样的教学形式虽然走出了课堂,但却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最终目的,回归生活。

三、“双主化”的教学模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求知的欲望,认真的态度,良好的习惯,学习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教师的任务就是紧紧的围绕学生的学习,激发其兴趣,指导其方法,主导其方向,使学生在自主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的任务。尤其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的教学,其教学内容多涉及国情、政策,内容比较枯燥,学生不爱听,也难听懂。要让学生巩固知识点,测试后的评讲课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双主课堂”课题的引领下,我们在“测试点评课”上做了以下尝试:

第一步:自检。学生拿到发下来的试卷后,先做出自我检查,自己发现错误的地方,并初步分析错误的原因。

第二步:自评。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承担点评试卷的任务,把发现的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或者疑惑的地方说出来。

第三步:师评。由于学生点评时难免会出错,或者产生新的疑惑。这时老师要发挥“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出错进行纠正,对疑惑进行解答,指导他们正确的思考方向和思考方式。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理论上晓知,思想上启迪,生活上体验,行为上实践的综合知识的内化过程,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动态互动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实现课堂上是“生活化”,教学上的“双主化”。使学生从一个不独立、半独立的主体走向一个真正独立的主体,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也才能更好地增强思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生活化创设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