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谢彩
文创行业逐渐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推进下,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快速成长,拓展了经济发展新领域和新空间。互联网加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文创行业为代表的新经济已逐步成为北京市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
根据北京市质监局颁布的文化创意产业类别划分的地方标准——《文化创意产业分类》,文化创意产业指的是“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群”。
根据该标准的分类方法,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有9个大类,即:①文化艺术服务;②新闻出版及发行服务;③广播电视电影服务;④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⑤广告和会展服务;⑥艺术品生产与销售服务;⑦ 设计服务;⑧文化休闲娱乐服务;⑨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及其他辅助。
文创行业逐渐成为助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17年全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收入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从业人员125.1万人,同比增长0.3%。从九大细分行业来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最大,达到7015.8亿元,同比增长16.7%,占行业总收入43.3%;其次是文化用品设备生产销售行业及其他辅助,收入达到2502.2亿元,同比增长6.7%;其次是广告和会展服务行业,收入达到1998.1亿元,同比增长8.1%。
文化中心是中央明确的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城市发展深刻转型,而文创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北京市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2105.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2%,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7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908.8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其中,旅游休闲娱乐、设计服务、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三个领域增长较快,增速均达到12%以上。
多组数据表明北京文创产业蓬勃发展:影视领域,北京全年生产影片350部,占全国36%,《战狼2》和《羞羞的铁拳》分获56.83亿元和22.12亿元票房,成为年度国产电影票房冠亚军;动漫游戏领域,全年实现产值约627亿元,占全国30.8%;设计服务领域,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超过2000亿元等。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指数(2017),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在全国各省区市中排名第一。
按照北京市对于文创行业的定义和分类,9大细分行业涉及到新三板文化体育娱乐业、旅游相关行业、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广告业以及设计服务相关行业等。
按照北京市文创行业的分类标准,截止2018年2月23日数据显示,北京市文创行业新三板挂牌企业795家,占北京市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1618家)的49.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挂牌企业最多(631家),占行业总挂牌量79.4%;其次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挂牌企业102家,占行业挂牌量12.8%。
表1 2017年全年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情况
截止2018年2月23日,北京市文创类挂牌企业自挂牌以来有444家企业进行定向增发募资,占比超过五成(55.8%)。444家定向增发企业募集资金415.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募集资金9356.96万元。
截止2 0 1 8年2月2 3日数据显示,北京市文创产业新三板挂牌企业总市值达到3033.1亿元,平均市值5.9亿元。
其中,神州优车、睦合达成为北京市文创行业独角兽企业,市值超百亿元,两者市值分别为:441.8亿元、109亿元。随锐科技、盖娅互娱、中科软、百合网、开心麻花等市值也都超过50亿元。盖娅互娱不仅市值高,盈利能力也很强,是北京市文创类挂牌企业盈利能力最强企业,2016年利润总额达到2.34亿元。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重点扶持,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消费潜力逐步释放,近年来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其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在北京市产业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
表2 北京市文创行业新三板挂牌企业占比接近五成
表3 北京文创行业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分布在海淀、朝阳两区
表4 北京市文创挂牌企业市值前十强
当下,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推动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北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增强首都文化创造力影响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文化市场活力,提出要设立文化创新发展基金,积极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引领区。
北京已着力构建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规模与效益相统一的“高精尖”文化创意产业体系。为此,北京制定实施全国首个省级文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将产业目录细分为鼓励、限制、禁止三大类,着力构建新时代首都城市功能定位的文化产业体系,并加大完善产业政策体系,改善产业营商环境,优化空间布局。
2017年底,北京市文资办会同市财政局在全国率先实施重大政策创新,推出文化创意产业“投贷奖”联动体系。通过建体系、搭平台、推政策的完整布局,撬动金融资本服务文创产业和实体经济,帮助在京20多万家文创企业破解融资瓶颈。“投贷奖”联动体系中的“投”,是指股权投资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服务;“贷”是指金融机构为文创企业提供低利率、高效率的贷款;“奖”是指对“投贷奖”体系内成功获得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的文创企业进行股权融资、发债融资、贴息、贴租等奖励支持。“投贷奖”联动,目的在于建立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财政支持资金的无缝对接。具体到操作层面,这一创新体系将依托北京市文创金融服务网络平台(文创金服)、文创企业股权转让平台(文创板)等文化金融服务类平台,提供公共性、综合性文化金融服务,借此打造首都文化金融生态圈。其一大亮点是聚合了“中央、市、区”三级财政资金资源,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政府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联动性,增强对文创企业的支持力度。
北京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文化人才为文创产业繁荣发展提供保障,北京文创产业的增长空间仍然巨大,不仅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也为全国文化产业发展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可以预见,2018年北京市文创企业将在国家和北京市等各方支持下引来重大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