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朋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在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生存和发展要求其引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政府需及时把握新形势迎接新挑战,逐渐将配套政策向培育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倾斜.201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根本导向,加快优化教育结构.”重点强调,高职院校教育应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开展,积极实施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持续培养和输出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我党未来发展教育事业的优先目标[1]23-28.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20年的教体结合实践培养了一批优秀运动员,组建了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运动队,为推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高职院校培养体育竞技人才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配套硬件缺乏,项目开展数量与水平受限,参赛机会较少,运动员就业困难等,这些问题已然成为阻碍高职院校持续培养更多、更优秀竞技人才的瓶颈.
运动员,尤其是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需要注入大量资金,如饮食结构调整、配套教练员、场地器材、参赛经费等.以短跑项目为例,笔者经过调查统计发现,用以维持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年均花费高达7~10万元,教育部虽然倡导和鼓励高职院校开展竞技体育,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在经费支持上却并未落实.目前,高职院校仅从本就不充裕的教育资金中分拨体育经费,远远无法满足要求[2]95-98.在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通过校企结合方式补充高职院校竞技人才培养所需要的资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在葫芦岛市政府牵头组织下,多年来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了区域政策校企合作理事会,平均每年接受企业赞助资金近500万元,其中专项体育经费占比20%,极大地改善了学院高水平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环境.2014~2016年间,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在“特步”中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第十三届学生运动会、辽宁省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上均取得不俗的成绩.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教学特点要求学校必须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然而,当前二者之间的联系大多以“专业对口”为主,其最直接目的是提升学生就业率,在体育方面交流甚少.通过校企结合模式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有助于搭建起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各项赛事向公众展示学校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学校知名度,加强与其他高水平运动队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改善训练方法;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助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比赛或者资助运动队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
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在精神属性和外在娱乐属性,它涵盖了文化研究中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精神与物质关系三个方面.在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着重突出文化范畴的创新精神和体育范围内的拼搏精神,与企业文化中精益求精、价值实现、团结意识等契合度较高.通过校企结合模式培养体育竞技人才,可以有效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以运动员为纽带,拉近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将体育注入企业文化中,不仅能展示良好的企业形象,而且能增强员工的凝聚力,为更快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完成企业任务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校企结合培养的体育竞技人才如果在毕业后直接加入相关企业,则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整个企业的体育意识,通过举办体育赛事为企业文化展示提供极佳的平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借鉴西方经验开始尝试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少年体校-省运动队-国家运动队”三级阶梯式体育竞技人才单一培养方案,探索以国家、家庭、俱乐部、学校组成的多元化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以学校逐级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成为最佳选择[3]76-77.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由初、高中输入的优秀学生运动员,通过进一步培养最终向社会输出的重任.但是,因为高职与本科高校在国家关注程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方面存在差异,高职院校在获得竞技人才培养资源方面始终大幅度落后于本科院校,不仅国家拨付给高职院校的体育培养经费少,而且社会认可度偏低,即便有意探索校企结合模式,也因为学校自身原因及企业存在诸多顾虑无法顺利开展.通过对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高职院校调查发现,目前校企结合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情况不容乐观,尚存在许多亟待改进的问题.
学校层面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体育竞技人才基础薄弱.由于教体结合政策率先在大学施行,向优秀运动员倾斜的政策颇多,其又拥有较丰富的教育资源,吸引了绝大多数体育竞技人才,而分流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则相对较少,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对企业吸引力小.第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训练情况堪忧.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教学重点放置于专业领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不仅缺乏配套的硬件设施,并且在优秀教练员配置、先进训练理念引进、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等方面还存在大量空白.第三,缺乏成熟的校企合作体制.目前,在校企结合培养体育竞技人才模式问题上,高职院校处于主动位置,企业处于被动位置.因此,学校应该提供足够成熟可行的合作方案,在培养流程、利益前景、责任义务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但是,调查中并未发现类似完善的体制.可见,对于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合作,当双方发生分歧时由于无据可依,难免出现裂隙,不利于建立长久稳定的共赢关系.
企业层面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对校企结合模式了解不足.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获得利益展开,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体育竞技人才也不例外.目前,绝大多数企业无法预测与学校合作所能获得的实际收益,且缺乏成功先例.第二,对当地群众基础良好的体育项目缺乏认知.一般而言,企业希望学生运动员通过比赛方式取得优异成绩,加强对企业的宣传,进一步拓展市场,这决定了企业对群众基础好的体育项目兴趣更浓,这意味着企业开展与学校合作的驱动力不足.第三,企业对自身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成功的企业通常非常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塑造符合企业特点的文化来鞭策和凝聚员工,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帮助员工提升个人价值.体育虽然是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环节,但是,调查发现很多企业对此认识不足,仅将目光聚焦于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体育文化的长效作用.
相比于高职院校单方面寻求与企业的合作,政府在联系学校与企业方面具有先天的组织优势,且拥有丰富的宣传资源.政府可以通过媒体、行政等渠道,在充分调研本地群众体育兴趣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整合有意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构建校企结合“联合体”.鼓励联合体内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形成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合作关系,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大幅度提高合作成功率.与此同时,政府应规范合作体制,建立涵盖政府、高职院校和企业负责人在内的组织机构,引入现代合同管理方法,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及利益分配,解决后顾之忧[4]74-79.
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这是它相比企业和专业运动队的优势所在,也是其开展教体结合的基础.因此,学校培养体育竞技人才,不应脱离于自身完善的教育体系,而应从改革现有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始着手,引入高水平教练员和先进教学理念、训练方法,培养一定数量的体育爱好者,营造浓厚的体育氛围,积极举办成本较低的校级运动会,从中选拔成绩优异者进行重点培养.同时,引入双导师制度,利用校内导师的理论强项和企业导师的实践强项,全面提升学生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帮助体育竞技人才更快地成长.
高职院校和企业分别掌握着不同优势的资源,双方在开展合作时应积极探索多种方式,力求实现深层次的融合.首先,可从浅层次合作入手,企业冠名学校运动队或资金支持优秀运动员,通过比赛获得高曝光度,在这一层次上,树立运动队的品牌,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进行深层次合作打好基础.其次,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以本土企业居多,这为人才输送提供了便利的渠道.学校可为企业定向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毕业后入职既可以提升企业体育文化层次,也可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最后,力争达到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使学校与企业的资源相互渗透,以期达到科研、竞技体育人才、教练、训练场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1] 管昌燕.高校竞技体育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研究[D].宁波: 宁波大学,2011.
[2] 张建新,孙麒麟,毛丽娟.高校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8(12).
[3] 吴剑明,王 薇,石真玉,等.基于企业体育文化建设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2,28(5).
[4] 于可红,张 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