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苏南宗族祠产与生活救助

2018-04-04 01:27李学如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义庄活字宗祠

李学如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作为宗族组织,祠堂为尊祖、敬宗、收族而立,旨在实现万世一脉和宗族的可持续发展。明清以降,苏南为文化昌盛之衢,世家大族聚居之地,族多有祠,祠皆有产。除完纳赋役、祭祀祖先、修葺祠墓等开支外,祠产盈余还用来接济族内贫弱及兴办其他族内公益事业等,具有一定的生活救助功能。相比义庄宗族而言,苏南祠堂宗族的公产实力逊色很多。①本文所议祠堂特指未建立义庄的苏南地区的宗族祠堂。然而,置田数百亩甚至上千亩的苏南宗祠也不乏见,有的还拥有市房及商业投资项目等,实力亦不可小觑。关于宗祠的政治及文化功能,学界的研究已较为深入,而对其社会功能尤其是生活救助功能的研究尚显不足。本文梳理近代苏南祠产的多样形态及来源,解析宗祠救助体系及祠产经营模式,藉此透视宗族组织的责任意识以及公共空间下宗族生活的伦理面相。

一、近代苏南宗族祠堂的基本产业形态

范仲淹创办义庄,“使老有所终,幼有所养,男女之婚嫁者有所资给,然后族之贫苦无告者,乃不至以无所受恤而流为不肖,所谓尊祖、敬宗、收族行一物而三善备者是也。自此法行,而世家巨族竸祠则效,其力有不逮者亦必多置祠产,以勉尽其尊祖、敬宗、收族之心(卷14《祠产》)”。[1]江阴李氏上述言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苏南宗族的眼中,义庄为尊祖、敬宗、收族之良法,成为宗族建设的理想目标,即便力有不济者,也退而求其次,置办祠产,尽力担负起三大责任。事实亦是如此,近代苏南宗祠岁采租息以奉祀事,盈余则周济贫族。其祠产基本形态大致有祠堂、族学、祠田(义田、祭田、书田、墓田)、义仓、市房等。

“祭田者,祠之基。(卷1《祠中议定规条》)”[2]3祭田又称“蒸尝田”“祀田”,是苏南祠堂最重要的公产形态,主要为祭祀祖先而设。因祭祀有墓祭、祠祭之分,故祭田亦有墓田、祠田之别。苏南宗族的祭田规模多寡不一,有力宗族拥有祭田从几百亩至千亩不等。无锡安阳杨氏敦睦堂置有祭田325亩有奇。[3]武进西营刘氏五分宗祠有祭田744亩有奇。[4]丹阳皇塘荆氏向有祭田数千亩,遭兵燹后,失落甚多,仅查出千余亩。[5]武进庄氏设有大宗祠,各支有小宗祠,大小宗祠皆置祭田。其中,处士守溪公祠有绝产祭田288亩有奇,活产97亩有奇;太仆小宗祠祭田348亩有奇;侍御支祠祭田202亩有奇;方伯祠小宗祠祭田170余亩;观察支祠祭田84亩;学晦公祠祭田209亩有奇。[6]除了完税、祭祀、修葺祠宇及祠堂管理人员的薪俸等公共开支外,田亩丰厚的祠堂,其祭田租余还有救助族中贫弱的功能,所谓“礼莫大于祭,祭有赖乎田,则田固所以享祀妥侑者也,而推恩锡类亦出其中(卷1《祠田记》)”[7]。如宜兴吴氏“祭田虽为祭祖考而设,而赡族公费皆由此出。(卷首之二《祠堂条约》)”[8]京江柳氏“祭田余利祗以赡养宗族之贫乏。(卷10《宗祠条例》)”[9]南汇李氏家祠置祭田八十余亩,“兼赡族之用(卷8《祠祀志》)”[10]23。武进恽氏“祭田之设,上则洁供粢盛修葺祠宇,次则奖励上进优赡耆老,次则赈恤鳏寡补助婚丧。(卷4《祠庙》)”[11]有的宗族即便祠产一时不足,也是寸积铢累,以便日后赡族所需。上海郁氏祭产收入“除纳税、修祠墓、祭扫、雇工诸开支外,如有余款,拨作预备金,为他日抚孤恤寡及重建宗祠之需。(不分卷《族产》)”[12]上海曹氏祠堂捐建者巢南公寄希望于来日,“俾岁之息者日滋,产之置者日广,法范文正公遗规,推祭田之余以赒恤族之困乏(卷4《祠堂祭田记略》)”[13]。祭田的本意虽为祭祖,但随着田亩增益,其功能有义田化的趋向。光绪十九年,以业圬起家的川沙人杨斯盛捐建宗祠费银一万余圆,置祭田四百五十亩,专充族人教养之费。[14]22

义田又称润族田或义产,是“为赡养宗族或救恤宗族而设之田产”[15]5。魏源称“井田废,而后有公恒产者曰义田”[16]502。就管理角度和权属范围而言,义田大致有三种形态:其一,义庄义田。宗族置有义田并建有庄房,由专门人员专司经营管理,并申官立案,此义田为义庄义田。可以说,凡义庄必有义田,“既无义田,何有义庄?(卷11《义庄志》)”[17]然而有义田不一定就有义庄,②文献中常将义田、义庄通用,潘光旦指出了这种谬误,但潘氏仍混淆了义田与义庄之间的从属关系。潘氏认为:有义庄的人家必有“义田”,否则没有东西供支配;有“义田”的人家也必有义庄,否则没有执行支配的机构。(参见潘光旦、全慰天:《苏南土地改革访问记》,北京:三联书店,1952年,第46页。)义田和庄房是构成义庄的必要物质基础,二者不可或缺。其二,善会或善堂义田。一些地方团体如社学、养济院、育婴堂等组织,置义田以充经费,此义田则为社会性义田。其三,宗祠义田。清代不少苏南宗族,经济实力不弱,置有规模不小的义田,却并未建立义庄,而是由祠堂代管。以松江府奉贤县为例,泰日桥镇西的周氏宗祠,道光年间候选教谕周甸华置义田五百亩有奇;位于十四保十一图的张氏宗祠,先后置义田五百五十亩;三官堂镇北的阮氏宗祠,道光二十二年文生阮澜、阮涛建置义田一千亩有奇。[18]7

族学,又称义塾,为宗族教育贫寒子弟所设的私立学校。自范仲淹创始义学以来,义学多与义庄结合在一起。无义庄的苏南宗祠,亦将兴学助教作为振兴宗族的重要途径。多数祠堂中建有义塾,经费从祠产或学田中开支。如无锡华氏书塾在城中第四箭河上,嘉庆六年华昶承父礼惇志集赀创建,延师课族子弟,其考试绌于赀者助之。[19]22-23宜兴吴氏族中子弟“有资可读书上进而贫不能延师者”,“即于田租内议立义学于祠旁,训督之,宗正副不时稽考学业,发付供给(卷首之二《祠堂条约》)”。[8]民国年间,很多宗祠附设小学,有的学校生源已突破宗族范围。上海思敬小学校设在西姚家弄朱氏宗祠,于民国5年由沛国族会创设,经费由朱氏公款拨助。[20]12据民国《南汇县续志》记载,该地宗祠附设小学的有:朱氏宗祠设崇实小学、火氏宗祠设明德小学、闵氏宗祠设启文小学、张氏节母孝子祠建持正小学、徐氏家祠附设务本小学、秦氏宗祠设里秦小学、南华家祠附设正功小学、富氏家祠设正蒙小学、黄氏支祠附设愈愚小学、张氏家祠设养正小学等。[21]15-23

为了使子弟读书有资,会课有奖,应试有助,苏南宗族中多置有书田。书田,又称学田、塾田,是宗族为满足子弟求学、应试而设置的田产,多为富裕族人独捐或合捐,其租息专门用来延请塾师,或支付子弟束修费用,以及会课、奖励科考等项开支。元和曹氏除置祭田150亩、墓田50亩外,“又置田曰书田,饩本支子孙读书者;曰义塾田,饩同祖以下子孙读书者”。其中书田百亩,义塾田90亩。[22]21-22毗陵屠氏创设恤孤家塾,族人楚琇于宗祠内捐田十亩,归入家塾支用。[23]武进恽氏“提义学田五十亩,择近宗子孙贤而有家者为之种业,岁入义仓租米五十石,每季开支以为束修供给之费。(卷4《祠庙》)”[11]从一族之学田多少大致可以判断该族的文化背景,乃至其重教程度。据光绪《无锡金匮县志》所载:万安乡的孙氏书塾,道光中孙洽捐田103亩倡建,治续捐26亩,沛105亩,开基及涛各捐钱二千缗。景云乡杨氏道南书塾,同治八年杨晋奎及兄成筠弟文堉建,捐田452亩,又同族捐田100亩。荡口镇华氏书塾,同治十年华廷植捐田200余亩房屋一所,又捐钱二千五百千,存典生息,给贞固支无力读书及艰于应试者。天授乡季氏书塾,同治十年季尔海等捐田318亩。天授乡过氏书塾有二,一为同治十年过治等捐田220亩,一为同治十三年过耀祖妻赵氏遵夫遗命建,捐田1000亩。[19]23无锡孙氏、杨氏、华氏及过氏均为当地文化型望族,世代簪缨不绝。这样的宗族深谙读书为兴族的门径,在教育投入方面不遗余力。

市房是指除祠堂屋舍之外,用来租赁获息的门面及住房等宗族公产。拥有市房的宗族多居住在市镇。如金坛吴氏雍睦堂有沿街市房门面7间。[24]武进庄氏大宗祠共有门面14间分别赁与朱涌顺铜锡号、协兴盛纱花号,楼房上下6间、廂楼上下2间典与樊仰甫居住,平屋5间分别赁与须维桢、姚文浩、朱坤荣居住。太仆小宗祠房产也颇丰,祠东首门面3间、披屋2架,第二进阁楼上下2间、天井1个,祠西首门面2间,第二进平屋1间、过水1架、天井1个,均赁与刘恒兴开嫁妆店。西月城内门面1间赁与尤浩记开杂货店。浮桥东首门面1间,后面空基一块,赁与史全记开水果店。西瀛里门面1间,第二进楼房上下两间、披屋1间、三廗楼屋1间、四廗阁楼1间,赁与元成兴开梳篦店。又门面楼房上下4间,第二进楼房上下4间,披屋1间,天井1个,三廗灶屋1间,空园1个,赁与刘长泰开酒药店。又后廗品屋2间,赁与张杏生居住。[6]还有一些苏南宗祠不置田地,以市房作为祠产,租赁生息,以此维持祠务及赡恤贫族。如上海王氏祭产为“市房四处”,共有房屋24间。[25]吴县陈氏新老祠共有各类房屋上百间。[26]从康熙年间至光绪六年,京江何氏在西门外王家巷口、支家巷口、万家巷口以及东门酒海街、清风堂、东门大街等处共置办市房16间、住房23间、门面13间,或典与人居住,或租与他姓开办手工作坊、饭店、豆腐店等,[27]租息以供各用。

义仓,又称义廪。无力捐置义田或其他赡族田产的宗族,收获之季,劝有田族众捐谷与宗祠,以备荒季救恤族人之贫者。这种救助方式源于隋朝长孙平所创始的义仓制度。长孙平的义仓设于府州县,具有官办性质,以备饥馑荒歉,目的不是救恤宗族。南宋朱熹模仿义仓之法,创立社仓制度,将长孙平的义仓制度推广于乡间。这种赈恤方法由于简单可行,在明清时期逐渐被用于宗族救恤。宜兴霞溪陆氏族内贫民甚多,并无殷户。嘉庆十二年、十九年宜兴大灾,族内穷苦向宗祠求助,因“祠内苦无积蓄,告借无门”。陆氏宗祠于“廿一年通知图内各庄耆老公议起捐,以防岁歉”。具体的做法是:“时届丰年,公祠每亩捐米三升,至各散户并不计亩,听其乐输”。“自廿一年至道光元年,计所捐米及子母相生”,“共米几及三百石,积贮崇德堂义仓目下”。[28]相较地方性的社仓而言,族众之间既有一本之谊,又对相互经济情况了解,因此宗族义仓的赒济效率和公正性远高于社仓。宜兴许氏对本族义仓的现状就很满意,称“许氏义仓行于一族而已。一族更非一乡比也,子姓群聚,声息可通也,伯叔昆弟疾痛相关也。聚宗族之财,仍为宗族之用,非有异姓把持其间而上下其手也。敛散有方,岁取微息,使之可久(卷4《义仓》)”[29]。然而在苏南宗族看来,义仓赡族是在族贫无力置办义田的情况下采取的权宜之计,长远来看还是置办族田更为切实可行。所谓“义仓既行,当立义田。田之所出无穷,仓之所贮有限,以有限之仓为一族之用,则施济之道一行,将取之立尽,后难为继矣。(卷4《义仓》)”[29]

二、祠产的来源

与义庄田产多由个人独捐或父子、兄弟合捐不同,多数祠产是由族众公筹,或按丁摊派,或按田亩数捐输。西溪于氏“族中储赀积累,合置祭田(卷2《祭田志》)”[30]。光绪年间,南汇顾氏“昌志纠族共捐祭田三十余亩(卷8《祠祀志·宗祠》)”[21]17。民国7年,川沙张氏宗祠落成,尚无祠产维持开销,宗祠呼吁族人捐纳集资,购置祠产,以维永久。要求族中有田产十亩以上者,年纳一元;二十亩以上者,年纳二元;再上类推。出外或在本地有职业年得薪金百元以上者,纳一元;二百元以上者,纳二元;余亦类推。其地各户年纳祭份三角,于冬至祭期缴纳。[14]21毗陵承氏要求族人捐置祭田,“凡殷实之家,照朱子《家礼》二十捐一。其遇继嗣之产,九归嗣子,一分入祠(卷首《祠墓规条》)”[31]。若族内力丰者少,祠产只得由族众合力捐输累积而成。丹徒吕氏祠堂的做法是,“立簿一册,各各量力,岁输若干,力裕者生子若干,娶妻若干,或按季,或逐月交送。择本分境裕者一人主收,……,藉族中有力善贸易者,二分起息,年终本利清交,……,俟有成数,即置田或市房,永远采租,为子孙无力者婚丧之助、好学者膏火之资,孤寡老废无养者朝夕有给。务使贫富相济,休戚相关,老幼不致失所,志士得以成名。(卷首《祠堂条约》)”[32]

苏南宗族也有独捐祠产的事例。常熟庄氏“祠宇、祭田为二十五世孙独力捐建(卷2《支祠规条》)”[33]。民国15年,以泥水匠起家的川沙人赵增涛独建赵氏宗祠,置祠田五十余亩,建筑费两万五千元。[14]23宜兴堵锡割妻孥饘粥之田二百五十亩,作银千两,公议填写入祠。每年量所收冬夏租税,除春秋二祭费用之外,存租三分之一生放子息,建祠公用。三分之二赡赈通族贫老婚丧及优奖等项。[34]此外,也有将祖遗田产充作祭产的事例。民国12年,武进县民赵承康等将祖遗田亩充作祭产,并咨部备案。[35]12

祠产扩大的基本途径是用租息增置田亩。澄江袁氏祠田除公项开支外,赢余生息,增置祭田。[36]京江柳氏“每年米麦除支用外,余存若干,恐日久朽蠹,算明糶银,入祠公商,或典房取息,或买田取租。(卷10《宗祠条例》)”[37]武进庄氏小宗祠原有田三十余亩,逐年滋息,增至二百余亩,希冀“祠业扩充而光大之,尚贤、优老、恤寡、赈贫皆可次第举行(卷14上《祠庙》)”。[6]上海曹氏祠堂初建时有田五十亩,“每岁取租以供祭享、完饷、修祠之用,有余财则谋生息以丰之,置腴田以广之,十五年来,收入渐饶,产业渐益”,“前后计共得上田一百九十四亩有零(卷4《祠堂祭田记略》)”。[13]无锡齐礼龚氏宗祠公产祭田开始于老二房二十世旭茂公捐田十亩、钱三百,经圣章、声远二公经理生息,络绎续增置至百数十亩。至光绪末叶以迄民国,云泉经理增置田十余亩。民国庚申芝芳经理,六、七年间出入公开,又增置田三十余亩,统计将近二百亩。[38]

出仕子弟捐输也是增强宗族公产实力的一种常见做法。丹阳东门丁氏“文武出仕者量捐俸送祠,愿多输者听。(卷16《祠规》)”[39]宜兴官林宗氏“出外任者,县捐俸一百两,府捐俸五百两(卷20《家规》)”[40]。无锡安阳杨氏子弟“入仕后积俸有余者,或捐田数十亩,不足者亦量捐银一二十金入祠公用,以报祖宗(卷22《大宗祠续增祠规三条》)”[41]。

按照社会习俗,绝嗣产业中的一部分要输入宗祠。澄江袁氏祠中设立捐簿,凡得绝嗣产业估值五百金外者,捐所得十分之一,千金以上者十分之二,余以次递加。[36]川沙张氏族中遇有争袭无后者之遗产,得由宗祠评判,并勒令袭产者酌捐一部分以充祠产。[14]21此外,继子入祠捐田、逝者木主入祠输银也是部分宗族增益祠产的途径。如光绪年间,江阴张氏“炳文之妻郭氏为继子入祠捐田五亩一分。(卷末《祭田记》)”[2]2

宗族置办祠产不仅解决诸多公项所需,也着眼于宗族的长远发展。几乎所有宗族在置办祠产后均寄希望于后人不断扩大,为日后建置义庄做准备,以期为宗族的永续繁荣提供基本保障。光绪年间,无锡玉祁沈氏重建宗祠后,希望“后之贤子孙更能扩而充之”,立义田、义塾以佑启后人。[42]江阴张氏初置祭田,数目不多,希望族中“贤而乐善富而好礼者”,“苟能随力增捐,积成义庄,普赡合族,则良规日备,前业弥光(卷1《祠中议定规条》)”。[2]3无锡毕氏仅有祠田四十亩有奇,寄希望贤能族人经司祠事,收储祠租,将来岁有增置,大为扩充;或族人慷慨输捐,以广田数,即可建立义庄以赡族之贫乏。[43]丹阳丁氏宗祠则要求“公正总管矢公矢慎,任怨任劳,征收有法,出入有经,毋虚糜,毋浪费……如是,则田有常租,屋有常税,业有常主,用有常数,掌有常职,稽有常法,由是而益之,至于千亩、万亩亦易也。(卷16《祠规》)”[39]

三、祠产的经营管理

宗祠有余则以赒族,本为义举,然人心不古,顽肆易生,若非严立规条,俾就约束,祖宗赒乏之典,可能反为子孙聚讼之阶。丹阳丁氏即曾遭遇此种窘境,“祠堂公产人即视为奇货,经理无人等,总管如传舍,以致弊窦丛生,占种逋负者有之,侵渔染指者有之(卷16《祠规》)”[39]。为规避这种现象的发生,各家宗祠均设立祠规,严格经营管理制度,希图久远之谋。

与宗族义庄设立专门管理义庄的班子不同,祠堂一般实行值年轮管,每岁轮流,祠中钱粮租税及一应大小诸务,俱其料理。武进恽氏南分宗祠公举八人,每年二人轮管祠产,于冬祭日交替,将一年出入各账并田产、存款交下手二人接受清楚,其余四人公同稽查,并抄录细账,粘贴祠壁,以昭核实。[11]武进庄氏小宗祠田“四分子姓轮流经管(卷14上《祠庙·小宗祠堂记》)”[6]。镇江任氏“照各房分择殷实老成者二人,互相经理出入,每年必于春祭前一日协同宗子、族分长三面结算明白,一应帐目银两,交兑下年应管之人。(卷2《祠规》)”[44]

然而,“一祠之事皆付总管经理,总管得人则祠事兴,失人则祠事废,不可以不慎也(卷16《祠规》)”[39]。尤其祠产是宗祠的经济基础,如何经营管理,增益扩大,是宗族发展的重大事项。武进恽氏认为,祠产废弛系于两端:一则“沧桑之变世运为之”,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一则“人事为之”,即在承平之时,“而或经理不力,典守不慎,甚至侵蚀肥己,坐使祖宗遗绪无故散失”。这种状况是可以避免的,关键在于祠事要择人而任,“欲图终,必先慎始也(卷5《新议南分宗祠公举轮管祠产章程记》)”。[11]为挑选得力族人从事宗祠经营管理事项,苏南宗族多采取族众公举的办法产生管祠者。毗陵刘氏公举一人为祠正,总司祠事。[45]丹阳丁氏祠堂每于春分后一日,各分长、公正齐集于祠,从公推举总管,择族中勤谨而廉能者付以祠事,一切田房租税皆其掌管。[39]澄江袁氏祠中公举司事一人,总理祠墓一切事务。[36]即便如此,一人把持祠事太久,还是容易日久生弊。如丹阳丁氏所言:“所举虽贤,亦不可久任,盖事久则弊生,不免美始而恶终,以晚节败也。(卷16《祠规》)”[39]为消除此种隐患,苏南宗祠的管理者多有任期规定。吴县陈氏宗祠“两人管事,三载为期,期满后再行公举接管。(卷4《宗祠规例》)”[26]澄江袁氏祠中司事三年一行替代。[36]

苏南祠产经管者的选拔标准要求德才兼备,家产殷实。前一条不难理解,这是从事任何社会事业均需具备的资质,后一条对任职者财产要求,其用意十分明显,即担心贫穷者觊觎族产,存在侵渔隐患。选拔财产丰厚者任职,似乎就可一心为公。如无锡齐礼龚氏祠产“经理人由合族公举具有财产之公正人二人为正副经理,执掌银钱出入。(卷12《经理宗祠公产条例》)”[38]武进恽氏“祠中岗滩田屋,举子孙殷实老成者轮年经管(卷4《祠庙》)”[11]。京江柳氏“宗祠有祀田,采租经管不论尊卑长幼,止论殷实老成”,贫乏者不得垂涎经管,“妄生诽议(卷10《宗祠条例》)”[9]。

四、宗祠的生活救助

在传统社会,一个人“除父母兄弟外,最关切者莫过于宗族(卷6《家训》)”[46]。作为宗族组织机构的祠堂是族人联系最为紧密的公共生活场域,奖惩荣耀离不开它,生老病死也离不开它,贫弱者还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生活救助。宜兴范氏“男子二十以上入数,所以便给口钱”,“诸房年饥不能度日者,酌其极次,诣实施行(卷2《家规》)”。[47]丹阳丁氏赢余祠产,“以崇德行,以励节孝,以兴文学,以资激劝,以恤患难,以周贫乏(卷16《祠规》)”[39]。宜兴堵氏祠田“先尽完纳粮银,次设办春秋二祭,次赈给贫老孤寡,次祠课,蠲助工食、纸札、优奖、杂费。(卷1《条约》)”[34]

然而,多数宗祠财力有限,赡济对象主要是族内贫弱者。对于“族有死不能葬及嫁娶无资者”及“族有家贫难度、老无所依、幼无所育者”,“稍周恤之(卷3《祠约》)”。[36]宜兴范氏宗祠“赒贫、劝学以示教养,祖泽本以赒急不以继富,乡会衣顶盘费者,贫者可以情加,富者不容踰额,其凶荒赡族必需实心检阅,严杜侵欺,以几体恤。(卷2《家规》)”[47]常熟范氏在《祠堂岁记》中云:“矜孤恤寡原属族分中首务,但公祠力量未足,姑计口每日给米五合,无米发钱,照以时价。(卷4《祠堂岁记原议》)”[48]咸丰时期,京江何氏设祠于酒海街,岁入有赀,“祠祭、墓祭岁有常经,至于老有养也,嫠有恤也,贫寒之丧葬有助也,读书之子弟有奖也。(卷末《重建宗祠并续修家乘记》)”[27]实力雄厚的义庄,除救恤宗族外,还参与社会慈善,而宗祠的救助对象往往仅限于宗族内部。即便少数宗祠有行善乡里的愿望,也会量力而行。如宜兴任氏所称:“倘逢俭岁,除族中给发外,能捐输助赈,大是美事,但不可剜肉医疮。(卷2《祠规》)”[44]

对鳏寡孤独废疾者的生活救助,是宗祠救济的主要方向。这类救助的出发点有着浓厚的道德考量,一则此类人群最为穷苦,衣食难周;二则在儒家文化里,坐视族中鳏寡孤独穷民无告者流离困苦,非仁人君子所为。当然,族绅们更担心这些人流落在外,会影响宗族及自身的社会声誉。丹徒倪氏对此说得很明白,“鳏寡孤独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不幸而吾族有之,当哀怜而收养之,使彼得免于饥寒,假令任其流落,不顾同宗之谊,使人指之曰:此某氏之子姪也,此某氏之叔伯也。不惟玷辱祖宗,抑有何颜而立于乡党之中耶?(卷1《家训》)”[49]

在生活水平低下的传统社会,多数宗祠的救助力度大致能满足鳏寡孤独废疾者的最低生活要求。丹阳丁氏族中幼孤无依、茕独无告及残废无靠者,“每年给口粮钱三千陆百文,年至十六岁停给(卷16《祠规》)”[39]。澄江袁氏族中“老弱疾患穷乏不能自给者,每年大口给钱三千六百文,中口给钱二千四百文,小口给钱一千二百文。四岁至八岁为小口,九岁至十三岁为中口,十四岁以上为大口,按月派给,不准预支。三年给棉衣一件。(卷3《祠规》)”[36]京江柳氏族中鳏寡孤独废疾无养者“每口每月给米二斗四升,男、妇同。其子女五岁开支,十三岁内照成人减半,十三岁外方与成人一例。夏月收麦易麺,每月每口支麺三十斤,子女减半。每月初五日开仓支给。”[9]解决了吃饭问题,“冬月亦不可无衣”,宗祠于“每年冬祭日每名给白布二疋,计长四丈,棉花一斤半,男、妇同;子女五岁开支,每名给白布一疋,计长二丈,棉花十二两(卷10《宗祠条例》)”。[9]武进恽氏“鳏寡孤独无所倚者,每月给米三斗,屋一间,以养之。(卷4《祠庙》)”[11]

相较其他弱势族人,嫠妇最苦,宗祠的救恤力度也最大。澄江袁氏宗祠对族内苦节而无恒产者,每月给钱五百文。[36]无锡安阳杨氏孀妇守寡至二十年以外砥节无玷者岁给米一石,年高至七十以上者即守寡未满二十年亦给米一石。再醮者不在此例。[41]京江何氏“族中有守节嫠妇无亲房可依不能自存者,给薪水钱二百一十文,俱于月终分给。至岁暮除夕前数日,亦照册按名每人给烛炭钱二百一十文。(卷末《祠例》)”[27]丹阳丁氏“励节冰霜而贫乏不能自存者,每岁给口粮钱三千六百文(卷16《祠规》)”[39]。每年祭毕,京江柳氏对族中进士、举人、生员、贡监分胙,以示优待,“妇人及未成丁者不分,惟孀妇虽子未成丁亦送猪羊胙各一斤,重节也(卷10《宗祠条例》)”。[9]当然,宗祠矜恤优待孀寡,还有深一层次的考量,就是全其“名节”,以维护宗族的“荣誉”。

对于幼孤子女,宗祠多着其近亲房领养。生活无着者,宗祠则承担养育责任。澄江袁氏“孤幼而无有力之近房至亲周恤抚字者,每月给钱三百文,至十六岁成丁不给。(卷3《祠规》)”[36]无锡安阳杨氏孤儿无倚者亲房养之,岁给米一石,至十八岁止。[3]毗陵屠氏矜恤孤儿着力于教育,宗祠在开塾前为每生代置帽一顶、棉布袍一件、布带一条,帽于开学后一日交还,袍、带于三月十五日交还,俟来年正月给发。夏季给短褂一件、蕉扇一柄、手巾一条,短褂于八月初一日交还,俟来年五月给发。立冬给毡帽一顶、长絮袄一件、厚棉裤一条,袍、带于开学同日交还,交还后司事即于塾中制箱收藏,及时缝补刷晒,敝坏则更制新者。如遇阴雨,每生给雨帽一顶、蒲鞋一双,晴霁即行缴塾。茶夏麦冬姜,春秋常茶,三伏日师及生徒送给西瓜三次。冬日入塾寒冷,备粥以御寒,由塾主家盛桶送塾,并给酱姜小菜。生徒开学各给绿布书包一个,凡字块、书本、纸墨、笔砚,皆按名发给,无庸节妇购买。[23]

对于族中耆硕及高年,宗祠给予优待,以示敬老之意。宜兴许氏“年逾六旬而贫甚者,虽有子孙,岁计给银,以崇养老之意。(卷1《宗规》)”[50]无锡安阳杨氏举贡监生员“年六十以上,岁给米五斗,七十以上岁给米一石,八十以上岁给米二石,九十以上岁给米三石,百岁给果酒银十两,所以礼高年也。(卷22《大宗祠续增祠规三条》)”[3]丹阳丁氏轸念高年,“六十岁每年给银一两五钱,七十岁给银三两,八十岁给银陆两,九十岁给银十二两,百岁量给银两,为详请建坊之费。(卷16《祠规》)”[39]武进恽氏族人“年六十以上给米三斗,七十以上给米六斗,八十者倍之,九十者又倍之,女人皆减半。(卷4《祠庙》)”[11]

婚丧嫁娶也是宗祠的重要资助事项。子女婚嫁是族中大事,对于无力婚嫁者,宗祠酌助银两。澄江袁氏“凡贫苦安分无力嫁娶者公同确实查明,娶者给钱五千文,嫁则给钱三千文。(卷3《祠规》)”[36]京江柳氏“族中男女长成无力嫁娶者,议定娶妇助银八两,嫁女助银四两”,“继娶减半”。[9]武进恽氏五服内族人“婚礼支米麦二石五斗,嫁女支米麦二石五斗,其无力嫁娶者为之嫁娶。(卷4《祠庙》)”[11]送死大于养生,对于无力丧葬贫族,宗祠提供丧葬费用。京江何氏“族人有生平自爱守分安贫及卒殡殓一无所出者,宗祠例给资助钱八百文。(卷末《祠例》)”[27]京江柳氏族中病故而无棺木者,不论男妇,每名给棺木殓服银十两,送殡下葬给银四两。[9]丹阳丁氏“族中间有贫苦无依丧费无出者,须本人亲属具结投祠,给领棺木一口。(卷16《祠规》)”[39]澄江袁氏贫苦无力置棺营葬者,给棺钱三千文,葬钱一千文;中殇给钱一千文,幼殇五百文。[36]

当然,宗祠赒济贫寒不是为了养惰、养劣,对能自食其力者和品行有污者坚决不予救助。澄江袁氏对族中“稍有产业技艺能糊口者不给,年力精壮懒惰游荡者不给。(卷3《祠规》)”[36]宜兴范氏“诸房子弟有犯事逃避他乡及挈家外出不知踪迹者,彼此悬隔,谋面或难,嗣后如遇此等之人,不准给钱”。此外,“诸房间有不肖子弟因犯私罪赌博斗殴唆讼及欺良善,若门户不可测臆者,罚本名丁钱一年,再犯者永不支钱。(卷2《家规》)”[47]宜兴吴氏严立规条,将族中贫乏分为“上中下三等”及“安分与无赖二等”,“照等分给,毫不许分外求索,亦不许假以耕种为名,多占田赖租,亦不许倚恃祠中义助,顿忘本分生理,如有此等,即系无赖宗顽,祭后当堂责治。”祠规即便如此严格,仍不能杜绝无赖宗顽,吴氏只好《续申祠约》,对“不安本分不守祠规者,虽家无担石之储无立锥之地,乃其自取,不得以族谊助之。(卷首之二《祠堂条约》《续申祠约》)”[8]

结语

宗祠是儒家伦理的具体物化,关乎宗族的过去和未来。在传统社会,宗族精英们振兴宗族的首要举措即为建立祠堂,并将其视为立德、立功的事业。在祠堂里,士绅们通过祭祀仪式,弘扬先人们的丰功伟业,砥砺子孙继往开来,建立起一条连接神人之间的对话通道,从而培育族人们的祖先信仰,建立宗族的血缘文化自信。然而,祭祀是在缅怀过去,祠堂还须关怀现实。宗族是个小型社会,族人有贫有富,相对于祖先而言,合族皆为子孙,应该一视同仁。为了建立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范式的和谐宗族社会,保证宗族的可持续发展,完成建祠夙愿后,苏南士绅们致力于订立祠规,建置祠产,以祖宗之心为心,赡恤贫弱族人,维系族众对宗族的认同感,强化宗族的凝聚力。显然,近代苏南宗祠的生活救助包含了多重社会学意义,既是宗族精英管控基层社会的客观需要,也凸显了宗族组织的责任意识以及公共空间下宗族生活的伦理面相。在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和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近代苏南宗族的生活救助模式及运行机理还提供了一个社会保障和家庭养老之外的探索方向,即充分培育和激活宗族社会的社会资本,利用族人之间的天然亲情伦理,建构一种新型的宗族互助组织和保障机制,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服务。

[1]李继钦修撰.江阴李氏支谱[O].民国元年油印本.

[2]张文贵等修撰.张氏宗谱[O].民国31年木活字本.

[3]杨道徐等修撰.安阳杨氏族谱[O].清同治十二年木活字本.

[4]刘琛修撰.武进西营刘氏家谱[O].民国18年铅印本.

[5]荆孟斋修撰.曲阿皇塘荆氏南庄公支分修稿[O].民国37年活字本.

[6]庄清华修撰.毘陵庄氏族谱[O].民国24年排印本.

[7]杨秉铨等修撰.毗陵邢村杨氏十修宗谱[O].民国17年活字本.

[8]吴诚一等修撰.宜荆吴氏宗谱[O].民国15年活字本.

[9]柳预生修撰.京江柳氏宗谱[O].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七年木活字本.

[10]严伟,刘芷芬修,秦锡田纂.南汇县续志[O].民国17年刻本.

[11]恽祖祁等修撰.恽氏家乘[O].民国5年刻本.

[12]郁锡璜等修撰.郁氏家乘[O].民国22年铅印本.

[13]曹浩修撰.上海曹氏族谱[O].民国14年铅印本.

[14]方鸿铠等修,黄炎培纂.川沙县志[O].上海国光书局,民国26年铅印本.

[15]清水盛光.中国族产制度考[M].宋念慈,译.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6.

[16]魏源.魏源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6.

[17]沈寿祺纂修.虞阳沈氏宗谱[O].清宣统三年木活字本.

[18]博润修,姚光发等纂.松江府续志[O].清光绪十年刻本.

[19]裴大中,倪咸生修,秦缃业纂.无锡金匮县志[O].清光绪七年刻本.

[20]江家瑂等修,姚文枏纂.上海县志[O].瑞华印务局,民国25年铅印本.

[21]严伟,刘芷芬,秦锡田纂.南汇县续志[O].民国17年刻本.

[22]李兆洛.养一斋文集[M].清道光二十四年增修本.

[23]屠寄等修撰.屠氏毘陵支谱[O].光绪三十年木活字本.

[24]吴联庆等修撰.吴氏家乘[O].清同治十三年活字本.

[25]王寿康修撰.王氏家谱[O].清咸丰十一年重刻本.

[26]陈宗浩修撰.陈氏世谱[O].清光绪十六年刻本.

[27]何志庆等修撰.京江何氏家乘[O].清光绪十三年木活字本.

[28]陆慰望等修.宜兴霞溪陆氏宗谱[O].民国37年木活字本.

[29]许永夏等纂修.阳羡白茫潭许氏第十修族谱[O].民国37年木活字本.

[30]于熙珍等修撰.西溪于氏宗谱[O].民国2年活字本.

[31]承寿本等纂修.毗陵承氏宗谱[O].民国37年木活字本.

[32]吕绍山等纂修.开沙吕氏族谱[O].清光绪十六年木活字本.

[33]庄士祯等修撰.虞山庄氏续修世谱[O].民国11年活字本.

[34]堵克祥等修撰.堵氏族谱[O].清光绪元年木活字本.

[35]江苏省长公署批第2233号:原具呈人武进县民赵承康等呈为祖遗田亩永作祭产恳请咨部备案以保久远[R].江苏省公报,1923.

[36]袁瑜修撰.澄江袁氏宗谱[O].民国38年排印本.

[37]柳预生修撰.京江柳氏宗谱[O].清光绪十六年至十七年木活字本.

[38]龚汝砺等纂修.齐礼龚氏宗谱[O].民国19年木活字本.

[39]丁绳祖修撰.丹阳东门丁氏十三修族谱[O].民国37年活字本.

[40]宗廷铭等修撰.官林宗氏谱[O].民国32年活字本.

[41]杨道徐等修撰.安阳杨氏族谱[O].清同治十二年木活字本.

[42]沈瑞炳等修撰.玉祁沈氏宗谱[O].民国13年活字本.

[43]毕觐扬等修撰.锡山毕氏重修宗谱[O].清光绪十八年活字本.

[44]任葆仁等修.任氏宗谱[O].民国5年木活字本.

[45]吴治允修撰.毗陵刘氏宗谱[O].清光绪二年活字本.

[46]张浈修撰.京江张氏宗谱[O].清光绪五年木活字本.

[47]范蕴辉修撰.荆溪范氏家乘[O].民国15年活字本.

[48]范棨照修撰.范氏宗谱[O].清光绪十八年活字本.

[49]倪荣钧等修撰.京口丹徒倪茂堂倪氏重修宗谱[O].民国11年活字本.

[50]许洪德修撰.缪渎许氏宗谱[O].民国25年木刻本.

猜你喜欢
义庄活字宗祠
My First Lesson to Remember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论范仲淹的宗法思想与义庄的慈善信托机制
兼济天下:苏南义庄经营中的儒家义利经济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慷慨宗祠祭先贤
活字蹦跳
把玩活字 续写光阴的故事
进“门”填字
近代苏南义庄与基层社会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