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茉莉花”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基于福州市茉莉花文化教学实践基地的探索

2018-04-02 18:43:53
福州党校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茉莉花茶茉莉党性

钟 诚

(中共福州市委党校,福建 福州 3500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的干部自己认为最缺的是新知识,但事实上他最缺的是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现在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相当一部分人最需解决好的是理想信念问题,最缺的是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和道德品行教育。各级组织部门和各个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准确把握干部队伍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1]这一讲话,指明了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明确了加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教育关键是要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福州市委决定深入挖掘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按照“六个一”标准打造一批具有福州特色的全国一流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实现集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等为一体的党性教育效果。[2]

一、教学背景:福州市打造一批全国一流的党性教育实践基地

建城两千多年的福州,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严复、林则徐、沈葆桢、林觉民、吴石等名人荟萃,三坊七巷、马尾船政、嵩口古镇等闻名遐迩,但由于分布散、挖掘历史层次不一等问题,让人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深入挖掘福州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使其成为福州一张耀眼的城市新名片?通过深入挖掘福州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地红色文化资源,2016年2月福州市委提出打造一批党性教育基地群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与福州城千百年相伴而生的茉莉花,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1985年被福州市命名为福州市花。茉莉青叶白花、朴实无华、青青白白,茉莉花的形似寓意党员清廉干净,节欲循法,清清白白;茉莉吐香涅槃铸就茶、退而不现留香宴,茉莉花的神似寓意党员鞠躬尽瘁民为大,淡泊名利甘奉献。茉莉花以香气清远、朴实无华、洁白无瑕的品质,不事张扬、脚踏实地、清正廉洁的操守,凝聚为兼具“忠诚、干净、担当”等内涵的“茉莉气韵”,为党员干部所喜欢。福州市委组织部与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等部门研究确定要以花载道、以花行道、以花修道,要求党员干部汲取清香静雅的“茉莉气韵”,通过多项措施打造茉莉花文化基地,把福州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福州市委提出要用最创新的思维、最先进的科技、最灵活的教学模式来打造全国一流特色党性教育实践基地。学员在参观、学习党性教育实践基地的过程要求按照“六个一”的教学模式来打造,即:聆听一个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进行一项庄严肃穆的现场仪式、朗读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史料、参与一块VR虚拟场景体验区、观看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影片、进行一项身临其境的互动式教学。

“六个一”标准教学模式即通过调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系统,再通过互动交流,让人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激发理性思考,达到触动思想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的目的。从教学形式上看教学模式较好,但好的教学模式也要有与其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3]基于此,结合福州历史实践和福州市茉莉花文化产业基地的实际,最终确定“六个一”教学标准与福州人或长期在福州工作生活的“六个人物事迹”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即形成了一堂进行一项庄严肃穆的现场仪式与林则徐的事迹相结合、聆听一个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与林觉民的事迹相结合、朗读一段具有代表的文献史料与冰心的事迹相结合、参与一块VR虚拟场景体验与王审知的事迹相结合、观看一部令人深思的纪录影片与严复的事迹相结合、进行一项身临其境的互动式教学与王荷波的事迹相结合的全方位党性教学课。

二、教学内容:通过“六个一”标准与“六个人物事迹”丰富党性教育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当前福州正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自谋划的战略思路,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中心任务,加快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州,急需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努力在基层广阔天地施展才华和抱负。

作为负责基地教学的教师,职责就在于把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巧妙搭配起来,用“六个一”标准和“六个人物事迹”的模式充分展现党性教育的情景式、互动式、体验式的立体教学。

(一)开展一项仪式——开锣赏花与民族英雄林则徐

茉莉花,青叶白花,朴实无华,青青白白,它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启示党员干部要清廉干净,节欲循法,清清白白,两袖清风谋发展、一片丹心系民生;茉莉花,坚韧不拔,愈是骄阳花开愈旺,亦启示着党员干部要听党指挥,历练风雨,沐阳光做事,凭实绩进步。在教学环节中选一位学员代表在茉莉花文化产业基地的茉莉花圃开锣。随着三声响锣,漫步茉莉花圃,重新系统认识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朴实品质与清正操守,拉开党性教育学习的帷幕。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党的光辉历史说明,理想信念是最根本的东西。如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提出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与福州茉莉花包容奉献的精神不谋而合。林则徐,福建省侯官人(今福州闽候),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他心系中华,以身许国,点燃了虎门销烟的熊熊烈火,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被誉为“民族英雄”;他为官近四十年,历官十四省,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苟利国家,不避祸福,敢于担当。作为党员干部要熟悉那段历史,那种艰难的抉择和爱国爱民情怀,触动心灵,以史喻今,发人深省。[4]

(二)聆听一个故事——花茶涅槃与林觉民《与妻书》

福州的党员干部有义务有责任向大家介绍福州的茉莉花文化,以及了解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艺。鲜花吐香,绿叶吸香,花茶涅槃,铸就茉莉花茶。而此时,茉莉花则是退而不现,只闻花香不见瓣,化作花香更护茶。千年茉莉花茶制茶工艺,精湛而繁琐。一泡好的茉莉花茶,从茶坯完工开始,还需经九道工艺才能制成,其间,花在献香后退出,只留下茉莉味蕾盛宴。在聆听体验花茶制作工艺时,让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茉莉花的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做党的好干部,做人民的好公仆。

林觉民,今福州闽侯人,少年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回国后与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就义前在狱中写下感人至深的《与妻书》,书信中写出深深的爱妻之情,也写出了舍小家为大家的大义情怀。从林觉民的《与妻书》里,看到了奉献与包容的精神,正如茉莉花和茶的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包容、相互奉献,启示党员要有人生追求,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面前,要有奉献精神。

(三)朗诵一段名言——咏花诗文与冰心的“乡愁”

福州人自古喜爱茉莉花,咏花赞花更是常有之事,留存至今的诗文有宋代江奎则《茉莉》、清代陈学洙《茉莉诗》等,近代冰心先生也写下了《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等有关茉莉花的著作。其中以宋代江奎则《茉莉》“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为最。从这些咏茉莉的诗文中,精选部分代表作品,通过共同朗读这些内容,领略茉莉花在史册中的独特风姿与高贵品质。

作家冰心就是位从小喝着茉莉花茶长大的福州人。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诗人。她关怀祖国下一代的发展,相信青少年就是祖国的未来。她在作品《茶的故乡和我故乡的茉莉花茶》《我家的茶事》中都表达了对故乡茉莉花茶的热爱。对于她而言,一杯茉莉花茶就是家乡的味道,是乡愁的寄托。对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家风之源、文化之根、力量之本,建立文化自信,坚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三)体验一次VR——VR虚拟场景与“开闽第一王”王审知

“中国春天味道”的福州茉莉花茶,让国人更有中国的文化自信,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和活化石,更是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张名片。得益于VR技术,我们能够穿越历史、面向未来,虚拟重现茉莉花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点点滴滴,并重塑福州茉莉花茶的世界级名片地位和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意义。茉莉花在较早时间经印度、东南亚传入我国岭南地区,历经从观赏到茶文化的蜕变,同时见证福州历史沧桑的变迁,党员干部要汲取清香静雅的“茉莉气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王审知,开闽第一王,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建立者。在治闽29年间,促进了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政绩卓越。五代混乱时期,群雄割据纷纷称帝,有人劝王审知称帝,被他拒绝了。在当时的乱世,王审知“宁为开国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能自觉抵制诱惑,在他内心时刻表现出一方为官者的宽广与包容胸怀。不呈个人英雄主义,懂规矩,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先。而茉莉花的特性,在与茶产业结合后,依然始终坚持“茉莉气韵”的禀性,不失改革创新之精气神。

(五)观看一部影片——《追逐舌尖上的春天》与严复的《天演论》

茉莉花茶是茶与花的结合体,蕴含着花的奉献和茶的包容,是中国传统“和合”文化的产物,已成为福州城市文化名片、福建茶文化名片。茉莉花茶源于唐始于宋,明代时成大宗商品,清代中叶成为皇家贡品,解放后,福州茉莉花茶一度成为外交礼茶。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孕育出的精灵,是好喝的世界非遗。通过观看教学点与各部门协同创作的《追逐舌尖上的春天》这部影片,学习茉莉花深厚的历史文化,借由福州茉莉花茶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严复,福建福州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翻译了《天演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严复在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了中西文化相结合,为救国提出了根本出路。要求既要学习西方文化,又要融入中方的实际,这为中西文化交融发展提出了新思路。而从茉莉花茶起源来看,茶是中国的,花是西方的,它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孕育出的好喝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启示党员干部要学习福州茉莉花茶身后的历史文化,借由福州茉莉花茶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进行一场教学——案例化教学与王荷波事迹

茉莉花文化如何深耕?怎样与提高党性有机结合?如何潜移默化到日常工作中?结合工作实践以产业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精准扶贫等内容交流并探讨如何更好打造福州茉莉花这张城市名片。我们以福州市茉莉花文化产业基地所属企业“福建春伦集团”为载体,通过永泰县梧桐镇春光村春伦茶业产业扶贫项目等问题为核心,[5]对学员进行分组,每组选出记录员和发言人,引发学员思考和提高学员解决问题能力,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

王荷波,生于福州,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生艰难坎坷,但从不放弃人生追求。1927年,由于叛徒出卖,在北京被军阀逮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存组织,始终没有暴露党的组织和机关地址,使敌人的阴谋彻底失败。王荷波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甘于奉献自己,就像那朵洁白的茉莉花,将茉莉花香奉献给了茶,启示党员要涵养茉莉的奉献精神,从政要真正做到一心为民、清白气节、求实态度,甘于奉献。

“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与我们党的好干部标准是一脉相承的,突出了对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要求、党性修养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是对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丰富和发展。每一位党员干部要把“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党性修养全过程,贯穿于工作各方面,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三、教学启示:党性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党性的实际考验

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重要活力保证。党性教育是党校最核心的课程,不仅需要深入透彻的理论阐释,还需要创新教学形式,精心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在春风化雨、循循善诱中,通过与学员心灵之间的互动,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在触景生情过程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可以说感人心者,莫过于情。

对所有参与基地建设的人员来说,是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更是一个锤炼党性的过程;是一次难忘的记忆,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基地的正式运行和教学活动的不断深入,福州市党性教育基地必将成为主体班学员乃至全市党员干部进行党性修养的必选地,成为永葆革命青春的加油站、党性锻炼的大熔炉。

一个教学点就是一部活教材,一次实境课就是一次精神洗礼。在这里,学员们可以通过虚拟技术“穿越时空”,与优秀党员讨论有关党性锤炼的问题,身临其境般地感受人物事迹的信仰和意志;在这里,学员们可以通过实物、实景、实例、实事,通过老师讲解,引起共鸣和深思,让自己回到原点、找到答案、获得力量,让党性在一场仪式、一个故事、一段史料、一块场景、一段影片、一场互动中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4.

[2]徐利芳,林兴初.提升干部教育培训中现场教学品质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6):152.

[3]蒋雅琛.榕9月前完成30个党性教育基地改造[N].福州日报,2017-01-20(02).

[4]李效翔.王宁尤猛军赴永泰调研脱贫攻坚工作[N].福州日报,2017-07-05(01).

[5]茉莉花文化还真不一般,福州纪检监察培训班都来学.[EB/OL].http://www.sohu.com/a/199100687_655 632.

猜你喜欢
茉莉花茶茉莉党性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当代陕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1:52
基于电子鼻和ATD-GC-MS技术分析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产地差异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当代陕西(2020年22期)2021-01-18 06:20:44
水中的茉莉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茉莉雨
茉莉雨
意林彩版(2019年11期)2019-11-22 11:49:05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3:56
柚子花在茉莉花茶窨制中的应用
福建茶叶(2019年11期)2019-01-08 18:38:10
茉莉情
戏剧之家(2016年1期)2016-02-25 11:15:20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