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忠恕思想的现代意蕴

2018-04-03 19:19吴媛媛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良知论语儒家

吴媛媛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属儒家伦理范畴,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尽力为人谋的中人之心与推己及人的如人之心是“仁”的具体运用,是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今天,儒家忠恕思想常被学者所称引,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与阐发。尽己推己,尽忠行恕是建立普遍性世界伦理的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和现代性意义。

一、忠

忠,从中,从心,基本意思是尽己之心,竭己之力,公正无私,诚实无欺。在汉语的常规用法中,“忠”是一种道德规范,要求自己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人和事,进而做到忠诚地为人谋事。可见,“忠”属于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范畴。

儒家经典《论语》中19处提及“忠”,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 孔子说:“主忠信”,意思就是“忠”、“信”是每个人所主要遵从的道德规范;孔子的学生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曾子将“反省自己是否尽心竭力地帮别人做事了”作为每日“三省”内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把“忠”作为四项教学内容之一,指对一事一物无不尽心。“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孔子提出了“与人忠”是“仁”的三个标准之一,与人打交道,忠信是根本,要诚心诚意。“忠”作为一则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对人对事待以真诚的态度,进而产生竭力为他人谋事的忠诚行为。由此可见,“忠”属于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范畴。

作为道德范畴,儒家“忠”还规范着君与臣之间、个人与民族、与家国之间的道德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在回答定公“君主如何用臣,臣下如何对应”这一问题时,孔子说:君主应该依礼使用臣子,臣下应该忠心事奉君主。楚国名相令尹子文,三仕不喜,三已不愠。而且在交接工作时非常认真,把所有的事情、重点、利害等等全都交代给接任者。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忠矣”。这里的“忠”是指尹文子对家国民族的忠诚。所以,儒家的“忠”不仅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还规范着个人与国家民族以及上下级之间的道德关系。

总体来说,“忠”的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表达的是对“己”的要求,是天理、良知所共同指向的目标,是泛主体、泛客体的普适原则。

二、恕

恕,从心,如声,本义为恕道,体谅。朱熹先生解释为“推己之谓恕”。“恕”和上文所述之“忠”,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是以对人对事的真诚态度,引发诚实地为他人谋事的行为。“恕”则是以自己的一颗仁爱之心,推己及人,谅解他人不当之处,和谐共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论语》中关于“恕”的论述出现过两次。“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曾子认为孔子的思想以“忠恕”贯穿始终。在子贡问及有没有一言可以终身奉行时,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里,孔子把“恕”解释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强加于别人;自己不愿意被别人损害,也不要去损害别人。其实,儒家关于“恕”的内容包含三个递进层次的意思。首先,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施之于他人。第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也就是说,所欲与之。即自己所欲求的,所努力要实现的目标,也要帮助他人去努力追求和实现。这里表达的是不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视人如己,施爱于人。第三,经常推己以度他人他物,要力争让他人的行为也合乎恕道。但前提是“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非诸人。”即一个有道德的人,首先要自己具备美德,严于律己,然后才能要求别人也具备。自己心中没有“恕道”却要求别人讲“恕道”这是不可能的。可见,儒家“恕道”是将心比心,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推己及人的道德规范。如果说忠是一种对待自己方式的话,那么,恕就是一种对待他人的方法。

三、忠恕之道

“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行“忠恕”是儒家道德行为的主要实施方式,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的“忠恕”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散见于《大学》、《中庸》。《论语》中直接提及“忠恕”仅一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宋代朱熹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冯友兰先生认为忠、恕是行仁的两个途径,分积极与消极两个层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谓之“忠”,是积极的一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谓之“恕”,是消极的一面。 还有学者称“忠”为“金律”,称“恕”为“银律”,认为没有“忠”就不会有“恕”,“忠”是“恕”的前提。

《大学》絜矩之道用尺量己度人,让自己、他人乃至天下万物都符合这个标尺,从而获得上下、左右、前后等对象的认可,以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絜矩之道”是对孔子“忠恕”之道德继承、修正与发展,提高了其指导社会交往、处理人际关系的普遍适用性。

孟子没有定义何谓“忠恕之道”,而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忠恕之道”,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推恩足以保四海”等思想,将孔子的仁学拓展至推行仁政,运天下、保四海之层面,认为人们行仁不仅是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四、“忠恕之道”的现代意蕴与价值

(一)“忠恕之道”的普世价值

首先,“忠恕”思想能近取譬,推己及人,彰显了人类内在的理性与良知,具有道德示范及道德启迪价值。忠恕思想同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在基本精神及产生效果方面是一致的,即都体现了人人平等的精神实质,都对公民权利提供保障,但二者出发点及着眼点不同。忠恕思想以对方立场为着眼点,而公民权益则是以自我权利为出发点。“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向我们指明的一条如何爱人之路,即推己及人,像爱自己一样去爱别人,“忠恕”思想彰显的是内在的理性与道德良知,并将其转化为基本道德原则。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最高代表费尔巴哈认为: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诉诸人心,因为它使自己对于幸福的追求服从良心的指示。”

其次,“忠恕”思想与诸宗教善心善念殊途同归,是规范人们言行的伦理道德准则。欧美基督教文明、中东伊斯兰教文明、东亚儒家文明,这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文明体系都包含了“忠恕”精神。如《圣经》中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你们也要怎么待人。”(《马太福音》)伊斯兰教将良知建立在坚定的信仰之上,以良知分辨是非善恶。其实,世界各种文化是彼此融通的,儒家讲“仁爱”,基督教讲“博爱”,伊斯兰教讲“良知”都是将“推己及人”视为规范人们道德的“全球伦理原则”,从而形成了伦理道德上最基本的共识。

(二)“忠恕之道”的和谐价值

儒家思想追求“普遍和谐”,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对之后整个中国哲学均产生了深刻影响,其自身也躬行践履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力图在人与天地宇宙、个人与他人、个人之身心、人世间与幽冥界间追求普遍和谐的生命存在形态。

首先,“忠恕之道”促进身心和谐。当前,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导致心理失衡现象层出不穷。“忠恕”思想主张尽忠行恕,即忠诚地面对内心良知,以宽恕之心对待他人,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人和事,内心宽容、无忧、无惧,从而避免身心疾患,保持个体身心和谐。

第二,“忠恕之道”促进人际和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飞速发展,但信仰危机、价值体系崩塌,精神家园缺失等道德问题也随之凸显出来,原有的道德伦理主义逐渐被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等人际关系取代,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化解道德问题带来的各种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忠恕”思想主张推己及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要尊敬、爱戴,要以礼待人,宽厚待人,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将心比心,实现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化解矛盾,消除隔阂,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第三,“忠恕之道”促进天人和谐。近几十年以来,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雾霾频发等问题破坏了自然界的和谐。人类已经为环境破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忠恕”思想,推己及人,推己及子孙后代,环境破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能留给子孙后代解决。“忠恕”思想推己及物,强调“仁民而爱物”,将对生命的热爱扩展到对自然事物、对宇宙万物的热爱,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第四,“忠恕之道”促进世界和谐。科技进步,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单独生存发展,或者独自化解国际矛盾。“地球村”中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维护国际和平与长治久安,都必须通力合作,共同协商解决各类纷争。

将“忠恕”思想换位思考的原则运用于解决国际纠纷,无疑将促进持久和平,形成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忠恕思想是维系良好社会关系的“絮矩之道”,对现代人修身养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但其产生于先秦时期,诞生于专制统治的政治体制以及等级身份制度中,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如“忠恕”思想以自我的价值观来判断他人,认为我不想要的不强加于人,而没有考虑他人需要的是什么。另外,“忠恕”也应该是有限度、讲原则的,一味地宽恕,不是宽容,而是姑息,而姑息养奸必将贻害自己、他人及社会。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解读忠恕思想,并在当前语境中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实现继承与转化,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新道德体系。

[1]刘书正.儒家忠恕思想的道德意蕴[J].管子学刊,2015(4).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5:367.

[3]蔡仁厚.孔孟荀哲学[M].学生书局(台北),1984.

猜你喜欢
良知论语儒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如何读懂《论语》?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良知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论语·为政第二》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