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竹 常红唇
浅析综艺《中餐厅》的符号传播与文化输出
□杨冬竹 常红唇
生活类慢综艺《中餐厅》于2017年首播,其呈现的中华饮食文化原貌与内涵,不仅契合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文化交流思想,也推动着中华饮食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实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符号传播与文化输出。
《中餐厅》;中华饮食文化;符号传播;文化输出
2017年7月,湖南卫视推出了青春合伙人经营体验节目《中餐厅》,共播出11期,以新颖的视角展现了五位明星在异国他乡经营一家中餐厅、烹饪中华美食的景象。截止到2017年10月31日,综艺《中餐厅》获得全国网平均收视1.18,全网播放量突破25亿次,微博阅读量高达22.3亿次,成为2017年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同时,综艺《中餐厅》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思想指引下传播中华美食,输出中华饮食文化,引起了学界及社会的广泛热议。
在吸睛无数的综艺《中餐厅》里,除了五位明星嘉宾以外,中华美食是绝对的主角。中华饮食文化是建立在广泛的饮食实践基础上的,不同地域的美食蕴藏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展现着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综艺《中餐厅》对于中华美食符号的呈现是独具匠心的,无论是湘菜系的“剁椒鱼头”,还是粤菜系的“咕噜肉”,抑或是普通家常菜“宫保鸡丁”,在让人垂涎三尺的同时,亦在传递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符号之内涵。这场以推广中华美食为己任的中华文化传播之旅,足以抓住外国友人们的味蕾。
综艺《中餐厅》第9期节目中,靳梦佳制作了“剁椒鱼头”,这道菜不仅色泽红亮,而且味道鲜美,获得了一致好评。“剁椒鱼头”是湘菜名片,其渊源据说可以追溯到清代雍正年间。当时,反清文人黄宗宪因躲避“文字狱”而出逃,路上途经湖南的一个小乡村,在一个贫苦的农户家品尝到这道美食,久久无法忘怀。事平回家后,他便让家厨将这道菜加以改良,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剁椒鱼头”,并成为湘菜蒸菜的代表。可以说,在中华饮食的发展过程中不乏这样的故事,每一道美食的背后不仅凸显出地域特色,也表达着某种特定的情感寄托,或热爱,或怀念,等等。
张亮制作出的“菠萝咕噜肉”也令食客赞不绝口。“咕噜肉”是一道传统粤菜,以甜酸汁及猪肉煮成丸子形状,是欧美人士最熟悉的中国菜之一。早年,广东人远赴美洲打拼,把广东的家常菜“甜酸猪肉”也带过去了。后来,广东人在旧金山聚成了唐人街,唐人街的广东籍餐馆老板自然把自己喜好的菜肴作为招牌菜,“甜酸猪肉”也在唐人街中扎了根。到20世纪初,“甜酸猪肉”成为唐人街中餐馆中最受欢迎的一道中国菜肴,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他们点菜时必点“Sweet and Sour Pork”(甜酸肉)。广东人见外国朋友如此赏脸,便把“甜酸肉”戏称为“鬼佬肉”,后来觉得未免失敬于外国朋友,便取谐音,改“鬼佬肉”为“咕噜肉”。因此“咕噜肉”既在广东地区盛行,又在国外享有较高声誉。可见,具有符号价值的中华美食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是积极进取,在时代的演进和地域的变迁中适应着各种变化,从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
同时,在综艺《中餐厅》第三期节目中出现的“宫保鸡丁”,作为一道家喻户晓的普通家常菜,也深得外国友人喜欢。“宫保鸡丁”的起源与鲁菜酱爆鸡丁、贵州菜胡辣子鸡丁都有联系,相传由清朝山东巡抚、四川总督丁宝桢发扬光大。川菜“宫保鸡丁”选用鸡脯肉为主料,辅以油酥花生米、干辣椒节、黄瓜等常见食材烹制而成。此外,“宫保鸡丁”在以咸鲜为主的鲁菜中也有收录。“宫保鸡丁”等普通家常菜虽留存于各地但发源一致,这足以说明中华饮食即使因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形成了诸多差异,却在这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拥有着共同的饮食文化渊源。
综上所述,无论是中国“八大菜系”中的代表菜式,还是流传于中国街头巷尾的普通家常菜,都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扇扇对外交流的窗户。综艺《中餐厅》中各色美食内在隐含的中华饮食文化不仅是这档美食类节目赖以生存的关键,更是向外积极传播中华饮食文化符号的载体。
综艺《中餐厅》不以快节奏博取眼球,却摘取了2017年第三季度综艺桂冠,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其独特之处,即真诚与真实。如在第8期节目中,有关于川式火锅底料的制作,赵薇坚持不能仅用现成的底料搪塞顾客,而是和黄晓明一起耐心制作正宗的川式火锅底料,虽然食材有限,但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绝不以次充好,一味追求数量。并且,本期节目的菜品之所以选择火锅,也是中餐厅里的各位嘉宾合伙人为了款待来自四川攀枝花的教师团队。可见,制作饮食的人在烹饪过程中若能倾注真诚的情感,食客从中感受到的将不止于美食的色香味,更多的在于情感的触及和文化的联动,从而实现中华饮食文化符号的积极传播。
《中餐厅》增强了中国元素的互动。文化指的是一切群族社会现象与群族内在精神的既有、传承、创造、发展的总和,文化从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中华饮食文化亦是如此。综艺《中餐厅》借助中国元素如“中国汉字”“中国流行歌曲”等发散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中餐厅店内的宣传栏上的所有文字从始至终均以中文为主。而在每一位从店里用餐离去的外国客人都会听到黄晓明用中文说一句“欢迎到中国品尝美食”。另一方面,嘉宾在工作之余会为顾客演唱华语流行歌曲,如引起全民合唱的《还珠格格》插曲《你是风儿我是沙》等,为这间中餐厅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为中华美食的推广和中华饮食文化的输出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这些中华元素的插入使来往的顾客能感受到更多的中国文化,助推了中华美食在象岛的传播。
主动引导顾客品尝中华饮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Lewine在1947年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①综艺《中餐厅》中,顾客的选餐尤其体现了“把关人”理论,也让《中餐厅》的各类中华美食深受食客青睐,有迹可循。每当客人对推荐的菜不是很了解的时候,“中餐厅”里的嘉宾服务员总是会耐心地邀请他们先进行品尝,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国外客人对中华饮食的刻板印象,也在菜品的选定上以一个“把关人”的角色对外国友人进行了引导。嘉宾们兼具主动性和引导性的推荐菜品的方式对中华美食的推广和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都具有积极的效果。
近年来,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助力下,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众所瞩目,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已渐成规模,对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然而在与世界一流的文化产品和品牌的竞争中,中华文化仍难以望其项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Joseph Nye说:“文化是‘软实力’,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吸引力。中国的传统艺术、中国的饮食和传统服饰等,在美国都很受欢迎。”②但是如此的评价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现状面前显得毫无张力,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文化内容选择、模式构建等都值得国人深思。
值得庆幸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综艺《中餐厅》作为创意文化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角度来看,综艺《中餐厅》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相较于中国的服饰、艺术等文化,饮食文化是人们更易达成共识的文化载体,其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引起不同国别、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的普遍共鸣;其二是综艺《中餐厅》从室内搬到室外,从国内迁至国外的创新设计,更为充分地实现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输出。
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创新样本,综艺《中餐厅》不仅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中打造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的核心思想,更展示出两国文化交流的一种全新形式,使中华饮食文化从“走出中国”到“走进泰国象岛”,体现出中华饮食文化在文化输出战略上的成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注释:
①张咏华.大众传媒把关[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8.
②宋华.《红楼梦》馔食英译与中华饮食文化输出[J].文教资料,2016(28):66.
(作者系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