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符马活
活字蹦跳
文/符马活
符马活 上世纪70年代生于雷州半岛。当代作家、诗人、书法家。曾任广东省中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创办民刊《三只眼》、 《诗文本》 、《诗江湖》等。编有诗选、民间歌谣等多部。出版个人诗集三部。出版著作有《活字纪》、 《结字录》、 《印字风流》、 《中国绘画史话》、 《雷州换鼓探究》等十部。广东雷州文化研究者。现居北京。
就像雕版印刷的原理古人不难想出一样,活字印刷这个“创意”本身也不难想到:把两个以上的印章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拼接,从而得到不同样子的图案,这就是活字印刷思想的雏形。
最早的活字印刷思想可以追溯到东周时期所铸的“秦公簋”。秦公簋是一件青铜器,按说铸造它的“范”应该是一次性成形的,但是考古学家们发现,秦公簋上面有12处文字一模一样地重复出现了两次,而且字符排列不够整齐,因此人们推测,秦公簋上文字是用类似活字一样的印戳在“范”上印出来的。古人这样做的动机很容易理解:方便省事。用活字铸“范”的办法,可以少雕刻十二个字的模型,节约了工匠的劳动力。
刻字工人制作雕版的时候,一定也有过偷懒的念头:不如把雕版变为一个个活字吧。这样,只需要一次性铸造一堆活字,就可以用来反复印刷任何内容的图书了。
可是,活字印刷的难点不在于想法,而在于工艺。如何铸造大小一样的活字,如何能把这些活字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如何保证印刷的时候活字不错位?这些技术难点不攻克,活字印刷就无法具有现实意义。
活字印刷真正实用,还需要一段技术准备的时间。
如果我们放宽活字印刷的定义,活字印刷最早的大规模应用,是北宋时期官方印刷的经济许可证。
北宋的经济环境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特殊,一方面,北宋商业非常发达,盐、茶等紧俏商品的销售量很高。另一方面,由于连年和北方作战,北宋政府的经济压力非常大,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北宋的官员们想到了用商业税来弥补军资的办法。
要征收税款,就要有收到税款的凭证,这种凭证,称为“引”。商人拥有了政府颁发的“引”,说明已经缴纳了相应的商业税,就可以进行买卖活动了。在北宋,政府发行了大量的盐引(售盐许可证)、茶引(售茶许可证),由于经济交易繁荣,又印制大量的房契、地契,为了控制印刷数量,追查来源,这些许可证需要给每一份文件编一个号,当时人们不用数字编号,而是用《千字文》。《千字文》里的一千个字从不重复,用《千字文》中的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组合的方式,就可以创造大量的编号。
许可证需要大量发行,又有着防伪的要求,最好能用印刷的方式来生产,这样才能既保证图像精美准确,又保证印刷速度够快。但是由于每张许可证上都要有不同的编号,每一页文件都会有几个字不同,用常规的雕版印刷无法完成。于是,印刷工匠们想到了用活字的办法。
当时雕版印刷最常用的材质是木头,这些经济许可证也是用木雕版印刷。印刷工匠们在制作雕版时,在编号的位置留出一个空槽,然后再另外制作《千字文》的活字,填在空槽里。每印刷一张许可证,就更换一次编号位置的活字,这样就能印刷出大量有不同编号的许可证了。
宋朝还有另一种类似的印刷品,“交子”——中国最早的纸币。宋代经济繁荣,贸易频繁,货币需求量大。与之相对的是铜产量严重不足的困境,铜产量不足,朝廷就不能生产足够的铜钱满足贸易的需要。尤其到了南宋,当时中国主要的产铜区在北方,南宋失去了北方江山,国家丢失了大量铜矿,铜钱生产更加难以为继,于是宋朝政府把目光投向了纸币交子。宋朝交子的印刷量非常大,和许可证一样,只能采用印刷的方式生产。为了防止伪造,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交子也要使用《千字文》的编号,另外还要印上主管官员的签名,所以在制作交子的印版时,同样要留下编号和签名的位置,用活字来替代。
交子的印刷有一点和许可证不同。木板制作的雕版印刷时间长了,字迹容易模糊,交子因为用途敏感,对画面精细度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印刷尽量准确,因此朝廷在印刷交子时采用了价格更高、但是质量也更好的铜版。
因此可以说,盐引等许可证的印刷是木活字的雏形,交子的印刷是铜活字印刷的雏形。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活字类型,既不是木制的,也不是金属质地,而是泥活字,它和“毕昇”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说是“泥活字”,准确地说,应该是“陶活字”。按照《梦溪笔谈》的记载,再加上后人的实践,这套活字的制造和印刷方法大致推测如下:
先将黏土捣碎,加水制成泥浆,把泥浆放到模具中制成一块一块的活字泥坯。在泥坯上刻字的方法,《梦溪笔谈》没有记录,按照常理应该有两种办法:用刀直接在泥坯上刻出反向的文字;或者先在木块上刻出正向的文字,再倒印在泥坯上。
泥活字刻好后,用火高温烧成坚固的陶活字,活字就造好了。
在印刷前先要排版——把活字按照文稿排列在硬板上,并且固定好。
把整个铁板摆满后,在铁板下用火烘烤,粘剂就会融化,用另一个铁板再按压印版。因为按平活字,因为粘剂有一定的弹性,经过用力按压后,能保证所有的活字都在同一个平面上。待粘剂冷却后,活字便被固定在了铁板上,一个印版就造好了。
之后印刷的过程和雕版印刷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是刷墨汁、拜访白纸、按压白纸这几个步骤。主要的区别是,毕昇的泥活字印刷有两个印版,一版在印刷的同时,另一个版在排版,两版交替使用。一版印刷完,用火把粘剂烤化,泥活字脱落后即可供再次排版使用。
不过,由于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录了泥活字的详细技术,后代有一些人尝试过毕昇的方法。如南宋名相周必大曾用毕昇的技术印刷过自己的文集,分赠亲友①。元初学者姚枢和弟子杨古也用这个方法印刷了朱熹的《近思录》和吕祖谦的《东莱经史论说》,四处传播②。
总体来说,这些复原的印刷术都是零星出现的,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效应,说明泥活字印刷还是有比较大的局限性。后来,泥活字被更加成熟的木活字印刷取代了。
木活字有很多优点:成本低,制作简单,容易雕刻,不像泥活字那样需要高温烧制。在雕版印刷非常发达的宋朝,雕版都以木板为主。如前文所述,毕昇之所以放弃木活字,是因为木活字在制造印版的时候需要用粘剂固定,如此固定的木活字不容易拆卸。换句话说,只要解决了活字在印版上的固定问题,木活字就有使用的价值了。
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木楔塞紧:在排版时,用长木条和方木块把版面中的空隙都紧紧地塞住。木头有一定的弹性,塞满版面后,木活字排列非常牢靠,不会轻易活动。拆版时,只要敲掉木楔就能取下木活字,不影响活字多次使用。
元时的王桢认真研究过木活字印刷。王桢是个小小的县尹,正因为他是身份低微的一线小领导,所以非常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他专门撰写了一本介绍农业技术的著作《农书》。王桢是古代知识分子里少有的务实型技术人才,他不仅关心农业技术,在准备印刷《农书》的时候,还开始关注印刷技术。王桢试验了泥活字和锡活字,最终决定用木活字来印刷他自己的著作。
王桢不仅成功地完成了印刷任务,还留下了改良过的印刷技术,被后来的印刷工作者们广泛借鉴。
王桢制作木活字的特点是先刻字,再切割活字块:先制作一个大小适中的木板,在薄纸上打上整齐的方格,在格子中写上准备刻写的汉字。然后在木板上刷一层用来粘纸的熟米浆,把写好字的纸反着贴在木板上,用细棕毛轻擦纸背后,反体字便印在了木板上,这时就可以雕刻了。刻好字后,再把木板切割成活字大小。
活字印刷的一大难题是排版。中国人在这点上很吃亏——其他民族的文字大多是拼音文字,字母数量有限,不存在找字的问题。汉字常用字却有几千个,还有大量的生僻字,这意味着排字工人每排一个汉字,都要在成千上万的活字中挑选。一部书有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字,每挑一个汉字花多一点时间,那整本书排版所需的时间就会增加很多。这意味着,哪怕提高一点点排字的效率,对改进活字印刷技术的贡献都很大。
传统的排字办法,是把活字放到一个有很多抽屉的大木柜中,每个木柜按照音韵或者笔画排列。这样做的缺点是:汉字的数量太多,木柜会非常巨大,占的面积也很大。后来清朝金简印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时候,一共使用了十二个这样的木柜,每次需要四个人来取字。如果排字工人太少,工人就必须在字架之间来回移动,效率很低。
王桢的解决办法非常有创意,他制作了两个大转盘,把活字放到转盘上。排字工人坐在两个转盘中间,转动转盘找字。这样,工人坐着不动就可以选出字来,选字速度快了很多。用这套排字架,王桢排印出了《旌德县志》。
不过,王桢这套转盘创意有余,实用性还是不足。因为人手长度的限制,转轮面积不能太大。在这种限制下,两个转盘能容纳的字数有限,只能印刷字数较少的书籍。书的总字数一多,两个转盘就容不下了。而且转盘旋转的速度较慢,挑字的速度不如在木柜上直接选。总的来说,王桢的转盘适合用在排字工人少、排印字数较少的书籍。如果书籍字数很多,也不缺人手,最好还是用《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大柜子的办法。
十几年前,世界上的大部分书籍,都是用铅活字印刷出来。
铅活字是一种金属活字,金属活字和木活字相比,优点非常明显:坚固耐用。金属活字可以反复使用很多次,不用担心字迹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磨损。长时间保存也不用担心受潮变形。虽然金属活字制造的成本高,但可印刷次数多,印刷次数多了,成本也就降低了。
一开始,金属活字并没有被宋朝社会广泛采用,其中的原因除了制作成本高外,还有如何把活字固定在印版上、印刷的时候活字会不会移位的技术问题。
中国工匠想到了用粘剂之外的办法来固定金属活字。
一种办法和固定木活字一样,用木楔塞紧。还有一种是金属活字特有的固定方法:在铸造金属活字的时候,在活字中间留一道贯通的孔,排版时用铁线穿过这道孔,不但能起到固定的作用,还能保证活字排列整齐。
解决了活字固定的问题,金属活字就有应用的可能了。
和其他活字相比,金属活字最大的难点是活字的铸造。
中国传统的金属活字不是现在使用的铅字,而是铜活字。铜活字用的也并不是纯铜,因为铜的价格太高,熔点也高,很难铸造。一般铸字使用的是铜和锡、铅的合金,采取适当的比例混合,铸造的成本和熔炼的熔点都降低了,还能保持足够的硬度。这种合金和中国商周时代所使用“青铜”非常像,中国古代铸造铜钱也一直使用类似的铜、锡、铅合金,只是铸币和造字时所用合金里各金属的具体配比会有一些不同。
南宋时,铜字的原料又有些不同。宋室南渡,失去了北方铜矿,朝廷连造铜钱都很困难。为了解决铜钱铸造难的情况,南宋一方面加大纸币的印刷,另一方面开始在铜钱中增加锡等其他金属的比例,称为“类锡钱”、“夹锡钱”。同理,为了降低铜活字的成本,制造活字时也会增加锡的比例,但这样一来,活字的质量也随之降低了。
活字的铸造和铜钱的铸造过程类似,参考当时的造钱技术,金属活字的铸造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比较普通的“范铸法”。先选择软硬适中的木材,进行粗加工后放入水池中浸泡一个月左右,去除木材中的胶质成分。取出阴干后,经过刨光、上油等方式处理后,雕刻成木活字。把木活字印在泥坯上制成“范”,再用溶化的金属浇铸成金属活字,冷却后再用刀修整,一枚金属活字就造好了。
另一种是“翻砂法”,同样需要先雕刻木活字,然后制作金属质地长方形的砂箱,在砂箱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黏土、旧范土、细砂、木炭粉等材料,搅拌均匀,保持一定的湿度,舂实。把数个木活字放入砂箱中,放入一半,露出一半。再放入一个树枝形状的浇道模,以便在铸造时留出供金属液注入的浇道。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砂箱压在第一个砂箱上,压紧,把两个砂箱反转180度后,分开两个砂箱,小心地去掉木活字和浇道模,阴干后,在窑内烧硬,就得到了铸造所需的“范”。铸造时,将两个砂箱紧紧合拢,用绳绑紧,注入金属液浇铸,冷却后,就得到了数枚活字。
“翻砂法”和“范铸法”相比,工艺更复杂,但一次可以生产更多的活字,效率更高。因此“翻砂法”被广泛使用于铜钱铸造,也是古人铸造金属活字的首选技术。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似乎金属活字远比木活字、木雕版更先进——因为技术含量更高,更坚固耐用。然而,须知每一种技术都有其具体的使用环境,需考虑成本和效率,先进的技术未必意味着更加实用。
中国活字印刷的一大困境是汉字字数太多。西文字符数少,用铸造金属活字的功夫就简单,只消铸造不过百个“范”,反复浇铸即可。这比用手工一个一个雕刻成百上千个木活字容易多了。
但是中文常用字有几千个,意味着铸造金属活字时,最少要铸造几千个“范”,铸造金属活字的优势和木活字相比就不明显了,甚至铸造金属活字更费时费力。
而且,铜在中国古代是非常稀缺的资源,铸造铜钱远比铸造活字更为重要。南宋年间连铸造铜钱的铜都不够,用珍贵的铜来做活字印刷更不可能。
另外,金属活字不容易上色,对印刷用墨还有特殊要求,这也是金属活字的缺点。
因为这些缺点,金属活字在宋朝虽然技术已经成熟,但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金属活字还不如木活字实用。直到近代之前,这种情况一直都没有改变。
其实在古代,木活字和泥活字相比雕版印刷,实用性也不是很强。活字印刷最大的优势是活字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但是木活字和泥活字的损耗率较大,使用次数一多就要重新制造,因此优势不明显。雕版印刷固然每次印刷新书都要重新制版,但是用过的旧版还可以储存起来,以待下次印刷,对于需要反复印刷的经典书籍来说,并不算浪费。
活字印刷还有一个问题,因为活字的总数有限,印刷比较厚的书籍时,不可能把书籍的每一页都排好版一起印刷,而是排出几版先印刷,印刷到足够的印张,就把版拆掉,再排成新版印刷,这就要求在开印之前就规划好到底要印多少张,一旦开印就不能修改,要一次性把数量印足。这对于资金雄厚的官刻不算什么,对于小成本的民间书坊,就相当于增加了运营的风险。因为这样印刷,要一次性囤积大量的印刷成品,积压资金,挤占了现金流。有些小本经营的书坊必须边印边卖,用回笼的资金安排下一次印刷,这种小本经营模式就不适合使用活字印刷了。
雕版印刷边印边出还有另一个好处:在成书之后,如果发现印刷错误可以及时修改:只要更换有错字的那个雕版,后面再印的书便是正确的了。而需要一次性印足数量的活字印刷,发觉出错后,再改,成本就高了。
除上述优点外,雕版印刷还有一个附带的好处:雕版印刷每次制版都需要手工抄写,因此高规格的印刷可以请到著名书法家来制作雕版。如宋代国子监印刻的图书,就常由赵安仁、张致用、陈元吉、韦宿等当世书法家亲自书写印版,印刷效果十分精美。反观活字,虽然单个字体用笔工整,但整版文字就无法具备书法的艺术效果。
总之,由于中文汉字数量太多,每个汉字的重复利用率太低,活字印刷相对于雕版印刷的优势并不明显。又因为宋代金属活字和木活字在实用性上还有一些缺点,当时的工匠们经过反复尝试,发现还是木制雕版印刷更有实用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最流行的印刷方式一直是木制雕版印刷。
注释:
①《周益国文忠公全集》卷一百九十八《与程元成给事书》:“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首慁台览。”
② 姚燧《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又以小学书流布未广,教弟子杨古为沈氏活板,与《近思录》、《东莱经史论说》诸书,散之四方。”
(责编: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