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探析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2018-04-04 00:32雷雪芹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舆情价值观核心

雷雪芹

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合肥,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1]。网络空间是大学生重要的精神栖息地,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通过网络载体对社会热点问题、公共事件、价值观念、公众人物以及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问题表达自己意见和看法,形成具有现实影响力的观点集合。高校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价值目标、价值取向等融入网络舆情工作,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权。高校应积极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产品供给,以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促进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必然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体现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引领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价值导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网络舆情中存在高雅与低俗并存、激进与保守同在、正能量与负能量交织等现象,反映了网络舆情价值取向具有多元化特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价值导向和网络舆情的多元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矛盾,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引领作用,在价值观对话中实现最大限度认同,以形成引领的基本动力。

高校网络舆情为创新高校工作改革提供参考,为大学生认知社会、心理疏导、情绪发泄等提供途径。但是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方向如果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导向,会出现网络自由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和网络非理性主义等现象。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技术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向我国传播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发布消解民族文化意识的腐朽思想,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侵蚀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编造假新闻,所谓的“网络意见领袖”将敏感话题的讨论引向他们期待的方向,使非理性声音占领网络舆情主战场。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活动主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思考问题较为感性,甄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受腐朽思想影响,他们会通过网络发泄非理性看法,造成抱怨、愤怒的网络舆情氛围,不仅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是个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党政机关、舆论媒体和社会组织等的主体作用。应强化舆论媒体的协调合作功能,使主流媒体担负网络守门员的角色,有效预防不良信息入侵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树立科学的舆情价值标杆,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从2017年2月到2017年9月,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问题,笔者在安徽建筑大学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 000份,回收4 562份,有效问卷4 298份,有效率达到94.21%,调查结果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

2.1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有待完善

某些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事前预警机制、事件爆发后的应急预案和技术监督机制等不完善。由于网络舆情信息采集、分析和预警系统共同构建的监控网络体系不健全,舆情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管理仅由学生处、宣传部和保卫处等部门承担日常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是: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有害信息过滤系统和网络监控系统等安全技术手段不高,主要靠人工收集和监测信息,对信息监督管理处于简单过滤和删除堵截的状态;网络舆情监测分析队伍大多由兼职人员组成,缺少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网络信息技术。当网络热点事件爆发后,缺乏快速处理问题的能力,学生思想动态不能及时把握,网络舆情疏导和管控达不到预想效果。如对问卷中“当你在心理、情感、学习、人际交往和就业择业等方面面临困难时,通过校园网站、官方微博、官方微信能否得到帮助”选项,选“大多数情况下能得到帮助”的占18.3%,选“总是能得到帮助”和“从未得到帮助”分别占3.1%和20.6%,选“偶尔能得到帮助”和“较少得到帮助”分别占26.1%和31.9%。由此可见,目前高校在服务学生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这种处理问题方式加大了网络舆情管理难度,容易造成信任危机。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是因为引导主动意识欠缺、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意识薄弱、管理队伍专业性不强、舆论调查形式化,在人员配备、技术支持和资金赞助上投入不多,很多高校受评估机制和考核机制等影响,出现重学科专业发展轻人文环境培育现象。

2.2 教育方式创新性不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育方式对教育效果起到关键性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协作完成的,实现教育主体的客体化和教育客体的主体化,对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道德素养和政治认知等方面进行改变,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采取“单一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方式,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官方网络平台开发的产品缺乏趣味性,教育内容阐释脱离学生生活实际,采用官方形式表达政治术语和宣传口号,未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生活的规律,教育内容看似“高大上”,实质“假大空”,在问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相关部门监管高校网络舆情的方式有哪些”中,选择“删除负面信息”的占58.3%,选“正面宣传、积极引导”的占18.4%。由此可见,这种贴标签式的宣传方法与网络信息多元化之间存在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网络舆情在传播方式、思维逻辑等方面存在不对等情况。师生间缺乏互动,不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创造性,采用简单移植的方式,“唯标语唯说教”至上,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支撑体系,不重视榜样激励、实践引导等作用的发挥,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得不到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重点在于实践,网络平台创作产品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

2.3 教育者媒介素质有待提高

高校网络和谐稳定需要一支政治信仰坚定、思想道德高尚、网络技术水平过硬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他们的专业背景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对问卷中“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工作态度满意度”选项,选择“对不管不问行为表示不满”的占39.6%,选“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占15.3%。调查显示,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出现政治立场不坚定、专业研究功底不扎实、工作能力较弱、责任心不强、网络素养薄弱等情况,有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思维方式、认知能力、实践经验等局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网络舆情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不能全面把握,对相关理论缺乏深入研究,不能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网络舆情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误认为在网站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就能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还有些工作人员偏年轻、工作阅历浅、理论功底薄弱,当出现紧急舆情时,处理方式不当,对事态发展没有合理控制,不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力。

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创新路径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路径创新,就要从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出发,探索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教育方式,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舆情环境,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吸引力。

3.1 净化环境: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

某些西方国家通过网络向大学生宣扬各种社会思潮,尤其是不良思想,影响了大学生价值取向,再加上网络信息垃圾泛滥,导致社会网络环境面临多方挑战。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2]。高校应该完善网络舆情监管体系,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首先,健全校园网络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学校领导、职能部门、网络中心、学生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等参与的多方联动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保障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有序运行,及时预防和处理网络危机事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不断加强,加大物质投入,推进网络技术升级,及时更新、丰富网站内容,多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大学生注意力,提高网站关注度,营造高质量的校园网站。高校应成立网络舆情检测中心,及时跟踪大学生网络舆情动态,如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宣传部设置了新媒体联盟,能准确追踪到散布谣言、发布色情暴力等信息的肇事者,维护了校园网络信息安全,同时还成立了一支由学生处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委会成员等组成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队伍,这支队伍肩负高校网络舆情引路人责任,发挥“意见领袖”作用,引导了网络舆情方向。

其次,加强网络法规建设。政府要完善网络立法,修订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规章制度,根据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和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为净化网络环境提供制度保障。针对大学生群体,将网络法律法规和《教育法》结合起来,依法管理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网络违法行为制定具体的惩处措施,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加大网络执法力度,打击传播网络色情行为和网络诈骗行为,在大学生中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网络色情行为和网络诈骗行为进行严厉惩罚,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网络行为,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3.2 创新教育:实现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方式

加强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网络形式融入教学环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过网络及时关注国家重大政策,对社会突发事件、热点事件保持高度的敏感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不断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改变网络平台监管不严、缺乏互动、传播内容不接地气等不良现象,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导向氛围,引导学生弘扬正能量。

一方面,合理布局网络平台的版面。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转变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文化内容,如开设新闻资讯、人文关怀、心理健康、求职交流、查询通道、考试咨询、文化活动等版面,对新闻类信息和娱乐性内容加强管理,让其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内容要求。对于学生评价较高的网络平台应配备指导老师,加强培训指导和管理,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与主流意识形态相违背的内容,有效纠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偏差,监督高校网络舆情,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另一方面,创新教学方式。“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者可以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机融入网络的各种形式当中,但是不能强迫受教育者接受某种思想观点。”[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视频、音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内容、具体要求等。通过网站、微博、微信、QQ和贴吧等形式,让大学生了解最新社会动态,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正确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谈论,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净化校园网络环境,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3 以人为本:关注教育者和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3.3.1 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4]强调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需要打造一支专业技术水平较高、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主流意识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这支队伍在培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首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我修养意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高校网络舆情实际相结合,根据社会发展动态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开拓理论视野,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理解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清晰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提高网络驾驭能力,比如网络教学软件运用、MOOC制作等网络教学方法。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往往流于形式,不利于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方向。网络环境下应对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加强网络技术培训,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工作,运用视频、音频、文字相结合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良性互动,能全面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理性思考网络热点问题,顺利开展思想道德教育辅导工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2 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马克思强调“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5],这说明网络时代要增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意识,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约束其网络行为,禁止不良信息传播。一是大学生应注重自我管理。大学生通过网络自评体系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约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寻求自我提高的办法。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因为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成为其他大学生效仿的对象,引导其他学生摒弃不良网络行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要合理分配上网时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大学生要从自身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注重社会责任感、自律感和道德感的培养,自觉鉴别和筛选有用的网络信息。二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三观”逐渐形成时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满足他们内心需求的情况下,他们会借助网络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容易产生不良网络行为。因此,大学生要有网络主体意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大学生应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辅导站活动、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正视心理误区,纠正不良网络行为,满足心理需要,提高心理素质。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情感给予关注,尊重他们的需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追求,从而增强他们的认同感,自觉抵御网络上的负面内容,规范网络行为。

4 结 语

网络舆情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方向,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资料剖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创新路径。通过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实现师生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等四个方面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网络舆情的路径创新,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提供思想保证。

猜你喜欢
舆情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舆情
舆情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舆情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