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京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习近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一代革命军人”作为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之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更是明确提出坚持新发展的理念,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对于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铸魂”工作具有很好的启发、借鉴意义。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应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育人过程中,实现“铸塑”学生之“魂”,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从而做好思想引领工作。
为了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三五的目标,党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理念,以此来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将来,在此指导下,高职院校的铸魂育人工作就有了更明晰的目标与方向。
“铸魂育人”是指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培养、塑造符合特定社会和时代需求的社会成员,而用融涵了本阶级集团奋斗目标、核心价值、精神基础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对社会成员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灵魂铸造实践活动,使一定阶级集团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转化成为社会成员的内心信仰、价值操守和精神原则,使社会成员在灵魂深处习得并生成一定阶级集团极力倡导和始终坚持的一定的思想政治道德观念体系的动态活动过程。[1]可见,“铸魂育人”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紧密相连的。
“铸魂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在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时代条件下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过程,是目的,是结果。而五大发展理念则是指导思想,要在这一指导下,开展“铸魂育人”工作,力求实现在内容上做到开放、共享,在方式方法上做到创新,在达到的结果上实现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即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需要明确的是,五大发展理念在“铸魂育人”过程中要实现特殊性与普遍性、个性与共性的紧密结合,既要注意到其特殊性,又要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五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三位一体,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新形势下实现对学生思想引领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铸魂育人”工作实质上就是用中国梦铸就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价值共识,用中国精神铸生动力,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因此,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好“铸魂育人”工作就要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更是被多次关注。党和政府多次强调这一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高职教育作出了规划。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对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具体的部署,并着重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重要纲要、文件,都凸显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李克强明确指出:“要把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教育培训相融合,通过改革的方式办好、办大职业教育,促进充分就业,实现中国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2]在保证学生职业技能提升的同时,明确指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与做好学生的“铸魂育人”工作,提升学生内涵素养具有共性,须认真对待。
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点在招收学生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招收学生的范围上呈现较大的地缘特征,除在学校所在地进行招生外,还会涉及各个省份,以西部和中部居多。这些地方受经济发展水平这一根本因素的制约,学生在认知水平、知识涵盖面、学习努力程度、知识基础、学习效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从学生招生的类型来说,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学生类型包含春季高考、单招、五年一惯、专本分段、普招、“3+2”等各种形式,在为多数考生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学生的教育带来了更强的挑战性,面对不同类型学生,我们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对策,提高育人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说,这一部分学生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其中大部分是由于高考失利才选择高职院校,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就导致其间接地表现出对待学习的被动性。另外,就目前的招生现状来说,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情绪容易波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对抗性。从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来说,受到家庭观念、地区经济、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对学习的认知仍停留在一个非常浅显的层面,大多数同学认为“书本无用”或者出现一心只为“毕业证”的思想,这就直接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认知出现偏差,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不感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院校的“铸魂育人”增加难度。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更加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在完成基本理论的教学之后,更多精力是放在技能的培养上,以此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走向社会。也正因为如此,高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铸魂育人”这一方面表现突出。无论是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还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划都很明显地受到“理论够用,重在实践”这种模式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这样一个矛盾,就是学生精神境界、思想内涵所处的水平与其实践能力所处的水平不相适应,形成了两者的脱节。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其实践能力虽然能够获得企业、社会的赞扬,但其精神层面的表现往往会令社会接受面持相反态度。这样一个矛盾,就需要在育人方面作出深刻反思,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呈现出一系列的不同,特别是在信息时代,这部分学生在思维方式、沟通手段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新的特点,最突出的就是在“互联网+”模式的影响下所呈现的与众不同。首先,信息获取方式的多样化。摆脱了以前单纯依靠书本获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开始依靠多种方式,如网络、QQ、微信、云空间等去求知和社交。这一变化在为学生提供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也为我们怎样教会学生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能够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促进学生精神境界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思想活跃度上升,观点表达自由化。互联网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对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方式也给我们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由于网络存在监管不够严格而自由性强、隐蔽度高的特点,就会被西方国家所利用,通过这一形式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学生,使他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出现背离,从而对学生进行精神腐蚀。第三,对传统课堂思想表达模式出现淡化。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在学生中表现出对课堂模式的厌倦,对诸如笔记、与老师交谈表达观点等形式的摒弃,取而代之的则是电子书、网络课堂、匿名消息等。传统形式的优越性与发挥的作用正在逐渐淡化。那么,怎样在学生当中处理好新生事物与传统事物之间的关系,使二者在“铸魂育人”过程中形成合力,就是新的、需要我们去着力解决的问题。
根据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特点,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合理有效的实现路径,实现学校的“铸魂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3],它承担着高校进行思想引领的重大使命,对大学生内心信仰、价值操守和精神原则的确立,积蓄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大学生的灵魂塑造,促进其协调(全面)、绿色(健康)的发展,就需要用中国梦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精神铸塑大学生的信仰、凝聚价值共识、铸就精神力量。通过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这些理论灌输到学生中,注重其融入的时效性和分布的合理性,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和领悟的过程中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政治追求和道德品质。
学校应该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铸魂育人”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理论课教学改革,突出内容的开放、共享、协调三大特色,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创新,高度重视理论课的授课过程和在学生当中的实际效果,保证课时和知识覆盖面,促进教学改革,充实理论课师资力量,搭建平台,保证高水平的教师用更好的方式上好、讲好理论课。
“铸魂育人”在本质上直指人的心灵,是对人的灵魂塑造的实践过程。育人工作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灵和实际需要,既要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又要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大学生思想较为主动活跃,自主意识较强。因此,大学生的灵魂塑造工程必须以激发大学生的自主性为基点,实现由灌输到主动内化的转变,切实关注学生的“心灵”。
一方面,发挥学校育人“外因”的作用,形成拉动力。“铸魂育人”必须深切关怀学生需要,发挥任课老师、辅导员、班主任、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合力,时刻了解学生最关切的问题以及可能遇到的道德困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重视学生“内因”的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发展。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将理论灌输方式与学生主动的自我教育相融会贯通。因此,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
大学生的主观欲求,使大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社会要求、积极进行自我教育,最终促使社会要求内化,进而践行。
新媒体时代,为高职院校铸魂育人路径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互联网对信息的处理和传播具有时效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以此提升学生工作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公共网络、QQ空间等方式展现给学生,并辅以新颖的形式,让学生在更多的时间、地点、全方面受到熏陶,并有所感悟。
互联网表现方式具有生动、多样性的特点,借助互联网将“铸魂育人”的内容以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此来增强学生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将基本理论以生动的方式呈现,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营造文化氛围,拓宽创新学生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和理解的内在需要,促成其信仰的塑造。
另外,还需要做好内容的筛选、跟踪和反馈工作,确保不受不良信息的侵扰,防止互联网负面效应。
“铸魂育人”工程不仅需要用理论塑造人,也需要通过实践育人。通过实践,学生将内化于心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观念外化,达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
高职院校要开展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信仰,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例如,举行中国梦主题的班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服务、组织学生诵读经典等,让学生在践行和修习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魂”的精髓所在,受到其感染和激励,强化其内化了的思想观念,最终形成坚定的信仰和追求。
育人工作,任重道远。应该牢牢把握“铸魂育人”价值导向,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将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抓住“互联网+”的新契机,坚持以人为本、做到育人过程在内容上的开放、共享,方式上实现创新,从而实现学生的协调(全面)、绿色(健康)发展,进而使“铸魂育人”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忠军.“铸魂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核心内涵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05-106.
[2]李克强.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30.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