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

2018-04-04 03:51:38谭大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2期

谭大兵

丹江口市三官殿卫生院,湖北丹江口 442708

该文主要目的是探究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效果,选择2010年1月—2017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60例为分析对象,现对其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1 病因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俗称“老烂腿”,下肢静脉长期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所导致的高压淤血状态,交通支瓣膜被破坏以后,血流逐渐逆流到浅静脉,致使下肢出现肿胀、浅静脉曲张、肢体缺氧和皮肤营养性改变的情况,随着病变的不断加重 ,溃疡由此出现。

1.1 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

受部分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和没有再通慢性静脉血栓闭塞等疾病的影响,站在血流血流动力学的角度上是导致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致使静脉高压的形成,并且在血流柱重力的赢下下,极易损伤交通支静脉瓣膜与下肢浅静脉出现代偿性扩张[1]。伴随着,病变的不断发展,会逐渐损伤下肢深静脉瓣膜与浅静脉曲张,致使血流反流的出现,淤滞血流,使静脉壁长期停留在高压状态中,正常的弹性均已失去。

1.2 血流倒流性疾病

血液倒流在很大程度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所造成的,血流相对缓慢是极易造成组织缺氧和缺血,并且这也是下肢静脉性溃疡出现的主要原因。

1.3 中医论述病因病机

该病站在中医的角度上,主要是湿热下注、气虚血瘀和脾虚湿盛等有管,溃疡久治不愈与“淤”有很大关系,淤为本、溃疡为标,虚次之,而虚主要是局部血不能充分的灌流,再加上供血供氧情况不良好,缺乏营养物质等。

2 病理

2.1 皮肤组织病理改变

皮肤真皮层毛细血管在正常状态下的组成部分包含单个血管内皮细胞,可以直接通过血氧,通过吞饮作用营养物质可以直接进入到细胞间隙,患者皮肤的病理性改变对于这一生理过程的正常进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根据相关资料的研究,在毛细血管周围会有沉淀的病变皮肤组织纤维蛋白进而会促进弥散屏障的形成,溃疡组织经皮氧分压会逐渐下降,成为纤维细胞钙盐沉着,出现大量的坏死和吞噬细胞,导致细胞坏死。

2.2 静脉壁的病理改变

正常静脉壁具有一致的厚度,主要分为3层,即内膜、中膜和外膜,且分布着平滑肌,其中中膜环行处的平滑肌最发达,基于其自身的径向收缩可以确保静脉不会过分的扩张[2]。

2.3 静脉瓣膜的病理改变

瓣膜结构改变:除去先天性瓣膜发育不良,正常瓣膜由于增厚、变短、松弛、下垂、瓣窦消失和数量减少等导致的血液逆流到远方的情况时常发生;功能改变:静脉瓣膜和壁结构的改变会改变瓣膜功能。目前,只有瓣膜损坏而不会对其他功能造成影响,但是曲张静脉壁变化极易导致相对瓣膜功能障碍性的出现。

2.4 静脉血液纤溶性改变

静脉性溃疡和色素沉着患者具备较低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且会升高激活物抑制物,皮肤营养障碍的严重性直接决定着该纤溶能力,在毛细血管周围沉积的纤维蛋白很难彻底清除,相应的变化导致营养状况渐渐恶化 ,由此形成溃疡。

3 检查方法

3.1 无创检查

无创检查包括放射形核素、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肢体容积描记等,其中超声检查所具备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高,同时具备无创性,可以对血液速度、管径大小、静脉形态以及血液返流情况进行密切观察,是当下对下肢静脉疾病进行评判的主要工具[3]。

3.2 微创检查

微创检查具备准确性高和可靠性高的双重特点,主要用来检测下肢静脉造影,如顺行、逆行、浅静脉造影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以观察内容为依据对不同的方法进行选择,但是具备有创的缺点,且极易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肿、血栓、出血以及感染等,为此需要对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

4 治疗

4.1 溃疡面的处理

传统中医中药本着祛腐生肌、清热除湿、补气养血和活血化瘀等原则,在愈合溃疡面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如中药熏洗法、生肌散和紫丁膏等。西医在清洁溃疡面方面,除了可以保持绝对的清洁之外,局部可以通过应用各种抗生素来进行湿敷,待新鲜肉芽生长出来后,部分可以进行植皮手术;随着皮肤生物工程的深入发展[4],采用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分泌物治疗溃疡可以取得显著效果,其主要机理可以通过间接改善或者直接植入、溃疡面微环境调节的方式来帮助愈合溃疡面。

4.2 曲张性浅静脉处理

中医通常会采用按摩、绷带缠缚的方式来治疗溃疡面,以此有助于血流回流。西医治疗主要是手术,其中最为传统的手术方法是大隐静脉高压结扎剥脱术,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逆行与顺行,该术式是促进瓣膜功能术式的改善。

4.3 功能不全性瓣膜处理

对血管避进行加固、促进瓣膜功能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确保静脉回流和静脉高压淤血状态消除和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主要方式。随着各种治疗和检查器械的不断发展与更新,手术逐渐向微创性方向发展,浅股静脉切开成形术基于手术难度比较大、创伤大且极易形成血栓,进而很难保证效果。血管镜的出现可以最大限度的弥补上述术式的不足,手术可以在直观下操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损失小,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5]。现阶段,大量的手术方法逐渐涌现出来,具体选择哪种方法仍然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考虑。

在该次研究中,60例患者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和瓣膜包裹缩窄术的治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55%,综上所述,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是难治性疾病的一种,需要我们从病理、病因以及治疗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探究。病因治疗中,间接或直接瓣膜恢复数的不足之处在于有创伤性、手术适应性局限、远期治疗效果稳定性差以及术后存在血栓的危险。而传统中医治疗疗程长、费用高,针对器质性病变的患者来说 ,治疗效果欠佳。但是,根据下肢静脉的解剖特点,可以同时将心脏舒缩泵、胸腔负泵、肌肉唧筒样泵的作用以及血液粘滞性等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实行无创恢复瓣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