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红艳
(江苏省海门市第一中学 226100)
对于信息技术而言,其在多个教育教学领域都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能性,可以说是一种深刻的颠覆性变革,其能够较为合理地起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作用,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进步,且与情境创设有着天然的契合可能性.特别是对于新环境、新常态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化学学科实验教学已经走向了改革的深水区,怎么样在此时将信息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功能发挥出来,构建形成高效化学实验课堂,达到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情境下的更有效利用,已然是各有关教育主体一定要深入探索的关键课题.
首先,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最具有结合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分支,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化学实验教学效果,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采取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丰富教学模式,尽己所能精心构建课堂教学情境,用于将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操作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多媒体技术和生活化情境紧密联系,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加以关注,找到兴趣点.这种做法会让原来较为抽象和乏味的实验课堂充满生机.比如在接触到化学实验安全有关内容之际,高中化学教师可以依靠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播放一些典型性的危险化学实验案例,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违规操作实验过程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增强对于化学实验需要依规科学操作的必要性认知,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化学实验科学态度与习惯,从而保证其能够在未来真正进入到实验室实操时,主动规避可能的风险,优化实验效果.
高中化学的实践性很强,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一事实也使得化学实验必然成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可与此同时,受学科内容的影响,一些实验又确是存在危险性和腐蚀性,对于实验环境、操作流程的要求非常严格,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难以在课堂上进行直接的演示与操作,从这个意义上讲,放映技术对于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便显现出来,教师可以提前把已经录制好的实验视频展现给学生进行欣赏,接下来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这种做法一方面保证了学生对于实验过程的认知,另一方面让实验细节得到全面彰显,在使学生人身安全不受损害的同时,获取较为理想的实验感知效果.比如在接触到一氧化碳有关内容时,关于它的中毒实验,是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演示的,教师便可以把事先所搜寻到的、与煤气中毒有关的伤亡事故视频资料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对于一氧化碳毒性的形象认知.这既是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也是化学学以致用的一种有效途径.除此以外,像氢气可燃性等,也可以借助此类方式展开.
高中时期的化学实验教学,既可以让常规多媒体技术得到展现,也可以使动画技术有用武之地,借此把原本抽象化的化学原理向形象化方向转变,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用肉眼观察的特殊现象、微观现象等,动画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广.比如在学习至铜锌原电池知识时,对于实验的要求很严格,有些学校的实验设施无法支持此种操作,此时教师便可以把它和动画技术结合起来,提前做好原电池的构造图及运行图,使正负极反应整个过程动态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带动学生的深入思考,实现以具象化内容表达抽象化知识的效果,合理刺激学生的兴趣点,切实提升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被日益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之种,并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方式,把微课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相融合,可谓是极具前瞻性的做法.具体教学实践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以重难点实验内容为中心,进行微课的合理设计,用于学生碎片式学习需求的满足,以及个性需求的适应,且在此前提之下,把化学实验教学从原来的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条件反复观察与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可增加亲自操作的可能性,产生良好预期效果.比如要求配置某物质一定浓度溶液时,教师便可以将相关的微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中看到实验过程、实验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学生便可结合自身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基本操作知识和技能,更快进入到实验状态.
把虚拟现实技术和实验教学相结合,也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方法,它可以成功化解现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不易解决问题,达到让危险实验变得安全,让污染实验变得清洁,让模糊现象变得明显等效果,以此活跃学生思维,增加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借助虚拟实验的方式,完成酸碱滴定反应曲线绘制,对于实验者而言,身处模拟环境之下,可更顺畅地完成理论所要求的化学仪器独立组装任务,并且在添加药品之后,对实验现象加以观察,同时还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尝试,使滴定反应曲线得到不同结果,增加实验的准确性.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与学生实践操作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感知信息技术的作用,并从基本原理、操作技术与融合内容等角度出发,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多媒体技术、微课、虚拟实验等和实验教学进行妥善整合,从而更加有效地展现出信息技术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优势促进功能,带动教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