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中国对于现代化的求索最早可追溯到晚清,而真正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征程则始于新中国的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迈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40年来的改革开放之路便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片段截取;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新发展,开拓新境界。以世界现代化为坐标,中国作为现代化的后发国家,从“跟跑者”成长为“引领者”,并在当今世界现代化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得益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通过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新发展的挖掘和厘清,有利于彰显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优势,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
目标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中居于特殊地位,它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方向。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目标体系的制定不曾中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呈现丰富化与系统化的趋势,在新时代尤为突出。1953年提出的国家工业化目标,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1956年,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现代化的“四个现代化”目标在党的八大确立的《党章》中被首次提出;1964年底,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在20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新“四个现代化”目标,随后党的十二大将这一“四个现代化”目标写入党章。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和“三步走”的设想,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规律性,实现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统一。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则围绕“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自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五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突出了经济建设的目标,更加注重现代化的物质积累,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阶段性特征。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深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进一步扩展。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和谐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三个方面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方面。与此相呼应,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不断调整,随着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五位一体”的新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在实践和认识上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1]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第一阶段,即从2010年到2035年,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即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增的建设“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把握,“美丽”这一寄托着中国人民对生态环境美好希冀的词语,形象地表达了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定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3]“美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发展和实践进程中的一抹亮丽色彩,意味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对可持续性发展方式的重视;意味着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意味着对中国处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的规律性把握。
沿时间维度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始终有着清晰而宏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而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根据不同的发展需要,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均有不同侧重点的新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呈现出时代性、针对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并不断走向丰富化和系统化。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认识越来越全面的结果,这是我们党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知的结果。走好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就要“对当前以及世界历史大变动、大发展、大转折要有清醒的认识,对我们的国情、长短及走向要有充分的把握”。[4]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尤其是新时代“美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既是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主动承担大国责任,消除“中国环境威胁论”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中国在世界现代化坐标中把握世情国情进行的明智选择。理论在实践中深化,实践在理论指导下开展,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的丰富化与系统化,牵引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下与未来的发展走向。
从主客体的分析角度,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体系内涵着两条线索,即显性的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和隐性的社会主义主体现代化,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交往和实践涉及到的各个活动领域的现代化,主体现代化是指人本身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规定着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的内容,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代化。显然,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某一领域的片面的现代化,而是统筹部署、全面发力的现代化;不是仅追求物质丰盈不顾发展成本的低端现代化,而是强调可持续发展思维的高品质现代化。这些内容规定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五位并进的战略布局和绿色发展的生态思维。总体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的成就显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客体现代化都取得了新进展,而党的十九大则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不断提升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注重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政治参与的权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在五位并进的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战略布局中,生态现代化与其他四方面的现代化相比,提出较晚,这也决定了生态现代化在新时代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世界现代化进程看,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现代化发展理论和发展模式注重经济建设和资本积累,对大自然进行了不计后果的大肆攫取,但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现代化之路随之也付出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等沉重代价。“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征服异族人那样,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6]但西方工业国家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相割裂的现代化,这给后发的中国如何搞现代化敲响了警钟,中国对于生态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便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渐次展开。新时代中国正处于世界现代化问题集中爆发的节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全球经济发展迟缓,中国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突破口;同时,在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贫富分化等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面前,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必然要参与全球治理;加之,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基因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生态现代化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五位”中的重要“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重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8]在绿色发展的生态思维主导下,中国从制度建设入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比如出台“史上最严”环保法,推广河长制等,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继而,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更高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用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引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追求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全民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全球环境治理中贡献力量;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建设的作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通过监管制度约束,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予以惩处。可见,绿色发展的生态思维在新时代美丽中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指引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客体现代化的五位并进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五位”齐则皆利,缺则俱损;尤其是绿色发展的生态现代化是中国作出的最“应时应景”的战略选择,是对自身发展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是对世界环境生态问题的积极回应。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除包括显性的客体现代化外,还包括隐性的主体现代化,即人的现代化。那么,何为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在现代化中处于何种地位?著名现代化研究专家英格尔斯在其著作《人的现代化》中作出过相关论证,对于我们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英格尔斯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9]这一理解突破了以往将现代化局限在经济和政治制度框架内的理解范式,突出了现代化的主体意识,挖掘了理解现代化的新维度——人的维度。英格尔斯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10]并进一步指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11]尽管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存在传统与现代“二分法”嫌疑等局限性,但其将人的现代化置于整个现代化坐标中加以考量的解读框架,开拓了我们理解现代化的视野。无论是受启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理论,还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现实,都可以得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人是现代化的实施主体,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涉及管理的现代化,都有赖于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人能动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人又是现代化的接受主体,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客体现代化的深入,人的素质和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价值旨归。
糅合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观点,我们可对人的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关系进行如下解读:人的现代化过程是人的本质和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目标,自然也是人的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具有广义和狭义的内涵规定,既指“类”整体的全面现代化,也指“类”整体中每个个体的现代化。按照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构筑逻辑,“现实的个人”是其逻辑起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则是其终极目标和价值归宿。可见,人的现代化的实现最终落脚在个体现代化上,但个体现代化的实现要借助于“类”整体的现代化。马克思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2]在此,马克思实际指明了个体现代化与“类”整体现代化的关系,即个体现代化实现取决于“类”整体现代化的实现,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加之“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13]当今世界全球性的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已然形成,个体现代化与“类”整体现代化的这一依存关系越发明显。可见,个体现代化只有诉诸于“类”整体的现代化,才会获得真正实现的保障和支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才可能成为现实。
人的现代化的理论进路,决定了人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呈现方式。一则,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新时代人的现代化最为直观的呈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为人民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确定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基调,强调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14]总之,新时代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无一不体现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没有人的现代化,客体现代化就失去了主体支撑,而客体现代化又是人的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凭借,是新时代人的现代化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谈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核心观点,但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客体现代化的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无从谈起,人民立场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5]这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体现人民立场的必然选择。二则,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现代化是新时代人的现代化的具体呈现。新时代的中国正逐渐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以何种精神气质和文明素质屹立于世,事关中国尊严和中国自信。党中央多次重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6]引领着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塑造着国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习惯,成为新时代人的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同时,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尤其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构筑人民理想信念的最大公约数,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等都是人的现代化在新时代的具体呈现。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现代化道路将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紧密相融,发展成为一体化的进程和事业,发展成为令世界瞩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离不开理论的适时创新和发展。透过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体系、社会主义客体现代化和社会主义主体现代化,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这些理论新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生命力和创造力充分焕发的体现,坚定了我们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指导下开辟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一条符合我国历史与国情并遵循世界文明发展大势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是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现代化发展逻辑并实现超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是一条充分尊重他国道路选择并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借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充分证明:世界现代化不是单一模式的天下,不同国家和地区根据自身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可选择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目睹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休克疗法”的失败,也“见证”了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衰退,更深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剥削本质。中国从苏联模式失败中看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性意义,从拉丁美洲依附性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衰退中看到了谋求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长远价值,从西方国家充满压迫和剥削的现代化路径中看到了资本逻辑的丑陋与罪恶。基于此,中国立足本国实际,成功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中国“独特的发展经历不仅在东亚地区独树一帜,而且对全世界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17]列宁曾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18]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开辟,充分印证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道路多样性的正确性论述,改变了“社会主义就是苏联化”“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片面认知,是发展中国家独立走向现代化道路的积极尝试。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在理念和实践上实现了对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的超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一则,与西方国家通过剥削和疯狂的殖民掠夺进行资本积累以实现现代化的路径相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以反对剥削和殖民掠夺为前提,中国的发展决不也绝不可能建立在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之上,不可能建立在别国的痛苦和不发达之上。相反,中国共产党对内始终坚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外则贯彻“合作共赢”的理念,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中国积极推行“一带一路”战略,造福周边国家,走出了一条“和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二则,与西方国家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现代化发展的方式相比,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秉持绿色发展的生态思维和理念,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是一条“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平”与“美丽”两个充满中国智慧的词语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比较优势,坚定了我们在新时代继续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信心。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功的背后,体现的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科学性,揭示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规律性。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取得硕果的同时,欣赏和鼓励其他国家根据自己国情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这是对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尊重,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尽管各国具体的现代化道路不尽相同,但并不意味着各国的现代化经验不可相互借鉴,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可为立志在独立发展基础上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我们的改革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范围内也是一种试验,我们相信会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对世界上的社会主义事业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提供某些经验”。[19]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促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继续深入。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自信,来自于中国共产党主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体现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过程之中。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1.
[2][3][7][14][15][1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52、45、27、42.
[4]徐伟新,刘德福.落日的辉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8、998.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93.
[9][10][11][英]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20、21、4.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13][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
[17]孟飞,姚顺良.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7(6).
[18]列宁全集:第2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63.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35.