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忠强
摘 要 依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单元多文本,按照议题,进行重组,读写结合,有着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功用;重组单元文本打开读写新思维;借助单元读写有利于提高写作实效;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有助于形成读写实践系统;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有助于仿写教学等多种功用,开发了语文教材的新资源,开创了读写结合的新天地。
关键词 单元文本;读写结合;功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5-0096-01
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寫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词汇。但这些语言、词汇是死的,是碎片化的。借助语文单元课文读写结合激发学生把这些死的语言词汇转化为活的语言词汇,充分利用课堂中的资源进行读写结合,使读写结合更有针对性,更有结合的意义和价值,其功用不言而喻。
一、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的理论功用
以单元几篇文本重组,设计问题,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能缓解农村初中学生多文本阅读、写作教学中的盲目性、讲评无针对性、课文的阅读与写作相脱离等误区。运用写作与阅读教学相结合,能带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让各年级段的学生通过部编语文教材不同单元侧重的主题,形成有利于促进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和发展的模式与策略,是一项综合性、序列性的训练活动。同时也引导了教师反思当前教学中对读写结合的认识,从而改变教学方式,改变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分离的现状,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从而使学生打通“读”和“写”的障碍,达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从而实现课标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总目标。
二、重组单元文本打开读写新思维
单元文本,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砥砺,成为抵御岁月无情的经典。编者对单元文本的选择费心尽力,广览细挑,在珠玑中再选金玉,这些因素的组合,造就了单元文本从内到外,各具价值,内动其情,外夺其目。让处于懵懂中初中生阅读和写作,具有典范标本价值,既通其精神生活又满足炫目炫酷需要。重组单元课文,进行读写结合,能改变传统范围的读,让“读写”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样式。读写小说,读写散文,读写诗歌,读写文章,链接读写结合的思维通道;读中变,向古人学智慧,向今人学文笔;变中练,架起读写结合的桥梁;读后感,悟中练,搜索读写结合的灵感信息。这种单元文本读写教学符合初中生的思维特点,直观思维发达并向抽象思维转化,从鲜活生活中来,但又要提炼拔高,超越现象,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借助单元读写有利于提高写作实效
初中语文课本,每册每单元都由阅读文本和写作指导板块组成,这就从外在形式上提供了阅读的多文本和针对本单元如何写作的技法指导。比如,按照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的流程环节:(1)读写目标。根据议题,确定读写目标。(2)阅读文本。提出阅读要求和方法。(3)话题探究(赏析文本、写法借鉴)。设置问题探究,欣赏文章的写作艺术,掌握写作技法。(4)写作练习(模仿迁移)。出示所读多文本相关话题,进行写作。(5)评议交流(评改反思)。对所写的作品,对照要求,进行评议,批改,反思,查漏补缺。(6)课堂小结。经过实践,找准文本议题,进而实现高心智学习,高效写作。
四、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有助于形成读写实践系统
运用新部编语文教材,依托每册单元主题,精选确定单元主题内容、写作方法等议题,进行单元读写结合训练。这样形式的实践,依托课本教材,改变单篇精度阅读方式,单元篇目重组,改变单一的写作样式,无疑是一种很实用的,高效的读写系统训练策略。初中语文课本每册都涉及了名著导读,其中《专题探究》板块提示了阅读名著之后,分若干专题进行探究,探究的最后成果,一般是以“读书报告”、“读书笔记”、“读书体会”等多数以“写作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语文听说读写最后两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即配合河南中招试题的练习,也拓宽多文本阅读。这也是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一个拓展,也完善了读写训练体系。
五、单元多文本读写结合有助于仿写教学
教材所选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每一篇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都不相同,根据教材特点,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指导。如人教版七上第一单元,经分析,单元文本聚焦点是母亲,《散步》《秋天的怀念》《羚羊木雕》《散文诗两首》,都聚焦于这一点。莫怀戚眼中的母亲对儿子依从依赖,史铁生心中的母亲,呕心沥血,至死为儿,张之路文中的母亲略显专制霸道,泰戈尔、冰心文中的母亲则是温馨慈爱。聚焦于母爱点,让学生激活思绪,他们各自的母亲是怎样的?母亲的哪些点滴感动自己?总之,多篇阅读的基础上,纵横对比,仿写手法,进行写作,完成从读学写的最华丽的篇章,真正做到让多篇的“读”为一篇的“写”服务,让学生在读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
当然,学生的层次也不一样,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法。这样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获。认真品读文本,产生创作冲动,书写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参考文献:
[1]李云甫.浅谈初中单元文本作文仿真教学.2015-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