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圆,杨敏,汪敏
1.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训练中心,山东日照276800;2.日照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山东日照276800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1],患者心理调节能力较差,缺乏家庭和社会关怀,在外界刺激下,容易出现错误行为反应,影响正常家庭生活,威胁社会稳定,需要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治疗。该文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采取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观察其对不良行为习惯及精神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7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6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37.22±9.64)岁,平均病程(8.56±3.58)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研究。排除标准:①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②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患者;③有自杀行为或严重攻击行为患者等。
所有患者均采取行为矫正治疗,包括:①调整生活规律,帮助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计划,准时起床,料理自己衣食住行,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②鼓励患者进行室外活动,例如整理花园等,鼓励患者适当参与厨房活动;③培养患者健康的兴趣爱好,例如养花、钓鱼、书法、听音乐等,根据患者的不同爱好,组织集体活动,使患者积极融入集体生活;④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理解能力、认知能力的恢复。
观察组患者以行为矫正为基础,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包括: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倾听患者的心理诉求和苦恼,对患者进行安慰和开导,引导患者抒发负面情绪;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介绍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等知识,纠正患者错误观念,采取情景模拟、小组沟通等形式,重建认知结构[2];鼓励患者提出问题并进行详细解答,引导患者建立健全自我认识。
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价患者治疗前后行为习惯改善情况和临床症状情况[3]。NOSIE采取5级评分制(0~4分),分数越高表明改善情况越好。SANS共24条,6级评分制(0~5分),分数越高表明症状越明显。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NOSI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总积极因素明显提高,总消极因素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NOSIE评分对比[(±s),分]
注:与干预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总积极因素干预前干预后总消极因素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37)对照组(n=37)58.73±7.88 58.85±7.64 73.48±9.08 62.35±8.76 8.54±2.25 8.49±2.37 4.67±2.43 6.96±2.08
观察组干预前SANS评分(55.78±8.15)分,干预后(42.13±7.45)分;对照组干预前SANS评分(55.56±8.24)分,干预后(49.51±7.86)分;干预后,两组患者SAN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精神分裂症会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社会功能衰退,生活缺乏主动性,精神情感出现障碍。封闭式管理是当前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方法[4],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离,患者精神症状不断恶化,缺乏正确的情感疏导途径,思维缺乏、情感平淡等阴性症状严重,对社会生活缺乏兴趣,严重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药物治疗是慢性精神分裂症常规治疗手段,但有研究显示[5],20%~30%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由于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心理和行为矫正治疗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行为恢复,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干预后,两组患者NOSIE总积极因素明显提高,总消极因素及SAN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0.05),提示该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解决患者心理问题,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NOSIE主要从社会能力、兴趣、个人卫生、迟缓、精神病表现、抑郁、激惹等7个方面评价患者总积极因素及消极因素。SANS则是从意志、兴趣、思维、情感及注意力缺乏等5个维度评价患者阴性症状[6]。NOSIE和SANS是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精神康复情况的重要指标[7]。在干预中,应注意培养患者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换衣物,组织评比性集体活动,调动患者积极性;鼓励患者进行公共场所生活体验,例如公园等,帮助患者回归社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阴性症状等[8]。
综上所述,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应采取心理行为矫正联合治疗,纠正患者不良行为习惯,促进患者精神康复。
[参考文献]
[1] 梁美娟,郭月平.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及精神康复的影响[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118-119.
[2] 汪云芳,傅丽.心理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病耻感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7):49-51.
[3] 贡永宁.认知行为疗法配合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0):1567-1568.
[4] 孙建.心理联合行为矫正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状患者不良行为习惯及精神康复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7,2(11):25-27.
[5] 杨春梅.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13):1604-1605.
[6] 巫秋玲,唐秋碧.精神分裂症病人病情复发与社会支持的研究[J].全科护理,2017,(28):3470-3472.
[7] 姚建军,吴越.家庭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疗效及家属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6,31(5):327-330.
[8] 明永武,王淘.心理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7):80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