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盛行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2018-04-04 09:28沈红艳王平平
魅力中国 2018年48期
关键词:行为手游建议

沈红艳 王平平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的网络娱乐生活发生较大改变。近几年,以手游为代表的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众多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成分,大学生不仅容易沉迷于游戏甚至还愿意为了手游而放弃学业、社交,并且性格也发生一定的变化。这一现象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旨在对大学生沉迷手游的行为进行分析,并对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手游;行为;影响;建议

一、手游产生的背景

信息技术的进步,手机的发展的也越来越迅速,而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手机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手机配置的提高,手游在学生群体中已逐渐普及,并隐隐有超过传统网络游戏的趋势。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以手机为产业源头的产品链日渐发达,手机游戏便是其中之一。我们这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更多的是用来娱乐生活,上QQ、微信、玩游戏等等。然而物极必反,由于手机娱乐产业的日渐兴旺,逐步使大学生把网吧搬到了床上,睡前玩手机游戏,醒后玩手机游戏,上课玩手机游戏。不仅伤害了身体,更加影响了学习。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直是网络游戏的主要受众之一,一段时期以来普遍大量出现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现状,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发展出了新的趋势——沉迷手机游戏,因此,因势而行,研究当前手机游戏盛行对大学生的沉迷游戏行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作为大学生自身,我们必须对手游有一个认识和了解,澄清种种错误的认识。这也是我们进行此项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所在。

二、动机分析

据调查显示在本次随机发放的300份问卷中,男生占比64.77%,女生占比35.23%。本科生占比63.71%。专科生占比35.59%。此次问卷中大一学生占比72.95%,大二占比24.91%。其中接触游戏的占比96.09%,未接触游戏的占3.91%。据以上数据显示在大学生中玩手游的男生比女生多,大学生不接触手游的人数极少。

据进行手游的时间统计分析得出,一天进行手游的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占比49.11%,4小时以上的31.67%。据以上数据得出,大学生进行手游的时间占一天时间的比重略大。

动机分析,据问卷调查显示,79%的大学生进行手游是为了打发时间,55.52%的学生是因为身边的同学或朋友再玩,59.79%的学生是为了释放压力。据以上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课余时间长,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所以会有大量时间进行手游。调查显示,长时间进行手游的人群,在思想行为上有一定的变化,这些变化包含心理上、消费行为上和生理上。心理上,网络游戏中各种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该种需求的缺失。大学生在高中时对于大学都有自己的憧憬。但是到了大学后,有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满意,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较差,有的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在现实中不能发泄的方式、积存的愤怨可以在游戏中用暴力来解决,从中得到一种快感。网络游戏补偿了他们所缺失的心理需求,因此学生就会逐渐开始厌倦学习。一般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希望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中知识的乏味、教育手段的单调化、实践机会较少等原因导致部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缺乏成就感,而游戏中的升级、积分、地位、特权等则可以较好的满足其挑战心理,获得成就感。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是用学生学习成绩来衡量学生的优劣,许多成绩平平、在现实生活中性格不够开朗的青少年,他们同样希望被别人喜欢,希望融入集体,但由于自身的性格以及其他原因,很可能被老师、同学漠视,不被别人关注,游离于班集体之外,这使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于是转向网絡游戏的虚拟世界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需要的满足。消费行为上:学生在游戏上的支出大幅增长。为了使游戏过关或满足虚荣心而在游戏中盲目充钱。生理上:长时间的沉迷在游戏中,不仅会对学生视力造成损害,熬夜也会使学生身体素质降低、抵抗力下降。打游戏的学生脾气也会逐渐变得暴躁。

三、学生理性认识手游文化的原因

如今,大学生多为95后,00后。他们注重个性,主张享受生活且他们朝气蓬勃,喜欢挑战新事物。另外相对于高中生活来说,大学生活时间过于宽松,学习压力也很小。于是,大学生们就会去做各种事情找各种各样的爱好来填补空余的时间。而手游因其便捷性,便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消磨时间的首选。

近几年,手游在各种网络游戏中脱颖而出,受到众多大学生的喜爱,其原因是手游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及优势。第一,手机的盛行为手游提供条件。如今的大学生每人都至少拥有一部手机,且随时随地手机不离身,手机的这种发展趋势为手游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手游方便,简单。相比于在电脑上玩游戏,在手机上玩游戏操作更简单,方便携带。第三,手游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以前,由于技术限制,手游种类开发有限,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这一限制也在逐渐突破,这就更增加了手游的优势。所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迷于手游,沉迷手游这一现象对大学生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在家庭中,他们沉迷于手游,缺失与家人的交流,甚至影响家中未成年人的学习与生活,同时也给家庭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在学习中,他们由于受游戏里暴力文化的影响,从而产生一些暴力倾向,在学校中欺凌弱小,打架斗殴,给学校造成恶劣影响。其次,他们在课堂上玩游戏,不仅不认真学习,还影响老师讲课,进而破坏学校的校风。在生活中,大学生们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在玩游戏,甚至晚上也熬夜玩,打乱了他们的生活作息,很多大学生因此近视,免疫力下降,患上各种疾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更严重的是,现在手游的游戏大都涉及经济方面,许多大学生因为玩游戏而消耗生活费,导致部分学生通过校园网贷的方式维持生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压力。大学生在宿舍沉迷手游,不进行社交,不参加活动,从而导致他们本有的兴趣爱好和可以培养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发展。

然而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手机游戏也是如此。第一,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术。大学生在接触网络游戏的同时,对很多的网络设置有了进一步的熟悉,因而在掌握一些计算机技术方面有更大的优势和便利。学生掌握更多的计算机技术无疑对其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帮助。第二,随时可以上手的手机游戏,使大学生的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释放。网络游戏有娱乐身心的功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它的互动性、真实性进一步提高,这种功能的效果愈加显著。在踏入大学校门那一刻起,就业的压力如影随形的跟随着我们,而且这一压力随着大学的扩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而越发严重,平时课程的学习也是多而复杂,并且还有一些繁琐的事情,常常使他们身心疲惫。而当我们进入游戏的时候,可以忘却这一切。第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提高了大学生的能力。玩过CS的人知道,它是一个需要快速的反映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的游戏,而这些能力也恰好是大学生所需具备的。在课堂上,从书本中往往是很难得到培养和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对我们第一课堂补充的第二课堂。所以,大学生应该积极理性认识手游文化,而不是盲目迷恋于手游。

四、引导大学生积极理性认识手游文化的建议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们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第一,积极引导学生理性认识手游文化。如今电子经济被列入正规的体育赛事名录,手游的发展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无法静止也没有必要去阻止大学生适度进行游戏。但应该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手游文化。首先,校方应该着力帮助学生认识手游的两面性,通过课堂教育、班会、谈心谈话等形式来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人生价值,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理清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避免其沉迷网络游戏。

第二,家庭、高校、社会齐抓共管,净化手游环境。要引导大学生合理参与手游,除了高校需要投入足够的重视,还需要学生家长和社会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原生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尤其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老师,更要为下一代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社会也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政府监管和舆论导向对于引导大学生合理参与手游意义深远。首先,相关部门可以督促手游进一步完善防沉迷系统。其次,社会舆论的引导同样重要。如今很多餐厅店铺出现了“根据段位打折”,是学生将打游戏当作正事,将自己的努力用错了地方。总而言之,只有家庭、高校、社会齐抓共管,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游环境。

第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校应该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引导他们如何适应和规划大学生活,避免出现漫无目的、过一天算一天、病急乱投医等的现象,通过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各种校园文化和科技活动,如各种兴趣小组、实践小组、社交技能、生活技巧训练班等,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理和身体素质,以现实生活的乐趣来取代大学生寻求网络虚拟满足的机会。

第四,构建绿色网络体系,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专业知识

我们应建设符合主流意识形态要求、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游戏”,并指导学生从网络游戏中学习知识,这需要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如网络游戏开发商在开发网络游戏产品时要考虑到所开发产品不仅可以满足青少年休闲的需要还应当满足他们开启心智的高层次需要,努力把网络游戏打造成有丰富文化内涵、传播知识和文明的渠道。如在教育网络游戏的开发过程中,游戲公司可邀请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参与进来,因为他们充分了解青少年的知识结构和心理诉求,可以动态地调整和完善游戏中的教育成分和结构,更好地将知识与游戏相融合,使之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另外学校可结合专业特色设置一些相关的网络游戏专业课程如在计算机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程序编写,现有网络游戏的优劣势分析等课程;教育类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所隐含的对人的教育作用、以及玩家的心理诉求分析等课程;经济专业可考虑开设网络游戏的营销策略、商业卖点的开发等课程;管理类专业可考虑开设如何在网络游戏中设立游戏规则以实现对玩家的管理、对游戏项目运行的管理等课程。这样做可以使大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增长实践经验。

第五,重视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状况,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明确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内部动机。要让大学生了解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特点、环节、实施方法,使大学生掌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理论方法。其中重点掌握和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四个步骤,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在实践中,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的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N].2010,人民出版社

[2]胡爱琴.网络社交平台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

[3]张强.网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对教育游戏发展的启示[D].河南

大学学报,2012

[4]张淑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影响因素分析[R].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3

[5]陈飞.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行为研究[J].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学报,2012

猜你喜欢
行为手游建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
休闲手游荣光不再,该杀回马枪了
评出来的“S级手游”,水太深
三代人的建议
策略手游市场,现在争还来得及
你唱罢我登台,今年是小厂的主舞台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