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2015年,“中国制造2025”一举勾画出了中国制造业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这样的雄伟战略自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此举的实施几乎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犹如文件基本方针所强调的“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1],人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支撑,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根本。
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教学、课程、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正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当前,我国经济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在这种形势下,新兴工作种类不断涌现,而有些职业院校未能把握住人才市场需求的方向,没有深入企业调研或调研工作做得不够,导致专业设置无法满足企业实际要求,培养的学生不能胜任新兴产业的相关岗位,以至出现了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无法适应企业要求的局面。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行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这既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又能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另外,加强校企对接还能帮助企业全面观察、了解和考核学生,提高企业选才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培养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一直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但人才培养实际过程与高职教育理念不适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理论讲授、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较少,水平、层次较低,由此形成了学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差的局面,这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高职院校起步晚,起点低,基础差,无论是教学仪器设备,还是师资水平,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都有较大差距。有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有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其中,高职高专院校1327所,占比59.08%。但是在全国高等教育经费中,高职高专的经费仅占17.82%。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高职院校发展需要。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高职院校及毕业生社会认可度不高,用人单位在选拔录用员工时,优先从研究生、本科生中挑选,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不乐观。这在众多的就业率对比调查的数据中多有体现。这进一步降低学生报考高职院校的主动性,高职院校难以招到高质量的生源,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高等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师资队伍体系,与其他制造强国的建设战略、重点任务领域对接,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效率,转型升级现代服务制造业,为达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2]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强国之基。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如果少了强大的制造业,就不会实现国家民族的强盛。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制造业,成为中国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这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一个国家的经济兴衰与重视职业教育和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直接相关。纵观美、德、澳、日、新等发达国家,其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式都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很多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相继推出各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在一定程度上为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比较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我国存在起步较晚的弱势,幸运的是我国高校重视改革和创新,近些年高职教育也发展迅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重大转变,必须在质量保障、品牌打造上有所作为,而这离不开大量技术人才的支持。高职高专教育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的对象正是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加强“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基础。
德国的传统制造业一直位居世界强国之列,然而,20年前工业信息化革命刚刚兴起时,其技术水平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但德国仅仅花了10余年时间,就将信息化元素积极融入传统工业,很快走到了世界前列,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精密仪器制造等传统制造领域。分析德国工业崛起之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理的人才结构。德国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积极正面的职业人才价值观、“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和严谨的行会考核,确保了职业教育体系为传统制造行业培养了大量结构合理、优秀称职的技术工人,职业教育有力支撑了德国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制造业全球占比逐年提高,但却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大量制造企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利润率和技术水平偏低,制造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的要求迫在眉睫。[3]完成“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的目标任务,高职院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上尽快改善高职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结构,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是实现制造业强国梦想的前提。我国正大力倡导培育工匠精神,积极弘扬工业精神,沉淀优秀的工业文化,提升我国工业软实力。高职院校要积极推进工匠精神进校园,通过教师、活动、社团等途径,培养学生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出一批敢于创新的制造业人才。“中国制造2025”还要求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加强创新意识、信息技术的应用、绿色制造技术和质量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培养。高职院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学中加入有关创业、就业等方面的课程,将课程考核方式转移到侧重考查学生理论指导实践、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提升高职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培养面向高端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应用人才,在教学中加入信息管理、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数字化设计等内容;为了满足绿色制造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开设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专业,强化校企合作,突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材研发的产业和企业特色,减少或取消限制类、淘汰类产业相关学科专业的开设,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环保低碳化方向转型;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质量意识普及教育,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增设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和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内容。[4]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关键。为了满足“中国制造2025”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高职院校要依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努力建成一支以“双师型”为目标的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5]推进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打造以企业高管、高工为主体的兼职教师队伍,尽快建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团队,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可以选派骨干教师进企业,接受企业技术培训,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实践,进一步提升动手操作技能。高职院校专职教师要通过企业研修、技术培训等途径积极参与校企项目合作,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更拓展相关技能领域,从而切实提升综合技能。
为确保达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任务,“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8个方面的战略目标和保障措施。高职院校要重点培养制造业技术技能紧缺人才,需要进一步创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紧密对接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依托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
教育部职成司《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6年9号)数据显示,2015年高职院校制造大类专业点数近6000个,在校生100余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加工制造类专业点数约1.1万点,在校生近200万人。[6]当前我国职业人才培养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是近几年的麦可思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学生就业满意度较差。学生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对学校培养环节的满意度较低,改进提升空间较大。因此,高职院校应该转变育人理念,将学校工作重心由重“规模”转移到提“质量”上来,从人才培养环节入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使高职毕业生能达到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各级政府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制造业人才培养的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好生均拨款制度,有效提高财政投入在高职院校办学经费中占比,出台政策引导高职院校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档数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10大领域相关专业的重点建设,建设一批大规模开放课程平台,整合、开发优质在线课程,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一重大战略实现的关键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
根据人社部的一项最新统计:我国技工劳动者约为1.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仅为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这一统计数据表明: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目前国内最为紧缺的资源。而高职高专的培养对象恰恰是高技能人才,做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基础。2016年《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9号文件指出: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到2020年达到11年以上,两成以上接受过高等教育,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力占比要接近其总数的30%,研发人员占比达到6%以上,进一步优化人才的分布、层次和类型等结构。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等项目建成一批人才高地,强化人才竞争优势,吸引海外高端技术人才来中国创业,进一步增强科技聚集效应。[7]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完善职业教育法规政策,鼓励、吸引行业和企业共同进行高职学生培养。修订《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使愿意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行业企业能够明确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责、权、利。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授权委托等方式,引导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一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拟定人才培养方案,研发专业课程教材,编写实训指导手册等,鼓励行业企业人员积极参与高职院校教学环节;行业协会牵头,高职院校、龙头企业研究设计高职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开展人才培养质量认证工作。[8]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教学指导机构中要提高制造业行业企业专家比例,让企业专家参与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材开发等环节,引导和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切实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企业要积极提供学生实习岗位和教师实践锻炼机会,校企双方一道制定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方案,形成企业人员、实践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的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专业领域,引导有条件、有实力的制造业和高科技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建高职实体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大大发挥先进技术与高科技实践活动的作用。全力支持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模式,引导行业组织、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共同组建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一批产学深度融合、行业特色鲜明、办学效益显著的职教集团,依托职教集团,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学生,一同参与教学全程,系统评价学生,从而实现企业工作岗位与学校教育教学的高度匹配,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行业、企业、标准化科研机构和高职院校共同探索建立高端职业人才的联合培养机制,强化行业人才培养的标准意识,加快制定相关领域的人才标准和评价体系,培养高质量技能人才。
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落实高等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优化学校选人、用人管理与服务,促进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课教师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在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双向人才流动机制的加速形成,建立并推行校企人员双向兼职制度。在政府依法依规核定高校教师编制的基础上,探索高校工程类教师选聘新标准,诸如:是否具备企业任职经历、工作年限、企业工作业绩等,废除限制学生发展的不合理政策,进一步消除职校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不公平现象。
围绕“中国制造2025”,探索建立行业人才数据库,将某些专业达到一定标准的人员纳入数据库。进一步加大对专业化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标杆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人才中介服务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一线、科研基层有序流动。[9]以“就业落户、创新创业落户、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子女上学”等各类社会配套服务吸引制造业领域高技能人才向中西部地区流动,保障高端制造业的区域布局合理,充分发挥中西部地区的各种优势。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加强创新激励的支持力度,以重视学生品德、突出能力本位、强化业绩导向为基本原则,客观评价各类人才的工作能力和业绩贡献,逐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行业特色的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2]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EB/OL].(2015-05-19)[2018-02-18].http://www.miit.gov.cn/n973401/n1234620/n1234622/c4409653/content.html.
[3]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21):5-9.
[4][6][7][9]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通知[EB/OL].(2016-12-27)[2018-02-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702/t20170214_296162.html.
[5]董建强, 陈雁.“校企合作”是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 2002(34):50-52.
[8]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职教论坛,2016(1):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