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性别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8-04-03 02:56裔昭印孙仁朋
妇女研究论丛 2018年4期
关键词:上海师范大学妇女研究

裔昭印 孙仁朋

(1.2.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234)

2017年12月9-10日,由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世界史学科及女性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上海市妇女学学会协办的“妇女/性别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来自英国、德国和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妇女/性别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和“中外历史上女性和性别关系的状态”两个主题展开交流与讨论,内容既涵盖妇女与性别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和趋势,也包括中外历史上在诸多领域中的女性形象与性别关系。

一、妇女/性别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反思

在此次会议上,学者们对近年来中国的妇女/性别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对在妇女与性别史研究中应当如何看待与运用史料的问题提出了见解。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编审兼研究馆员高世瑜在题为《回归与求真——妇女史史料问题一议》的发言中,提出了史料对于妇女史研究的重要性,认为一切理论都是暂时的,而首先应以史料为本,回归历史叙事。针对史料的使用问题,她提出“假中求真、用而存疑”的方法。妇女史研究所依赖的史料几乎均是由男性书写、体现男性主体意识的历史记载,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史料一定是偏颇的。我们不应盲目追求科学性和客观性,而要尽力甄别、批判并利用好传统的史载资料,把握好疑和信的“度”。《山西师大学报》编审畅引婷回顾了妇女研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妇女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为什么研究”和“为谁而研究”等一系列历久弥新的问题,强调这些问题是妇女研究的着力点,并指出,在“新时代”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将中国的经验告诉世界、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展,是当代妇女/性别史研究必须思考的重大理论问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苑莉莉梳理了法国历史上女权/女性主义与反女权/女性主义之间的博弈及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并认为,法国反女权/女性主义的本质是反对社会进步,坚持男权中心,坚持异性恋为主的理念;是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建构和教权权威的一种外生表现形式、一种源于性别又超越性别的权力关系与秩序建构。

与会学者亦对妇女/性别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展开专门论述。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教授回顾了25年来中国妇女口述史研究的兴起与发展,并对其理论和研究范式的转型和走势进行了述评。她指出,中国大陆的妇女口述史从20世纪90年代起步至今,研究成果斐然,出现了历史范式和发展范式的转型,从以填补大历史目标的宏大叙事的群类妇女口述史转换为以个体生命史叙事来建构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妇女史,议题和范围日渐扩展,并表现出历时叙事与社会行动相交汇的新趋势;在理论走向方面则开始总结本土妇女口述史实践中运用的理论和范式以矫正以往对引进外国理论概念的依赖,本土化理论和范式格局初现。首都师范大学刘文明教授从全球史角度重新思考性别史研究,指出了“全球转向”背景下性别史研究的新问题,并分析了全球史作为一种方法论对性别史研究的启示,主要体现在历史叙事中的去中心化、从社会网络理解行动者的能动性、从主体间互动来理解和发现边缘社会群体的主体性等方面。东华大学陈茂华教授介绍了西方将传记归入史学的做法和西方新妇女传记史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个体女性传记的文本中所体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路径。在理论层面,新妇女传记史接受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承认日常生活是个体生产和再生产的实践活动领域,妇女的经历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发现”和“被创造”的,因而在研究路径上一方面引入概念史的视角,一方面借鉴全球史的研究方法,叙述妇女个体经历,并强调互动和联系,从而做到在探索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命运的同时,恢复妇女自我的主体性诉求,实现整体史的学术目标。

二、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学者们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对历史中的女性及性别关系展开了论述,既注重历史学传统的实证研究,也突出了文本分析、田野调查、医疗史、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学研究等多种理论方法的运用,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在史料运用方面,史料的来源大为扩展,不仅包括遗嘱、人物传记、法庭审判记录、医疗记录等文献史料,还运用了图像、口述等史料进行研究。

山西师范大学姚春敏教授运用田野调查、口述史等研究方法,辅以民间传说、碑刻、文人笔记等史料,考察了明清时期山西上党地区的民间女巫情况。山西师范大学王姝利用田野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家宅院中专设的女性观剧场所,分析了造成垂帘观剧现象的因素,并探讨其中的性别文化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姚霏副教授从医疗史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妇科肿瘤的发病情况、治疗和对肿瘤的认知,并挖掘了其中的社会性别因素。中华女子学院王向梅副教授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中世纪英国农村的劳动妇女群体,发现其既有明显的社会性别共性,但也存在内部差异。她指出,不同的生命周期、婚姻状态和家内地位的妇女,在法律权利上有很大差别,从而影响了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但这种差别并不是恒定的社会属性,而具有流动性、复杂性和多样性。南开大学王以欣教授从文学、艺术和词源学角度追溯和解释了塞壬女妖的起源,并分析了塞壬的形象与功能的演变。

陕西师范大学焦杰教授以唐代姬妾侍为例,对比了传世文献与墓志资料中的叙事差异,发现不同来源的文本对姬妾侍的记载存在很大差异,故而对妇女史研究的史料问题进行了思考,认为妇女史研究要兼顾各种史料,细化女性群体,联系古代的父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在综合各种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具体、细致地书写女性的历史。香港中文大学徐冬妮利用图像和文献资料,梳理了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娼妓业相关资料的保存状况,揭示了传统研究方法的局限,并指出应从社会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的商品理论中汲取养分。

此次会议还体现出进一步细化、深入研究的趋势,愈发注重文本和语境分析。不少学者将原始文献的文本分析与历史、社会和文化语境相结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个案入手,推导出一般结论,体现了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复旦大学陈雁教授采用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曾志回忆录为中心,梳理了中共早期武装力量中的妇女情况及根据地斗争生活中错综复杂的性别关系。上海师范大学朱易安教授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和社会空间理论,分析了近代竹枝词中的女性图景和空间转向,认为近代竹枝词创作的女性图景并非完全真实,其中的女性社会空间更多是被感知和表征的空间,是具有文化表征意义的空间建构,并且反映出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男性创作者笔下的性别关系以及整个社会性别关系和观念的变化。

南开大学博士后奚丽芳以叶纨纨的诗文集《愁言》为中心进行文本分析和个案研究,考察了晚明时期的女教如何将“情”融入婚姻关系中,并影响女性对婚姻的态度和对婚姻模式的选择。东北师范大学张红霞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为科卢安提乌斯辩护》中表达出的反传统的母亲形象进行了分析。上海师范大学焦敬超以抗战时期的成都“工合”事务所为中心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对川康地区的妇女工作产生的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吕晓彤以阿尔克曼的《处女之歌》为中心,考察了古典时代斯巴达少女歌队与斯巴达性别关系建构的互动。

三、研究对象和议题丰富多样

此次会议论文的研究范围、对象和内容进一步扩大,研究议题也大为扩展,学者们对政治、宗教、经济、法律、战争、社会文化、神话传说等众多领域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关系进行了梳理,并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怀。

在宗教领域的女性形象和性别关系方面,上海师范大学裔昭印教授从仪式文化角度对古希腊宗教节日中的主要仪式进行阐述,重点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了宗教节日中性别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指出女性被城邦节日庆典活动所接纳,表现出当时希腊的两性关系和谐与合作的一面,但庆典中的女性往往与生育和母亲的仪式或符号相联系,男性则与战士的角色和勇敢的男子汉气有关,体现出古希腊男强女弱的传统性别观念以及古希腊宗教节日庆典的男权制性别文化特征。常熟理工学院程新贤副教授就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仪式与性别关系进行了宏观的梳理与介绍。

对于经济领域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关系,华东师范大学王燕博士将妇女角色置入生产消费经济关系中来考察,追溯了晚清时期生产、消费观(即“生利/分利”)的流转和传播,分析了其中的性别属性,并探究了中国妇女家庭“内”的劳动价值被“公”的劳动价值所遮蔽的思想起源,认为到晚清时期,关于消费的消极观念与对民族富强的急迫需求结合起来,使中国妇女被贴上了“分利者”的标签。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顾斯文(Sven Günther)分析了以福尔维娅为代表的上层妇女在商业范畴的活动及其与罗马共和国后期社会政治领域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在法律领域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关系方面,江苏师范大学宋严萍教授考察了工业化时期女性犯罪的情况、类型和增多原因,认为社会流动和城市化、下层女性维持生计的困难以及当时过分强调女性贞洁的社会观念是女性大量犯罪的主要原因。上海师范大学程郁教授介绍了京都大学矢野教授性骚扰事件始末,从社会性别视角对这一事件及相关案例进行了解读。曲阜师范大学谢经虎博士以霍斯汀家庭遗嘱档案为中心,探究了伦敦寡妻的财产继承与习俗限制,认为许多法律和习俗对寡妻的财产继承的约束与限制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日渐减少乃至消失,反映出伦敦社会两性关系逐渐出现松动和缓和趋势。

在公共领域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关系研究中,学者们既注意考察上层杰出女性,也关照下层普通女性。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徐家玲从伊琳娜统治时期的政治文化氛围、统治者的选择倾向及宦官的自身特点三方面,分析了宦官参政的原因及其对女皇统治的影响,认为宦官专权、女人称帝体现出拜占庭人对社会性别文化价值的重新审视与接纳。中山大学林柏墅阐述了伊琳娜获得大权的过程,并分析了法兰克人、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是如何看待这位女皇帝的。黑河学院孙丽红副研究员着眼于俄罗斯的精神之母奥莉加女大公和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帕列奥罗格公主两名杰出女性,考察了二人在俄罗斯与拜占庭交往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浙江师范大学刘昌玉博士以叙利亚地区的埃卜拉王室档案为基础,分析了古苏美尔时期或早王朝时期的政治联姻。

上海师范大学陆伟芳教授梳理了1889-1907年伦敦郡议会中女性参与竞选事宜的斗争,发现女性参政合法性进程是相当缓慢的,体现了两性领域分离的观念,但妇女参与地方政府的权利逐渐扩大也是事实。苏州大学铁爱花教授考察了实际生活中宋代女性走出户外游赏览胜的情况,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女性的生活,同时也是女性对于内外空间区隔的突破。南开大学王朔考察了古典雅典城邦婚姻与公民身份之间的关系,指出女性在雅典公民身份确认过程中的角色,母亲的合法身份和血缘对于公民身份的合法性有重要意义。此外,亦有学者讨论了战争领域中女性群体的情况,武汉大学马克·克劳利(Mark J.Crowley)教授利用档案资料,考察了二战时期邮局中的女话务员,强调了她们在邮局乃至整场战争中的重要性,她们在艰苦且危险的环境中保持着高效的工作,维持了国内外的通信,表现出超然的勇气。

在研究对象和内容上,学者们除关注女性外,也关注于男性研究。上海师范大学李腾博士从社会性别视角讨论了中世纪教士的独身制与“男子气概”之间的张力。他认为,在推行教士独身制的过程中,教士身上的男子气概被刻意抹去了,从而在社会性别的意义上形成了男女之外的“第三性”。生物学意义上的男性教士被要求在世俗生活中仿效无性别的天使,不仅形成了教士和信徒之间的区分标志,也通过对教士性别意识的刻意淡化使他们得以“圣化”。西北大学董笑寒博士以内阁刑科题本等档案资料为基础,考察了清代男性的同性关系情况,梳理了男性同性关系的类型以及这种关系所导致的纠纷,并对清代乡村社会中男性同性关系如何在不识字阶层传播进行了考察。复旦大学杨凡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以《拉凯斯篇》为中心考察了雅典男子气概的一般概念,探索话语、权力与社会性别之间的关系。

此次研讨会提交的论文也反映出目前妇女/性别史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第一,研究主题较散,缺乏凝聚主题和研究力量的整合,难以在学界形成一种鲜明的引人注目的独立学科形象。第二,理论方法探索仍有待加强。中国的史学理论工作者和妇女史学者既要吸取西方史学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来推动国内的研究,也要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性别历史传统和史料,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性别史研究理论体系,并扎扎实实地做好史料建设和个案研究。第三,对宏观与微观研究的关系未能很好地把握。有学者在进行宏观研究之时不够重视个案和微观研究,也有学者则在从事微观研究时过于碎片化,忽略了对时代变迁的宏观把握。

此次会议为妇女/性别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与会专家学者中男女比例相当,表明该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男性学者参与和关注。男女两性共同研究妇女/性别史、为构建学术共同体而努力,反映出该领域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和良好前景。同时也可以看到,妇女/性别史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生机勃勃,老中青三代学者携手共进,有望肩负起史学革新和妇女/性别史领域不断推进的艰巨任务。

猜你喜欢
上海师范大学妇女研究
苗语典型存在动词初探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发展教育,让每一位师生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学生篆刻作品入选全国大展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
当代妇女的工作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