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莲 周述贵
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是怀化市乡村教师培养基地之一,从2012年9月到2017年9月开试五年制免费师范生班,每年都为湘西各地区乡村小学输送一批定点委培的优秀教师。几年的辛苦培养出来的年轻骨干教师在湘西乡村教育中“扎根”情况如何,通过委培单位领导以及毕业生座谈会反馈的信息来看,不容乐观。我们“大湘西农村教学点全科应用型小学师资培养研究”课题组对湘西地区农村小学教师流失的问题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对已毕业上岗的540名乡村教师以部分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调研,其中已有老师参军或到大城市工作。有的老师虽然还在坚守岗位,但心思却不在本质工作上。通过调研的数据和情况分析,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失率较高。一是显性流失,二是隐性流失。教师的显性流失又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教师离开教育系统转投他行,不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即外流型;另一种是指教师从教学一线流向其他岗位;教师的隐性流失是指辞职或者调离本岗位到更好的学校或部门工作倾向和厌教情绪表现,以及教师因为对学校现状的不满而出现消极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乡村教育工作是一份需要从精神、思想、物质等长期坚持的工作。为什么“招得进、留不住”?为什么流失?就这个问题调查反馈的信息包括:一是贫富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好,贫富差距也逐渐增大,多数农村教师不愿意留在农村任教,尤其是年轻的男教师;农村教师的收入偏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月实发工资2000元左右,这点工资只能解决个人温饱,想“成家立业”似乎是幻想;二是工作条件。湘西大多数农村学校位置相对偏远分散,很多学校到县里、镇里交通十分不便,甚至没有通公共汽车,老师们回一趟家要靠步行一段搭车一段的模式完成,给出行带来几多不便和安全隐患;住房方面,有些农村教师住在父母家,大多乡村教师都居住在小小的学校宿舍,生活很不方便;三是思想认识方面。很多年轻的优秀教师刚毕业时有着满腔热血和美好的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职业倦怠,加上发展空间小,婚恋不尽人意等问题蜂拥而来,工作热情被农村教育工作的现实问题打败且磨得精光,所以他们认为的出路就是到发达的大城市去发展。
2018年3月6日驻湘全国政协委员李微微、黄兰香分别在各驻地参加分组讨论,热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加关注和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留得住”的机制还需要大力完善。农村要发展,教育要先行。湘西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是要提高湘西农村教育质量,这就要迫切解决“招进来、留得住”的现实问题,通过课题调研组成员人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优秀毕业生到湘西农村学校去工作,就要关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争取从体制、政策层面使教师待遇得到解决。如甘肃省两会代表贺颖春委员提出的“优厚的政策才能留住人”建议中提高教师公寓的设施标准;设立乡村和民族地区教师特别奖项或专项基金,对表现优秀的引进人才和长期从教的教师予以褒奖;提高乡村教师各级职称的指标分配比例。
各级政府要把湘西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切实为湘西农村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尤其要加快改善边远乡镇的办学条件,增强湘西农村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建立地方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补充体系,逐步实现农村教师全部由国家公费培养补充的工作目标,并适当加大向建档立卡贫苦家庭学生的选拔。建设乡村教师公寓,建立多元化乡村教师住房保障机制,改善乡村教师生活条件,实行教龄累计工资制度,引导教师长期扎根乡村从教。
缩小城乡差距,妥善解决好他们的就医、保险、和养老等问题。为了吸引优秀青年投身农村基础教育,除了要保证教师必要的物质待遇外,各级相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关心教师的个人成长,营造出以教师为本的良好气氛,从而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如落实在经济收入、职称评聘、教师成长等方面对乡村教师的倾斜政策,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乡村教育才更有希望。
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从管理角度留住人心、留住人才,稳定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者要尊重每一位教师,知人善任,使教师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创造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在学校人际关系和谐的宽松环境中,更能发挥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同时应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以感情留人,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意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师德教育,加快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弘扬高尚师德,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稳定、业务精湛、师德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
以上调查研究为今后农村小学教师培养指明方向,学校要从源头上把好师德教育关,让骨干教师“留得住”,为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