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健康问题研究进展

2018-04-03 23:06张洋霍涌泉柳强
商洛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学个体

张洋,霍涌泉,柳强

(1.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2.陕西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在20世纪90年代,积极心理学创始人赛里格曼提出心理学治疗的重心是个体的积极心理,这个观点被学者们看作是当代心理学的两大最新进展之一。积极心理学提倡发掘个体与生俱来的美德、建设性的力量和善良,主张关注个体潜在的和现实的内容,以积极的心态来建构个体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活动。在治疗过程中,将关注点聚焦于个体与生俱来的内在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最大限度地帮助个体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美好人生[1]。这一研究新取向的出现,为医学界健康观念提供了新的知识和技术,丰富了健康心理学的理论框架,使人类在健康和疾病的研究领域有了长足发展。在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乐观、心理一致感、意义发现、压力管理、文化差异等方面的研究,均为身体康复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层面支持。深入总结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分析疾病的成因、管理疾病过程和实现治疗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1 积极心理学与健康

积极心理学和健康从一开始就紧密联系,心理学和医学领域的“初级预防”运动和“增进健康”两大运动促使心理学研究目标转向,积极心理学随之展开[2]。二战之后,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精神疾病、毒品滥用、犯罪心理和婚姻危机等领域。心理学研究倾向于对“病理性”心理问题的关注,而忽略对更多正常人群的帮助,势必使得心理学的研究道路趋向狭隘。Marie Jahodas首次对积极的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3]。Marie Jahoda围绕自我的积极态度、自我全面发展与实现、准确地现实感知能力、心理一致感整合能力、环境控制能力、自己能力发挥六个方面对健康概念进行诠释。Marie Jahoda的观点被积极心理学家广泛接受并大量地推广引用。在心理学科发展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也不遗余力为积极心理学发展摇旗呐喊。马斯洛用全新的视角最早关注人类的潜力、美德或者可能达到的心理高度,提出自我实现的人类心理发展阶段论。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赛里格曼的积极呼吁下,1998年积极心理学正式诞生。此后积极心理学围绕着健康和疾病,以积极人格、积极体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为研究框架,对生活的意义、个人的成长、自我控制力、宽容、乐观以及其他与精神和心理健康相关的课题展开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其中,为探索人类健康共同努力。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无疑为当今的心理学界带来一缕清风。与传统的宗教倡导和经典文化的提倡扬善抑恶相比较,积极心理学通过严谨的科研范式、标准评议的实证量化,使得其相关理论不仅仅是一种呐喊,更是可以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积极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的心理机能,更关注个体内在感受和存在价值,提倡将主动权交还个体,对个体实施积极干预,并以此为突破口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这种积极转向体现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意味着心理学开始重视重建新的人文精神。这正是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本质目标所在。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有三层含义:一是对消极心理学的批判;二是倡导研究人积极的心理内容;三是强调用积极的方式应对心理问题,用积极力量解释心理问题,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4]。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一方面拓宽和充实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取得的研究成果在人类生活中(如教育、商业等领域)能够广泛的应用,为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影响深远。

探究对待心理疾病的态度和实施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二者的差异。传统心理学将服务对象界定为异常心理人群,使得服务范围具有狭隘化倾向;在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上,传统心理学一方面对心理疾病进行是与非的界定,另一方面将表现症状简单归结到生物医学病理模式。积极心理学更关注学生内在心灵成长,倡导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将人格全面成长作为教育第一要务。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心理教育以预防为主,实施方案过于单一,采取的途径也不外乎矫正学生的问题、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个体团体咨询的干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而积极心理学则认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心理均存在巨大的潜能,这种人性观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多元化。教育中要重视每个人的多种基本需要,高度重视自我发展,将发展的主动权交还给个体,这无疑为心理教育、预防干预带来了新的思路。

2 积极心理学健康问题研究热点

目前,关于积极乐观、成功智力和抗逆力等问题的探讨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也为更科学理性地认识及评估身心健康机制提供了许多有意义的内生性发展线索。

2.1 乐观与健康

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中的乐观特质历来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研究者普遍认为乐观是与未来发生事件和情境高度相关的概念。从广义上看,乐观既包含个体对未来可能发生事件的积极心理预期;又包括个体确信能够应对即将到来的压力与危机。Leif等提出期望与价值的关系模型,乐观指个体对未来有积极的主观期待并赋予其正向价值[5]。Scheier认为乐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气质,具有该气质的个体内心充满好的期待[6]。Seligman将乐观解释为一种归因方式,乐观者首先是一名好的归因者,倾向将糟糕、混乱的事情外归因;对个人有利的事情内归因[7]。在乐观的心理模型构建中,单因素模型认为乐观是单一人格维度,与之相对立的是悲观;二因素模型认为悲观与乐观是基本的人格特质,乐观是由相互独立的两个亚特质组成。Roysamb等则将乐观看作是聚合概念和单维线性的等级模型,一级因素包括乐观和悲观;二级因素主要指生活定向;三因素理论认为乐观包括自我效能乐观、个人乐观和社会乐观[8]。

研究发现,个体在压力情境下,调节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的资源是乐观。积极的情绪在“保持生理健康上也有很大的意义”[8]。常常会看到,乐观者在应对压力事件和处理应激性情境时,能够更好的判断情势,灵活运用方法,及时做出准确判断和寻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从而掌控压力,使事件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乐观者的调适心态能力较强,免疫系统优于正常人。乐观者具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健康行为,在医疗过程中能更快地康复。乐观还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生存。总而言之,拥有乐观特质的个体能够拥有良好的心身健康,生活质量较高。健康心理学研究者要善于挖掘乐观者的心态,帮助人们抵抗疾病,引导人们拥有高品质的生活状态。

2.2 心理一致感与健康

心理一致感是美国学者Antonovsky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9]。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健康模型的重要概念。心理一致感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质,是指个体对生活事件或内外环境压力的总体感知。它表现为个体对压力的觉知,是对应对压力的觉知和对生活意义的觉知,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心理学扩展。生活中人们经常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遇事件,这些猝不及防的事件往往会扰乱个体生活,带来不可避免的压力,当人们确信自身有资源应对这些事件时,整个事件带来的心理压力就会随之减轻,即使这些事件是负性的。心理一致感模型有三个要素构成:理解性、控制性、意义性。这三种要素确保个体对事件进行预测,对自身资源进行评估,同时决策是否运用资源应对压力。心理一致感包括“个体的人际关系、内心感受、个人活动等问题”,其主要关注的是个体生活中的功能性内容[10]。在赛里格曼的推动下,近几年,心理一致感被引入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领域,生活一致感量表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得以运用。研究发现,心理一致感的个体对疾病的心理免疫力更强。国外健康心理学专家将其比作对疾病的心理“抗原”。近期的研究表明,心理一致性是个体身心健康的重要特质。例如,追踪高血压患者的研究证实,心理一致感较高的高血压病患由于能够更好的接受药物治疗,因此其控制高血压疾病的效果显著;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一致感与自我护理行为呈正相关。杨小湜等研究了看护癌症患者的照料者的抑郁症状,心理一致感是抑郁症状的保护性因素之一[11]。心理一致感对健康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健康心理学专家也在沿着这条道路进一步探究,未来如何构建个体的心理一致感,增加人们对抗疾病的“心理免疫力”,是心理学家们积极探索的方向。

2.3 意义发现与健康

近几年健康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研究都指向意义发现与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意义发现是一种心理和行为过程,指当个体遭遇突发性的危机事件后,在逆境中重新发现人生的闪光点和生命的价值。当挫折来临,意义发现可以帮助个体对抗应激事件,有利于维护身心健康。在对多发硬化症患者的追踪中,kenneth等提出七维度模型:同情和共情、生活方式的获得、精神成长、个人成长,积极冥想、家庭关系的发展以及全新的机遇[12]。Kim等通过对癌症照料者调查发现:家庭、接纳、欣赏、共情、积极的自我观念和重置优先次序是意义发现的有效因素[13]。Nes等研究认为意义发现的六个维度包括:欣赏、新机遇、理解、个性的成长、孩子积极的影响、精神成长[14]。

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显示,意义发现对健康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研究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减轻与通过意义发现获得更多积极情绪和主观幸福感有关。我国学者王瑜萍等对乳腺癌患者的研究证实,通过意义发现具备积极心理资源的病患,其抑郁及焦虑水平更低[15]。意义发现健康模型的研究也存在问题。如,研究者找到了健康与意义发现的相关证据,但不能证实意义发现与健康的因果联系。已有研究案例显示,善于意义发现的病患可能表现出难以适应疾病。如Tomich等在对乳腺癌病患的研究证实,治疗态度积极、拥有更多积极认知的患者更多体验到悲伤无助的情绪[16]。意义发现的研究也许具有跨文化差异,即两者意义发现的内涵和目标不一致。例如,西方常常将逆境当作痛苦的来源,如何摆脱痛苦是意义发现的目标;而在中国文化中,逆境却是磨练意志、自我成长的动力。

2.4 压力管理与健康

一直以来,压力管理是保持身心健康状态的有效方法。压力管理的策略很多,常用的有沉思法、身体法和心理法。沉思法包括冥想和瑜伽,冥想可以帮助个体减少生活中突如其来事件和随后的忧心忡忡,也能帮助个体更加容易度过一天。如今有数以亿计的人们在尝试使用这种方法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和生理上的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失眠、焦虑、饮食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等。一系列研究显示,冥想可以减轻病患的心理压力。有研究表明,通过太极的训练能够提高病患的心理健康,病患的抑郁症和焦虑症症状明显减轻[17]。大脑扫描发现,冥想训练改善了患者大脑在初始静息状态下,注意力和执行控制相关区域的功能连接,也就是所说的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完成冥想训练的人,体内的IL-6水平也有所降低。冥想训练具有提高大脑管理压力的能力。此外,由冥想发展出来的正念疗法在实践过程中也显示了疗效。Kabat使用正念减压疗法治疗焦虑症患者。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病患的焦虑及恐惧得到明显的改善;研究者进行了跟踪调查,三年后其治疗效果明显[18]。

2.5 积极心理学在健康研究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验研究创建了许多有意义的健康模型,为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及其在实践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建设性意见。然而,有批评者指出,文化差异的问题是积极心理学研究难以逾越的鸿沟。健康心理学在研究中采用的调查方法往往将研究者禁锢在实验室,难以推广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地区。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的人们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例如,在英美文化下一个人生病意味着必须由他本人承担后果,个体为自己病情负责;而在集体主义文化统治的许多地方,这种观念是不被理解的,人们不需要为自己的病情承担责任。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不同文化的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他们不只对不幸的感知不同,如对于内心燥热和晚上做噩梦这些事件有着各自的看法;他们诠释事件的方式也不同。一种文化中的一个民族如何认识精神疾病——他们如何分类和区分这些症状,如何尝试治疗疾病以及为治疗过程和结果设定的期望,会影响这些疾病本身[19]。因此,未来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要走跨文化的道路。如果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了解越多,就能选取更为适合的方法开展研究。

3 积极心理学健康问题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积极心理学以健康问题作为新的研究方向,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是心理学未来发展走向——应用化和科学化的现实表现。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健康问题研究通过对主流心理学内容与形式的补充,迅速成为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然而,尽管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资源,其未来研究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第一,积极心理学健康问题研究的实证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积极心理学尽管在有关“正性情绪”“习得失助”“乐观与健康”等方面取得了很多实证依据支持,但是相关研究重复性还是不足,重复验证性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积极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普遍应用和推广。积极心理学的健康问题研究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过于浓厚,认为积极是一种灵丹妙药,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能包治百病,过度强调积极的体验。实际上,这是一种脱离了现实的非理性表现。正如有学者批评的那样:“积极心理学的治疗是对现实的逃避和歪曲理解,是通过简单放大人的防御机制的一种夸张手段[20]。”然而,也应该看到,自然科学的物质实体性研究普遍可以得到重复实验的数据结果,而精神心灵现象则属于虚体性的难以重复的自然活动存在,无法重复验证积极心理与健康的相互依从关系,也是正常的、理性的反映。

第二,过分积极的心态容易对身体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客观地讲,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已经日益认识到追求积极向上是有益的。积极情绪有利于主观幸福感的提高,也有很多研究证明了体验更高的积极情绪似乎对人是很有利的。但“凡事均需要适度”,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有一种现象被称为“追求积极情绪的悖论”。该理论认为,在许多时候,个体越是追求积极,其反而越难有幸福体验,甚至会导致一些消极后果。这些消极后果包括:1)降低个人的主观幸福感。有研究发现,在积极情境中去追求积极情绪,会减少个体的快乐体验,降低生活满意度,在消极情境中去追求积极情绪也会降低生活满意度。2)损害生理心理健康。在生理层面,个体如过分追求积极情绪,常常会做出冒险行为。而这些活动往往具有损伤性,会给身体带来长期损耗,比如过度劳累等行为。还可能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比如出现抑郁障碍、躁狂疾病等。3)标准定位过高,行为方法不适当。一些研究证明,个体越是重视积极情绪可能会体验到越多的孤独感,自我聚焦引发孤独、社会行为减少等现象的产生[21]。引起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追求积极情绪的方法不当,频繁地进行自我的情绪监控,这不仅无法提升主观幸福感,反而会对个体造成身心伤害。因此,如果适当的设定快乐的标准,避免过多的自我情绪监控,是能够提升人的主观幸福感的。

第三,消极情绪等心理因素干扰太大。积极心理情绪本身有着不易改变的性质,加上当今社会现实的种种诱因,消极情绪的触发是很容易的。一个人要变得积极乐观实属不易,即使能充满乐观、保持积极,在生活实践中也不一定能成功。在对6000名男女志愿者长达10年的实验证实,个体的典型情绪特点具有相对稳定性。换言之,相对比较快乐的人,10年后依旧保持更多的快乐体验,悲观的人也更多的沉浸在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22]。在实际生活中,幸福不可能是柏拉图式的完美无缺,而是逆境与顺境交织的复杂混合。积极心理学认为:生活不仅仅是绝对美好的积极,欣赏和享受生活中的消极同样是一种幸福。

诚然,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缺憾,这与理论产生时间比较短,引发相关研究有限有一定关系。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加入其中,研究方法日趋完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相信这些不足能够被一一克服。因此,积极心理学在健康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的生命包含了积极向上的潜质,是一个自我决定的系统,既包含潜在的心理矛盾与冲突,也包含寻求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积极心理学倡导和坚持这样的价值取向——人类本身具备开放性和包容性,个体通过这些积极向上的潜质来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个体孜孜不倦、积极努力地追求幸福的过程里,积极心理学试图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消极影响最小化以及积极影响最大化,为人类持续不断的健康问题研究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SCHEIER M F,WEINTRAUB J K,CARVER C S.Coping with stress:divergent strategies of optimists and pessimists [J].Journalo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257.

[2]BRYANT F B,CVENGROS J A.Distinguishing hope and optimism:Two sides of a coin,or two separate coins[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4,23(2):273-302.

[3]MARIE J.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rk:Basic Books,1958.

[4]SCHWEIZER K,SCHNEIDER R.Social optimism as generalized expectancy ofa positive outcom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7,22(3):317-325.

[5]LEIF W,ANNE S R.Measuring optimism-pessimism from beliefs about futur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00,28:717-728.

[6]SCHEIER M F,WJ K,CARVER C S.Coping with stess:Divergent strategics of optimists and pessimist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1986,51:1257-1264.

[7]SELIGMAN M E,KASLOW N J,ALLOY L B,et al.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ren[J].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84,93:235-238.

[8]ROYSAMB E,STRYPE J.Optimism and pessimism:Underlying structure and dimensionality[J].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2,21:1-19.

[9]ANTONOVSKY A.Unraveling the mystery of health:how people manage stress and stay well[M].City:Jossey-Bass,1987:77-79.

[10]SCHNEIDER S L.In search of realistic optimism:Meaning,knowledge,and warm fuzzines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50.

[11]杨小湜,王烈.103例癌症患者照料者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9):1644-1646.

[12]KENNETH I P,Stephen C.The 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benefit finding in multiple sclerosis and relation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djustment:A longitudinal study[J].Psychology&Health,2009,24(4):373-393.

[13]KIM Y,SCHULZ R,CARVER C S.Benefit-finding in the cancer caregiving experience[J].Psychosomatic Medicine,2007,69(3):283-291.

[14]NES L S,SEGERSTROM S C.Dispositional optimism and coping:A meta-analytic review[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6,10(3):235-251.

[15]王瑜萍,李玲艳,杨玉玲,等.益处发现量表中文版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3):410-413.

[16]TOMICH P L,HELGESON V S.Is finding something good in the bad always good?Benefit finding among women with breastcancer [J].Health Psychology,2004,23(1):16-23.

[17]WANG W C,ZHANG A L,RASMUSSEN B,et al.The effectofTaiChion psychosocialwell-be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eridian Studies,2009,2(3):171-181.

[18]KABAT ZINN J.An outpatient program in behavioral medicine for chronic pain patients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s: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J].Gen Hosp Psychiatry,1982,4(1):33-47.

[19]ASPINWALL L G,&TEDESCHI R G.The valu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for health psychology:Progress and pitfalls in examining the relation of positive phenomena to health[J].Annals of Behavioral Medicine,2010,39(1):4-15.

[20]CARVER C S,ANTONI M H.Finding benefit in breast cancer during the year after diagnosis predicts better adjustment 5 to 8 years after diagnosis[J].Health Psychology,2004,23(6):595.

[21]CHIESA A,SERRETTI A.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for stress management in healthy people: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2009,15(5):593-600.

[22]KABAT ZINN J.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s in context:past, present,and future [J]. 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2):144-156.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学个体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