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明
(国防大学 军事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舞蹈和文学作为人类古老的两种艺术形式,都对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舞蹈和文学是生活的提炼,也是生活的一种艺术升华。
正如《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说明人的情绪在非常激动时,内心情感用语言以致唱歌都难以充分表达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通过手舞足蹈来抒发。
舞蹈表达感情的特点是形神结合,这充分表明舞蹈比文学在表达感情方面更直接和直观。正由于舞蹈与文学的艺术特性和艺术功能各有其长,人们往往将二者熔为一炉,发挥各自优势,为表现一个统一的艺术主题服务。
唐诗作为灿烂的东方文化,在选材上给予了舞蹈编创者较大的帮助和无限的灵感。
例如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春意浓浓,江水粼粼,花团簇簇,月光皎皎,夜色靡靡,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一幅如痴如醉的美丽画卷,构成了深幽的艺术境界。
对于任何一个舞蹈创作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题材。该舞蹈采用中国古典舞的风格,无论是动作、姿态抑或是造型,无不散发着古色古香、古情古韵的古朴美。这个舞蹈创作的成功,除了与编舞者较高的文学造诣和编舞技巧外,还与表演者对古典舞高超的驾驭能力以及对诗歌的理解密不可分。
古典舞《逼上梁山》,故事原型就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而上“梁山”的悲愤壮举。演员通过自身的动作、眼神和妆扮来刻画人物形象,将小说中那个侠肝义胆却又被逼无奈的悲情英雄演绎得惟妙惟肖。
对于舞蹈而言,其意义所赋予的不单单是一个古代的英雄角色,而是对封建社会里那些残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及对不公平世界中奸臣当道的痛斥。明清小说中这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如今被舞蹈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演员通过精湛的舞蹈技艺,人物内心情感得以充分、深刻、淋漓尽致地表达。
可见,明清小说好比一把打开舞蹈选材之路的钥匙,总是能给人心灵的慰藉和满足。
20 世纪80 年代初上演的舞剧《魂》、《阿Q》、《伤逝》等,第一次将鲁迅小说搬上芭蕾舞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专家称为“发现了中国舞剧的新大陆”。另有《鸣风之死》、《日之思》、《原野》,是舞蹈编导根据巴金和曹禺的名作《家》、《日出》、《原野》改编的三部小型诗体舞剧,运用舞蹈艺术手段,形象而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舞剧《繁漪》,是舞蹈编导对话剧《雷雨》做了适合于舞蹈表现的改编,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舞剧中富有创造性的佳作。这些都是舞蹈编导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启发,然后用舞蹈形象加以补充、丰富而改编创作出来的。这些成功的艺术实践,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对舞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古今中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都是作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深入观察、巧妙构思和艺术表现的结果。尽管这些作品是按照文学的形态展现出来的,但它们的题材、内容、人物、结构都是对当时社会的艺术反映,具有典型的意义。
例如,芭蕾舞剧《睡美人》和《胡桃夹子》,就是俄罗斯著名舞剧编导家马利乌斯·彼季帕,分别根据法国作家夏尔·佩罗的童话《沉睡森林的美人》和法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与鼠王》改编而成的。
另外,还有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俄国诗人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文学作品创作的芭蕾舞剧,这些优秀的舞蹈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创作出来的,有的已成为古典芭蕾舞的经典之作,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
可见,在很多舞蹈的背后都有一个文学蓝本,为舞蹈创作提供叙事的线索和情感依托的方向。从文学作品与舞蹈的关系来看,不能为了强调其文学性而忽略了肢体语言这一舞蹈的基本属性,而是要注重发挥文学对舞蹈的渗透与影响的作用力,从而使舞蹈创作的形式与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满足大众不断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要求。这些成功的艺术实践,有力地说明了文学对舞蹈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它是舞蹈创作的强有力的文本支撑,大大丰富了舞蹈的题材、内容、人物形象和结构,使舞蹈更加具有表现力和艺术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