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阶段,是思想最为活跃,最需要引导的群体。针对全球化背景下,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价值导向不够明确,错误思潮盛行的现象,高校应积极主动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
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一论断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提升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高校作为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负有重要的责任。
一、正确认识和对待大学校园中的各种思潮
高校是各类人才的汇集地,是各种思潮相互争锋的场所。在这种思想多元的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大学生易受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所以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认清现状,高校各级党委和政治工作者要重视各种思潮对大学生思想带来的深刻影响,扎根学生队伍,积极主动了解学生内部广为流传和认可度较高的各种社会思潮;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对各种思潮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认识,把握各种思潮的实质,通过了解各种思潮产生的经济根源和传播、发展规律的认识来提高各种思潮发展变化的预测能力。
对待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高校工作者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应该盲目打击,应该正确对待各种社会思潮的客观性,以引领和疏导为手段,坚持“一元主导,多元共存”的原则,客观理性地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这就要求政治工作者不仅要辨析各种社会思潮的性质和理论知识,还要分析这种社会思潮为什么对,为什么错,给学生讲清为什么对,为什么错;哪些思潮可以学习,哪些需要批判、抵制。用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思潮,让学生认清各种社会思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不仅要正确认识各种错误思潮,与各种错误社会思潮做斗争;还要在认清和通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况下,采取多种途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积极宣传。
理论宣传是学生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要途径,这就要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加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逻辑结构和践行途径的研究,为宣传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要求思想工作者向学生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制度文化和方针政策,引導广大学生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使之成为引领社会思潮的基础和前提。
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还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渠道和方法,提高宣传效果。要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帮助大学生系统地把握和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新兴的传播媒体,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途径,高校应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现代传播媒介,在新兴网络媒体中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传播媒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传播。
三、创新开展实践活动
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将其融入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最为直接、最受欢迎和最能为人们所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这就要求高校在今后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多采取一些生动、具体而非单一讲授的方式进行传播。
高校党团活动和社团活动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和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对社团工作的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类活动之中。同时各级党委和党团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举行红色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定期开展红色文化诵读和表演活动,在娱乐和创作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内心;组织大学生赴革命圣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入学习先辈事迹,在亲身感受中传承革命精神;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讲活动,让学生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魅力,真正让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 外文出版社, 2018.
[2]侯劭勋.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4)
[3]赵果.创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机制的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作者简介:梁莹珠(1994—),女,甘肃天水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