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祥
(商丘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宋国地处中原,地势平坦,水道纵横,水陆通达于四方,交通异常便利,加之宋民承继了先祖“殷人重贾”的经商传统,所以,宋国的商业非常繁荣。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手工业也是比较发达的,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各国商贾往来于宋国,进一步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宋都商丘是当时有名的手工业中心,居住着金、革、木、漆、车等各种工匠,被称为“百工居肆”的城市。宋国并设有专门掌管百工之业的官吏,叫“工正”。宋国手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冶金业、纺织业、制陶业、酿酒业、玉器制作等几个方面:
商代青铜冶铸技术已很完善,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青铜文明,留下了众多冶铸生产遗存和青铜器物,成为我们探索商代文化的宝贵考古资料。这一代表商代文明的重要实物载体,在宋国故地也多有发现。1977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柘城孟庄商代遗址发掘一处冶铸生产遗存,除发现很多铸铜碎泥范和一些坩埚残片外,还在第二地点发掘一座作坊基址,房内堆满灰土,夹杂很多碎铸范和一些残陶片。同时,还发现了冶铸工具坩埚碎片、铜斝内模一件、铜爵内模三件[1]49-70。1981年3月,在柘城心闷寺遗址,一个距离“商代冶铸基址东面不远的地方,农民耕地时出土商代铜鼎、铜斝和铜觚各一件……时代应早于商代小屯期,与商代二里岗期上层相近”[2]560-561。
殷商之后宋国作为先进的商代青铜文化的负载者之一,将青铜冶铸这一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截至目前,已经出土的宋国铜器主要有戈、编钟、鼎、簠、敦、盘、镜、锛、匜、匝等类型,其中兵器戈最多。李学勤先生在《论几件宋国青铜器》一文中,曾经列举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宋国四个国君的青铜器物,他们是:
宋平公 编钟(《博古图》第22,27-32页)
宋元公 戈(《三代吉金文存》第19,52,2页)
戈(《文物》1981年8期第55页)
宋景公 鼎(《续考古图》第5,16页)
簠(《文物》1981年1期第3页)
戈(《双剑誃古器物图录》上第43页)
宋昭公 戈(平凡社《书道全集》第1,103页)
从宋平公即位到宋昭公卒,约一百七十年,四代宋君都有青铜器可见,实在难能可贵[3]11-13。除了以上所列青铜器物,在宋国故地之外的其他地方,也发现了一些东周宋国的铜器。比如,从1960年到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东泰安龙门口遗址陆续出土一批文物,主要有青铜器、陶器、石器等。青铜器物中有2件簠,其中一件稍残。器身与盖形制相同,均为直口,平沿,斜直腹,平底,斜直圈足。盖内底与器内底有相同铭文,为“商丘叔作其旅簠其万年子孙永宝用”[4]4-12。根据铭文内容,可将铜簠定名为“商丘叔”簠,其时代为春秋早期。据考证,“商丘叔”簠为商丘叔的自作器,之所以流传到鲁国,“很有可能是某次战争中鲁国战败宋国的战利品之一”[5]39-43。20世纪60年代初,河南南阳博物馆征集到一批青铜器,其中有一件春秋时期宋国铜敦,铜敦有盖,子母口,深腹,圆底,腹两侧有对称环耳,三蹄形足,通体素面,器盖和器身内各有铭文30字,内容相同。根据铭文内容,应是春秋末宋国右师皇缓时期的器物,被称作“右师延铜敦”[6]88-89。1978年固始侯古堆1号墓出土有一对青铜簠,是宋景公为其妹妹季子所作的陪嫁铜器[7]1-11。在宋国故地,也发现了一些其他诸侯国的青铜器物。比如,1985年,永城出土一件西周宋国铜匜,铜匜已残,通长35厘米、高15厘米,残重3.3公斤。口沿下饰窃曲纹一道,腹部饰瓦纹。器腹内底部有铭文三行,连重文共十七字[8]104。据古文字专家王子超教授考证,铭文内容为“郑伯作宋孟姬媵,其子子孙孙永宝用之”,是郑国国君特为女儿出嫁到宋国所做的嫁奁之物[9]12-14。“宋孟姬”青铜匜是西周时代贵重的王室器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这些青铜器物的发现,不仅反映了宋国的青铜铸造情况,对研究当时宋国和鲁、郑等国的政治外交,也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另外可见到的还有商丘博物馆收藏的战国铜鼎、铜带钩、铜锛;永城市出土的铜盘、铜镜、提梁;睢阳区出土的铜匝等。由此可知,当时宋国铜器的使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多有自己专精的手工业产品闻名于世,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如“郑之刀,宋之斧,鲁之削,吴越之剑”[10]1061等。可见当时宋国不但青铜铸造技术水平很高,而且说明了手工业产品开始向专业化方面进一步发展。
另外,从商丘地区出土的战国时的铁钗、铁镢等农具来看,当时的冶铁业已经出现,不过铁器的使用范围还不是太广。
宋国境内丝麻纺织历史非常悠久,新石器时代遗址就出土有纺轮。据文献记载,在商汤灭夏前,这块土地上就已发展有纺织刺绣业。如《管子·轻重甲》载:“昔者桀之时,女乐三万人,端噪晨乐,闻于三衢,是无不服文绣衣裳者。伊尹以薄之游女,工文绣纂组,一纯得粟百钟于桀之国。”[11]591引文中的“薄”即亳,在今商丘东北。这段话的意思是:伊尹为了投夏桀之所好,让薄地的妇女织出各种华美的彩色丝绸,以物易物,一匹织物可以从夏桀那里换取百钟粮食。另外,商代遗址中还曾出土过麻鞋。柘城孟庄商代遗址发现的鞋底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鞋子实物,这表明我们民族在商代前期或更早的时候就有穿鞋的习惯了”[1]49-70。
宋国多桑林,桑蚕业发达,所产丝织品,特别是被称作“锦”的图案织品,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宋都睢阳紧挨睢水,睢水之南是涣水,睢、涣之间的丝织品颇受人称道。北魏郦道元著《水经注·淮水》引《陈留风俗传》谓:“睢、涣之间出文章,天子郊庙御服出焉。《尚书》所谓厥篚织文者也。”[12]711这里“文章”的本义是指花鸟虫鱼的图形,丝织品上织出花鸟虫鱼五色图案者称为“锦”。东汉著名学者许慎作《说文解字》释“锦”字曰:“锦,襄邑织文也。”襄邑即今河南商丘睢县。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曾记载宋平公侍妾“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13]1042予左师向戌。玉、锦、马皆为名贵之物,属于上佳贡品和赠品,可见宋国的锦是非常出名的,而都城睢阳和襄邑则是锦的主要产地。汉初的大将灌婴,也曾是睢阳的贩缯(丝织品总称)者。今睢县城湖西北隅犹有汉代濯锦池遗迹,清光绪十八年《睢州志》载:“濯锦池,盖邑之善织锦者环池而居,故得名焉。”
宋国产麻,麻织品也比较多。《诗经·曹风·蜉蝣》:“蜉蝣掘阅,麻衣如雪。”郑玄笺:“麻衣,深衣。”孔颖达疏:“麻衣者,白布衣。如雪,言甚鲜洁也。”[14]471深衣就是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又称长衣、中衣、麻衣。麻衣为大麻制品,是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这里,《曹风》描述的是曹国的民风民俗,曹国后属于宋,宋地又产麻,可知麻制衣是宋人普遍流行的衣物。另外。《墨子·公输》中的一句话,也透露出宋国平民百姓常穿的是粗麻制成的衣服。墨子止楚攻宋时,将楚国和宋国比喻为一个人和邻居的关系,谓楚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15]485句中的“短褐”是指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至于宋国曾出土过商代麻鞋,也可佐证宋国麻制品之多。
宋国传统的制陶业也有很大发展。从商丘出土的陶器看,宋国制陶技术比较先进,所制陶器,多带彩绘图案,造型美观大方。现已出土的宋国陶器多为灰陶和红褐色陶器,纹饰有素面、绳纹和弦纹等。1976年冬,考古工作者对睢阳区坞墙遗址进行调查,采集到河南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早期、殷商及东周不同时期的陶器残片;1977年春对此遗址进行了试掘,其中出土了一定数量的东周时期的陶器残片,主要有绳纹板瓦、筒瓦、素面瓦当、釜、豆、罐等[16]120-132。2007年9~12月,考古工作者对河南民权县牛牧岗遗址进行发掘,在东周文化遗存中,发现了数量较多的陶器。陶器种类齐全,分泥质陶和加砂陶两类,以泥质陶为主。灰陶居多,还有褐陶,器表除素面外,多见绳纹,另有弦纹、方格纹等。器类有鬲、盆、罐、豆、圈足盘、壶等[17]99-113。随着金属器具的广泛使用,陶器的烧制逐渐减少和没落,并逐渐向砖瓦器等建筑材料转向,商丘曾出土战国墓葬空心砖,纹饰美观大方,并绘有几何图案的纹饰。
今安徽宿州,春秋为宋国地。《春秋·庄公十年》载:公元前684年,公侵宋,“宋人迁宿”,杜预注:“宋强迁之而取其地。”[13]238宋闵公强令宿国迁于宋国内地,以为附庸,此后宿国属宋,后入齐。2013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宿州芦城孜遗出土了4件精美且完整的西周时期陶器,其中一件为陶鬲,三足,古时候一般是用来盛放禽类或肉类,里面有一些鸡骨头尚清晰可见;最为精美的是一件磨光黑陶尊,其形如水缸,是古人盛放五谷的器具。这一新的发现,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制陶业颇具参考价值。
早在夏、商时期,我国的酿酒业已颇为发达,无论是考古发现,还是甲骨卜辞的记载,都有大量关于酒和酒具的内容。西周时期,酿酒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相当大的手工业部门,国家设有专门掌管酿酒的官职,即“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的“酒正”[10]117。而且还有了固定的生产规程:“秫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18]554春秋战国时期,酿酒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从汉杨雄《方言》、许慎《说文》等辞书所收集关于曲的解释以及《列子》中关于“积曲成封”的记载,证明这一时期出现了饼曲酿酒。饼曲酒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长期贮存,饼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在微生物分离技术上的一大成就,是我国酿造酒史上划时代的重大技术变革[19]38-44。1977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地区发掘一战国时期中山王墓,在整理出土文物时,发现有两个装有液体的铜壶,液体呈翠绿色,墨绿色的液体清澈透明,稍作晃动,竟散发出了浓郁的酒香。后经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鉴定,确认“两只铜壶中装的是含有乙醇的液体,即是酒”[20]92-96。
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有大量关于饮酒场景的描述。但是,关于酒业经营、市场管理的情况记载不多。《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记载了一个宋国人卖酒的故事:“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21]322这位商人已经懂得商品要畅销,生意要兴隆,还要善于推销自己、做好广告宣传,做到“悬帜甚高”。我国古代商业广告中,有一种很常见的形式称作“幌子”,文中的“悬帜”指悬挂的酒旗,也就是古代商家店铺最早出现的一种“幌子”广告。由此也可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的酒肆行业能够在计量标准、顾客意识、产品质量和宣传广告上做出很好的表现。同时也说明,有着悠久酿酒传统的宋地,其酿酒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实例,可以大致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个体手工业者酒业经营的基本情况。
商代的玉器以其制作精巧、数量之多而闻名于世。宋国玉器艺术的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了高峰。《左传·襄公十五年》记载:“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杜预注云:“玉人,能治玉者。攻,治也。”[13]936这则事例本来是赞扬子罕洁身自好、不贪钱财的高贵品质。但另外所透露出的信息是:宋国的玉器雕琢业非常发达,玉石可以雕刻成宝是一种常识;宋国不但有专门从事雕琢玉器的工匠,当时称为“玉人”,而且“玉人”遍及宋国各地;不但像子罕这样的高官可轻易找到“玉人”,就连向子罕献玉石的一般宋民亦可以找到。
春秋战国时期,铁的出现与铁器的大量运用,不仅改进了以往的琢玉工具,大大提高了玉器的雕琢技艺,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琢玉艺人的技术水平。如据《列子·说符》载:“宋人有为其君以玉为楮叶者,三年而成。锋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槠叶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巧食宋国。”[22]243-244这位宋人用玉做成的楮树叶,枝茎筋脉之肥瘦、毫毛尖端之颜色、叶体光泽与亮度,放在真的楮树叶中都难分辨,堪称一代艺术家,最终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技巧被国家供养。又《韩非子·说林下》:“宋之富贾有监止子者,与人争买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21]188宋国这位叫监止子的富商,与别人争着购买一块价值一百金的玉石,假装失手掉下把它摔坏了,就赔了卖主一百金,而后将跌坏的瑕疵修补好,到别处卖,结果赚到了千镒的利润。这则事例本是晓示富商监止子为商之刁钻,但也说明了宋国不但玉器制作技术高超,而且与之相辅相成玉器修复技术亦很高明。
既然宋国玉器雕琢技术高超,那么宋国必然也是盛产玉石之地。这一点文献中亦有明确记载,如《战国策·秦策三》云:“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23]165砥厄、结绿、悬黎、和璞皆为美玉名,宋国出产的美玉在战国时代与周、梁(即魏)、楚齐名,是当时的四大名牌宝玉。遗憾的是,至今还未能发现实物遗存。宋国故地,即今河南商丘及其周围地区,地处黄淮冲积平原,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河流泥沙淤积,经年累月叠压,形成厚厚的地层,致使许多古迹遗存深埋地下,为今天的考古发掘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史书所载宋国虽然有很多名于当时的工艺制品及稀世珍品,如 “宋之结绿”“宋之斤”、宋之绘画等等,但至今未能发现传世作品。
[1] 胡谦盈.河南柘城孟庄商代遗址[J].考古学报,1982(1).
[2] 柘城县文化馆.河南柘城心闷寺遗址发现商代铜器[J].考古,1983(6).
[3] 李学勤.论几件宋国青铜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5(1).
[4] 泰安市博物馆.山东泰安市龙门口遗址调查[J].文物,2004(12).
[5] 郑清森.山东泰安出土“商丘叔”簠考[J].中国历史文物,2010(6).
[6] 徐俊英.南阳博物馆藏一件春秋铜敦[J].文物,1991(5).
[7] 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发掘组.河南固始侯古堆1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1(1).
[8] 李俊山.永城出土西周宋国铜匜[J].中原文物,1990(1).
[9] 郑清森.“宋孟姬”青铜匜考[J].中国历史文物,2007(5).
[10]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颜昌峣.管子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2]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3]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 孙治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16] 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商丘县坞墙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83(2).
[17]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河南民权县牛牧岗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12(2).
[18]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 包启安.周代及春秋战国时代的酿酒技术[J].中国酿造,1991(3).
[20] 北京市发酵工业研究所.中山王墓出土铜壶中的液体的初步鉴定[J].故宫博物院院刊,1979(4).
[21]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2]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3]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