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连志
(上海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是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要求。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主渠道,要用好这个主渠道,就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教材体系是统一的,其内容也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丰富和修正。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2018版新教材的修订已经完成,在新修订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如何推动课程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如何将书本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如何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能够让大学生入脑入心的生动知识,这些都依赖于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因而,“教法攻坚”成为《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中提出的五个攻坚目标之一。
要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这个育人主渠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需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了解学生对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特别是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评价与看法,掌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性。课题组在上海和重庆两地部分高校进行了调研,本文对调研数据进行了分析,以期掌握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实效性。
本次调研问卷以课题组设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为主题,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共设计三大类问题,在具体问题的设计上征询了专家的意见,一开始设计了30道题,后来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调整,最终问卷一共设计了25道题。这些题目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印象;二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倾向度和认可度;三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这些题目基本上涵盖了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及对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态度,从中也可以发现他们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特别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些期待。
本课题组利用其成员分布在重庆市与上海市两地的便利条件,分别在重庆市选择了Z校大二年级学生和上海市D校大二年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通过在校园中随机发放问卷的方式,共发放调研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7份,问卷回收率93.4%,其中有效问卷317份,占全部问卷的90.6%,基本符合课题组调研之前的预期,总体上能够保障调查结果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课题组对回收的调研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与整理,对问卷中涉及的三大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由于问卷涉及的题目较多,限于文章篇幅,也为了聚焦问题,在问卷分析中选择了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题目来展开。
1.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印象。为了掌握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般印象及其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认识的变化,本问卷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课前和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变化设计了一组题目。在问及“在开课前,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有期待吗?”时,有18%的学生选择回答“兴趣一般,期待一般”,62%的学生选择回答“比较感兴趣,比较有期待”,7%的学生选择回答“很感兴趣,很有期待”,13%的学生选择回答“不感兴趣,没有期待,应付学习”。从这一结果来看,69%的学生选择的是较感兴趣和很感兴趣,对课程较有期待或者很有期待。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一定了解,因为这是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诸多政治经济国际问题的窗口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因而对课程抱有较多或很多期待。对于对课程抱有应付心态、态度消极的学生,教师也应当通过高质量的课程教学,纠正他们对课程的偏见或者局限性认识。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愿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满足学生的成长期待,认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真正成为大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在问及“在教学过程中, 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实际怎样?”时,有12%的学生选择回答“兴趣很大”,75%的学生选择回答“兴趣较大”,7%的学生选择回答“兴趣一般”,6%的学生选择回答“没有兴趣”,与课程开始之前的调研结果相比,选择“兴趣很大”或者“兴趣较大”的学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87%的学生选择的是这两项。这表明,随着课程内容的展开,学生对课程有了进一步了解,对课程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增长,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进一步的提升。这说明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教师的用心引导和倾心教学。
在问及“你认为影响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的主要原因”时,有73%的学生选择“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21%的学生选择“教材内容”,6%的学生选择“学习环境”。可见,在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投入方面,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因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也是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推动抽象理论向鲜活现实转化的主体。教师自身对教材驾驭能力、对各种教学方法驾轻就熟、熟稔于心的运用,教师的专业水平、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自身的表达水平、语言风格、人格气质、沟通能力等都是影响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兴趣的重要因素,可见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方法的学习与交流,以不断提高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更好地促进课程教学。
2.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倾向度和认可度。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过程组织的关键要素,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问卷中也涉及了学生对不同教学方法的倾向性,如在问及“你对‘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如何评价?”时,有75%的学生选择“觉得挺好,比较习惯”,13%的学生选择“不好,比较厌恶”,1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调研结果显示,受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已经形成了一种听课的“思维定势”,已经习惯了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教师对于理论问题的讲解可能会比较透彻,教师能够完全主导课程教学,课堂教学时间利用比较充分。一直以来,这种教学方式在各科教学,包括各等级学校中广泛采用,因而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的主体性,完全是教师唱独角戏,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有13%的学生选择“不好,比较厌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模式,改变那种你讲我听的消极学习习惯和思维定势。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习惯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但也有对新的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期待和需求。调研问卷中,在问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你喜欢老师怎样的授课方式?”时,有62%的学生选择“老师讲,学生听”,7%的学生选择“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31%的学生选择“师生互动教学”。从对这一问题的调查来看,似乎出现了与前面的调查相矛盾的结果,对“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倾向度有所下降,而对“师生互动教学”的教学模式的倾向度有较大提升,反映了学生并不是对教学方法变革没有期待、没有需要,而是这种期待没有被教师的教学方法革新所引导、所开发。这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启示,即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努力推进多维互动教学,以满足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期望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问及“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对于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时,有8%的学生选择“非常注意,而且方法得当”,87%的学生选择“偶尔有,方法一般”,5%的学生选择“从来没有”。这一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对互动教学的教学方法还不太重视,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在问及“在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中,目前的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哪里”时,有78%的学生选择“能够联系社会热点,学生讨论与教师点评相结合”,4%的学生选择“经常创设舞台给学生展示”,16%的学生选择“教学互动以教师提问为主,次数有限”,2%的学生选择“完全没有互动环节”。这一调查结果表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还有局限,在互动教学方法的探索和运用方面态度不够积极。这应该是与教师的教学投入有关,因为教学过程中展开多形式的互动教学需要教师更多的备课投入和教学组织过程中的投入,这对老师来说相当于是一笔“额外支出”,在没有适当激励的情况下,教师可能会选择成本小,付出努力不太大就可以完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也就不会在互动教学模式革新方面投入太多精力。这表明对教师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需要予以鼓励,当然也需要一定的激励措施让教师愿意在教学方面进行变革;教师之间也应当相互学习教法,鼓励互动教学展开得比较好的老师通过示范课、讲座等多种形式普及互动教学模式,以利于教师互动教学方法的学习和互动水平的提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问及“在课堂上,你比较愿意老师用哪种方式和你互动?”时,有9%的学生选择“课堂提问”,63%的学生选择“热点讨论”,3%的学生选择“学生演讲”,23%的学生选择“‘翻转课堂’‘微课’等模式”,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调查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进行思想交锋、“热点讨论”互动法。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传统教学互动法,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看法,同学间可以相互辩论,从而相互学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予以有效引导,就能起到解放学生思想、澄清思想、引导思想的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法对技术条件、场地等的要求较低,是值得广泛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从调研结果中也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对“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兴的教学模式也很感兴趣,这些教学模式符合年轻人追求新奇、对新鲜事物接受度高的特点,对年轻大学生比较有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认真学习、认真研究这些新兴的教学模式,顺应青年人发展的思想需要和学习需要,更好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开课堂教学,丰富互动教学的方法与路径。
3.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改革的评价。按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双主体说”,学生亦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他们对教育质量的评判,对于教育活动而言具有最终意义。教育过程的最终效果体现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上,因而,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对教育模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在问及“如果教师教学中采用互动教学,你将会表现怎样?”时,有9%的学生选择“对课程没兴趣,不想互动”,73%的学生选择“集中注意力,积极与教师的互动”,1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有73%的学生选择回应教师的互动教学方法,采取“集中注意力,积极与教师的互动”这一方式参与教学过程,反映了学生对各种教学互动方法的期待。但也有9%的学生选择“对课程没兴趣,不想互动”和18%的学生选择“无所谓”,这既反映了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消极态度,也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懒惰心理、被动学习心理以及功利心理,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花在需要付出较多投入学习的课程,因而不愿意参与到互动教学中来,只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应付考试。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需要通过互动教学对教学现场氛围的调动,对互动教学效果的展示来影响他们,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提高课程的参与度,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在问及“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如何评价?”时,有86%的学生选择“觉得挺好”,3%的学生选择“不好,不喜欢”,1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有86%的学生选择“觉得挺好”,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都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实施后的积极效果,反映了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可。当然也存在很小部分学生选择“不喜欢”,这部分学生应该属于本身就抱着应付考试的消极态度。而互动式教学则需要学生时刻提高注意力,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会使其付出较多的课堂投入,导致其选择“不喜欢”;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选择“无所谓”,总体上也反映了其消极被动的学习态度。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互动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唤起这部分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配合教师参与到互动教学模式变革中。当然,这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教学技巧、沟通技巧以及语言技巧、情感技巧等能力要求,教师需要在这方面补齐短板,增强对互动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倾向于选择多位互动教学模式学生的原则动机与影响因素,问卷在认可互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问卷调查。在对选择互动教学模式“觉得挺好”的学生进一步调查中,当问及“您倾向于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有87%的学生选择“课堂活跃度高,学习氛围好”,12%的学生选择“虽然需要花费更多精力,但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1%的学生选择“个人性格原因,愿意和老师同学互动”。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果,让他们有看得见的教学实效,也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期待,因而愿意参与到互动教学模式中来。因此,教师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互动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魅力,感受到课程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学生,特别是那些抱有消极学习态度的人转变学习态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以提高课程教学的总体成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的课程形式与教育方法如“慕课”“微课”等形式不断涌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而言,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丰富,对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而言是重要的发展和补充。这些新的课程形式对大学生较有吸引力,调研数据也基本上证实了这一点。当问及“在‘翻转课堂’‘微课’等互动教学模式下,你的课堂表现将会怎样”时,有87%的学生选择“精心准备,认真参与”,9%的学生选择“被动参与,随便应付”,4%的学生选择“无所谓,继续干自己的事”。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的互动性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要课前准备,课中积极与教师互动,因而大部分学生选择“精心准备,认真参与”。当然小部分消极学习的学生,他们只看重考试成绩,可能存在以最小付出获取最大回报的心理,不愿在学习过程中投入较多精力。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态度相对消极的学生予以注意,予以积极的引导,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因为教学要努力兼顾到所有学生。同时,这对教师的互动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这方面下力气提高互动能力和水平。
从具体实施互动教学的效果来看,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可。如在问及“在教师有意识地实施互动教学模式探索过程中,你觉得如何”时,有83%的学生选择“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升”,7%的学生选择“课堂气氛一般,教学效果一般”,4%的学生选择“没有什么作用”, 6%的学生选择“说不清楚”。从这一调查结果来看,学生总体上认可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大部分学生觉得课堂气氛得到了改善,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升。只有一小部分同学不是很认可这一教学模式的效果,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关注和引导。
以上是从调研问卷中选取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进行的分析。从调研问卷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一定期待的,大部分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内容有较大的兴趣,但要将这种积极的期待和较高的兴趣在课程的教学中一直保持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的驾驭能力。显然,“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不适应学生的期待和要求,而且,因为教学方法不当,甚至有可能让学生的高期待变得失望,随之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就成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要素。
从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来看,多维互动教学能够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是一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生学习主体性,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的互动关系,因而是一种比较有效和值得推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学者陈彩娟认为:“多维互动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由教师‘一言堂’讲课、学生被动接听的单一知识传递方式, 通过加强师生之间多种感官的充分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口表达,动耳感知,动脑思维,从而促进师生情感和谐和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给学生以‘学’的主动权,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中心; 这一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境互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能力。”[2]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克服以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教学过程的展开。学者朱琳、张建勋认为:“相对于传统的单一式教学模式,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设计中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利用自主研发的互动教学平台和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演讲、辩论、协商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实现课堂教学层面、网络平台个性化学习层面和课外实践教学层面的多维互动,完成‘自学、导学、助学和促学’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间整体联动态势。”[3]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和有效性已经成了学界共识,在今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势必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不断优化的教学方法。
201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教育部开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通过调查全国3000个原生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邀请3万多名学生参与随机调研,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了总体大摸底。在针对“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的调查中,“有86.6%的学生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上思政课,91.3%的学生表示在思政课上有或比较有收获,91.8%的学生表示喜欢或比较喜欢思政课老师。”[4]这一调研摸底基本上与本课题的调研结果相吻合,绝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感兴趣的,有期待的,是希望能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有所收获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要把握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愿望和期待,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党的意识形态“核心课堂”的重要意义。我们努力推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起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书育人、育才育德的新使命,无负于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新要求,无负于党的重托,无负于新时代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