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校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山西医科大学为例

2018-04-03 17:32郝宪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8期
关键词:校史校训山西

郝宪爱,李 冰

(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校史校情真实地记录了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优良的办学历史、积极向上的校风校训及优秀的师生示范可以以文化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将校史校情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功能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有效地利用校史校情,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自发地宣传学校精神,践行社会责任。

山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19年,历经山西医学传习所、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山西医学院等发展阶段,于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到现在几逾百年。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了优良的校风校训,汇聚了一批德艺双馨的大家,积淀了深厚的办学传统,将这些优秀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增强课程的亲和力、说服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一、校史校情在思政课中的功能分析

(一)宣传学校精神,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

学生对学校的文化认同既表现在学生对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历史等方面的认同,将其融于内心心理及人格结构,即内化于心;也表现在学生宣传与维护学校的具体行为,用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即外化于行。文化认同的基础是学生对校史校情的深入了解。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校史校情教育,如参观校史馆、编写校史校情教育教材、宣传典型人物等。除此之外,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也是一种有效的途径。思政课每门课程都可以融入校史校情资源,高校办学理念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相一致,办学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相互印证,校风校训饱含了一代代学子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这些素材运用到思政课中,有利于宣传学校精神;有利于学生接受熏陶,全面认知和深入了解学校;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思政课中的校史校情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以校训为基础树立远大理想;以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为基础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典型人物为榜样激励自身的发展。

(二)充实教材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是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校史校情具备情感优势,既能对师生起到熏陶作用,又是学校精神的集中体现。将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以校史校情推动国史国情、国家大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校史校情贴近学生生活,身边的典型人物与事例更容易引发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更具吸引力、渗透力。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教学使得学生容易找到思政课与自身的结合点,将自身需求与国家需要融为一体。这样,学生可以从身边真实案例印证课堂所学理论,并将此内化为做人处事的道理。因此,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的课堂教学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校史校情是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资源,将其融入到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任何一个学校都有其独特的校史校情、历史特点、办学特色,这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资源。归纳提炼校史校情特色案例之后,学生能鲜明地感觉到教学设计的针对性。这样,有利于抓住医学院校学生的需求,有利于有的放矢的为学生提供最佳理解案例,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三)正向引导学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校史校情的特点是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在思政课中运用校史校情能充分发挥这种特性,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充分挖掘校史校情资源,凝练具体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三观”。如校史上的杰出人物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见贤思齐,坐言起行。优良的校风和学风有助于学生从中认识社会责任,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二、校史校情在思政课应用的案例分析

(一)校史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应用

山西医科大学的百年历史与中国近现代史息息相关:百年历史影响着医科大的进程,医科大也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与奋斗。将百年校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有利于学生通过校史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

1.备案事件。医科大的前身为山西医学传习所[1],创立于1919年,兼授中、西医学,创立之初学校“注重中医,兼授西医”并得到省政府的大力支持。1921年8月,学校首次向北洋政府教育部申请备案,却因教育部不承认中医而不予备案。之后学校两次易名,同时招收中西医学生。1929年学校再次向教育部申请备案,仍因当局不承认中医而被拒绝。1932年,阎锡山在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只授西医学。1933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以第9648号文批准学校立案。

备案事件是中医在20世纪上半叶遭到批判废止,并与西医进行了论争的过程。这一事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与近代史上的新文化运动密切相关。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口号,对旧道德、旧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而中医自然也被认为是迷信的,应该被抛弃。中医的理论被认为是不科学的,应该废止中医,禁止报纸介绍宣传中医,禁止中医学校的建立。如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及中医界数次提请教育部将中医加入学校系统均被拒绝。处在这样的风口浪尖上,以注重中医为主要教育目的的山西医学传习所改组为山西医学专门学校。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医教育合法化问题一直拖延,解决后又时有反复,直至1937年才明文规定中医教育纳入学校系统。此时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已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并仅授西医学。

讲述医科大历史上的备案事件可以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相结合。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导人及知识分子,“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2],对中西医的态度尤其能体现这点。在当时的社会与环境下,反对中医、提倡西医的废止派认为中医一文不值、一无是处,而西医是尽善尽美的。从新文化运动引申到医科大的备案事件,再从备案事件回归近代史,由国情到校史,再由校史到国史,学生能从中更好地了解国史国情及校史的背景。

2.辗转漂泊的岁月。1937年日军占领平津后沿津浦、平汉、平绥三条铁路作扇面式进攻,山西局势紧张。1937年8月山西当局下令省城大专院校向晋南疏散,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亦在其中,从太原搬迁至新绛。1938年临汾失陷后,学校搬入陕西。此后校址几经搬迁,包括陕西三原县、陕西宜川县城、宜川县安家庄村、三原县鲁桥镇、宜川县秋林镇虎啸沟、山西吉县克难坡和陕西韩城县,直到1946年3月才搬回太原。除学校几经搬迁外,学校名称也几经更名:1938年1月组建为民族革命大学医学院,1938年3月更名为山西川至医学院,1939年1月恢复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3月并入山西大学,1946年8月,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解放战争时期,为避免学校师生参加阎锡山部队充当炮灰,校内掀起迁校运动。1948年7月,全体学生与部分教师迁入北平。1949年太原解放后师生才返回太原。

讲述辗转漂泊的历程可以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六章抗日战争相结合。为了适应战争需要,东部中部的学校迁往西南、西北地区,爱国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坚持教学与科研。山西医科大学在艰苦的抗战时期里,多次易名,数次迁校,保存了山西医学教育的火种。

(二)校史校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医科大百年积淀的学术传统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有引导作用。薪火相传的校训校风是山医百年的追求,其内涵包含着对医学生的精神指导。德艺双馨的老一辈工作者是医科大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精神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将这些案例融入课堂,更能贴近学生实际。

1.“医理博精、德能高遂”的校训。医科大的校训体现了技能与人文并重的办学理念。而要作为将来的医生,高尚的医德、敬业的精神是必不可缺的。校训与大学生需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内涵上互通,在实践中互建。医科大的首任校长杨兆泰先生曾提出“医师之十德”,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治病救人的本领,又应有慎重的态度、良好的医德。绵续至今,八字校训既包含了要求具有出色的本领,也需注意学生的品格塑造,培养德才兼备、德技双馨的优秀人才。

校训可以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相结合。“大学生应学习的职业道德知识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一般的职业道德知识,也包括特定行业的职业道德知识”。[3]作为未来的医护工作者,医学生应该掌握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知识。医护工作者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每一位医护工作者都应时刻自觉地以高尚的医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在讲授此内容时,引入校训并深刻阐释,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医护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知识,将其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中。

2.山西医科大人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讲授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道德准则时可以援引学校的名师、名医案例。山西医科大历史上的名师像一座高山,令人景仰,而他们的精神亦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当代学子。如赵荣瑞教授虽经“文革”迫害,改革开放将个人人的“伤痛”置之度外后致力于学校生理学的发展,以“老牛自知黄昏近,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座右铭自勉。此座右铭是其敬业精神的最佳诠释。再如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医疗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即使在身患重病期间膀胱癌和直肠癌时,仍拖着虚弱的身体奔走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作为当代医学学子,更应以前辈先贤为榜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树立为人类健康奋斗终身的信念。

(三)校史校情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的应用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为了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医科大“形势与政策”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培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入心入脑。

挖掘校史资源并融入“体验式”教学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的作用,给予学生心灵的震撼;有利于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史教育结合的作用,将学生耳熟能详的身边案例编成文艺节目,以艺术的形式感染学生,既能契合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又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山西医科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在教学中可结合校庆日安排校史专题,演绎与情景再现一代代师生为学校发展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史,以激发学生爱校、兴校的赤子情怀和将个人理想与中国梦融合的使命感。如在2003年“非典”中,山西医科大人勇担重任,无怨无悔。山西当时是非典疫情重灾区,作为一线医务人员,临危不惧、舍生忘死,郑重宣誓。在“体验式”教学中,以此为背景,设计朗诵,可以赢得学生的共鸣,将敬业、爱国等核心价值观刻入脑海,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校史校情在思政课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将校史校情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在运用校史校情时应注意分析的准确性,不能以偏概全。校史校情融入课堂教学中的事例应该准确、客观,对其分析更应实事求是,不可夸大。如山西医学传习所在成立之初即得到了阎锡山的大力支持,在制度与经费上予以支持,此外阎锡山还亲历亲为诸多具体事宜。如他曾经以山西省长名义致函近代实业家张謇,希望了解南通中医专科学校的学校制度、课程安排、仪器标本采购等情况。1932学校改名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川至”二字取“阎伯川恩泽所至”之意,使学生知道学校是阎伯川(阎锡山字伯川、百川)出资兴办的。在1949年前,山西医科大学的发展与阎锡山息息相关,但不能否认阎锡山的军阀性质。作为控制了山西38年的“山西王”,阎锡山年轻时举旗革命,却一步一步倒向军阀,虽曾怀着浓厚的乡土情结欲将山西打造成近代的模范省,却也老谋深算、八面玲珑。在教育方面,阎锡山实施的义务教育、国民师范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使得山西一跃成为教育大省,并居于全国前列。他将教育作为其扩大统治基础的手段,在教育略有成绩后即邀请报纸进行宣传,而当需要扩军备战时即减少教育支出。在客观指出其对教育的贡献之后,应该全面认识阎锡山兴办教育事业的本质,即有其民族性、乡土性的一面,也有功利性、虚荣性的一面。

第二,运用校史校情时应注意故事性与理论性的结合。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的决定了在使用校史校情案例进行教学时,应注意案例的理论性。首先,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选取典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案例,而不是单纯地讲故事。选取的校史校情案例应该能提炼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师在运用案例时应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寻教学案例中的规律及理论意义。只有从校史校情案例提炼出理论性,学生才能从对校史校情故事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思政课的教育目的。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校校史校情充分挖掘本校资源,提高思课的教学实效性,实现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

猜你喜欢
校史校训山西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山西叹五更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