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建萍,罗振坤
(西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马克思主义凝聚了历史智慧和时代精华,是人类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精神财富,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正处于需要理论也必将产生理论的时代,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更需要以一种整体性战略思维谋划大局,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整体性视域下诠释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不仅是以完整视野阐释《宣言》的基本精神与基本观点,而且以一种整体性思维挖掘《宣言》的时代诉求与当代回应。
从《宣言》的主要内容看,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非常明显。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开篇表明“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1]9这句话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关系的集中阐释,是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首次理论探索是从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入手的,他从当时的经济事实出发,论证了共产主义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又以唯物史观作为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现状、现存制度模式和内在矛盾,从而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前途命运,使《宣言》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入手,阐述了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变革,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宣言》正文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中,开宗明义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1]31基于阶级学说理论,马克思在《宣言》第一章花了大量笔墨与篇幅分析资产者与无产者两大阶级,系统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阶级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历史使命与前途命运。在此,马克思以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以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时代局限性,并且以唯物史观论证资产阶级产生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孕育的过程,资产阶级灭亡的过程就是无产阶级胜利的过程。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最终才能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的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43,才能找到推翻资本主义的阶级力量和实现途径。
因此,《宣言》不仅包含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也包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以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宣言》中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对于人的异化的批判,对于无产阶级特点与优势的认识,对于资产阶级责难的驳斥与各种其他社会主义思潮的争锋,以及对共产党政党的性质、宗旨的阐明,这些看似独立的部分,却在唯物史观的阐述、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无产阶级斗争与解放理论中相互交织,哲学问题、经济学问题、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等相映汇聚,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
《宣言》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思想的集中表达,必须在整体性视域下研究其本真精神。整体性视域有助于我们科学全面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还可以弥补传统意义上“三分法”研究的缺陷;此外,整体性视域注重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更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性。
《宣言》反映了无产阶级要求推翻资本主义统治、实现共产主义的愿望和要求,是近代产业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表现。《宣言》是在观察与分析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梳理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并在不断深入扩展的社会实践中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阐释科学真理的,这种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相统一的魅力,从而形成了理论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以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提供了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具有鼓舞无产阶级斗志、指引无产阶级沿着社会发展规律趋势去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从《宣言》的创作过程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性表现充分,展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在经历了三大工人运动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无产阶级要登上历史舞台,夺取政治权利,需要理论武装头脑。其后,他们积极改组正义者同盟,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在同各种社会思潮辩驳斗争的过程中,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剖析,以唯物史观贯穿于整个理论,阐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而撰写出指导无产阶级运动的政治纲领。正是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宣言》,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而这个思想武器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严整的科学体系[2]。
理论界普遍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学科上应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恩格斯与列宁都因为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做过这样的划分,但这无法割裂理论体系的内在联系。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也并非相互独立,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相互交汇,取得的理论上的成就和存在的缺陷,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宣言》是在继承其合理成分的同时,又超越了它们的局限,并结合丰富的无产阶级斗争经验而不断发展其理论内涵,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在深刻阐述异化劳动的本质后,以“现实的人”为前提,考察人的需要和人的实践本质,并揭示出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首要的、最基本的活动,进而探索物质生产方式,并从物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规律中揭示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内在矛盾的深入剖析,创立了政治经济学。在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及其深层矛盾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阐述了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从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3]11,整个理论体系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必然需要以整体性思维来把握与理解。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始终是鲜明的,就是如何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以探究人的解放条件和历史进程为逻辑推演,最终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逻辑结果。所以,马克思主义以一个完整的主题贯穿了整个宏大的理论体系,就是立足于现实的人,考察人的发展现状,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与价值旨归,因而这一理论主题具有了强大的实践性,“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3]9。
马克思主义本质规定性体现为四个相互关联的最根本的核心内容体系。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和理论基石;二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性质和社会理想;三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政治立场和根本宗旨;四是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并随着实践与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4]。
从以上四个方面全面完整地理解《宣言》,有助于以整体性视域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就是要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宣言》中也提道,“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2;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贯穿于人类社会和历史领域,理解与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而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揭示人类社会矛盾运动规律与发展趋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将唯物史观具体化为矛盾分析法、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的分析方法、阶级观点与阶级分析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运用于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研究中。基本原理的运用还应与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正如《宣言》中所说的,“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15。从整体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需要我们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相统一,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是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宣言》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应该从整体性视域回归经典文本,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使《宣言》所揭示的一般原理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共时性横向有机构成上,而且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历时性纵向历史发展上[5]。任何一个理论体系都是一个继承创新的过程,不同时代特点赋予理论新的生命活力。《宣言》发表170年以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就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从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辩证关系上理解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基于《宣言》整体性视域,才能以一种宏大的历史思维,寻找理论传承的根源与脉络,才能梳理好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做出新概括。
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倒逼理论的产生,理论逻辑又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与升华,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从而将理论逻辑融入历史、指导并推动社会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是坚持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思维,在整体性视域下推进改革发展的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的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各方面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针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全面依法治国就是用制度、规则规范行为、落实监督权利的运行,进行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不仅要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预防腐败,更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肩负责任、谨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四个全面”不仅强调每个方面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还强调与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等基本问题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合力,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整体性思维谋划新时代发展全局,就要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研究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中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而在不断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势所趋下,持续存在和不断显现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实需要我们审视当下,思考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6]将改革进行到底不是空喊口号,如何不在改革深水区冒险栽跟头,不仅需要一种壮士断腕的决心与勇气,还需要以一种全局意识、前瞻视野来谋划大局。社会全面发展应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具体落实的关系,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达到各方面、各领域联动效应,更好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提升。
整体性思维在于植根实践,全面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统筹关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治民主的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前瞻性思考。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着眼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总之,在新时代以大智慧、大手笔对新发展新征程谋篇布局,“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7]。
在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中,以整体性视域认识世界历史的走向与人类命运发展的前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在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梳理出一条主线,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社会分工简单、社会关系单一而结成的共同体中,人是原始丰富而又狭隘附属的;在资本主义时期以私有制为基础形成的商品经济关系中,拓展了人的社会交往、促进了人的独立性人格和自由个性的形成,但同时也造成了人的异化,表现为物统治人、资本占有劳动、分工限制人。《宣言》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想了未来社会共同体远景,对这一时代问题做出正义直面与理论应答:“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3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审视时代特征,站在我国发展起来以后由大国成为强国这一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是对马克思所构想的“真正共同体”的当代回应。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丰富:“第一强调世界多样,这是世界观;第二强调国家平等,这是国家观;第三强调文明互鉴,这是文明观;第四强调包容发展,这是发展观;第五强调互利普惠,这是利益观。”[8]显然,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谋求世界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战略思维,彰显了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力量的国际话语权,要“在全球范围内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在21世纪的特殊规律”[9]。整体性视域给予我们一种开阔的视野与胸襟,认识到整个人类同呼吸、共命运,中国和平崛起的同时,也展现着大国责任与担当,谋求整个世界的发展与全人类的进步,所倡导的“一带一路”正是在具体实施层面上体现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文明交流超越隔阂、文明互鉴超越冲突,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以大国气魄和世界视野不断为整个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发展图景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