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 沈阳 110034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等,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精神。为了使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教育部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整合完善并充实了前期相关政策文本的核心内容,形成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进行了具体阐述,既体现了与前期系列相关政策文本的关联性,又明确了《指南》的规范性与指导性:“是指导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各地要将《指南》作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遵循,将德育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纳入校长和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并将其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价的重要依据。”可见,《指南》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和理论依据,落实《指南》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深刻领会《指南》,具有现实意义。
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反映德育工作的阶级性和民族性的性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系统。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只有具体的、时代的和特殊的道德。如“善与爱”“高贵与责任”“自由与正义”等,这些古今中外都接受的道德,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行为要求。《指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道德观,其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结合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中小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组织实施”六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六个要素的内涵表述与以往相关文件既有相同也有变化。坚持正确方向的基本原则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阐明了“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强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做到这一点,中小学校必须强化一把手与党支部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四个意识”,从实际出发,聚焦问题,找准发力点,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来,使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德育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养成良好政治素质……”,明确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价值取向。五项德育内容、六个实施途径及五个实施保障,为教育者全方位、多角度地提供了“怎样培养人”的方式方法,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德育观。可见《指南》与时俱进地呼应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新理念新使命,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
1998年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第五条:“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指南》一方面继承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德育思想与德育内容,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与创新。一是提出的总目标与年段德育目标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基础,通过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良好品格,并逐步形成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二是表达了对全体学生的真正尊重。《指南》理性地把握了学生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成长需要和道德需要的日益多样,道德自主性不断增强,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能力不断发展等规律和特点,设定了“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的总体目标。并详细提出了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小学低年段,以爱亲敬长,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为主;小学中高年级,以热爱家乡,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及自律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热爱祖国,培养合格公民的自主教育为主;高中阶段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主。《指南》的层次分明,既关注年段衔接,突出年段重点,又体现了螺旋式上升的渐进性与适切性,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尽管年段上存在着目标要求的层次差异,但中小学德育目标“培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是一以贯之的。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规定,也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可见,《指南》确立的目标符合国家的文件精神。
建国60余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学校德育。由于不同阶段,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具体德育内容也有了不同的要求,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拥护社会主义教育”始终是各个阶段坚持着的“主旋律”。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指南》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立为中小学德育内容,依然坚持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及拥护社会主义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发展了“主旋律”教育。例如,《指南》在德育内容(一)理想信念教育中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发展了集体主义教育,强化了拥护社会主义教育;在德育内容(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通过价值引导,充实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教育;在德育内容(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指出:“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要求挖掘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唤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那么,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传统道德文化与外来道德文化的关系。《指南》在字里行间给予了回答:中国有悠久灿烂的道德思想和德育传统,积淀了非常深厚的德育工作经验,如“天人合一”“民为邦本”“知行合一”“家国情怀”“防微杜渐”“内省慎独”等。这些思想一直指引着中国人的道德生活,是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基因,更是教育者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宝贵财富。因此,教育者要树立德育工作的文化自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向学生渗透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为未来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东方沉淀强大的发展力量。《指南》强调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学生,而不是笼统的、全部的。因此需要教育者对传统文化认真整理和批判地继承与创新。另外,《指南》要求,教育者在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同时或之前,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思想和德育传统要有比较系统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小学德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前提与思想基础,也是对中华民族所形成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继承。然后,有机结合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理论与实践,用符合本民族特点的德育方式解决本民族的德育问题,达到洋为中用的目的,是对症下药的根本。
《指南》借鉴、吸收了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将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确立为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并明确指出,德育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如何服务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还应着力培育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真正实现培养合格公民的德育目标。
《指南》在“实施途径和要求”方面提出了“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途径,既是德育途径,也是德育方法。在“组织实施”方面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督导评价、加强科学研究”五方法,既是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组织保障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实施德育的重要方法。这样的表述呈现了“处处有德育”“事事是德育”“人人做德育”的“大德育”场景,明确了德育在学生生活的每时每刻,在每一件事、每一个活动之中,在每一个人的言行上。只有树立大德育观,通过“常态开展德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将德育“落细、落小、落实”,中小学德育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小学德育不仅是思想品德和政治学科教师、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团队工作者、班主任的任务,也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任务。学校要从育德出发思考一切工作,抓德育促智育。通过开展学习培训,使全体教职员工树立德育是本职主业的观念,明确德育任务;通过建立管理评价制度,引导与促进教职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德育。
通过开展研训活动,提高学科教师专业素养,明确“以学科方式上好学科课程,是最好的德育”思想,并能“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德育资源,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各门课程教学中,融合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达到学科教育的目的。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队伍,真正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学校要建立教职员工在校“一日常规”,使教职员工养成良好的工作行为规范,懂得“走在校园里、站在讲台上,教师的一切都是德育”的教育之理,率先垂范。发挥教师本身的课程作用,因为他们的言行,学生看得见、学得到、信得过,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无穷的。学校通过开展“最美教师”“夸夸我的老师”等活动,让“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教师成为校园德育的亮丽风景线。
活动是道德形成、发展的根源与动力,是德育最关键最重要的形式。因此建构学校常态化德育活动课程体系,以制度形式明确每学年德育活动安排,使之常态化,是克服“运动式”“一阵风”“应景式”等无效德育的有效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德育不只是“学校”的事。家庭是中小学生成长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他们的熏陶感染,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幸福;懂文明讲礼貌的爸爸妈妈是他们人生的榜样,将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当前,我国国民的家庭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如何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我国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只能通过学校承担起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责任。因此,学校要联合妇联、关心下一代协会、社区等机构,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统筹社会各种资源,开展朴实而富有实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即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开展家庭教育示范,让家长学习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微信群、班报等向家长宣传新时期素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促进并引领家长关注、重视家庭文化建设,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一致,才能真正实现中小学德育目标。
大德育观,是学校以人为本,有效整合各种德育力量,优化配置校内外德育资源的德育依据,是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德育价值取向的必然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真正培育起来。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养成好思想、好品德。”可见,立德是树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更多的学校关注《指南》、理解《指南》、践行《指南》时,教育才能逐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石中英,杜时忠,等.〈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专家篇)[N].中国教育报,2017-09-13(2).
[2] 教育部网站.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EB/OL].(2017-09-01)[2017-11-01].http://www.moe.edu.cn/.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全面实施〈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构建德育工作新格局[J].基础教育参考,2017(10).
[4] 互联网文档资源.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3-08-03)[2017-11-01].https://baike.so.com/doc/6829900-70470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