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少毅
(厦门海沧实验中学,福建 厦门 3610 0 0)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学困生比例亦与之呈正相关增长。厦门海沧实验中学是一所为适应海沧台商投资区开发、改善投资环境而建立的区属完全中学,随着海沧区的开发建设,外来务工子女来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多,初中学生整体素质下降,存在学习差异与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断增多。学困生的转化问题,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正是体现教育公平、促进教育均衡的题中之义。
2017届初三学生共有393人,9个班,由区教育局统一平均分班。其中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占51%,民办校就学占18%。到了初三年第一学期末市质检时,总分平均分班级之间差距最大的近60分,10个学科全科及格率班级之间差距最大的也近20%,学科之间及格率最大差距近17%。综合来看,同一年段、同一班级的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同一任课教师任教的班级之间差距较大,整体差生面较大,尤其数学、英语学科学困生占比较大。
年段根据班级初三年上学期半期考和期末考的两次统考数学、英语成绩相加,算出总分,按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各班分出A、B、C班三个层次,同时分别征求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再由数学、英语教师共同协调,定下分层次的名单。A、B层次为上中层次,C层为学困生辅差与提高的层次,主要是动员愿意努力的学困生组成。数学C层次分两个小组;英语C层次分六个小组。
在师资配备上保持原有班级不变,原有教师安排不变。数学、英语的A、B层在原班级上课,教师进行课内分层。数学C层的学困生按年段班级中心单数班与双数班捆在一起分配成两个小组,由单独安排的两个数学教师按走班制的形式进行授课,排课时年段班级中单数班与C层1组、双数班与C层2组数学课同步进行;英语C层也按单数班与双数班捆在一起,分配成6个小组,由单独安排的3个英语教师按走班制的形式进行上课,排课时按单双数班与提高班按单双数组成的6个小组英语课同步进行。
数学、英语C层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其中还有一些极差的、难以上进的学生则留在原班级由原有教师进行辅导。经过一段学习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变化情况,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作必要的层次间的升降调整(一般是1个月或半学期为一次),激励学生上进,最终达到下层逐步解体,上、中层不断壮大的目的。
备课组定期展开研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进行科学地研究,综合考虑考试说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环境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多与少、难与易,学科案例或习题的取舍与添加等。
C层的教学目标分层中遵循“下要保底”的原则,降低起点,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基础目标,即教学大纲中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学生要求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在例题与习题分层中,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编排例题与习题,C层设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及简单综合题,也可以说是基础题加补差题,最终通过练习,加深学困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基本技能。[1]
教学分层是课堂教学中最难操作的部分,也是教师最富创造性的部分。不管是针对哪个层次的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前提是激发学生兴趣,以兴趣为驱动力,获得学习的意义;最后还得保证学生听课所得能转化为较好的成绩,并提高他们继续学习的能力。
在C层教学中难度适当降低,速度适度放慢,补缺漏,补方法,少变化,多反复,多示范,重基础,教方法,常反馈,多鼓励。可以说C层学生重“灌”,并要定期测试,测试试题降低基础题难度,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课后要加强重点辅导,作业一般采取“面批”的方式,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1.推动学困生的学习进步与全面发展
数学、英语分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质量,学困生在学习上取得显著进步。2018年市中考的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学校初三年数学英语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的效果是显著的,2018届中考全年段考生的数学和英语成绩皆从入学时全区第四提高到区第三。数学C层均分提高了35.4%,就个体而言C层次学生进步的幅度都比较大;英语C层均分提高了40.2%,大部分学困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学业上的进步也促进了学困生的全面发展。首先是心理的健康成长。通过分层教学,对学困生进行了激励性评价,承认并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困生树立了信心,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其次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分层教学为学困生设定的是基础目标,是以学困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因此学困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有很大的改变,加上C层教师的积极引导,学困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掌握了可行的学习方法,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于是有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是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分层教学,学困生相应的合作、自主能力等社会综合素养也提高了,适应能力增强,提高了初中学生的整体素质。[2]
2.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是创新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数学、英语分层教学使教师改变了“一刀切”的方式,备课组共同研讨出满足学困生特殊需要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等一套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困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实施分层教学,可丰富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推动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开展教学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极大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3]
3.构建良好的家校联系网络
数学、英语教学分层后,教师必须加强与学困生家长的交流和沟通,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网上家长学校、QQ或微信联系,彼此及时反馈学困生在校、在C层小组、在家的学习表现,以便及时对症下药,排除心理顾虑,有利于采取正确方式来引导激励他们。同时通过让家长感受到学校教师的关怀、感受到孩子在学校没有受到歧视、感受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进一步积极影响孩子,使其明了教师有信心、家长不放弃,最终克服自卑心理,想方设法迎头赶上。[3]
1.个别学困生成绩“固化”的问题。一是学习动机的逐渐消退;二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没有获得认可和激励,其学习动机往往就会逐渐消退。学生很少用自己前后成绩的对比来证明自己成功,而经常用自己和他人成绩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失败,这也是导致学习动机逐渐消退的主要原因。而有些学困生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对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明显:方法不对,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越大,学习的增量越小,反之则事半功倍。
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需要致力于研讨并尝试“如何帮助低层次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在课堂上和课后学习中正确使用它”,让学困生能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喜悦,塑造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二是可以先用“强迫”和“训练”达到“短期内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有效手段,用“强迫”弥补“无兴趣”,用“训练”改善“学习方法差”,从而逐渐提高学习成绩。三是通过过程性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如设置“年段进步奖”和“评改作业时一句鼓励的批注”等,从而维持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保持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2.分层后C层小组的班级管理问题。C层小组由来自不同班级的学困生组合而成,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加大,由于原班级的教风、学风不同,学生间不良学习习惯、态度等方面影响也很大,如何解决好这个矛盾,这是班级管理者所关注的,也是目前难解决的问题。另外,原班的学困生走班进入C层小组上课后,原班班主任就无法直接了解这些学困生的数学、英语学习情况,班主任有“抓不住学生”的感觉。怎样使班主任的管理触角从行政班延伸到C层小组,难度不小。这就要求建立健全C层小组的管理模式,强化原班主任和C层小组教师、干部的管理信息沟通,严防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
首先,为C层小组配备好小组系干部,每个行政班的班主任与数学英语C层小组教师共同协商选定负责任的课代表1名,这样保证在每个C层小组里都能够有来自不同行政班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是班主任和各教学班之间的联络员,负责把上课纪律、作业情况,包括对任课教师的反映等信息传递给班主任。其次,选任C层小组的数学、英语教师负责对C层小组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后管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并和行政班的班主任及时交流学生的情况。最后,还要强化年段综合管理,对数学、英语备课组和提高班教师的教学提出要求,制定好统一的教育教学目标;积极调整教学分层的比例,以发展眼光来看学生,引入竞争机制,实施动态管理,形成合理的双向流动机制,让学生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力。
3.“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平衡问题。教什么和怎么教都很重要。如果假设教师不考虑教什么,只考虑怎么教,势必会导致学生学不好、教师也教不好;如果假设教师只考虑教什么,不考虑怎么教,也许学生不喜欢听教师的课,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学生的学习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即使教师没有很好地演绎教学内容,但却对它有了很好的把握。实施分层教学研究,就要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的重中之重就是研讨出学困生层次要“教什么”,以及如何科学、艺术地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才能够发挥实际的功效,才不致于沦为分层教学的作秀。
4.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问题。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增强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意识,同时势必增加教师备课的工作量,对数学、英语C层小组的任课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提出了挑战;对教师的协调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层小组的作业、检测,增大了教师选题组卷的工作量,为了适应C层小组学生训练的需要,需教师具备较高的试题评判、审定能力。这一切都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引入专家指导,强化区域联动,致力共同提升。
综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