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新童谣艺术特色研究
——以广东佛山新童谣创作为例

2018-04-03 14:51何敏怡
关键词:广府粤语童谣

何敏怡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近年,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播,粤语童谣也重新被检视,粤语新童谣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广府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

2010年,地处广府文化核心地带的广州市越秀区、佛山市禅城区、肇庆市端州区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越秀·禅城·端州传承广府文化活动粤语新童谣大赛(以下简称新童谣大赛)的活动,并于2011年出版了《粤语新童谣精选》(中国文艺出版社出版)一书[1]。佛山市禅城区参加新童谣大赛所征集的童谣作品共78件,其中24件作品被收入《粤语新童谣精选》一书中。在2011年,佛山市文联、佛山电台联合主办了童谣、童话征文活动(以下简称征文活动),征集了佛山各区作品1123件,在获奖的108件作品中有儿童诗歌作品(含粤语童谣、儿童诗)26首。这些佛山人创作的新童谣作品采用儿童最易接受、最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用粤语或接近粤语的浅显语言创作,极富地方色彩,并有深深的广府文化印记,是现代广府文化的一部分。

一、充满浓郁的儿童情趣

粤语新童谣站在儿童角度写粤语地区儿童熟悉的生活,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因此绝大部分作品都具有能引起儿童共鸣的儿童情趣。

(一)有趣的情节和构思

新童谣作品大多短小精炼,不像童话、故事作品那样有丰富的情节,但同样可以构思有趣的小情节、小情景。如新童谣大赛作品余福智的《麻雀仔》,描绘了孩童与小鸟游戏的情景:“叫句麻雀仔/快快飞埋嚟/我地一齐煮饭仔/煲一煲白饭/花生炆猪蹄/未食饱/你留低/食到够/再返归”。与小麻雀一起玩过家家,这是一件多么有想象力又有趣的事情,非常符合幼童的心态。谭润蝶、梁丽华的《小鸭仔真有趣》,展现了孩童眼中可爱的小鸭子有趣的形象和生活情态:“小鸭仔几咁有趣,长长嘅尾巴扁扁嘅嘴。氹咁一声跳入河里面,居然只只都识游水。小鱼虾仔任佢食,河里搵食湿湿碎。食饱后爬番岸上来哋哋,哒哒哋哋哒哒乱排队,小鸭仔真有趣。”浓郁的儿童情趣充溢在字里行间。陆焙昕的《童年趣事》更是把充满童趣的童年生活写的活灵活现,让人回味。

征文活动作品中,小作者黄紫嫣的《种树》写了小兔、小猪学大人种树的窘态,童趣盎然:“为了小树快长粗,天天来看护。可是小树长不高,贴地茎匍匐。扒开树根看一看,原来是番薯。小兔说奇怪,小猪犯迷糊。”在滑稽的误会中,小兔、小猪在山雀的指导下终于栽上了小树苗:“山雀前引路,找了个苗圃,挖了三株苗,种了三棵树。”在欢声笑语中表达了保护环境的主题。卢伟贤的《踩脚丫》用儿童熟悉的动物入诗:“小花狗,踩梅花,小鸡踩着竹枝丫。小红马,踩月牙,小象踩出大脚丫。小猪踩得不好呀,吓得松鼠往树爬。”作品形象展现了不同动物的脚丫形状,充满活泼的儿童情趣

(二)有趣而具有儿童特点的形象

新童谣的形象是活泼而有想象力的。

新童谣大赛的作品中,刘丹的《照镜仔》,在短短的篇幅中即通过一个生活小片段,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幼儿形象:“照下镜子奇又奇,点解佢亦笑嘻嘻?唔使怪,唔使奇,妈咪话我知,嗰个就系我自己。”谭润蝶、梁丽华的《小鸭仔真有趣》里小鸭子那稚拙可爱的形象也是趣味十足的。李蒙的《爱吃零食的小花猫》写了一只爱吃零食却不讲卫生结果肚子长蛔虫的小花猫形象,借此善意地劝导孩子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小花猫形象贴近儿童。庞雪韵的《放地雷》则写了一只胖态可掬的小猪形象:“猪仔猪仔,肥又肥,拖住个肚腩放地雷。唔小心,踩到雷,炸得自己肥上加肥。”小猪形象十分有趣,让人看了粲然一笑。林霖的《小云朵》用活泼的想象去描写小云朵似小猫、似小狗,似小兔、似小花的多变有趣的形象,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

黄紫嫣同学创作的新童谣《种树》用活泼生动的语言写小兔、小猪“看见大人搞绿化,也来学种树”的滑稽遭遇,塑造了参与环保行动的小兔乖乖、小猪噜噜、山雀的童话形象,从中传扬环保意识。唐秋颖同学在《神奇的网》中展开想象捕捉月亮和星星,从中塑造了调皮、可爱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游凯萍创作的《创文童谣作品九首》中的第九首作品,用小猫、小狗忠于职守的可爱形象来表达主题,儿童熟悉的小动物形象在作品中显得格外神气。

二、天真的想象及快乐的游戏色彩

新童谣大赛和征文活动的新童谣作品因为面向儿童读者,因而大多具有天真、丰富、符合儿童心理的想象力。同时在富有想象的世界中又充满儿童情趣的游戏色彩。

(一)富有生活情味的天真想象

儿童爱幻想,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2]儿童文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幻想色彩,常以非凡的想象打动读者,即使是一首小小的儿童歌谣,也会插上想象的翅膀。新童谣作品大多具有丰富的想象,使作品更增添了浓郁的儿童情趣。

新童谣作品总是在充满稚气的童言童语中传达出带有孩子生活体验的天真想象。杨卓颖的《水娃娃》把春天的雨水比作水娃娃,赋予雨水以孩童活泼可爱的情态:“森林里,田野里,处处可见水娃娃。灰尘见她都会怕,洗涮大地都有她。/嘻嘻哈哈!咦,哪儿传来的笑声?哦!水娃娃和孩子们在玩耍。”唐秋颖在《神奇的网》中展开想象:“我做了一只漂亮的大网,去捕捉天上的月亮。”她不仅要捕捉月亮,还要捕捉星星,与它们一起玩耍,想象活泼天真。罗丽飞的《春迹》写“太阳公公绽开笑脸”“春风婆婆悄悄走来”“鸟儿歌唱乐翻天”“花开灿烂笑开颜”的春天景象,用儿童喜爱的拟人手法展开稚趣的想象。又如熊子程的《赏月又温书》,把想象融入了赏月吃月饼的过程中,充满童趣:

中秋到,齐赏月,食个月饼最合时。未食似个“O”,咬啖似个“C”,切开又似“D”,“ABCDEFG”,我哋赏月又温书。

这种由生活而来的联想,往往更容易引起儿童的共鸣。

陈用妹的《骑竹马》写孩子把竹子当成真马骑玩起快乐的游戏,庞小满的《天光了》写“月光匿埋偷偷笑”,余福智的《麻雀仔》写孩子和小鸟“一齐煮饭仔”,等等,这些作品无不洋溢着一派天真的想象。卢伟贤的《踩脚丫》写动物的脚丫充满有趣的想象,小花狗的像梅花,小鸡的像竹枝丫,小红马的像月牙,小象的是大脚丫。这些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想象,很容易让儿童产生共鸣。

(二)快乐的游戏色彩

儿童文学是快乐的文学,她活泼的童趣、灵动的想象,能给孩子带来身心的愉悦感,因此欢愉是儿童文学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而这种欢愉往往由游戏引发。在新童谣的想象世界里,总是洋溢着欢快的游戏色彩。

如上文提到的陈用妹的《骑竹马》,写淳朴的乡村游戏“骑竹马”:“欏(拿)支竹仔当马骑,跑完小路过田基(田埂)。”“竹马竹马你行快啲啦,千祈(千万)唔好係咁迟。”写出了孩童充满想象力的游戏,富有亲切感,让我们遥想起儿时也曾有过的游戏时光。余福智的《麻雀仔》,写孩童想象与小鸟一起玩过家家游戏的情景:“叫句麻雀仔/快快飞埋嚟/我地一齐煮饭仔/煲一煲白饭/花生炆猪蹄/未食饱/你留低/食到够/再返归”。这一派天真的游戏让人重回童年玩过家家的快乐时光。而唐秋颖的《神奇的网》则在想象中玩起了用网捕捉天上的月亮与星星的游戏:“我做了一只漂亮的大网,去捕捉天上的月亮。如果星星淘气地跳出来,顺便我也要把他们入网。”

陈培昕的《童年趣事》把乡村孩童的各种快乐游戏尽展眼前:“撑艇仔,拗虾仔;落塘底,摸鱼仔;上基底,睇艇仔;埋竹地,捉龟仔;爬上树,睇雀仔;捉虫仔,喂鸡仔;执缸瓦,磨主仔;摞旧泥,整公仔;狗仔跟埋系脚底,日日都黎煮饭仔,日子过得真系毋闭翳。”这一个个淳朴自然富有珠三角乡土气息的游戏,让人沉浸在快乐无忧的童年生活中。

赵颖欣的《收集》、余福智的《数星星》、杨卓颖《水娃娃》、林霖《小云朵》、熊子程《中秋温英语》、卢伟贤的《踩脚丫》、杨金茹的《树叶》等作品都充溢着欢快的游戏色彩。

新童谣以灵动天真富有生活趣味的想象、活泼的游戏色彩表达童心、童趣,使作品充满快乐的调子,愉悦儿童的身心。

三、语言浅显通俗,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广府文化特色

粤语新童谣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写粤语地区的人与事,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广府文化特色。

佛山地处岭南珠三角地区,从地缘上看,其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府文化。广府文化是一种粤语文化,它包括了语言、民俗、饮食、戏曲、美术工艺等方面的文化特色。粤语新童谣的地方色彩突出表现在这些创作或自觉运用地道的粤语,或表现广府生活趣味,具有浓郁的广府文化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有意识地继承和传扬广府文化。对于土生土长的佛山人,新童谣创作让人倍感亲切。

(一)浅显通俗又富有音乐性的语言

儿童文学语言运用的是人类最浅显的、与儿童本真最相近的语言,通俗易懂,台湾学者林良因此把儿童文学称为“浅语的艺术”。他认为:“‘浅语’是指儿童听得懂、看得懂的浅显语言。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所以,以浅显的语言来从事文学创作,就是一种‘浅语的艺术’”[3]。新童谣大赛和征文活动的作品语言都很注意运用单纯浅显又通俗易懂的语言,使童谣活泼生动,通俗易懂,本色自然。

征文活动不少童谣作品呈现出通俗易懂、浅显活泼,与粤语相近的特点。黄牛树的《童谣之一》,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写富有生活情趣的夏天景色:“南风吹,习习凉,荔枝换上红衣裳,绿树荫下丫蝉唱,有只蝴蝶伏叶上。”这些语言用贴近儿童生活的口语去写,亲切自然。陆颖希小朋友的《萤火虫》化用传统童谣,用简单朴实的语言去写萤火虫带来的乐趣:“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来飞到东,一飞飞到我家中,给我做个小灯笼。”语言单纯浅白朴素自然。彭敏小朋友写的《滴滴答》同样用简单纯真朴素的语言表达一份生活的感受:“下雨啦!下雨啦!蚂蚁忙着要搬家,水中青蛙呱呱呱,庄稼赶紧冒绿芽,农民伯伯乐哈哈。滴滴答!滴滴答!雨中盛开着七色花,人们急着赶回家。”语言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

以粤语口语去写的新童谣大赛作品语言非常贴近广东本土人的生活,因而更显浅近通俗,体现了广府文化的语言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说粤语的人们一读就懂,一看就明白。如何绍祖的《阿爷搭车》:“阿爷搭车走得摩(走得慢),上得车来冇(没有)位坐。有个后生哥,让位畀(给)阿爷坐。阿爷讲多谢,敬老爱幼笑呵呵。”口语化的语言活泼易懂。陆增老人写的《过马路》,用通俗易懂的粤语提醒小朋友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小朋友,咪乱走(别乱走),拖住大人手。横过马路瞻前顾后。红灯企定(站稳),绿灯开步走。斑马线,莫停留。交通规则人人要遵守。”语言简单明了。

粤语童谣作品有不少广府人耳熟能详的俗语、俚语,使作品更具通俗之趣。如蓝斌的《决心做个好儿童》运用了不少俗语:“辣椒红,似灯笼。圆冬冬,似洋葱。阿妈带我出街买餸,街上碰见隔离屋嘅二叔公。亚二叔公,耳又聋,行到街市乱咁‘钟’。”这里的“隔离屋”(邻居家)、“乱咁‘钟’”(胡乱钻)都是人们常用的俗语。陈文森的《行通济》歌谣也有许多俗语:“年年新春行通济,人人都话至紧要冇闭翳。老人细路都唔执输,过桥挽住个扎生菜仔。风车凼凼转转到好运,一年到尾都几架势。”“行通济,冇闭翳(无烦恼)”是佛山人在正月十五走通济桥民俗活动时常说的俚语,“唔执输”(不吃亏)、“凼凼转”(团团转)、“几架势”(很了不起)也是常用的俗语。把粤语俗语、俚语运用到童谣创作中,使作品粤韵粤味十足,贴近生活,富有地方色彩,令广府人感到十分熟悉亲切。

单纯浅显通俗的语言,使新童谣更具亲和力。同时,这些作品的语言都富有音乐性。这主要表现在注重押韵和节奏感上。如上文提到的作品均注意音韵的和谐顺口及节奏的鲜明,使童谣具有韵律感,易唱易记。如黄牛树的《童谣之一》:“南风吹,习习凉,荔枝换上红衣裳,绿树荫下丫蝉唱,有只蝴蝶伏叶上。”整首作品押“ang”韵,顺口易唱。开头运用两个三字短句,营造明快的气氛,接着连用三个七字句,描述岭南夏天人们熟悉的自然风光,韵律整齐而又有变化,朗朗上口。何养冠的《佛山功夫》同样押韵顺口,富有音乐性:“佛山功夫唔简单,英雄辈出唔平凡;飞鸿侠义冇得弹,无影脚唔系讲玩;近代英杰有梁赞,咏春好似蚕破茧;叶问小龙陆续出山,威名远播认真够班……”童谣押“an”韵,并且七字句、八字句交替运用,在鲜明的韵律中向读者亮出了佛山的功夫名片。余福智的《数星星》用地道的粤语表现对儿童的期待:“茜草青青/波浪轻轻/虾仔虾女/猛数星星/星星咁密/点数得清/不如念番下三字经/知礼义/讲文明/立大志/讲真诚/学好本领做精英”。作品主要押粤语的“éng”韵,运用六个四字句、一个八字句、四个三字句、一个七字句,使作品在整齐中富于变化,节奏活泼而具有音乐美。

作为广府文化的一部分,粤语童谣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反映生活,传承粤语文化,走进儿童的生活中。

(二)化用传统的广府童谣,继承并发展传统

传统粤语童谣对广府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广府成年人脑海中或多或少会存留有传统童谣的痕迹,粤语新童谣的作者则把这种痕迹演绎为新童谣,特别是新童谣大赛的作者更注意这种传承。如人们熟悉的童谣《月光光》是众多广府人童年时都曾唱过的,被不少作者改编,变成新童谣。陈叶熙的两首儿歌《月光光》,何汝文《佳节喜洋洋》,谭玉凤的《搬新厂》,蓝斌的《月光光 照地堂》,开头都化用传统童谣的第一句“月光光,照地堂”,然后作改创,反映富有时代特征的生活。如陈叶熙创作的《月光光》:

月光光,照睡房,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亚妈去艮行上班咯,亚爸编剧要编到大天光。呀哑呀哑呀,呀哑呀喔呀!虾仔你快啲咪埋眼咯。一教瞓到大天光!呀哑呀哑呀,呀哑呀喔呀!(其一)

月光光,照入房,哥哥姐姐设计忙;为咗产品平又靓,成晚设计到天光。辛苦一啲无所谓,将来产品销四方。(其二)

《落雨大》也是一首广府人非常熟悉的童谣,曾在2010年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由一个男孩演唱,唱出了岭南风情,广府情怀,极为动人。新童谣作品也有多首化用《落雨大》的创作,如庞小满的《落大雨》,何韵诗、罗宝怡的《落雨大》,杨启豪、何晓明、葛斌的《广佛同城》、蓝斌的《落雨大 水浸街》。如《广佛同城》:

下雨大,水浸街。广佛同城更和谐,共创美好新生活。共同携手共同进,共创亚运共辉煌。

化用传统童谣去写紧扣广佛同城、亚运会这些富有时代特色的内容。

多位作者选择了《摇摇摇,摇过外婆桥》这首传统童谣作改创,如何四珠的《摇摇摇摇过外婆桥》、何绍祖《新童谣一束》(四)、梁成生的《水乡谣》,均化用了“摇摇摇,摇过外婆桥”的语句。何四珠的《摇摇摇摇过外婆桥》:“摇摇摇,摇过外婆桥。往日系条竹排桥,过桥心慌慌,最怕系两头跳。而家(现在)汽车开上水泥桥,外婆满面笑,日日唱歌谣。”作品以童谣形式写出了今昔生活的鲜明对比,也赋予传统童谣以新的生命力。梁成生的《水乡谣》以“摇呀摇!摇呀摇,扒只草艇过小桥”开头,展现捕鱼、捉虾的水乡风情,进而表现儿孙孝顺老人的优良传统及保护环境的新时代理念。

有作者化用传统童谣《鸡公仔》进行再创作,如陈叶熙的《鸡公仔》、何汝文的《做人新抱笑开颜》、蓝斌的《鸡公仔尾弯弯》;还有作者化用《排排坐》的传统童谣,如何汝文的《歌唱祖国好山河》、蓝斌的《排排坐派水果》;也有化用《凼凼转》这首童谣的,如蓝斌的《阿妈叫我睇龙舟》。

征文活动的童谣作品也有一些创作化用了传统童谣的,如陆颖希的《萤火虫》:“萤火虫,夜夜红,飞到西来飞到东,一飞飞到我家中,给我做个小灯笼。”化用粤语传统童谣《点虫虫》“点虫虫,虫虫飞”的意象,又另有新意。

粤语新童谣众多作品从广府传统童谣中吸取养分,既传扬了广府文化,又注意结合时代生活写出新内容,使传统童谣得以发展,焕发出新的光彩。

四、结 语

儿童文学是对儿童进行精神和文化熏陶的重要形式,童谣作为儿童文学重要的样式,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也是他们生命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作为广府地区一座重要的城市,佛山粤语新童谣的创作自然也成为现代广府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对儿童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珠三角的下一代广府人认同、传承、发展广府文化,架起了一座重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广州市越秀区,佛山市禅城区,肇庆市端州区.粤语新童谣精选[M].香港:中国文艺出版社,2011.

[2]鲁迅.看图识字.鲁迅全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

[3]林良.浅语的艺术[M].台北:国语日报社,2011:6-7.

猜你喜欢
广府粤语童谣
“广府好礼”广式糕点礼盒包装设计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童谣里的童年
水环境视域下广府古城景观演变研究
快乐童谣
当前广府籍海外华人统战工作研究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