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有“趣”的数学概念课
——《四种命题的概念》教学及反思

2018-04-07 16:43:24张高平黄红边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逆命题张三四边形

◎张高平 黄红边

教学背景:

现在教学要求鼓励学生接近生活,而简易逻辑是最接近生活的,学生可以用它来判断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事物的正确与否,使数学接近生活,但是教材中没有出现这一类习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学生熟悉而有趣的例子;在本节课中,我是以故事的形式作为问题情景的.这样能够使学生感到数学接近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初中已学习过命题与逆命题的知识,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叫做命题的逆命题?

生: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且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为逆命题.

师:回答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命题与其有关的命题的概念.

二、讲授新课

(板书)§1.7.1四种命题的概念

师:请同学们看如下故事,并回答问题(投影显示)

宋人张三走失一匹瞎左眼的马,正四处寻找,恰好看见李四正牵着一匹瞎左眼的马经过,张三上前对李四说:“这是我的马,请还给我”,李四说:“这分明是我的马,怎么会是你的呢?”张三说:“我的马是瞎左眼的,你牵的马若不是瞎左眼,就不是我的,但你牵的马是的话,当然是我的.”

请问,你能从上述两人对话中,判断出马的主人吗?

(同学们热烈讨论,教室气氛活跃)

生甲:这匹马是张三的.

师:为什么?

生甲:因为马的瞎左眼特征与张三的马吻合.

生乙:我认为这匹马不一定是张三的.

师:哦,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乙:虽然张三的马是瞎左眼的,也许李四的马也恰好瞎左眼了,因此,这匹瞎左眼的马不一定是张三的.

师:回答的很好,张三不能仅从瞎左眼的特征判断马是自己的,也就是张三在判断上出现了错误.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错误呢?还是让我们对故事中存在的逻辑关系作一个分析.

从甲的对话中可提炼出如下三个命题:

(1)张三的马是瞎左眼的

(2)没有瞎左眼的马不是张三的

(3)瞎左眼的马是张三的

以上三个命题是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师:我们知道(3)与(1)互为逆命题,那么(1)与(2)、(2)与(3)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9-30有关的概念.

(大部分学生阅读后,要求生丙回答)

上述最小化问题是一个非凸二次约束二次规划问题(non-convex Quadratically Constrained Quadratic Program,non-convex QCQP)[18],可描述为,

生丙:(2)与(3)互为否命题,(1)与(2)互为逆否命题.

师:回答正确.命题的形式有“简化形式”与“标准形式”.标准形式是指完整地写出“若…则…”或“如果…那么…”的形式的命题.

如“简化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标准形式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介绍完毕后)

师:下面请一位请同学们用符号P、q、┑P、┐q表述上述三个命题.

生丁:(演板)P:张三的马 q:瞎左眼的马,则上述三个命题可表示为:

(1)若 P则 q(2)若┐q则┑P(3)若 q则 P

师:正确,写出一个命题的其它形式关键是找出命题的条件和结论,通过下面的例子我们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②负数的平方是正数;③桌子有四条腿.

师:请写出黑板上第①个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强调,可先将原命题书写为:若p则q)

生戊:命题①的原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相等,则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逆命题是: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它不是正方形;逆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

(再次强调,关键是找出所给原命题的条件p与结论q.)

生戊:命题②的条件是:p:“一个数是负数的平方”;结论是q:“这个数是正数”.(生戊的回答出乎意料,因为课本并不是如此)

师:请同学们讨论,这样的条件与结论是否可以?

(趁学生思考时我也思考了一下,发现可以)

师:是否可以?是否也能写出它的其它三种命题?(学生齐声:可以!)现在请庚同学来回答第三个命题.

生庚(学生通过命题②的探索后变得大胆了):

命题③的条件是:p:“一件家具是桌子”;结论是q:“这个家具有四条腿”.

原命题是:若一件家具是桌子,则它有四条腿;

逆命题是:若一件家具有四条腿,则它是桌子;

否命题:若一件家具不是桌子,则它没有四条腿;

逆否命题:若一件家具没有四条腿,则它不是桌子.

三、课堂练习:

1、课本 P31:1、2

2、拓宽引申

四、课时小结:(投影片)

本节重点研究了四种命题的概念与表示形式,即如果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

逆命题为:若q则p,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得其逆命题.否命题为:若┐p则┐q,即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即得其否命题.

逆否命题为:若┐q则┐p,即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则得其逆否命题.

五、课后作业

1、书面作业:P33,习题1.7:1、2题.

2、预习:下节内容,预习提纲:

(1)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一个命题与其它三个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如何?

教学反思:

自我感觉不足:本节课对写出四种命题的另一个难点(命题的否定)没有涉及,目的是想通过课后练习,等同学们先有一个初步体验,因此只有在下一次课时强化.

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点评时指出:整节课能紧紧抓住四种命题的概念和互相转化这一重难点,能通过实例很好地突破这一重难点。不足之处就是最后的拓宽引申,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若能作为学生课外思考题,也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

猜你喜欢
逆命题张三四边形
圆锥曲线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多角度回顾“逆命题”
四边形逆袭记
4.4 多边形和特殊四边形
在语言的外壳下
《§13.5 逆命题与逆定理》教案设计(导学案教学)
下车就跑
东方剑(2016年6期)2016-08-27 06:12:27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寻找张三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8:59:55
我的名字叫张三
小说月刊(2014年11期)2014-04-18 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