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春,季 璟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500
纵观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历史,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一直是人民群众关心的永恒话题和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回首改革开放40年来的心路历程,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得到了充分发展,生产力水平也有了明显的增长,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人民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愈加认识到社会公正的重要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稳步前行的道路上,社会主义公平问题日益凸显,人民收入差距悬殊仍然较大,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愈发凸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对社会公平机制建立和完善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邓小平同志作为领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建设过程中的总设计师,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探索社会公平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新时代背景下,重新学习并深刻理解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把握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新时代价值,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以及顺利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任何一种公平观念都是在特定时期下的产物,都是由一定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只有当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人类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情况下,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平存在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因而上层建筑的公平问题势必会受其所处的经济基础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消除阶级分化,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公平。私有制是导致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因素,而私有制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也是两极分化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可见,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建立让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就必须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解放全人类[2]。从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可以看出,社会公平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一样,都是从不公平跨越到公平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公平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由于社会公平实践程度的不同,公平的实现方式也就不同,甚至在同一社会形态之中的不同时期又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各自的层次和标准在社会公平的体现中也大不相同。社会公平是历史的,但同时也是相对的,必须否定绝对公平这一错误思想,肯定并认同公平的相对性,由此来杜绝平均主义。邓小平社会公平观正是因时而至,在传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前提下,又充分结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两大理论为依托,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平正义体系,有利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从而进一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
社会主义最基本也是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社会公平,只有从根本上实现社会公平,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使他们更好地为国家建设出谋划策。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更具优越性和进步性,从而更能凸显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公正,也唯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社会公平也才有好的生长和发展环境。毛泽东认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动摇,再以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辩证关系为指导,通过有效变革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他认为,适当变革生产关系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实现的重要保障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政治制度公平之上,由此,民主集中制诞生,同时也开启了新中国的民主制度建设的新篇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政治协商和民族区域自治,这一系列制度都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的政治民主化思想[3]。毛泽东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坚持以按劳分配原则为基本制度之一,多次批判否定平均主义,并多次声明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对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巨大意义。
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中,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充分汲取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他的社会公平思想集中体现为传统的“大同”思想和现代的“小康”思想。早在秦汉时期《礼记》中就有记载,古人心中理想的“大同”社会就是从衣食无忧的“小康”社会进入“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4]。儒家学者的思想也体现了“大同”和“小康”的思想,“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体现了先人对弈平等的追求,社会财富的分配对一个国家的安定与团结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礼记》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由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5]老子作为道家的代表,更是从自然的角度来阐述公平。他认为,公平是自然天道的法则,违背此法则就是违背天理。墨子也曾道出平民百姓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心声:百姓想要过上的美好生活,想要实现的社会公平,不仅是财富要公平分配,在政治上也要体现公平,这样才能给社会政治打下一个基础。荀子主张要把天下建立成一个“莫不平均”的天下,把社会建立成一个“安定和谐”的社会。他曾在《荀子·王霸》中指出:“出若如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也有与公平正义相关的论述,“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其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对千百年来农民运动所追求的平等平均目标的集中体现。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道德思想。孙中山提出的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为主要内容的“民生主义”,都阐述了人民对于建立一个公平社会的伟大理想和美好愿望[6]。邓小平社会主义公平思想关心基层民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使得传统公平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创造性地发展和转换。
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社会主要矛盾也在不断随之变化,坚决沿着和平与发展的道路前行,这一伟大的时代主题也在随之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大趋势和大背景已经发生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20世纪70年代末的主题。邓小平清楚地感觉到了改革开放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一伟大认识和决断使得我国国际地位日益上升。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公正思想也在逐渐壮大。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理论的不断深入,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头号目标。在党的十四大中明确指出,我国所要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想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就必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邓小平因时而治,紧紧抓住了市场经济和社会公平的联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施中孕育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公平观。
邓小平自改革开放以来就把发展生产力定为国家建设的首要目标,这就为社会公平得实现造就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首先,生产力快速有效地提升到更高层次得益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高效发展是旧社会无法比拟的,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在能够让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相匹配起来。其次,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任务的提出,在国际共产主义历史上也是首开先例。邓小平指出,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实现,也要注意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今非昔比——不再是最初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转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力需要全中国人民一起努力,为进一步实现国家工业化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逐步得到满足。最后,发展生产力的核心是发展教育和科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撑,知识分子和劳动者的素质对于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具体实践之间存在略微的差异,前者坚持社会主义,后者则坚持平均主义。因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社会生产效率持续走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等现象,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是人民在自我能力、家庭组成、社会和个人贡献以及自我需求之间的巨大差异被忽视了。在平均主义的指导下,“大锅饭”实为共同落后、共同贫穷;而在社会主义的指导下,“按劳分配”则可以将国家、各种社会团体、各个社会个体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进而为各个不同层次的团体或个体寻求自己所需要的目标,实现各自的价值[7]。邓小平指出,要以国家与集体利益为先导,不能为个人利益舍弃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甚至在特殊情况之时可以为了“大利益”牺牲“小利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公平的最高体现。邓小平认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最大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专利。“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不搞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8]373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应该是涵盖物质文明富裕和精神文明富裕等方面,应该追求全面富裕。“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142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不是同步富裕,是有差别的普遍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发展漫长而渐进的过程。邓小平提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通过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奔富裕路。
邓小平曾经针对先富带后富谈道:“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8]166邓小平一再强调允许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正如他自己所说:“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正是为了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8]152他提出了“两个大局”“对口帮扶”等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和实践措施。 邓小平还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是避免两极分化。他明确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8]111针对如何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凝聚人心,先富带后富,避免两极分化。邓小平针对公有制经济与避免两极分化的关系提出:“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8]149邓小平共同富裕及先富带后富思想是符合世纪之交中国发展现实国情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哲学精髓,对于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破除我国新时代深层次矛盾具有重要的启示。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胜法宝就是要做到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要做到对经济和政治的改革并行,单方面对其进行改革都是不可取的。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强调,生产力的发展要依靠政治与经济二者同时并行才能得以推动,以此为基础,才能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提供一个稳定的保障,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梦铺平道路[9]。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专业化、完善民主集中制、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改革举措的提出和实施,都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0]。社会主义社会持续发展,走计划经济道路势在必行,资本主义也必然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常被画上等号。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长期以来的不断实践,单一的进行计划经济只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归类于经济手段,但都缺少了社会制度属性[11]。可以从这一论断当中清晰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进而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此之外,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三者都将成为改革成功的重要目标导向。
我国自建国开始就是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当家做主的是人民,而党的宗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一直以来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邓小平社会主义公平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价值观念的体现。从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利益出发,一切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并且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一同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共产党人的奋斗纲领始终都是朝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邓小平指出,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人民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一系列观点[12]。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还多次从唯物主义观点的角度出发,指出正确政治领导成果的基本体现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得到充分发展,人民的经济生活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明显的改善。社会公平是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必然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人共享改革成果,只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避免矛盾激化,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共荣共赢。
邓小平巧妙地将唯物辩证法用在了处理社会公平与效率的过程中。他认为,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并驾齐驱、缺一不可,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是无法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得到解决的。在邓小平看来,资本主义社会虽然生产率高,但无法解决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问题,而社会主义则与之截然不同,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在资本主义中出现的公平与效率对立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与效率二者的重要性不分主次。高效率是高层次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即便有特殊例子那也是低层次的公平;与此同时,公平的社会环境是高效率的重要保证[13]。在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必然要求高效率,因为高效率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是一切的根本,没有物质资料,妄谈高效率是不可取的,也就谈不上实现和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期望的社会公平。公平问题的解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法宝,因此,在高效率的前提下还要体现社会公平。以上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要求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对于辩证法的深刻理解。
公平在社会历史范畴之中的内涵极为广泛。邓小平认为,公平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范畴,它是围绕尊重和实现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权利而形成,其内容丰富且系统化[8]190-193。从内容上看,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和教育公平等均涵盖其中。经济公平是物质基础,是指在社会领域中相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公平合理。在处理经济领域的问题时,邓小平坚持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坚持按劳分配,反对平均主义[14]。邓小平认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前提与基础是政治公平,而政治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中央调节器。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不仅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进行了创造性发展,还在实践中深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的全面改革与发展。文化资源公平分配与公平的文化氛围是每一个人人生起步的重要前提,通过社会公平开放良性竞争,使得社会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创造性以及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要想实现文化公平,必须坚持走自由平等的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教育传播社会公平思想,并以此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邓小平对教育公平极为重视,在他看来,社会个体的起点公平是教育公平,人们在智力与能力上的差距都是由教育不公造成的[8]267-270。他所强调的公平的侧重点是因时期与历史条件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但从整体发展过程来看,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体现出了他对公平内容的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
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而提出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想要实现社会公平就必须以经济基础为准则[15]。邓小平非常关注社会生产力,并将它具体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是以实现公平为准则。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消灭私有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认为,无产阶级解放的首要任务就是消灭资产阶级和私有制,以改良的方式完成无产阶级的任务是不行的,许多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主张的准确性。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劳分配思想的相关内容,在社会主义中按劳分配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差别的公平。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自由的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文化公平思想,使得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坚持自由平等的文化权益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之外,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还是对毛泽东公平观的继承与发扬。邓小平在理论上继承了毛泽东对于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的原则,始终坚持将共同富裕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在理论与实践当中肯定了人民群众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邓小平还激发了人民群众对于劳动的热情与创新精神,本着现实主义的态度,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对马克思与毛泽东的社会公平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丰富与完善,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宣布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以社会公平和共享发展的理念来应对不平衡与不充分发展之间的难题,以政治、经济、生态、文化的全面发展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贯彻并落实这一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得以全面协调推进,中国才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8]373-374。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不仅坚持先富带动后富的观点,还竭力反对以两极分化来实现共同富裕的观点[16]。他曾经指出,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后,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是大力解决两极分化问题,这样才能达成共同富裕的目标,然而解决区域、城乡与阶层之间的发展差距是解决两极分化问题、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党和国家也正在为此不懈努力着。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与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于社会主义的全面公平有着深刻的要求,以全面性与系统性为奋斗目标,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终极目标,以马克思社会公正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为指导,使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协调互补,使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能协调发展,进而有效解决新时代我国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社会生活的新期待。
邓小平指出,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重要手段是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公平的最高体现是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反对平均主义,以此才能达到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深化改革,为社会公平的实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支撑。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为全面建成共建共享的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同等重要,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实现社会公平。邓小平公平思想的核心内涵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他的毕生夙愿。在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同时,不能孤立地强调先富,要把共富作为目标先导,把先富作为共富的起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共同富裕,避免贫富差距“断崖效应”与“两极分化”[17]。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差距过大,要确保人民之间的差距保持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全民族共同富裕,同时还要适当控制先富起来的人民和地区,避免差距悬殊。自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重新领悟和感受邓小平社会主义公平观,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科学内涵,概括总结其中蕴含的战略意义,以此为指导,不断推进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进而助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充分、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抓住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主要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要求。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注重将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与发展战略和过程有效联系起来,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发展生产力水平来解决我国社会面临的现实难题,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来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根植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内涵深刻、意义深远,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的建立和完善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应该从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中汲取营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发展促公平,追求效率与公平统一,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与创新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