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立
(福州市群众路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1)
当前的教学系统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要素组成,教师还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课堂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因此有很明显的弊端。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所形成的教学工具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直接影响着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也会影响教学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教学,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教学过程,从而从不同纬度调动教学主体的创造性、能动性,实现教学环境的整体优化。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走进课堂,总能见到熊孩子的恐惧,害怕课堂氛围沉闷单调,还有应对家长身心疲惫等。有的教师会给表现优异的学生贴红花,以此发挥激励和榜样的作用,可是当学期结束后进行汇总统计时发现,不知道学生每一朵红花所代表的是作业书写好还是表达好,不能分类汇总学生的相关数据,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差异化教育。
例如应用“班级优化大师”创建全班学生和家长的数据库。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将每位学生的每一次表现给予评价,对上课积极发言、遵守课堂纪律、书写端正工整、团结协作等表现予以不同分值的奖励(见图1),反之还可以扣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后,利用平台的数据统计功能,生成每位学生的数据报告,分析学生在动态方面(如表达、合作、表演)或静态方面(如书写、思维)的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分析每位学生的优缺点,并改进教师的教育方式。媒体工具也为家校之间搭建了一个实时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长、活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同时每节课的学生表现又可及时反馈至家长的移动终端,实时掌握孩子的表现,并配合学校的教育。而教师利用这个工具就能更好地管理班级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图1评价与统计
即时通讯工具的运用改变了课堂管理的方式,提升了管理效率,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注意力。诚如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第斯多慧说的,“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课堂上,教师通过设计问题、练习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来判断学生的理解情况。但学生的回答只是个别学生的思考,部分学生由于心理原因不愿或不敢回答,这恰恰制约了教师对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的判断,不知道学生是否都能理解,或思考中问题出在何处。
透过科技可以帮助学生随时获取个人学习分析报告,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知识理解状况,适时调整教学流程,TEAM Model智慧教室的应用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因为它融合教学、评量、诊断、补救四大e化工程。例如借助Hi Teach互动教学系统(见图2),教师通过白板出示一道选择题,让学生通过IRS实时反馈器做出判断,如果全体学生的判断基本正确,那么这道题就不用多讲;如果出现许多学生集中于错误选项上,那么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点理解上存在的问题,可以多花时间解决这一难点。因为是人手一个IRS反馈器,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互动,排除了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如走神、开小差、羞涩等(因系统会及时反馈每位学生的操作,也能知道谁还未作出操作)。这让每位学生都将学习后的情况即时呈现,反映了每位学生的即时思维状况,是传统课堂上无法做到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系统实时汇总出选择结果的百分比,并以柱状图的形式显示,教师以此结果就可知道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因为它反映的是全体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让教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
图2 IRS反馈器运用
教师借助移动终端、校园搭建的网络平台,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开展个性化教学变革,尝试打破传统教学中促进个性化学习的一大瓶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性的矛盾。
现阶段学校教学多采用班级授课制,其最大特点就是对全班学生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教师主要关注学生的共性,设计一致的教学进度和资源,而无法关注学生的个性、爱好、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移动终端的软硬件的支持,使其可以通过个性化的资源与反馈,为兼顾全体与关注个体提供了有效途径。以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我国的国宝》一课为例,让学生结合知识积累,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基本的了解,并探寻历史遗迹背后的故事。教师在课堂上运用Pad电子书包展开教学(见图3),让学生使用Pad寻找资料,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点,有的查找长城,有的观看秦兵马俑,有的探讨大足石刻……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移动终端的应用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思维提供了不一样的资源,既面向全班教学,也可以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图3 Pad电子书包运用
移动终端的运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其次,移动终端无限拓展课堂的学习空间,实现个性、自主的学习方式。其满足了不同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喜好,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再者,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多样的交互方式,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现代教育评价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通常的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形式上采用成长档案、行为观察等。然而,实际教学中受限于时空等条件,无法全面、具体、真实地对学生予以评价。而通过网络平台、后台服务器的搭建所形成的大数据支撑,可以保障评价是面向全体的,而且是多元化的。
例如应用“ClassDojo”的后台数据分析功能,对一学期的整体情况展开分析:学生课堂上积极发言的次数、书写工整情况、上交作业情况等有了具体量化的统计,一目了然。在TEAM Model智慧教室的e划诊断中,应是基于云端计算的服务产生特定功能的分析报表(见图4)。如通过“知识点施测雷达图”,可清楚了解学生能力指标分布;“试题得分直方图”,可快速检测答题情况;“学习落点分析图”,可分析学生学习问题。例如从“学年学习力诊断报告”中,教师可以检查该学年整体学生的分数分布,了解此学年的学生水平或是努力程度。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水平和专注力分布,将“高水平中等专注力”“高水平低专注力”“中等水平中等专注力”“中等水平低专注力”等各种学生分类,清楚地标示出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例如落点于“水平高但专注力低”的学生,说明其知识掌握较好,但自控力较弱,建议这位学生学会自律。评测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试卷,“试题分析报告”可判定试卷的难度与效率。它可分析整张试卷中的每一道题,通过测试,可以了解哪些学生掌握到位,哪些学生尚有欠缺,或是考题设计不合理,不能反映学生能力等,借此与出卷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以提升出卷质量。
图4数据统计图表
按照“最优化”原则,建立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督导、检测、考核、分析与评判。在使用这些系统的过程中,平台不断收集每位学生的操作,汇集成大数据,让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有了依据,也为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提供了支撑,网络平台全程留痕地记录学习过程,协助并促进教师在常态课堂中实施多元评价,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应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常用PPT辅助教学,在PPT展示的同时,采用语言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传道解惑,则更注重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归纳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这些功能是传统PPT教学无法实现的,即使实现,也要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制作精美的课件。新技术电子白板的运用可以高效解决这个难题。如小学一年级数学的《分类与整理》一课中,如何给气球分类,就可利用白板中的“超级分类”工具创设出趣味的、有个性的分类活动,让学生亲自到白板上操作。学生可按自己的理解,从形状、颜色两个分类中拖放气球完成任务。教师则可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思考方式,从分类结果中与学生共同分析正误。互动式多媒体教学平台正是白板工具应用的核心,同时也打破了传统PPT线性教学的呆板流程,白板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信手拈来”相关资源,任意跳转、插入、导入、搜索、展示,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把教学变为学生共同探讨、共同体验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总之,把现代媒体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深刻影响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式。而如何做好深度融合,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只有不断地总结、反思、实践,才能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教学体系,寻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马晓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8).
[2]金淑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优化课堂教学环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5)
[3]马希青,马玥珺.现代教育媒体与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最优化运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4]宋虎珍.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探索,2010(10).
[5]姜泓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1.
[6]杨小刚.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J].才智,2008(21).
[7]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8]刘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9]刘珍芳.移动学习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5(9).
[10]刘美凤.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应用的有效性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1]何向阳,彭凤.移动学习初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