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石湾窑的历史变迁及产品特色

2018-04-03 14:51黄晓蕙
关键词:陶塑石湾釉色

黄晓蕙

(广东佛山市博物馆,广东佛山528000)

石湾窑创烧于唐,繁盛于明清,至今仍延续烧造。石湾窑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东南,是岭南地区著名的陶窑,以龙窑进行烧制。石湾过去曾设行政区石湾镇,石湾窑以所在地域为名。窑区包括分布在石湾镇上、中、下三地的窑场及附近窑场。其产品早期以日用陶为主行销各地,赢得“石湾瓦甲天下”之美誉。明代后,开始艺术陶塑的制作,并为适应市场需求对历代名窑产品进行仿制和创新,因善仿宋钧窑釉色而名扬天下,被称为“广钧”。明清后,石湾日用陶与艺术陶塑比肩发展,尤其是艺术陶塑独具一格,极富岭南特色,在中国古陶瓷史上独树一帜。

一、石湾窑的历史变迁

根据近几十年来,省、市文博部门对石湾境内及附近窑址的多次调查、探掘采集到的标本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和对传世物的研究,可以大致理清石湾窑区的分布范围、生产、销售和发展的历史脉络。石湾窑自唐创烧,历经宋、元、明、清、民国及现当代的发展,世代相传,自成体系,是中国古陶瓷史上为数不多的特色鲜明、传承至今的陶窑。

古代石湾窑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唐代创烧期、宋元发展期、明清繁盛期、民国转型延续期等四个阶段。

(一)唐代:创烧时期

石湾窑的形成和发展,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制陶资源,畅达的水路交通密不可分。据近几十年考古调查,目前在石湾镇内及附近发现最早的古窑址是唐代的,以镇内大帽岗窑址、小望楼岗遗址和南海小塘奇石窑址为代表,学界多以此为石湾窑历史的开端。

1.大帽岗窑址

位于石湾镇之东,据说这里以前是石湾最高的山岗,临近东平河,古窑址掩埋在大帽岗西南面山坡一带的地层[1]。1957年当地民兵在挖壕沟时发现有古窑遗址,引起广东省文管会关注并作调查。1963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到大帽岗窑址复查并作探掘,发现有唐宋窑址。唐窑堆积层平均厚度0.5米,被压在宋窑堆积层之下。在唐窑层出土有青釉和酱黄釉的陶残片,种类有碗、盘、盆、罐、魂罈、炉等,还有窑渣和垫饼。碗、盘多采用泥块垫烧方式,留有垫烧痕。器外壁多施半截釉,釉面开片或不开片,胎体厚重,胎质粗松[1]。这些器物和石湾、澜石一带唐墓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2],与高明唐窑出土的碗、盘几近一致。

2.小望楼岗遗址

位于石湾镇东南面,距大帽岗仅500米,现为美陶花园小区。2009年9月,佛山文博人员在美陶花园建筑工地发现大量陶器残件,开挖面积中有一条被掩埋的河涌淤泥中混有大量陶器,层厚约2-3米,堆积层面积约100平方米[3]。2010年 5月,工地二期工程开挖,又发现陶器残件堆积层约100平方米,附近有宋到清的水井10眼,出土宋至清时期的货币[3]。经调查,这里原名小望楼岗,东平河从北向南环山岗而过,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陶瓷生产和运输,而且这一带自古以来就是石湾窑业中心地带,因而推断这里原来是规模较大的陶器生产作坊[3]。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文物鉴定站专家鉴定,这里出土的陶器年代主要为唐、宋、元、明的,也有少量清代、民国遗物。唐代器物较少,有青釉碗、盘、罐等,胎体厚重粗松,外壁施半截釉,造型、釉色和垫烧工艺与大帽岗窑址唐窑出土物一致。

3.奇石窑址

位于南海小塘镇奇石村,东平河在奇石村南一公里处入口,沿河道至石湾约12公里。奇石窑址范围较广,在村北至村南约三公里的沿河小山岗,几乎都发现有古窑。据当地群众反映,在开挖环山沟水利灌溉渠时,不少地段的陶器残件堆积层有七、八米厚。1976年,石湾镇史编写组再次对奇石窑址进行调查,发现有11座已受毁坏、平面近似半椭圆形的唐窑,被压叠在3座宋代龙窑之下。唐窑出土有碗、盘、罐、盆等残件,器型、釉色、烧造方法等与大帽岗所出极为一致,难以分辨,因而学者将其归为石湾窑口[2]。

从三个遗址出土的唐代器物看,器型主要为碗、盘、盆、罐、魂坛等,胎壁厚重,胎质疏松,外壁多施半截釉,多有剥釉现象。釉色有青釉和酱釉、酱黄釉等。采用泥块垫烧的方法,碗心、盘心多留有4~5个泥块垫烧痕。器物外壁多为素面,少量魂罈肩部或器盖上,塑出有楼宇、人物、龙、莲瓣纹等,纹饰繁而不乱,采用馒头窑烧制。

(二)宋元:发展时期

宋代,石湾窑的发展仍以大帽岗窑、小望楼岗窑和奇石窑为代表。从地理位置看,三处相距不远,都依山傍水,临东平河;从出土器物看,三者的生产都沿袭唐代而来,产品的器型、釉色、纹饰和烧造方法都比唐代有进一步的发展,体现了宋代石湾窑的生产情况。

在大帽岗宋窑堆积层里,出土有碗、盘、壶、罐、埕、炉、擂盆、手塑兽头和魂罈等残件,不少碗心、盘心有戳印方框或斧形款识,釉色有青、青黄、黑、酱黑、酱黄等。还有一些白釉的瓷碗和青灰釉的瓷钵,但数量很少,这些瓷器大都施釉到底,釉色较均匀,采用匣钵烧制。此外还有不少窑具,如匣钵、渣饼、垫环、试片等[1]。考古人员还采集到一件刻有“天禧叁□造茶曹”的茶碾残件,明确了大帽岗宋窑的烧制年代为公元1019年。

小望楼岗遗址宋代器物较多,有碗、盘,罐、执壶、鬲式炉、带系罐、粉盒、擂盆等,不少碗、盘心有戳印方款或斧形款识,釉色有青、酱、黑、酱黑等,碗、盘的造型、釉色和戳印款与大帽岗出土的一致。还有一件酱彩花卉长颈瓶残器,绘画风格与奇石出土的一件酱彩花卉瓶残器十分相似,另有卧羊、蟾蜍等陶塑制品。

奇石宋窑堆积层出土有碗、盘、瓶、壶、埕、罐、炉、钵、擂盆等,釉色有青、青黄、黑、酱黑、酱黄等,很多盘、罐、钵、埕上装饰有印花、刻花纹样。一些四系罐残片上戳印有“政和元年”等北宋年号,一残片上戳印有“奇石”两字,这是当年烧窑的绝对年代(1111年)和窑址定名的确切依据。此外不少罐残片上有“太原”、“潘宅”、“大吉”、“清香”等戳印章,呈各种款式,有的外面还套上图案花纹装饰,这可能是当年坊号、用家的标记,从侧面反映了这一地区窑业朝商品化方向发展。不少盆、钵、罐的尺寸分大、中、小型号,说明当年这里曾进行过大批量的日用陶器生产。据文献记载:“奇石窑绵延数公里,有20多座龙窑,……有的在一个山岗上几座龙窑并排在一起”[1],据当年参加调查的专家描述,奇石宋窑堆积层十分厚,剖面最厚处达7-8米[4],足见该窑在当年的生产规模是多么庞大。结合近年来海外多个地区出土的奇石窑陶器残片,有专家推断,早在北宋时期,由于广州对外贸易的发达,刺激了石湾窑业的发展,当年石湾窑火兴旺,奇石窑区产品就远销海外[5]。另外,奇石窑址还出土一些青、青白、白釉的瓷碗、盘残件,胎质细腻坚致,碗、盘心饰有刻划花,底部圈足修胎规整精细,应为匣钵装烧,但数量极少。

将三窑出土物作比较,三者的器型、胎质、烧造方法都十分一致,但比唐代有所发展。器型除碗、盘、罐、盆外,增加了执壶、香炉、擂盆、埕等,其中三个窑的碗、盘、罐、擂盆几乎难以分辨,尤其是擂盆,配上擂棍,用来碾磨谷物,是石湾一直沿用至今的造型。釉色上,以青黄釉、酱黄釉居多,青釉、黑釉、醬釉次之,白釉最少。纹饰上,有刻花、划花、戳印花、贴塑、彩绘等,奇石窑器物的刻划花装饰要比大帽岗、小望楼岗的丰富多样,年代应稍晚。在窑炉使用上,采用了容积大、更为先进的龙窑。此外大帽岗、奇石都出土了釉色莹润的青釉、白釉的碗、盘、钵瓷片,说明宋代石湾窑不仅大量烧陶器,也烧少量精美瓷器。除器皿外,宋代石湾窑已有陶塑制品出现,大帽岗的酱黄釉兽头,奇石的手捏人物像,小望楼岗的卧羊、蟾蜍等,都是有确切窑址出土的最早的石湾窑艺术陶塑。此外,大帽岗、奇石都出土有北宋年号款的器物,而没有南宋以后的,推测这两窑南宋停烧,小望楼岗则一直延续到元、明、清、民国。由此可得出结论,唐宋之际,石湾窑的产品以日用陶器为主,兼烧少量的瓷器;品种和釉色相对单调,但装饰手法有了极大丰富,出现了艺术陶塑的雏形。北宋期间,随着广州对外贸易的兴盛,石湾窑发展随之兴旺,产品已呈商业化生产,奇石窑区为当年佛山重要的陶瓷生产、外销基地。南宋后,由于对外贸易中心口岸移至泉州,广东外贸产品生产下降,陶瓷业亦随之萎缩,石湾窑的生产亦难逃厄运。随着大帽岗窑和奇石窑的衰落,石湾窑生产的重心移至石湾镇区内,并形成了沿袭至今的石湾镇窑业生产区域。

元代小望楼岗遗址生产仍以日用陶器为主,器型有碗、高足杯、双耳瓶、三足炉、盏杯、灯盏等,品种比宋代丰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釉色较单纯,有青、黑、酱黄、酱黑釉等,这些以河泥浆、桑枝灰、稻草灰制成的釉色,成为石湾民用陶器的传统釉色。大帽岗、奇石在南宋停烧后,石湾窑业生产发展缓慢。但从石湾一些族谱记载中可知,元代石湾窑生产由于受中原窑工移民影响,呈现一些新气象。据石湾《太原霍氏族谱》记载:“霍氏,原籍山西,南宋时迁于南雄,宋咸淳九年再迁佛山石湾。”“……霍氏三世祖原山公烧缸瓦窑一座,土名莘村岗,窑名文灶,东西俱十六丈七尺,南北俱二丈五”[6]。据考证,山西霍氏,即明礼部尚书霍韬家族,其三世祖原山公生活在元代。原山公在石湾“莘岗”买地修建龙窑“文灶”,出租给当地窑户,租金作为家族的“祖尝产业”。另据清同治六年《佛山纲华陈氏族谱》记载,陈氏族祖“宣义公”,在明洪武初年用夫人石湾潘氏妆奁二瓦窑之资,重修佛山“缸瓦社”进行扩大生产。这些史料说明在元代和明初,投资龙窑已成为一种有固定收入、可不断增值的时尚产业。据考证,南宋至元,中原有十多个姓氏因避乱迁居石湾,其中有不少是各地名窑工匠[7]。这些南迁移民不仅把先进的陶瓷技术带到石湾,与石湾原有的技艺和制陶经济融合互补,还结合社会需求对窑口进行投资管理,使其不断扩大再生产,使石湾窑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8]。

(三)明清:繁荣与鼎盛时期

进入明代,广州恢复了对外贸易中心地位,随着海外贸易加强,石湾窑发展进入繁荣时期。窑工们对龙窑进行了改革,如正德年间在元代“文灶”基础上改建的“南风灶”,通过改变窑炉结构、容量、装烧密度、燃料及煅烧等方法,达到能在一窑内控制不同窑温,掌握还原或氧化气氛,以满足煅烧不同产品的能力。窑炉的改革,不仅提高了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还使不同胚胎、釉料的产品,在同一窑中烧成各种温度,造成不同气氛,收到预期效果,这为石湾窑成功烧出仿钧釉、窑变釉和单色釉提供了保证。明中期后,石湾窑的生产组织结构更加合理,专业化生产程度更高,出现了各自独立产销的行业,如天启年间形成的“八行”,即大盆、埕、边钵、横耳、钵、黑釉、白釉、扁博行,这种按产品类别的分行显示了窑业生产分工更加细致,也反映了石湾窑业发展日益繁荣。

由于毗邻广州,佛山成为商业贸易繁华之地,商贾云集,经济发达。为了满足社会各阶层人士需要,窑工们在产品造型、釉色和装饰手法等方面进行钻研摸索,使产品有了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出现了陈设器皿、文房用具、祭器、仙佛道人物等品种。这类陶器讲究造型精巧多样、釉色多彩缤纷、技法推陈出新,打破了石湾生产日用陶器的传统格局,展现出一个五彩纷呈的艺术陶塑世界,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门类,即艺术陶塑。艺术陶塑的出现,为石湾窑的生产打开了一片崭新天地。在这时期,为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石湾窑开始仿制中原名窑产品,尤其善仿宋河南钧窑,既仿造型又仿釉色,被誉为“广钧”,产品进贡到朝廷,成为“广窑”的代表。窑工们并以此为基础,衍生烧出了多种以仿钧釉为基调的窑变釉色,确立了石湾窑釉色的基调。

到了清代,随着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石湾窑进入鼎盛时期。到乾隆时期,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生产在明代八行的基础上,分为28行,即大盆行分为海口大盆行和水巷大盆行,增加花盆、缸、茶煲、茶壶、古玩、高博、塔、水铫、面盆、大冚、金箱、盏碟、红釉、薄金、尾灯、洋瓦、瓦镬、金釉、电具行。此外,还有为陶业生产服务的陶釉、砌窑、开满(专为横耳行装烧产品)、跗离(负责运输产品及清理窑炉)、担泥、落货、车面作坊、木柴业 8 行[9]。各行之间划分制器界限,不容侵越,“内而厘定价列,以杜内部哄争,外以树立团体,以杜外界之滥入[9]。”这种各分一邦的行会制度,是自成生产体系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减少了行会间的对立和内耗,促进了生产的稳定发展。另外,各主要行会之间,又成立了东家(老板)和西家(工人)组织,彼此对立又相互依存,各家工价“联行东西家会同面议”,形成民主协商管理模式。清中后期,石湾窑发展盛况空前,“鼎盛时代,全镇的陶窑共有一百二十多座,男工一万五千余,女工亦达三千,每年销货额约为九十七万两[10]”。至“嘉庆二十三年,石湾有缸瓦窑四十多条。由于陶窑多,‘石湾六、七千户,业陶者十居五、六’,但这还不是全部的从业陶工,还有农闲季节从高要、四会、东莞、三水等地来石湾做工的季节陶工[11]。”此时石湾,窑场林立,窑业盛景可见一斑。

这时期,艺术陶塑与日用陶器比肩发展,已有专门生产艺术陶塑的白釉行、花盆行、古玩行等。涌现出一批批名家里手,他们注重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题材,进一步丰富和扩大了艺术创作领域。题材十分广泛,仙佛道人物、市井人物、鸟兽鱼虫、山公亭宇、瓜果器皿、仿古供器等无所不有,尤其是人物塑像手法精练,造型丰富,神态生动,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欣赏性,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石湾公仔”。釉色也十分丰富,有专业的陶釉行,单色釉和仿钧窑变釉更加丰富多彩,历代名窑釉色均能仿制,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善仿擅创的独特风格。

在明晚期出现的园林建筑陶,即传统建筑或园林中使用的琉璃瓦、瓦脊、花窗、栏杆、陶几、花盆、鼓墩等,十分受市场欢迎。至清中晚期,花盆行逐成为专门生产园林建筑陶的行业,全盛时期全行业大小商号达六十家以上,拥有窑灶十余座,长散工近千人。生产的品种为各制陶行业之冠,尤其是大型人物瓦脊和专为庙宇制作的大型神像,融思想性、艺术性、装饰性为一体,达到石湾窑艺术陶塑创作的极高水平。

从考古资料看,石湾窑最早的外销从北宋奇石窑开始,当时大量的四系罐被销往日本及东南亚一带,被日本皇室贵族视为珍品,用以装茶叶,被称为“千种”(茶壶),进行仿制[9]1025。这类罐在印尼的婆罗洲、爪哇、雅加达博物馆有收藏,菲律宾也有,多为当地出土或遗存[13]172。明末清初,“石湾多陶业,陶者亦必候其工而求之,其尊奉之一如冶。故石湾之陶遍二广,旁及海外之国。谚曰:石湾缸瓦,胜于天下[14]”。到了清末,“缸瓦,由石湾运省,……每年出口值银100余万元,行销西、北江,钦廉一带及外销各埠”[15]。据考证,石湾窑的外销不仅销售至东亚、东南亚各国,还远销阿拉伯半岛周围和东非沿岸地区[13]174。不仅是日用陶器,艺术陶塑和瓦脊、花窗、栏杆等也源源不断输出国外[8]。这些富有岭南特色的陶制品不仅满足了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还寄托了海外华人无限的思乡情怀,从客观上扩大了石湾窑的生产和销售。

(四)民国:转型与延续

民国是石湾窑的转型和延续阶段。民初,由于洋货冲击,石湾窑业遭受严重打击。为了挽救民族工业,一些新型陶瓷企业先后成立,他们利用人才、技术、资金优势,在制陶工艺和烧窑技术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如1915年成立的“广东裕华陶业公司”,采取石膏制模注浆的新工艺,同时聘请陶艺家和画家参与产品设计和绘画,使产品风格焕然一新;1919年成立的花盆行“上利亚富”窑,有“研究社”之称,开发研制工业用陶,成功烧制出耐酸陶瓷并获专利投产。此外,还有广东陶业公司、冠华陶窑、振兴工厂等,他们奋发图强,改革实践,拉开了石湾窑现代转型的序幕。艺术陶塑的发展一度繁荣,一些名师走出石湾,前往景德镇、澳门等地学习交流,并积极学习西方雕塑手法,把中外先进的雕塑造型手段运用到陶塑创作中,使石湾人物塑像水平达到新高度。这时期,名店名师辈出,名器佳作纷呈,尤其是人物、动物陶塑的创作,进入全新阶段。园林建筑陶延续发展,原来一度流行的大型人物瓦脊因工艺繁复造价昂贵而被简洁新颖的脊饰取代。1938年10月,日寇入侵佛山,石湾窑生产遭受重创。1945年,石湾全行业仅剩龙窑17座,窑工约千人,窑业生产濒临崩溃边缘[16]。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下,石湾窑焕发了新生。如今,这里窑业兴盛,名师咸集,佳作纷呈,成为闻名中外的“南国陶都”。

二、石湾窑产品的特色

唐宋元时期,石湾窑的生产以日用陶器为主,间以生产少量瓷器,釉色单一,装饰手法简单。明代后,石湾窑不仅生产日用陶器,还出现了艺术陶塑和园林建筑陶,产品种类得到极大丰富。釉色方面打破青釉传统,研制出多种釉色,并以善仿钧窑釉色闻名于世。至清代,产品种类大致分为日用陶器、艺术陶塑、园林建筑陶等,品种繁多,釉色厚拙斑斓,装饰技法多变,特色鲜明。

(一)日用陶器

1.品种繁多 石湾窑日用陶器品种繁多,据粗略统计,清末陶业行会二十四行中,生产日用陶的就有十九行,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文房品、起居用品等,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如白釉行的产品就超过240种,黑釉行产品近200种,花盆行有300多项,其中仅花盆、花托、花几就有近100项[17]。二十四行的品种加起来超过一千种,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民众生活需求,石湾窑工就会生产出相关的产品。

2.精巧实用 石湾窑日用陶器历来以美观、实用著称,广受民众喜爱。明霍韬《霍渭厓家训》载“凡祠堂祭祀,……酒瓶、茶瓶、酒盏、茶盏、碗及碟,具用石湾瓦器。”又说“凡家恒食及会膳食,用石湾瓦器,不许用饶州瓷器[18]。”可见其对此的青睐。石湾窑日用陶器,在设计上不仅考虑使用功能,还注重美观,使之用起来得心应手、赏心悦目。如油灯,分灯座和灯罩两部分,灯点燃后盖上镂空的灯罩,既能透光挡风,又安全防火。有的把在灯罩上做出铜钱或蝙蝠的图案,铜钱、蝙蝠镂空,夜晚点燃油灯时,灯罩上透出金钱、蝙蝠形的光亮,寓意有财有福。田鸡笼长直口,宽圆腹,腹部金钱纹镂空,底部宽大而平稳,便于放在田埂上。人们夜晚抓住田鸡,扔进笼里,田鸡既能透气又不能爬出。笼外壁施多层釉色,金钱纹寓意有财,美观实用又吉祥。筷子筒的底都戳有排水孔,放入洗干净的筷子可以晾干水分,保持通风干爽。此外,鱼形花插、秋叶洗、虾蟹鱼篓、人物壁挂等,价廉物美,设计精妙,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充分体现了石湾窑工的智慧和对美的追求。

(二)艺术陶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单粗制的日用陶器已不能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审美情趣的需求,窑工们通过各种塑制手法和不同釉色,把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融入创作中,形成了艺术陶塑的门类。按形式分,艺术陶塑可分为艺术器皿、人物塑像、动物造型、山公微塑等。

1.艺术器皿

(1)造型别致新颖 明代的艺术器皿,多为文房用品和陈设器,多仿古代青铜器、玉器造型,如瓶、匜、爵、尊、觚、鼎、炉、琮、洗等,工致古雅、端庄大气。清代到民国,艺术器皿的创作迈上新台阶,造型题材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居家实用器物、文房用具及仿自然生物、风物等,其中以仿生造型最为特别,多选取岭南常见的动物、植物等,有仿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树干枝叶、蔬菜瓜果、桌椅几凳等的造型制成的瓶、炉、壁挂、水洗、花插、枕头、油灯、烛台等,造型新颖别致,岭南特色彰显,使石湾窑器皿的实用性、趣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

(2)釉色典雅斑斓 明代,石湾窑大量使用仿宋钧釉,在全国同时期仿钧窑口中别具风格,被誉为“广钧”。据《竹园陶说》记载:“陶器上釉者,明时出良工,仿制宋钧红、蓝窑变各色,而以蓝釉中映露紫彩者为最浓丽,粤人呼为翠毛蓝,以其色甚似翠羽也。……今世上流传广窑之艳异者,即此物也[19]。清代到民国,仿钧釉、仿历代名窑釉色和单色釉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仿中有创,如在仿钧釉基础上创制出的翠毛釉、雨洒蓝、三稔花、玳瑁釉、虎皮斑等复合釉色,厚拙斑斓、浓淡交织、光影变幻,把窑变之美发挥到极致。石湾窑的颜色釉大致可分为青、红、白、黄、黑五个色系,每个色系因浓淡的不同又分变成各种色釉,如青釉中有冬青、翠青、冬瓜绿、深蓝、浅蓝等;红釉中有石榴红、钧红、紫红等;白釉中有葱白、牙白、月白等;黄釉中有鳝鱼黄、浅黄等;黑釉中有乌金、紫金等,集各种色釉之大成。这些绚丽多姿的釉色使石湾窑艺术器皿异彩纷呈,倍添魅力。明清时,石湾窑生产的艺术器皿以造型别致新颖,釉色典雅含蓄,风格独特而受宫廷青睐,成为广东地方官府向朝廷进贡的“贡陶”。

(3)名家名店 明代有苏可松、杨昇、陈粤彩、祖唐居;明末清初有吴南石堂;清代有两来正记、冯秩来、黄古珍,民国有大昌、袁湖记等。其中可松善制翠毛釉器;杨昇作品多仿青铜器式样,擅长粉蓝色釉;粤彩、祖堂居的器物讲究造型精工规整;吴南石堂多仿青铜礼器造型,喜在素胎上细刻纹饰图案;黄古珍常在器物上绘山水花鸟并配以诗文;袁湖记喜用湖绿、褐、紫等釉彩熔融交织形成别具一格的复合釉色。

2.人物塑像

(1)题材包罗万象、写人生百态 明代是石湾人物塑像的初始阶段,题材一般为庙宇、祠堂或家庭供奉的佛像、观音、福禄寿喜、罗汉等;人物线条简洁,脸部、肢体等大都施釉,造型简洁,朴素率真。清代,人物塑像艺术发展迅速,到清中晚期进入高峰,民国时期一度辉煌,题材、造型、釉彩都渐入佳境,并形成了自身鲜明的艺术风格。题材上,广泛丰富,风格多元。陶艺师都是从自己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不仅有仙佛道神、民间信仰中的人物,还有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文人仕女、市井百姓、劳动者等,包罗万象,写人生百态。这些人物中,既有体现高雅情怀,为文人雅士钟爱的题材,也有反映人间喜怒哀乐,为百姓乐于接受的各式人物,雅俗共存,很接地气。造型上,站、坐、卧、倚等,姿态各异,神情俱备。人物形象特色鲜明,如劳动者,往往是裸身、短裤、赤脚、蓑衣、笠帽;市井民俗人物,也往往塑成矮小干瘦、筋骨显现、袒胸短裤、赤足的老人形象,十分具有南方人特点。

(2)造型神形兼备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陶艺师充分掌握了陶土韧性好,可塑性强的原料特性。在塑造人物时,采用手捏原作、模印半原作、或模印合成等手法,讲究人物造型比例精准,注重细部的描摹刻画,以使人物神态生动自然,神形俱备。对人物的刻画,采用局部上釉露胎手法,即人物面部及手足等,裸露肌肤之处不施釉,而进行精致写实的五官或筋骨塑制,经入窑煅烧后,露胎部位近似人物的肤色,不仅显示出胎体质地之美,更能使人细细地欣赏作品逼真的形态和神态,体会作者技法水平的高超,从而达到“生动传神,神形兼备”的效果,这是石湾人物陶塑的一大特色。人物的衣着根据其身份配以长袍、披风、短衫裤等,服饰线条流利自然。釉色上,多在服饰上施釉,少用浓艳釉色,常用月白、淡青、浅蓝、红或蓝变釉等釉色,以衬托人物的身份气质,突出人物神态。

(3)名家名店 清代有黄炳、陈祖、黄古珍、陈渭岩、刘佐朝等,民国有潘玉书、霍津、温松龄、冠华窑、陈淡池、苏潮记、廖作民、廖坚、林堂煜、刘传、醉石轩等。黄炳是清中晚期的陶塑宗师,人物、动物塑制颇有造诣,他创造的“胎毛法”和搓珠、镶眼、点睛技法,传承至今。陈祖,擅塑瓦脊人物,喜用泥条塑出人物臂膀腿足,使人物形象粗犷率真,是“意塑派”先驱。陈渭岩,曾到景德镇交流陶瓷技术经验,善于将西方雕塑手法运用到陶塑人物中,开创塑制现代人物题材先河。刘佐朝,塑制的市井平民人物,惟妙惟肖,生动有趣。潘玉书塑造的仕女,身形妙曼婀娜,神采毕现,衣纹线条婉转流畅。刘传,擅塑人物,作品形神俱妙,藏露相宜,提出的“宜起不宜止,宜藏不宜露”,“奇而不怪,丑而不陋”等美学理论,影响深远,是石湾艺术陶塑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3.动物造型

(1)造型惟妙唯俏 清代,题材主要是神话传说中的祥禽瑞兽和现实生活中的飞禽走兽,如鹿(禄)、鹌鹑(平安)、鹤(长寿)、狮(驱邪纳吉)及熊、鹰、鸭子、猫、水牛等,造型惟妙惟肖,写实生动。

(2)“胎毛”技法出神入化 石湾动物陶塑主要有素胎和施釉两种,尤以素胎“胎毛技法”最具特色,由清中晚期著名陶塑家黄炳始创。这种技艺,把宋、元时期禽鸟画作的翎毛工笔画法移植到动物作品创作中,用特制工具在动物素胎表面上,用“钤、划、啄、压、碌”的手法塑造出毛、羽的立体效果。“胎毛技法”对石湾动物塑制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用这种技法塑造的动物毛羽纤毫毕现、栩栩如生,非常有地方特色,为石湾窑所独有。此外,陶艺师塑制动物时,往往把搓出的圆泥嵌入眼眶,涂上白釉、褐釉,谓之“搓珠”“镶眼”“点睛”,同时以白釉点表现身上的花纹,或在牙齿、爪甲上点白釉,使动物烧成后双目炯炯有神,形象更加生动活泼。

(3)名家名师 清代有黄炳、朱来,清末民初有陈渭岩、区大,民国有霍津、区乾等。黄炳所塑动物双目炯炯有神,毛羽使用独特的“胎毛”技法,塑造的猫和鸭子,素有“黄炳猫”“黄炳鸭”之称;朱来擅塑兔,有“朱来兔”之说;霍津擅塑人物和动物,尤以塑牛闻名,有“霍津牛”之誉。区乾活跃于民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擅塑鸟兽,作品讲究神韵和意境,是新中国成立初石湾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与刘传“双峰并峙”。

4.山公微塑 相传为清末女陶工刘来所创,即把亭台楼阁、山石树木、人物花鸟等通过微塑手法浓缩为小巧的盆景,这是石湾窑独创的一门艺术类别,反映了石湾窑工们精妙高超的造型能力。

(三)园林建筑陶

明晚期,石湾陶被广泛地运用到园林建筑的建设中,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主要有瓦脊、花窗、花盆、花几座等装饰构件和陈设用具,这也是石湾窑取得较高成就的门类。

(1)瓦脊 清中晚期兴起,主要由花盆行生产,曾广泛流行于两广、港澳、东南亚华人地区。题材多选自“三国演义”、“穆桂英挂帅”、“牛郎织女”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内容健康积极;艺术表现形式则按照当时流行的粤剧来进行,人物的着装、扮相、动作、手势都按粤剧的表演形式和功架造型来表现;人物身后的屋宇、拱门、帷幔、罗伞等背景,也都以粤剧舞台场景来展示。这说明,在清中晚期,由于粤剧的流行和普及,陶艺师对粤剧表演程式耳熟能详,信手拈来,融会到陶塑创作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和艺术气息。瓦脊的长度有几米至数十米,塑制的人物有几十个、数百个,还有双面双层的,分段塑制煅烧后安装在屋脊之上,起到极好的装饰作用。大型人物脊大都出自名店名师之手,设计巧妙考究,制作精美细腻,釉色华贵富丽,其精湛的塑制技法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代表了当时石湾艺术陶塑制作的最高水平。

(2)名店 有文如璧、吴奇玉、英玉、均玉、德玉兴、美玉成等。文如璧店名师云集,早期精作各式器具,后期擅作大型瓦脊。所塑花鸟脊,五彩缤纷,渲染得当;人物脊中的人物刻画神采如生,线条苍劲有力。均玉店擅作大型塑像和瓦脊,制作的望江神体量巨大,造型威严,颇有镇江海、息风涛气魄。

三、结 论

石湾窑从唐代创烧发展至今,走的是一条传承、发展、创新之路。传统的日用陶器是石湾窑火千年不熄的主要产品,也是历代对外销售的大宗商品。明清后,为适应市场需求,出现了艺术陶塑的创作和园林建筑陶的生产,为石湾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善仿善创、勇于创新的民窑传统,不仅扩大了石湾窑的生产领域,还提高了石湾窑艺术创新的空间,使其从普通的民窑成长为综合性窑口。宽泛而自由的创作手法和不拘一格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了石湾窑艺术陶塑作品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将普通的陶塑作品升华到雕塑艺术的高度,使其从民间。

参考文献:

[1]曾广亿.佛山石湾、阳江石湾古窑关系初探.粤港出土古陶瓷文集[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2:24,25.

[2]林乃燊,邹华,石稳.石湾陶瓷的源流、特色和历史地位[J].中山大学学报,1980(3):61.

[3]王建玲.论石湾窑新发现及其意义[C].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石湾陶,2014(3):34.

[4]佛山市博物馆.广东石湾古窑址的调查[J].考古,1978(3):197.

[5]黄晓蕙.佛山奇石古窑及相关的几个问题[J].南方文物,2016(2):220.

[6]太原霍氏崇本堂族谱卷五·杂记图说[M][出版地不详].清康熙六十年修订,清道光十一年续修,164.

[7]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史话[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6-18.

[8]张维持.关于石湾窑的几个问题[C].石湾陶展,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1979:191-193.

[9]李景康.石湾陶业考[M]//广东文物:卷十.上海书店出版,1941:1020-1021.

[10]粤省石湾陶器调查[J].中外经济情报,1937(194):8.

[1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332.

[12]德川美术馆,根津美术馆编.茶壶[M].东京:淡交社制作,昭和五十六年十月二日发行.

[13]邹华.古代广东石湾窑的外销陶器[C].景德镇陶瓷.1983年“中国古陶瓷研究专辑”第1辑,P172,P174.

[1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六器语[M]//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5:458.

[15]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南海乡土志·矿物制造[C].2014:130.

[16]佛山市陶瓷工贸集团公司.佛山市陶瓷工业志[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1:20

[17]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石湾陶业二十四行一览表[C]//石湾陶,2014(4).

[18]明·霍韬.霍渭崖家训:一卷第五[M]//《涵芬楼秘笈》第二集.上海商务印书馆,1917:17-18.

[19]刘子芬.竹园陶说·广窑篇[M].北京:孙彦点校.上海:古瓷鉴定指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3:93.

猜你喜欢
陶塑石湾釉色
虎啸山林,傲骨嶙嶙
——陶塑《虎啸山林》的外貌形态及内涵分析
如意
汉代陶塑审美特征对中国现代陶艺创作的启示探讨
宁夏青龙山石湾沟南冶镁白云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石湾的遗产资源与特色小镇
清三代釉彩釉色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陶艺肌理与釉色结合研究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陶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