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诗悦
摘要: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由原来的技术型向综合型、复合创新型人才转变,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亟待做出相应的改革创新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综合材料实验课程在高师美术教育的教学实践和改革中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植入以及注重学生对当代社会的认知表达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综合材料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创意思维
中图分类号:J2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04-0117-02
当前的历史背景对造型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素描和色彩作为常规的造型基础教学,这种注重技法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和艺术发展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我们在造型基础教学中积极探索。综合材料作为新媒介在现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大胆尝试及部分高校在教学实践中的实验性开展,充分展示了综合材料的创造性运用有益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本文就综合材料运用于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造型基础教学,能够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塑造、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植入以及注重学生对当代社会的认知表达三个方面入手来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课题进行实践和探讨。
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落实到教学的始终。摆脱被动模仿型学习方式,寻求自主探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的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终只能依靠学生自发探究,不能凭借他人。在综合材料实验课程的实施中,设计创意的生成是作品创作的核心,也是作品值得实践的关键,更是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表征。学生个性的塑造、生活经验和情感的植入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批判认知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三个有效途径。
一、注重学生个性的塑造
在美术教育中,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和空间。创新意味着不同,跟过去不同,跟别人的不同,这要求创新个体要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要求老师接纳学生的多样性,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要求课程没有标准答案。
综合材料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都秉承这种理念。在课程初段,老师就艺术与材料的关系、材料在艺术史中的发展、近现代艺术家对材料表现的探索、当代艺术中综合材料实验艺术的迅猛发展这几个课题做讲座报告,让学生对综合材料在艺术中的运用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在课程中段,展开课题实验,课程的实施主要以课题的形式展开实训,将课程的原理、规则、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课题,设计成可实施的作业。课题是多维的,在保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不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原则下,尽可能体现时代性、开放性、多元性、实验性。可以是老师拟定的值得学生思考的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一个经典课题的演绎和诠释,还可以是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或关注的问题而自拟的主题。在课题初始,就要学生自己选择表现主题,带着问题进入,大胆设想,借鉴设计专业的头脑风暴法,对某个主题进行发散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寻求多元的认识角度、分析解决途径。学生就自己的创意做必要的资料查找、可能分析,至少拟出三个方案,然后在班级内做创意汇报,展开研讨训练。这种研讨训练不在于确定结果,而在于可能性的建构,注重创意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训练,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体验与感受,旨在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注重学生创意的原创性,不过分要求创意的完善和成熟,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互评和影响,老师就创意的亮点和不足进行建设性评价,对学生原创的构思能够敏感的洞察,对有新意的构思要及时肯定,对不够明确的构思要积极的引导,该阶段的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创意,保护学生的个性认知,让学生敢想敢说。
在这种研讨过程中让学生对艺术理论、艺术思潮、艺术观念、艺术表现有立体的建构,在与老师同学的互动中养成思辨习惯,发展批判思维,有独立意识能自主思考,不随大流,让鲜活的构思呈现出来。教学体系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僵化的,接纳学生个性的多元化而不是千人一面的,学生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得到重视,自由发展受到鼓励,而不是扼杀学生艺术表达的个性与创造力。
二、注重学生生活体验和个人情感的植入
新课改在“设计·应用”模块的课程设计上,更加关注设计与生活的关系。改变以单纯技能训练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通常学生面对有独特创意要求的练习会不知所措,要么抄袭他人创意,要么平淡乏味,无病呻吟。学生的创意是否有内涵?能否带有艺术的启迪?这需要学生有真情实感,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原初,跟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每个学生都有着现实的非常真实特别的生活情感体验,这是个人创造最天然本真的土壤,老师要引导学生回到自己的生活,内观自己宝贵的亲身体验和真实情感,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点需要特别重视。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讲授内容为主,以技能训练为主,忽视了教学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是学生,教学目标的实现当以学生的独立成长为根本出发点。在综合材料实验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创作主题由生活来,创作材料从生活中发现,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绪感受出发,展开自己的创作活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感受、理解认知,或者对人生的迷惑等,都可以是创作的主题,可以带着问题展开探究,通过作品与别人互动,这样有感而发的创意构思怎么可能没有原创性?怎么可能没有个性?怎么可能不真实?
三、注重学生对当代社会认知的表达
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艺术的高度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空前加快,信息量暴涨,日常交际圈扩大,现代社会生活本身的丰富多彩给艺术家更多维、更新颖的角度去观察生活。20世纪50-60年代,有艺术家从商业、科技的环境中选择素材进行创作,他们在艺术观念和表现形式上力求创新,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和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思是其显著的特征,充分體现了艺术的发生发展和人类社会生活变革的密切关系。但我们的艺术教育并没有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缺少与当下社会中各种问题或状态的关联。我们知道一个合格的美术家或者设计师,不仅需要有对本专业领域内各种基础技能的娴熟把握能力,还应该适应社会、时代以及艺术自身的发展需要,使自己的作品具有当代性,并且能够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社会问题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认知,对艺术观念的自我体悟、艺术审美的独特追求、艺术表现方式的多元探索。我们在《综合材料实验课程》这门课程中的教学探索有益于以上问题的改善。
我们的课题设计力求创新,使学生的创作思路能够具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且鼓励学生利用综合材料通过对各个课题的延伸阐释来体现作者对社会、生活、人生的理解。学生的学习和课程的开展是学生积极探索、发现自我、认知世界、积极思考的过程;是有切实的感悟和有态度的表达;是一个发生、发展、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感知、体验、感悟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是一个活的生态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学生和周围环境(物质媒材、社会关系)发生碰撞并回应的有气场回应的实验生成过程。不再是过去完成了一张四平八稳(有技法没创意没思想)的作业,而是一个不断感知、不断思考、不断体验、不断试验、不断改善的过程。也许失败很多,但学生实践很多,探索很多,成长很多,关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能动的思考和对艺术语言、艺术形式的探索和创新。注重过程与方法,美术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
四、结语
综合材料实验课程打破了传统造型课程的教学模式,突出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加强了动手操作和艺术表现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艺术个性的塑造,强调学生艺术观念的当代性和实验性,强调艺术审美标准和艺术表现形式和媒材使用的多元化。相对传统美术专业教学,综合材料教学注重学生独特个性的塑造、内在精神的表达,创造潜能的挖掘,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完善是不可替代的。作为新时期美术教育专业的基础造型课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教学实践的创新也有待于美术教育者的有效教学改革来推动,从而提高师范美术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钧.高师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J].文艺争鸣,2010,(01).
[2]梁蓝波.美术教育中“研讨”训练的意义和实施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