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洪雨
莘县第三人民医院内科,山东聊城252427
偏瘫为脑卒中较为常见临床症状,相关研究资料显示[1],急性患者其患病率可达80%,严重影响患者基本生活与生活质量。传统康复治疗方法最早来自于西方国家,时段为1620年文艺复兴时期,其康复治疗主要是经对外周予以刺激,阻抗其异常的病理运动与病理反射,从而促使正常反射,并成立正常的运动形式。康复治疗可刺激多种感觉,主要强调反复训练对动作掌握的主要性。为明确脑卒中康复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该文对康复治疗技术详细状况行阐述。
是由计算机形成一种高技术虚拟系统,它包括人工智能、图形技术、显示技术、传感技术、网络处理等技术。VR特征为患者可选取自然模式及虚拟环境给予相互操作,可以完善以往百姓仅能够亲身经历或者间接性熟悉环境的方式,并且能够有效提升自己的认知区域与手段。患者经VR予以自主操控,于不同强度状况下予以运动锻练,能够实时的进行反馈,从而有利于制作个性化的训练方案,进而可促使患者肢体运动恢复。相关研究资料显示[2],VR不仅能够单一应用,且能够与传统康复疗法结合,形成一种具有有用及新颖、潜力的治疗方法,并能促使脑卒中发病后患者的上肢肢体运动功能得以良好恢复。
是利用减重系统与动力平台及可与足部或腿部相结合的一种驱动装置而组成。其能够借助计算机对平台步速予以控制并调整,从而尽量为患者予以平滑、准确、协调腿部运动,进而能够为患者肢体给予外部的支持,于步行时,协助患者患肢生成可自主性运动方式。目前,RAGT系统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固定于训练平台或者与患侧下肢同面的电外式骨骼;第二类是,固定在足部的电外式骨骼,于锻炼中,RAGT系统可经运动并且不断重复,不仅可以显效提升脑卒中后患者步行能力,而且可以确保患者锻练中的步态协调性与对称性[3]。另外,RAGT系统存在某些地方的不足,比如:若需机器人协助,于行走中可使下肢及骨盆的活动度受到限制,正常人与在此基础下的运动形式存在着一定性的差异,并对外部环境反馈控制性较差。但是RAGT具有高度的安全性,不仅可反复锻炼,且不受发病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可以客观性对运动功能锻炼状况进行评价。
为近几年发展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其主要包括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磁刺激(TMs)等技术。经颅磁刺激主要是利用线圈电流变化与其相反应的磁场,该磁场可通过颅骨、头皮对神经元形成作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有短阵快速式脉冲刺激(TBS)和反复经颅内磁刺激(rTMS)这两种方式,可短时对大脑皮质神经重组性产生变化,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状况。经颅内直流电刺激为强度较低直流电调节、利用恒定的一种大脑皮质中神经元活动的康复技术,目前临床中多对患者大脑运动神经皮质予以短期阻抗处理,从而降低肌张力的神经反射性强度。
CIMT理论基础主要来自在神经科学行为和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CIMT初期通常用于促使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期,其基础原则主要为生活中对脑损伤患者,应该限制患者应用健侧上肢,以能够避免反复应用于健侧上肢。目前,强制性疗法于近几年,不断被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主要在卒中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异常、局部肌张力异常、失语等治疗。有学者[4]为熟悉脑卒中患者家庭中步态与运动想象疗法相互间的作用,选取4例慢性脑卒中患者在步态训练时进行运动想象疗法,每周需坚持3 d,并持续6周,对患者治疗前中后进行动态式评估。结果显示4例患者患侧单足维持与步频、步速、步长时间均显著增加,双足维持时间显著减少。
想象运动是认知过程,想象患者者需要想象自己在执行一个动作,但无肢体及无肌肉收缩动作。运动想象主要包含:①视觉运动想象,是指被试者于视觉运动想象中,能够在一定范围中看到其他人或者自己完成指定动作。影像学认为运动功能、运动想象、认知功能与神经网络兴奋有关,经运动想象疗法可以兴奋脑卒中患者运动神经,从而能够为运动想象疗法予以可靠性的理论依据。②肌肉运动式知觉想象,是指于肌肉运动想象中,被试者可于未发生运动的状况下感觉其他人或自己实际性完成相关动作。运动想象疗法较其他康复疗法,运动想象康复疗法具成本较低、患者易接受的特征,值得于临床中推广;但其易影响患者依从性及想象力。
随着运动学习专业知识与控制发展,较多因素使得运动控制理念逐步取代Bobath的多样元素层次反射式的运动控制理念,主要是将减重用于一种作业形式训练,逐渐被临床中亚急性期与急性期脑卒中、儿童康复中及康复恢复期。减重平板步行训练主要是选取悬吊器材,减轻上身、下肢不同程度体重负荷,指导患者处于直立动作,可减慢体重占比与平板速度,于治疗师的帮助下行全套动作[5]。减重运动平板可促使患者恢复步行能力,并纠正步态,从而促使患者步调得到对称性及稳定性,改善不平衡性,进而减轻患者肌肉痉挛与心脏负荷等不良状况。
脑卒中可使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偏瘫状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运动功能、和社会能力、物质生活,从而为患者及家属与社会带来较沉重负担。当前,针对脑卒中损伤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采取功能恢复锻炼方法有多种,但康复治疗技术具体疗效需进一步分析。主动运动训练可对患者康复产生重要作用,但对患者自由、及运动功能有一定的要求;被动运动训练不需患者主动参与,故作用欠佳。运动想象技术不仅可广泛用于体育训练,且可显著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中康复治疗技术中,为触通运动网络新型的治疗手段,被认为近几年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康复治疗技术的重要新型进展之一。以上技术不但证实神经学中关于人体肢体功能恢复的研究成果,且可显著为临床康复治疗技术中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1] 王奎,邹礼梁,陈健尔.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5,25(3):177-180.
[2] 张皓.脑卒中康复治疗的新进展[J].医学与哲学,2016,37(12):24-27.
[3] 孟琳,黄丹,刘洪红.脑卒中康复治疗新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7,17(3):171-175.
[4] 洪文军,陶静.脑卒中后单侧忽略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2016,31(4):305-308.
[5] 赵美丹,李钊,陈慧玲.虚拟现实技术用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国内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