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柯 马春杰
对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构思和主题,鲁人版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语文教学参考书》及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诗歌的主体部分写的是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是写实;表达的是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对这种说法,我感到很不解。
一般认为,写实当以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为写作对象;想象当以尚未发生的事情为写作对象。基于此,我主要有以下疑惑与想法:
首先,从“归去来兮辞”这个题目看。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来”“兮”都是语助词,无义;“辞”是一种文体,一般要押韵,有时还可以歌唱。“归”,是回的意思,又可引申为“归来”和“归去”。归来,是由彼处到此处;归去,是由此处到彼处。从“归去来兮辞”这个题目看,陶渊明的这首诗应当作于陶渊明任职之处,写实之说就不成立。
其次,从小序看。小序交代了《归去来兮辞》写作的时间和目的。“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辞》。”“因事顺心”的“事”,从上下文语境看应当不指陶渊明这八十余日的做官经历,也不指诗人归隐后的生活,而是指陶渊明决定归隐这件事。由此看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当作于陶渊明决定归隐而尚未归隐之时,写实之说也不成立。另外,《宋书·陶潜传》中有一段文字这样记载:“初,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郡遣督邮至县,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这段文字叙述了陶渊明辞官归隐前时仕时隐的情况以及辞官归隐的原因,与《归去来兮辞》小序基本一致。其中“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一句从另外一个角度佐证了《归去来兮辞》作于诗人辞官归隐之际,而不是作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回到家之后的推测是正确的。证明诗歌主体部分写的是诗人归家之前的想象。
再次,从小序反映的季节看。小序说“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交代陶渊明做官的时间段。仲秋,即八月十五。往后推八十多天,当在是年的十一月十五以前,还在冬季。小序接着又说“乙巳岁十一月也”更是点明了创作的具体时间是十一月。有人会问,此处的十一月是农历还是阳历?阳历,从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之时才开始使用,因此,小序中所说的”仲秋”“十一月”当指农历无疑。此时,大江南北,正处于冰天雪地的冬季。可诗中却说“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这不明明说的是春景吗?如果是写实,这不与诗歌的写作时间矛盾吗?
第四,从诗句的写景文字看。第二节有两句诗说“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依据上文“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知,既有童仆,怎么可能会使院子里的小径荒芜呢?小序说诗写于乙巳岁十一月,是冬季,此时说松存还可以,菊是生长在秋季的花卉,到了冬天已经凋谢了。陶渊明冬天辞官归家说“松菊犹存”岂不又与前面小序说的矛盾吗?可见,“三径”是用典,不是说陶渊明院子里就有三条小径;诗中的“松菊”是借“松菊”傲寒飘香表现诗人傲风霜的骨气和隐士品格,都不是实写。
第五、从叙事部分看。文人志士归隐,多是胸怀天下而得不到重用,往往孤独寂寞、伤心失望以致于怨恨不已;陶渊明的归隐则不同,他是觉得官场黑暗,为官太累,是解脱为官的羁绊,获得心灵的自由。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所言:“与阮籍一样,陶潜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但只有他,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所以,这首诗的叙事部分固然可以理解为归家后的愉快生活,但从全诗构思看,把它理解为对归家生活的想象之词更为妥当。
第六、从诗句的议论性文字看。第三节开头说“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这几句一般被认为是表达陶渊明与世俗官场断绝的决心。既然是决心,就应当在陶渊明决定退出官场还没有正式归隐之前,是对自己未来生活怎样过的预期。另外,其中还用了一个“请”字。“请”,一般做“请求”讲。请作请求讲又有两个意思:一是请你,一是请让我。很显然,诗中取的是后一种意思。既是请让我,就不是已发生的事实,而是对将来的预期。
诗的最后一节一开始就说“已矣乎”,从中我们读出了无可奈何。诗人在已经决定归隐而尚未归隐之时,发出这种感慨。史载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说明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他骨子里还是想为国做事,为民分忧的。他不堪吏事,辞职归隐,既是受道家思想影响,也是无法实现自己抱负的无可奈何。
由此可见,诗歌从归途开始,到诗人出游部分根本不是写实,而是诗人归隐之前的想象。诗人借想象回到家乡后的生活,表达的不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不是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而是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而是自己在出仕和归隐之间的矛盾心理,而是自己“乐天安命”的生活态度。
参考文献:
[1]王景华厉复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科书·必修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7:87--9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