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新常态构建的现实原则和趋势操作

2018-04-03 18:38洪旭东
视听 2018年1期
关键词:音频广播

□洪旭东

广播新闻新常态构建的现实原则和趋势操作

□洪旭东

广播受众移动化已成为必然,广播新闻迫切需要寻找适应性定位与发展攻略,利用自身独一无二的优势,对新常态重构趋势做出应对,主动对接、聚合与互动,创新广播新闻的产品和方式,再显广播新闻活力。

广播新闻;移动优先;操作重构;创新发展

广播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终端随人走、信息围人转”成为信息传播的新态势,也成为广播新闻趋势操作的导向性信号。作为移动媒体的先驱,广播应该积极参与尝试和探索,在移动互联时代,对新常态下广播新闻趋势操作做出迎合性的重构,特别是在广播新闻的生产流程、平台发布、节目模式等方面,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新闻精品。

一、广播新闻应遵循的现实原则

移动互联时代来势汹汹又瞬息万变,新生人类板块重组速度增快,社会时间碎片化程度加深,移动浪潮下的广播媒体已经觉醒,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交错、传统新闻与融合新闻互为补充之际,广播新闻必须遵循两个现实原则:

(一)移动优先原则。广播成为移动媒体由来已久。20世纪90年代初,一批站在时代潮头的广播人为适应社会发展,在对移动受众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判断之后,创办了不影响驾驶安全的移动交通频率。随着汽车业的快速发展,轿车大量进入大众家庭,移动交通频率成为广播媒体稳操胜券的中坚力量。而广播的移动用户不仅仅是车载,利用智能手机实时收听或点播网络广播节目已经明显赶超车载用户。在所有广播收听终端中,手机广播日渐时尚,传播范围以几何级的速率递增。一台汽车是一个移动终端,一部手机也是一个移动终端。广播正在不断向着移动化和场景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因此,落实移动优先原则,重视移动新闻是广播产品的重中之重,是衡量一个广播媒体成功与否的标志。

(二)音频优先原则。广播是靠声音来传播的,并且借助移动互联已经成为轻巧轻便、可以跨越国界随时随地收听的移动媒体平台。尤其是在4G全面铺开后,电台的APP种类愈来愈丰富,广播可以拆解成一个个音频节目,人们可以通过收听音频节目获取新闻资讯。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新常态,广播以音频播报的特性不会改变,广播新闻的音频生产制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与融合新闻双轨并行。有专家预言,未来将有更多的操作指令实现音频化,只要开口发出指令就能接收到指定的音频节目。随着汽车智能化的提高,车联网关键技术已经取得重要突破,车内音频系统将是场景、内容和交互方式创新的切入点,未来广播的很多营利模式都将在移动中进行,而音频的商业利润80%都在移动中产生。因此,利用音频做小做精广播新闻,形成广播新闻垂直品牌的矩阵,通过移动媒体平台传播音频资讯是新常态下广播的坚持。

二、移动互联下广播新闻的新业态

移动互联是一个增长核心,正从一个外在工具演变成广播新闻发展的引擎,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也作为一种新的服务平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各种创新性应用也推动广播新闻模式与业态的重塑,直至催生新业态。

(一)广播新闻正在适应移动互联的运行机制。移动互联改变了传统广播,奠定了广播新闻移动互联的发展方向。为了争夺制高点,一些省市广播电视台已经抢先一步,利用平台化的思维重组“新闻舰队”,如西安广播电视台建立的“中央厨房”是一个融媒体指挥发布平台,南京广播电视台全媒新闻指挥中心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简化了新闻的生产流程,提高了新闻的生产效率。又如广东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又一款手机客户端——“粤听APP”,是专注粤语的移动电台,支持24小时内广播内容的回听。这些新闻舰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实现资源整合,平台共享,这解决了频率与新闻中心脱节、编辑与记者脱节、节目与新闻脱节的问题,在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发生时,又能集中力量,解决新闻的生产和传输等重大问题,扩大广播新闻的影响力。

(二)广播新闻与新媒体聚合互动正在摸索之中。在新闻的融合问题上,广播媒体早有创新驱动欲望,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成熟的融合模式。虽然网络广播与音频APP已成为广播聚焦的核心,但用户影响力仍相对有限,并且尚未变现。很多记者、主持人都创建了自己的微博、微信,大多数广播频率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公众号,并逐渐成为广播媒体与听众互动的主要渠道。但是这些新媒体与传统线性广播是隔开的,互不相通。广播媒体鼓励记者通过多样化的工具生产多样化的内容,而这些内容只能在不同的平台上传播和接收。在这种情况下,广播新闻只能通过移动互联进行自我武装、自我革新,强化移动互联思维,改进广播和传统新闻的生产流程,使广播新闻在推送、分享、体验中得以延续生命周期。以广东广播为例:“686新闻工厂”是一个微信公众平台,也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一个广播新闻生产部门,其所生产的新闻内容和节目主要在广东台的各频率和荔枝台广东广播在线播出。广东广播的新闻工厂每天制作10档以上的新闻节目,一个“阅听天下”APP音频节目,以新、快、全、深的新闻总汇打造了广东广播的新闻品牌。广东广播借助移动互联,发挥广播的互动之长,做好自己的新闻,传播自己的声音,实现了与新兴媒体共赢互利。

(三)新闻的碎片化给广播新闻留足了时空。在移动互联时代,整个网络呈现为碎片化语境,新闻的碎片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出现了舆论误导,以致一些非理性的批评甚至谩骂充斥其间。碎片化的新闻的确具有双属性,一方面广大受众需要更多更接近事实本质的新闻场景;另一方面,碎片了的新闻不能让其散落地上,需要有人用更开阔的视野将其拾起。应该肯定,碎片化新闻追求时效性、信息量和多样性是时代的进步,是广播新闻面临的挑战;同时,越多的新闻呈现碎片化,就越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当前很多碎片新闻自相矛盾,垃圾成堆,没有形成一个整合的链条,甚至弄虚作假,虚张声势。这也给广播新闻的生存和发展留足了时空。广播媒体是党的喉舌,应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守广播新闻的社会责任,将碎片了的新闻为我所用。比如北京电台新闻频率的“新闻早晨”节目,在新闻的聚合与互动过程中,适应“碎片化”的信息传播趋势,采用微博式播出方式。南京广电集团新闻频率的“网罗天下”节目,将散落在新闻留言区的碎片化新闻进行筛选与鉴别,重组一个符合广播传播方式的内容本体,将网民对新闻碎片的观点传递出来,实现广播新闻价值的最大优化。广播新闻的权威性需要在真实的基础上,把牢方向、把握导向,提升广播新闻的深度和广度,通过主流媒体的声音,填补移动互联时代碎片化新闻的不足。

(四)产品细分凸显广播新闻的逐鹿剧烈。移动互联网的通讯技术实现了新闻传播能力的飞跃式提升,给新闻产品的细分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广播借助科技和智能的新闻入口,满足了不同媒介情结用户的需求。面向移动互联用户的音频新媒体运营平台——蜻蜓FM,不仅整合了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的直播节目,还提供了很多音频点播的内容。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每天提供的音频播报,打造了一个广播新闻的大集成,生产不同型号的新闻产品,优化了移动的收听体验。由于细分新闻的生产技术继承了传统新闻报道的精髓,部分广播新闻的受众和用户被分化,加上多功能体验、跨地域服务、用户定制、精准个性化推荐等特色,使得广播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显示出广播新闻的竞争更加激烈。

三、新常态下广播新闻趋势操作

与互联网相比,广播新闻传播增速虽然不大,但实际受众增量依然可观,辐射范围增宽且多元。新常态下的广播新闻也伴随着新矛盾新问题,由此,认识广播新闻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梳理新常态下的趋势操作,形成以广播新闻为“点”、以移动互联整体联动为“面”的多维新闻传播格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广播新闻不可忽略的大逻辑。

(一)广播新闻的流程模式将被移动互联大势所推动。新媒体的新闻流程模式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新闻的生产与传播在记者与用户中进行,既可以是文字、照片、音频或者视频,还可以查看相关链接、评论、点赞或者传播,呈现的形式是多元的。传统广播的新闻流程模式是线性的、实时的和单向的,新闻的生产与传播是记者——编辑——播报——受众,呈现的产品是音频。只要双眼被占用,如开车、跑步、做饭等各类移动场景,广播这种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就成为用户的唯一选择。目前,广播新闻可以与受众互动、沟通甚至讨论,可以线性实时播出,也可以非线性点播播出,既可以在省内国内接收,也可以跨省跨国接收。未来广播新闻传播的单向流程模式并未被完全颠覆,在发挥原有优势特长的过程中,广播新闻流程的改造将被移动互联发展的大势所推动,语音识别和脸部识别将使接收广播新闻的指令层级大大减少。广播新闻的入口再造进一步加快了广播新闻平台向社交迁移。在新闻的输出和接收之间,实时交互的机制将使广播新闻更接地气,与受众的沟通、交流、互动、分享将更加便捷。

(二)广播新闻将再提速。在新媒体产生之前,广播新闻的时效性是不容置疑的,广播新闻的优势就在于传播速度快。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热点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广播媒体加快进化重生。在人人都是“新闻记者”的今天,传播者在新媒体技术的引领下,受众可以通过新媒体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事件的信息。因此,时效成为广播新闻与融合新闻争夺的焦点和热点。广播新闻大幅提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连线、直播乃至插播。对于重大的新闻事件,广播新闻应该在新闻现场,与新闻同步。广播新闻的主流媒体特质有着无以代之的官方影响,当新闻事件发生时,无人机与智能音频将是广播新闻的必备设备,就像交通频率对路况的报道和卫星监控一样,广播新闻将通过第一时间的现场播报,提高广播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广播新闻再提速将是政府危机公关的一项有效手段,通过连线、直播和插播,即时发布事件过程和政府声音,让广播作为政府资讯平台的功能凸显出来,起到政治“避雷针”的作用。

(三)广播新闻的产品创新将成为与其他媒体竞争的制胜法宝。在移动互联的环境下,广播集合了传统广播和网络广播的优势,将广播的伴随性收听优势发挥到极致,而广播的劣势则需要通过产品的创新进行规避:第一,智能音频的发展为广播新闻产品的开发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越来越庞大的语音库、媒资库和云存储、云计算不断充实广播节目,使广播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透过广播的任何连接存取或分享任何新闻。其次,广播新闻可实现自动编辑生成节目、自动播音、自动播出,未来的广播新闻绝不是简单的“简明新闻”或者是“综合新闻”,而是基于音频新技术应用、具有新型广播属性的新闻。第三,新闻机器人可以运用大数据实现自动抓取和采写稿件,并且拥有强大的信息检索与整合能力,能够自动进行热词搜索、信息筛选、舆情分析甚至议程设置、节目编排,通过人机交互系统实现电脑与节目制作人员和听众的沟通互动。

四、结语

移动互联强化了广播伴随性的优势,弥补了广播线性传播、单一声音的缺陷。如果说,从交通频率向移动互联发展是广播新闻结构优化的升级,那么,移动互联的广播新闻生态链的形成,为广播找到了弥补短板的契机,使广播走上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道路。新常态是一种趋势,不可逆转。广播新闻移动互联的发展目标是在信息化、智能化的大环境下,在确保广播“听”的特质的前提下,实现广播新闻移动优先、音频优先的横向打通。

1.郭倩.手机广播——传统广播网络化的新方向[J].今传媒,2013(04).

2.沈威虎.“微时代”与“融时代”广播的擅变[J].中国广播,2015(12).

3.覃倩.广播在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微博式新闻报道[J].新闻与写作,2013(11).

广东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音频广播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浅谈广播五要、五不要
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台内音频响度控制方式
音频处理器的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