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故我在
——中职生如何就公共话题作思辨性表达

2018-04-07 15:55朱美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公民中职思维

朱美君

一、“思辨能力”的要求

1.考纲要求的提升 中职语文应以“能力本位”[1]为教学基本模式,中职语文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服务。浙江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语文考试大纲修订版中,对原考纲作文要求补充如下:“能运用所掌握的写作知识,以公民姿态就公共话题作思辩性的表达。”思辨是创新的前提和条件,中职学习阶段很多教师为了单纯完成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留给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的机会偏少,学生思辨能力欠缺,而写作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浙江高职考纲明确要求考生就公共话题作思辨性表达,这就要求思辨能力的培养必须成为中职语文教师的共识并付诸行动。要求中职生能够及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坚持自己正确的价值导向,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广阔的视野密切关注社会公共事件,以公民身份去负责任地表达。

2.话语空间的扩大 网络公共领域创设了话语民主空间,公众可以通过话语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和批判。在这一公共空间,每个人都拥有前所未有的话语权。公民姿态是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涉及的具有普遍性和群众性的公共话题进行关注,或认同,或批判监督。思辨是一种自我调节并能够作出判断的品质,包含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以及评价标准等。[2]写作是思辨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写作过程中的分析和推理有助于提高思维的精确度,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这就要求学生在习作中对公共话题进行评判的时候,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明辨是非,鉴别美丑,能够行使作为一个有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话语权利。

二、“思辨缺席”的现状

1.单向度与标准化 信息社会造就了无数“单向度的人”与“标准化的人”。这样的时代症候人们往往在集体性的语流中迷失自我的真实判断,一味地认同与跟风。与此同时,长期以来中职习作均以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为写作目标,重视作文的写作技巧,学生以作者为中心,往往杂凑材料、不明逻辑、模糊定义。写作教学需要转向思辨性的公民表达,让学生培养具有知识分子情怀的当下意识,以理性思辨的眼光,以公民身份向外审视,用写作来表达自我,彰显自己的思维价值。

2.片面化与肤浅化 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焦老师想出在课后用微信发红包的‘新招’”材料为例,学生在写作中呈现出明显的片面化与肤浅化的思维特征:很多同学非“任务驱动型”写作,几乎没选出“某一个”态度去写,而是泛谈“教育”这一宏大话题。更有同学大谈“创新重要无比”、“在乎结果不如关注过程”、“自觉自愿方能走得更远”等话题,不提教育话题,对材料事件几乎不谈,更未分析。有一部分学生是泛泛地谈“教育”这一大话题,虽然可以涉及整个教育乃至社会问题,但须注意是为了把“本事件”说清楚,不必发散过多,更忌有放无收。有的学生将“几种力量”各个、逐次点评,面面俱到,但都蜻蜓点水。学生的写作路数依然套作痕迹明显,对个人私底下名句素材积累的关注,超过、掩盖了对材料核心事件的打量、观照与审视。标题不触及核心事件,让人摸不着头脑。“何必谈钱色变”、“先有下一步”、“莫成精致利己主义的帮凶”、“切勿小题大做,学会理解宽容”等。没有做到陈述式、动词性、观点化的优质标题,写作过程就做不到一以贯之、浑然一体。

三、“思辨表达”的策略

中职语文在思辨训练的课程设置上应该把握的重要原则就是依据专业和岗位需要来指定训练目标,从而使中职学生学为所用,在辩证说理时学会用由表及里、由点及面、中心发散等方法[3]。要做到这些,关键在于对公共话题的据理品析,对表达方式的语言历练。

1.据理品析 要做到据理品析,应引导中职生做到理性思辨,对问题进行具有一定层次、一定深度的思考,并能辩证地分析。如上述例子可以具体引导为:第一,正反对比论证。假如焦老师视若无睹听之任之,也无伤其工资无碍其教学,他何必自讨苦吃呢。现实中这样的老师恐怕很多,但是,假若人人如此……第二,寻根究源。是什么让焦老师走上这条冒险之路的?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后排症患者、课堂低头族……第三,同类联想。焦老师的行为并非个案,此等“奇葩新招”其实早已层出不穷,刷脸神器、约请吃饭、拍照点名,不一而足……第四,提出深度建议。如何不让焦老师“赔了钱包又折腰”?……第五,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个性化的漂亮招数当然很多,同学可以针对具体事件去好好探索,真正享受思维乐趣。

2.语言历练 中职语文教学应紧扣职业教育这一特点,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的,强调其适应性和发展性,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以满足他们职场上语文应用的需要。具体来说,当下有几点可以参考:第一,使用四字词汇。摇身一变、司空见惯、大言不惭、着实悲哀、歪风见长、亦可理解……第二,使用书面语。很有意义,换成“颇具价值”;很常见,换成“并不少见”;后果损失太大,换做“得不偿失”……第三,近义词语并列使用。“如果没有了红包,学生只剩下倦怠而已。”末尾可以继续写,“只剩下倦怠与疲乏,无趣与无聊”。这样会使得句子信息量更大,读起来更耐咀嚼。第四“个别事件性质化处理”,让表达更专业。如红包常态化、鼓励物质化、教育乱象蔓延态、学习习惯幼稚化、日常生活网络化、课堂组织无序性……

结语:以公民姿态,就公民事务,作理性表达。这种表达需要独创、深刻、流畅的辩证思维,要鼓励中职生体验人生,关注热点。小新闻、大风波等诸多公共话题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教师要有一种专业的情怀和视野,坚持让学生成熟阅读、持续阅读,鼓励学生的自我写作摸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空间与写作空间,表达真情实感,就公共话题展现自己判断、推理、抽象等复杂的思维成果,培养社会情怀,辩证地分析问题,理性地表达自我。

参考文献:

[1]陈带娣,肖海涛.学科本位与能力本位—中职语文教学的价值思辨[J].课外语文,2015(06):11-13.

[2]戴俊红.中职本科“3+4”人才的写作思辨能力培养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6(11):170.

[3]黄旭丹.理性思辨,指导中职生写好议论文[J].写作,2017(03):51-53.

猜你喜欢
公民中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论公民美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