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育
1.重视作文教学,制定详尽的教学计划 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充分认识到作文教学对整个语文教学甚至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从思想认识上端正作文教学思想,重视作文教学,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
2.自我学习,主动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并把它运用到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对提高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非常有益,就像朱永新教授所提出的:“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交流学习、共享,推广开来。这对整个初中作文教学来说将是一次革命的春天。
3.教师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投入到作文教学训练、批改中来 俗话说:“为人师表”,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教师的言行、态度、精神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在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角度来观照自己,思考学生喜欢怎样的作文教学训练由的环境中体验到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注意引导学生往好的方向走。
1.明确作文的目的和意义 明确写作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关键。一旦写作的目的明确了,就会产生一种写作的欲望,这种欲望会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端正态度,积极写作,保持高涨的写作热情,并能为此付出持久行动和意志。我们要明确写作的目的不是应试也不是应付。
2.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轻松作文 《语文课程课标》中明确规定:“为学生的自由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在作文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写作创设一些轻松自由的语境,让学生轻松畅达地写出自己心中的文字,把他们内心压抑的情感都引爆出来,变成丰富的作文之河,让他们各抒其情,各抒其志。这样就可以改变学生怕作文,烦作文的现象。
3.引导学生关注和体验自己身边的趣人趣事 叶圣陶曾说:“‘要写出诚实的话、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找到它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作文的源头在哪里?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物、事件、景物。学生生活在广阔的农村,农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可以用来作为写作素材的非常多。只要引导学生去关注观察身边的生活,总会有可写可想的东西。比如用心收集记录一些民间故事、名人趣事等。就连邻居的大叔大嫂平时生活中聊天趣话、妙语,都是形象鲜活的写作素材。长期以来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怕写作文的原因就在于苦于“无米下锅”。现在手头有那么多有趣味的人和事,到时遇到写人、写事的作文就信手拈来,如鱼得水了。
4.以班级教学为基础,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没有哪个学生不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肯定和赞赏。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学生坚持写作的内在驱动力。初中生想法很简单,得到老师肯定了心里就会乐开了花,除了自信心增强外,还想着怎样继续保持以得到更多的表扬。
1.以教材为主线,充分利用好教材 只要用心挖掘教材,对写作素材、写作技巧有意识地进行积累就能有所提高,毕竟是在各大家门前学艺,必有高徒出啊。
2.课程设置合理,安排作文课、阅读课、课外阅读课相结合 除了保证一定数量的作文课外,还要从教学课时中抽出每周1到2课时作为阅读课进行专门的阅读训练,阅读内容可以是自选的,也可以是老师为学生准备的。阅读完后要求写阅读笔记。此外,通过安排一些课外阅读穿插在作文课和阅读课之间,比如周末安排一定时间的阅读作业,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些零碎时间来自由阅读。
3.通过共建班级小书库,创建班刊等形式来丰富学生阅读和积累 由于学校图书资源有限,阅读安排不过来,可以尝试把“图书馆”建在班上,成立班级小书库。藏书来源可以是学校借的,老师用过的,学生自己的,书店租借的。总之,大家有好书都可以放在班级小书库中分享,积少成多,相互交流读书心得。此外,还可以创立小班刊,让学生自己去管理组织。从选文章到编写,排版都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大家有经验了还可以办小周刊、小黑板报、手抄报等等,这样会大大丰富学生的积累和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
4.通过多种课外形式来积累素材 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郊游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抒写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去观察、留心身边的生活。如收集民间故事,民间谚语,风趣话集锦,人物访谈,参观古迹,采风等。充分利用课余,课外时间丰富学生生活,扩大写作范围和素材。这些做法都是非常灵活易操作的。
5.采用日记,周记,背诵,定期定时训练形式来积累写作素材 定期定量有意识地进行写作积累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俗话说:“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凡事从小做起,从细节做起。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写一篇周记,每天读10分钟的书,每月读一本书,每学期读一本名著,每月按规定时间练一篇作文,充分利用早、晚读时间来读书等。只要能坚持,自己的写作素材、写作经验都会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