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林,王鹏,李昱辰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商洛供电公司,陕西商洛 726000)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电力负荷越来越大,大量单台容量在500~2000 W大功率单相家用电器进入0.4 kV配网,同时由于我国低压配电网大多数是通过10 kV/0.4 kV二绕组变压器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1],即三相生产用电与单相负载混合供电的用电模式;且受用户接入过程中选相管理执行不严格,用户不可控增容等因素影响,引起大量配变三相负荷分配不均,导致三相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对配变台区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主要包括:配变出力降低,电能转换效率下降;增加了配变变压器和线路的损耗;配变台区重载相产生低电压;配变零序电流增大,引起配变运行温度异常升高,危及安全运行[2]。因此降低配变台区三相不平衡度,提高配网经济运行水平和供电电能质量迫在眉睫,亟待解决。本文分析了现有三相不平衡治理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相换相装置的三相不平衡自动调整系统。
人工换相主要是采用相平衡控制法,其调整策略是选取某配变的若干单相用户,通过人工测量、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的配变运行数据,通过试错法对低压线路上A、B、C三相负荷换相操作,使三相负荷达到均衡[3]。这种方法虽然成本较低,但工作量大、且需要停电工作,同时又由于负荷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依靠人工调整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两相间跨接电感或者电容可以在两相间转移有功。此种调整方案主要是在相线之间和相线与零线之间串接合适的电感、电容,然后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在相线之间和相线与零线之间投切电容、电感来转移相间的有功,平衡三相负荷,降低零线电流。
如图1所示,电容C跨接在A相和B相之间,电容C两端为线电压Uab(Uba),从A相看,电容C的电流Ica超前于Uab90°,同时进行矢量分解,分解为垂直于Ua的电容电流Iac和与Ua反向的有功电流Iar,即Iar为Ia的负序分量,相当于A相有功电流减少为Ia-Iar。同理,在B相将产生一个Ibr的正序分量,即B相有功电流增大至Ib+Ibr。这样看来,相当于将A相的电流转移至B相Ibr(Iar)大小的电流,改善了三相不平衡度。
此种方案的不平衡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低压配电网的功率因数,当功率因数小于0.75的时候,调整效果较好,大于0.75的时候,由于在调整三相电流时,会发生无功穿越,导致调整效果不理想,而且目前低压系统感性无功较少,功率因数较高,故不平衡调节能力一般。
图1 相间跨接电容调节负荷平衡原理图
静态无功发生器(SVG)基于大功率换流器,以电压型逆变器为核心,直流侧采用直流电容为储能元件以提供电压支撑,在运行时相当于一个电压、相位和幅值均可调的三相交流电源,能够动态补偿系统无功,同时具备调整三相电流的作用[4-5]。调整三相电流不平衡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 调整三相电流不平衡原理图
SVG开启后,通过外接的电流互感器实时检测系统电流,并将系统电流信息发送给内部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不平衡状态,同时计算出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相所需转换的电流值,然后将信号发送给IGBT并驱动其动作,将不平衡电流经交—直变换储存于电容中,再经直—交变换将储存的电流转移到电流小的相别,实现三相平衡。
SVG一般安装在配变低压侧,可以精细补偿某相电流,使配变的三相总线电流平衡,但无法解决负荷侧的三相不平衡,同时由于内部有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设备自身损耗大[6]。
基于以上配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研究现状,结合0.4 kV配电网分支线多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三相自动换相装置系统,解决配网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
三相自动换相装置是基于相平衡控制算法,通过自动切换用户的相序,来改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7]。三相自动换相装置系统的核心是台区控制终端,实施主体是三相换相装置。台区控制终端负责收集配变低压侧三相电流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按照最优三相不平衡控制策略(最少的开关动作次数获取最优的三相不平衡度),命令三相换相装置进行相序切换操作,调整三相负荷,改善三相不平衡度,三相换相装置按照“过零投切”,顺序换相的原则进行支线相序的变换。
图3为三相换相装置原理图,分支线L1,L2,L3分别通过继电器 K1,K2,K3与 A、B、C 三相连接,在进行换相切换时,以ABC、BCA、CBA的顺序,按照“出线电流过零切除,进线电压过零投入”的原则,依次投切相应的继电器,最终实现相序的顺序转换。为确保在投切过程中的安全性,继电器在投切时,先在临近零点时投入一台,然后在等电位投入另一台。例如要实现ABC向BCA相序转换,则L1断开K1,接通K2,L2断开K2,接通 K3,L3断开 K3,接通 K1,即可实现相序转换。
图3 三相换相装置原理图
按照配变台区的接线布置情况,台区总线上每一相的电流可由式(1)计算得出:
三相换相装置安装在配电台区各分支线与主线“T”接点处,每一个分支线相序3种排列方式(ABC,BCA,CBA),若配变台区有N个分支线,则共计有 3n种组合顺序,同时计算A相、B相、C相电流平均值和三相不平衡计算公式,按照最接近或小于15%三相不平衡的原则,以开关动作数量最少实现最小的三相不平衡度进行控制。
假设台区有8条分支线,选择5条分支线安装5台三相智能综合箱,则每一相的换相组合如表1所示。
表1 换相组合
由表1可知,5路分支的排列组合方式共有3×3×3×3×3=243 种组合方式。
以三条分支线为例,A1=95 A,B1=60 A,C1=30 A;A2=75 A,B2=40 A,C2=30 A;A3=100 A,B3=75 A,C3=40 A。
表2 装置投入前各相支线电流
表3 装置投入后各相支线电流
为消除因三相换相引起电机反转、中断供电等问题,保证换相装置安全可靠运行,在三相投切过程中找到最近的“零点”进行“过零投切”和双继电器配置,同时将投切时间控制在20 ms以内,具体投切动作和时间,如图4。
图4 最优组合顺序
由图4可以看出,断电开始到上电结束时间为16.5 ms,且在电压过零时进行投切。
基于本三相不平衡治理方案的原理,安装的换相装置越多,则调整的效果越好,最优可以使三相负荷不平衡率达到5%,但当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15%时,三相电流不平衡引起的配变出力降低、损耗变大、台区低电压等问题可以大幅度改善,考虑到投资效益和调整治理效果,实际安装中不必每一个分支都安装三相换相装置,换相装置的安装最少数量可以由式(2)计算得知,且每一个台区三相换相装置的安装数量不得少于分支线数量的
其中:IP为三相平均电流;Imax为三相最大电流;I支max、I支min为同一支路最大、 最小电流;n为最少安装个数。
110 kV山阳变电站137广场新村综合变台区配变容量315 kVA,供电半径500 m,台区导线型号LGJ-120,共有分支线7条,供电用户300余户,负荷性质以居民用电负荷为主。测量各分支线电流,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A、B、C三相平均电流208 A,则需将A相电流转移115.3 A至B、C相,同时由于分支1~分支6线三相电流差值最大为42.5 A,经式(2)计算得出,n=3,故最少需安装3台三相换相装置才能满足要求,本次计划安装4台。
表4 各分支线电流
2017年商洛供电公司在该配变台区安装了一套三相不平衡调整系统,共安装三相换相装置4套,安装见图5所示。
图5 三相换相装置安装示意图
依据PMS2.0系统配网管控系统,查询137广场新村综合变安装前后24 h电流曲线进行对比,如图6所示。
图6 安装前的配变三相电流
图6为安装前的配变监测的三相电流曲线,观察曲线可知,最大负荷时(20:00),A相电流最大282.16 A,B相电流208.48 A,C相电流最大205.92 A。
式(3)为三相电流不平衡计算公式:
其中,IP为三相平均电流。
由式(3)可得出未安装三相换相装置时,广场新村综合变台区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为21.52%。
图7为安装后的配电三相电流曲线,观察曲线可知,最大负荷时(20:00),A相电流最大217.92 A,B相电流最大212.48 A,C相电流最大248.16 A。由式(3)计算得知,安装后的不平衡度为9.71%,较未安装时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降低了11.81%。
图7 安装后的配电三相电流
本文分析了现有三相不平衡治理装置的工作机理,同时结合0.4 kV配电网分支线多的特点,运用了排列组合的基本算法,提出来基于三相换相装置的三相不平衡自动调整系统,并开展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此方案在分支线较多的0.4 kV线路中使用时投资较大,且换相装置的可靠性对供电可靠性会产生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林志雄,陈岩,蔡金锭,等.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运行的影响及治理措施[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009,24(3):63-67.
[2]储婷,丁哲,吴善,等.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治理综述[J].电工电气,2016(10):6-9,19.
[3]何晓英,苗竹梅.电力系统无功电压管理及设备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28-29,71-75.
[4]陈磊,胡晓菁,史红辉.配变三相不平衡解决方案及控制策略[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6,37(3):95-99.
[5]夏道止.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37-43,133-135.
[6]郭育生,黄武忠.配网三相不平衡装置补偿装置的研究[J].广东电力,2008,21(1):17-19.
[7]张志华,李金宋,周捷,等.低压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自动化,2016,38(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